乾坤一掷奔千里
直扑京师具有极大的冒险性。
首先,从距离来说,从北京到南京,直线距离超过1000公里。更要命的是,中间间隔中国三大水系黄河、淮河、长江。以明代的装备水平进行如此长距离的攻击,后勤如何保障,特别是最后如何保障北军部队可以跨过长江都是极难解决的问题。
其次,南军在各地设防,深入南军腹地,直捣龙穴,要面临被围歼的巨大风险。
最后,即使打到南京城下,该城拥有当时全世界最大、最厚的城墙,防御体系完备。北军野战能力强,但攻城水平差,打济南的惨状历历在目,更何况是比济南更加令人绝望的南京呢?
不过,朱棣没有更好的办法:不攻击南京,一直在河北、山东和南军拼消耗,没有胜算,只有搏一把,才有赢的可能性,但是太冒险了,怎么办?
就在朱棣犹豫不决的时候,“中官被黜者来奔,具言京师空虚可取状”(13)。中官就是当时在宫中服务的太监,为什么他们要背叛建文帝,投靠朱棣呢?很简单,建文帝“御内臣甚严,皆怨望,遂密谋戴燕王”(14)。这是说,建文帝和爷爷朱元璋一样,特别讨厌太监。
太监的背叛坚定了朱棣抛开一切,乾坤一掷率军南下的决心。他说出了人生中最慷慨的一句话:“频年用兵,何时已平?要当临江一决,不复返顾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一千六百多年后的燕赵大地,又一位慷慨悲歌之人,决定临江决战,不再犹豫。
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十二月,朱棣亲率北军南下。这次南下,朱棣决心坚定,准备充分。考虑到补给问题,朱棣集结了五军营的一部分兵力,加上三千营精锐,总兵力应该不超过十万。其余部队交给三个儿子,驻守北平,留守兵力应在十万左右,同时朱高煦还被要求做好巩固后方后随时南下支援,在未来的决战中他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南军此时兵力已经大不如前,主力约二十万,仍在黄河以北布防,但补给线依赖运河粮道。此时南军也从蒙古招募了不少骑兵,擅长指挥骑兵作战的将领稀少,仅有平安等数人,总体不擅长野战,但守城则绰绰有余。
早前,朱棣就派李远率领精锐部队潜伏进入南下的重要节点,攻击南军后方补给基地,同时破坏南军粮道——“遣李远等潜走沛县,焚粮舟” (15)。
负责此次侦察、骚扰、断绝南军补给线任务的李远是北军一位智勇兼备的名将。他仅仅统率了6000名轻骑兵,“诈为南军袍铠,人插柳一枝于背,径济宁、沙河至沛,无觉者”(16)。这支扮成南军的北军从河北德州附近出发一路冲到沛县,在南军的深远后方竟然没有人怀疑这支部队。
于是,李远开始放火,南军最大的粮食囤积地彻底毁灭:“焚粮舟数万,河水尽热,鱼鳖皆浮死” 。一句话,烧粮烧到水都热了,把鱼鳖都烧死。你烧了我的粮食还想就这么挥一挥衣袖走人?盛庸当然不答应,他派袁宇指挥三万人来消灭李远的小部队,结果袁宇反而被李远设伏消灭了!
盛庸很尴尬,朱棣特别惊喜,特别意外。
断敌粮草是敌我双方都喜欢的策略,但是执行起来绝对不容易。
战争史上真正击破敌方交通线的战例不多,就是因为具备这样素质的将领太少。官渡之战中的乌巢烧粮,曹操统率下的五千轻骑兵,面对袁绍手下淳于琼过万守军和蒋奇几千人马的前后夹击,英勇作战,打赢之后这支部队直接被升格为“虎豹骑”。
李远用一系列出色的表现证明他是优秀的敌后作战专家。这进一步坚定了朱棣南下的信心,他决定再次派李远作为先锋前哨,前往淮河,准备渡河。
李远也没有让朱棣失望。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正月,他率领6000名轻骑兵出发,行到藁城附近就与盛庸军葛进步骑万余人遭遇。当时李远指挥的是这支先头部队中的先头部队,只有800人。
葛进见对手人少,怕北军跑了,下令骑兵把马系在林子里面,下马作战!这个谜之操作被李远发现,于是李远一边带着部队主动后撤吸引南军步兵追过来,一边分兵绕道背后劫夺南军的马匹,得手之后,骑兵前后夹击,把葛进打得大败,“斩首四千,获马千匹”(17)。
看来南军真正擅长骑兵作战的将领太少了。
开年就打胜仗,朱棣很高兴,他亲笔手书称赞李远:“将军以轻骑八百,破敌数万,出奇应变,虽古名将不过也。” 而后北军在李远先头部队的指引下,再一次冲到淮河流域,“复遣哨淮上,败守淮将士,斩千余级” ,兵锋直指京师南京。
眼见先锋得胜,朱棣也率领主力在馆陶渡过黄河,一路经东阿、沛县扑向南京的门户——徐州。南军大后方一片混乱,粮食军饷被北军趁势抢掠一空。那么此时仍在德州的盛庸和真定的平安在做什么?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二月,盛庸和平安这时也回过神来,意识到燕王朱棣这次南下攻击的目标是南京,立即指挥南军主力,沿运河转兵向北军追了过来。
守江必守淮,盛庸认为自己不擅长指挥骑兵作战,且他是主帅,于是自己率领步兵拒后,屯兵淮河;平安指挥南军所能拼凑出来的四万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赶往战略要地灵璧(属今天江苏省宿州市),在淮河以北攻击北军。
建文帝也派出徐达长子魏国公徐辉祖率领禁卫军精锐三万人,加入淮河防线,帮助守备。徐辉祖是南军中最厉害的将领,却因为是朱棣的大舅哥长期不被信任,建文帝从来不敢给他兵马大权,反而相信草包李景隆。但眼看敌人就要打过来了,此时只能让徐辉祖上战场去,不过总指挥仍然是盛庸。
此时,南军中也有人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进攻北平。你打我老家,我也打你老家啊!这个人就是建文帝。建文帝命令还在山东的铁铉与“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18)。不过,屡战屡败的山东军和辽东军又遭惨败,史称这次围攻北平“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至济南者”, 铁铉只能逃到淮上老朋友盛庸军中,和他一起组织淮河防线。
不懂军事的建文帝,使辽东军和山东军全军覆没,南军与北军最后的决战在灵璧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