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胜屡战北军疲
盛庸夹河大败,朱棣却意犹未尽,他盯上了吴杰、平安军,双方在藁城激战。这一仗南军弓弩、火器齐发对着朱棣的帅旗猛打,旗帜被打成了筛子,可是朱棣本人毫发无损。
为什么不打朱棣呢?是因为建文帝下过明诏——“毋使朕有杀叔父名”(6)。
而且朱棣的运气也出奇的好。藁城之战关键时刻,战场上突然又刮起了大风:“会大风起,发屋拔树,燕军乘之,杰等师大溃。” 南军大将平安甚至被风从瞭望台上吹得摔到地上,全军再次失去指挥,部队四散奔逃。两场战役下来,南军被斩首超过六万人,基本丧失和北军进行主力会战的能力。
“靖难之役”中,朱棣在白沟河战役、夹河战役和藁城之战中三次得到大风的援助。如果一次是意外,两次是偶然,三次就不能简单用运气来解释了。朱棣作为军事指挥员真正做到了《孙子兵法》上说的“知天知地,胜乃不穷”(7)。
如果说白沟河战役时的大风还是意外事件,那么夹河战役时,朱棣北军布局就肯定考虑了战场的天气情况。因为他特意把部队布置在东北方向,结果北军顺风猛攻才导致南军夹河战役的惨败。这个战前部署和古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在坎尼战役中的顺风布阵十分相似。
击破南军主力,取得连续两场大捷之后,朱棣统率北军在河北大地如入无人之境,连续攻下多个战略要地,顺德、广平、大名的南军纷纷投降。北军进驻大名,一时之间,形势大好。
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四月间,建文帝见前方兵力消耗殆尽,形势不妙,决定利用讲和拖延时间。他一边再次主动将齐泰和黄子澄贬到了外地(当然,暗地里建文帝还是让这两个人募兵,弥补前线的损失),一边派人给燕王朱棣做解释。
朱棣得到消息,立即给建文回了信,陈述自己的委屈,同时指出建文帝的和谈是缓兵之计,拒绝罢兵。
将士皆曰:“恐非诚心,姑以饵我。不然,吴杰、平安、盛庸之众当悉召还,而今犹集境上,是奸臣虽出而其计实行。”臣思其言,恐亦人事或然也,故不敢遽释兵。惟陛下断而行之,毋为奸邪所蔽。(8)
朱棣可是老江湖,没有建文帝这么天真,更不可能上当。这时建文帝身边只有方孝孺,于是他出了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主意。
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急令辽东诸将入山海关攻永平;真定诸将渡卢沟捣北平,彼必归救。我以大兵蹑其后,可成擒也。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9)
意思让辽东军入关西向北平,与盛庸夹攻朱棣。
朱棣一眼就看透了建文帝和方孝孺假和谈、真备战的花招,当场抓了朝廷使者,带着部队直接招呼过去。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五月,德州、真定一线的盛庸、吴杰、平安各军已经没有力量和燕军野战,接到方孝孺草拟的诏书,只能派出骑兵部队袭扰北军北平至大名的粮道。朱棣发火了,直接派出北军的轻骑兵冲到在大运河徐州、沛县一带放火烧了南军运粮船。德州的南军部队开始饿肚子。
方孝孺的夹击方案胎死腹中,朱棣还嫌不过瘾,让朝廷使者带回了自己的和谈方案给建文帝。
臣为藩王,富贵已极,复何望!天子素爱厚臣,一旦为权奸谗构,以至于此。臣不得已,为救死计耳。幸蒙诏罢兵,臣一家不胜感戴。但奸臣尚在,大军未还,臣将士存心狐疑,未肯遽散。望皇上诛权奸,散天下兵,臣父子单骑归阙下,唯陛下命之。(10)
这话说得就比建文帝有水平多了。朱棣表态软中带硬,绵里藏针。实际条件是三个:第一,宰了齐泰、黄子澄(没有方孝孺);第二,南军立即罢兵;第三,赦免自己父子。
有意思的是,建文帝动摇了,准备答应朱棣的要求,但在方孝孺坚决反对下,方才作罢。当然,也不能假设建文帝如果接受朱棣条件的话,朱棣一定会遵守约定。因为双方都清楚,走出造反这一步,就不可能回头了。
于是双方在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五月至十月间,又在河北大地拼杀了几个月,南军败多胜少:平安试图偷袭北平,盛庸希望恢复粮道、大同守将房昭进军紫荆关和辽东军进攻永平等一系列努力全部失败。南军的军事力量进一步被消耗,坐困河北大地。
但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朱棣发现自己损失也很大,耗不起了。当年建文帝削藩的把握就在于“始削藩议起,帝入泰、子澄言,谓以天下制一隅甚易”(11)。虽然朱棣一番胖揍之后,朝廷暂时打不过北军。但朱棣所面临的战略形势依然危险:以北平一隅之地对抗整个国家,如此长期对峙下去,谁胜谁败不可知。从历史经验看,朱棣发现他一旦在战场上被打败一次,那么他的部队就有可能崩溃;反过来,只要建文帝还在南京坐镇,那么南军败一百次,也可以想办法恢复。
怎么办?朱棣想不出办法。于是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十一月,征战一年的朱棣回到北平同姚广孝商量。姚广孝对时局的看法和朱棣一样,于是他建议朱棣只有趁着南军主力被严重削弱的时候,立即南下,直扑南京才有可能赢得“靖难之役”。
姚广孝提出了他的作战方案:“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