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的书籍就是正史,从来大家都拿他看做顶重要的,这内边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2.1正史记载比较完全
宇宙间的事实,到底哪一些是有价值记载的呢?非常繁杂的史事,到底哪一部分应当入于历史的范围呢?马端临的话,最可代表中国旧人的意见,他把历史的事实,分做两种:
(1)治乱兴亡 本纪、列传、表
(2)典章制度 志(书)、表
这个分类很足以代表我国历史家研究古史者的心理,而正史对于这两类,都有相当的记载。例如《通鉴》《通考》等书,不是注重治乱兴亡,就是注重典章制度,所以正史是史书中最完全的。
2.2正史是直接的材料
我国每代灭亡之后,后代才修前代的正史,所用的体裁大半都是历代相缘的。正史修成以后,其余如纪事本末、通典、通志等都是依据着正史而编纂的(例外很少)。故吾人读正史是直接的,其余的史是间接的。但正史记载虽较完全,而在研究上却不甚便,治乱兴亡是散见于本纪、列传的,典章制度只限于一代。前者固极不便于阅览,后者以典章制度,都是历代相缘,只读一代,亦难了解。故以先读编年、纪事本末、通考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