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师生沟通的意义(1 / 1)

第一章 从学生的心理健康说起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呐喊》自序

以鲁迅的话语开始这一章,用意不在于关注他当年的“弃医从文”,也无意于忽视体格健全、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是在于强调心理健康之于身体健康更为重要,对于个人乃至全体国民都是如此。尤其,对于学生发展而言,心理健康发展仍然是教育的“第一要著”。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界定,就特别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指明健康的基本含义在于一个人要拥有四方面内容:良好的身体健康、良好的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良好的道德意识与行为。其中,良好的心理健康是最为核心的内容,社会适应与道德往往包含于其中。简单地说,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健康的心理。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在于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

(1)减少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发展性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对少数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咨询、辅导或转介;

(2)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成为教师的一份职责。

一个人发展的核心在于心理发展,一个人健康的关键在于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教育不可回避的目标。学生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心理健康发展。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学生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师与学生心理沟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行为表现,化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而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