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对孩子评估后,给家长的是一些帮助和干预的建议,这个建议包括给家长一份每日帮助、干预的记录表,帮助家长坚持记录对孩子的帮助和干预过程,同时对日常的家庭辅导给了建议;制订针对孩子的阅读、拼音和字词练习的训练计划,着重解决孩子阅读速度、语音意识和字词识别等问题,以游戏为主的方式,配以适当的练习和游戏软件,帮助孩子以游戏的形式学习,逐步克服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给家长的建议
在现有条件下,家长投入多少精力与孩子一同面对困难,帮助孩子越过障碍,孩子就会获得多少力量。家长的坚持决定着对孩子干预的效果。我们会让家长定期回复邮件,反馈帮助和干预的情况,反馈所做的记录,这也督促家长坚持训练,持之以恒,每天的记录会让家长不断地提醒自己,帮助和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督促孩子,也提醒自己保持耐心,才能给孩子一个改善。
记录日常的帮助和干预情况
坚持记录孩子每天阅读的情况,可以经常对帮助和干预计划做出调整,以更适合孩子的发展,内容可以包括:
① 孩子每天作业完成情况:所用的时间,出现的问题及是否解决。
② 孩子每天阅读的时间长度,都读了哪些内容。
③ 请孩子讲一讲“今天遇到的最幸运/倒霉/快乐/伤心的事”,要求习惯用六要素的表达方法,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④ 孩子当天做了哪些与认识汉字相关的练习。
⑤ 孩子当天是否进行了拼音软件的游戏活动。
日常作业的辅导与帮助
①减少抄写任务:避免给孩子过多的抄写性质的作业,对于抄写的作业,可以与教师沟通,让孩子少一些抄写任务。我们经常会看到阅读困难的孩子写一会儿就会开始揉眼睛,打哈欠,甚至流眼泪,让他在能力范围内完成抄写,不必完成全部的抄写任务是帮助他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在作业本上写作业时,可以写一行,空一行,允许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填写作业内容,或者到高年级时可以允许孩子用打字的方式写作业,以减少完成作业所需时间,降低书写难度。
②变书面作业为口头作业:允许孩子用一些减少书写内容的方法来完成作业,如把简单的阅读理解的内容用笔在原文上圈出来,用画图、数字、连线等方式来完成答案,提供一些词语让孩子选择后填写出来,而不必要让孩子自己完成自己去想用哪个字。还可以口头说出来,请家长帮助的答案记下来(虽然这个办法在现有的考试情况下不能使用,但面对孩子作业过多的情况,还是可以向老师说明,获得理解和支持)。
针对孩子评估报告制的干预计划
坚持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阅读时间
阅读困难的孩子需要一直面对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独立阅读的难题,由于他们在形、音、义的解码速度大大低于普通孩子,所以,他们的阅读速度会比普通孩子慢很多,而且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会比普通孩子表现出容易疲劳,严重的会表现出容易犯困,甚至读一会儿就会流眼泪。
坚持每天半小时的阅读是帮助孩子面对困难的一种方式,家人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找到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孩子会很喜欢与家长一起阅读的感觉,正是这种亲密关系带来的美好体验,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更多兴趣。持续增加的阅读量会帮助孩子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
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可以用分步采用:家长带读、家长与孩子交替读、孩子自主读的方法来进行。
帮助孩子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
在入学后,孩子要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要建立起汉字字形、字音、字义的有效联系,这才能保证在阅读时实现看到汉字就能将字形与字间快速对应,并同时完成字音与字义的对应,这种对应关系只有稳固建立,才能保证孩子看到一个汉字能快速地读出来。
汉字的学习更为复杂一些,字形与字音的对应是相对随机的,即同一个发音可以对应很多汉字,如“一、衣、医、依……”,这样就使孩子在刚刚学习独立阅读时会出现无法“见字知音”,需要进行识字教学,才能让孩子可以更快地将字形、字音、字义对应起来。
写的过程则更加复杂,除了将语音、语义与字形做快速的联系外,还要记住字形才能将对应的汉字正确地写出来。对于象形字、会意字,需要直接记住笔画顺序才能正确书写,对于更多的形声字,则需要掌握汉字构成的基本规律,学会将汉字分解成部件,并熟悉部件的位置和功能,这些都是要在书写时完成的任务。只有将这些规律掌握并快速转化,才能顺利完成书写任务。
象形字的识记
我们从现有的关于汉字起源的书中找到适合小学低年级的版本,将现有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涉及的主要汉字挑拣出来,请家长带孩子每天讲解几个,这些象形字都是由图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每个字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帮助孩子加强记忆,数量的多少可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的情况,并请家长记录孩子每天的识字内容,并在隔天再进行复习,反复巩固,让孩子记住这些基本字。象形字常用的有300多个,而这些正是许多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字根,记住这些字,才有可能认识更多的字。
会意字的识记
对会意字要与孩子一起分析会意字的造字依据和结构特点,使孩子了解会意字的各个部分的意义以及合起来的意义,把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会意字中一般都能从字形判断出字的字义,因此在会意字的识记中,可以让孩子运用故事法、联想法等方法把这些汉字意义化,形象化,这样可以记得更牢。
形声字的识记
汉字的形声字在数量上占主体,同时大部分独体字都作为声旁参与构字,这样的情况表明声旁系统在汉字部件系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不同意义的“形旁”构成的新字意义也会不同。了解和掌握汉字的构成规则,知道哪些汉字可以通过规则学习,哪些需要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这样才能做到帮助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完成基本汉字辨识的要求。
学习困难的孩子在形声字的辨识中存在很大的困难,最难解决的是“一音多字”和“一字多义”,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汉字—音节之间的对应关系,区别同音字、同形字、形似字、多义字,逐渐在大脑中发展起字形、字音、字义的丰富联结,并使这些联结在需要时快速反应、快速提取。
游戏:形声字的辨识
我们设计了一些形声字的辨识练习纸(如图9-2所示),帮助孩子通过适当的练习提高对形声字的辨识。
图9-2 “形声字的辨识练习纸”示例
游戏:汉字迷宫
家长还可以进行一些拆字、组字的练习(如图9-3所示)。
图9-3 “汉字迷宫”示例
书法的练习有助于笔划、笔顺的识记
家长在指导孩子笔划和笔顺的练习时,应该是基于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的,也就是说,孩子如果在书写中出现了笔划和笔顺的问题,家长可以进行正确的书写示范,而不必刻意强调“你写得不对”“不要这样写”……以免孩子对自己的错误变得很敏感。而笔划和笔顺的掌握也一定是从简单字和偏旁部首的笔顺开始学习的,只要大部分笔顺是对的,就不必苛求每一笔顺都是正确的。家长可以通过练习书法,帮助孩子记住一些基本的笔划,而且能有效纠正孩子书写时经常出现的笔划方向错误的问题。
家长还可以配合一些笔划、笔顺的歌谣让孩子比较容易地记住基本的笔顺规则,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自上而下,先中间后两边……”
游戏:汉字部件记忆
为了解不同部件的位置和功能,让孩子知道汉字的书写依靠的是部件的记忆,而不是笔划的记忆。用比赛的方式练习分解汉字的部件。
出示一个不常见的汉字,如“齁”,看3秒后收起汉字。请孩子说一说,这个字有几个部件。
再呈现汉字,与孩子一起分享,怎样分解可以帮助自己快速记住。
重视口头语言中语义的学习
汉字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的汉字衍生出许多互相之间没有联系的含义,这就是同形不同义,如“出生”“生铁”“师生”“生火”都包含“生”字,但是含义却各不相同,互相之间也没有联系,学习分辨字音相同、字形相同但字义不同的字,是整个小学阶段孩子学习中一直要面对的困难之一。
语义的学习可以从口头语言发展的阶段就开始与孩子一起练习,调动孩子的思维,了解语素构成的规律,就可以在书面语言发展阶段,完成语义区分的任务。从王同学的个案中,我们就发现,在早期口头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家长重视了语义的练习,让他用大量时间听故事,给他讲图画书,这口头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帮助他最大限度地克服了阅读困难孩子都会出现的语素意识的问题。
游戏:“比一比,谁说得多又快”
在1分钟内,家长和孩子一起快速地说出包含“子”的词,越多越好。家长可以让孩子尽可能地说,家长只是在孩子反应慢时说出一个,同时让孩子感觉到竞争。
“竹子、筷子、桌子、椅子、本子、杯子、柱子、柿子、梳子……”
以游戏软件帮助语音能力的学习
汉字的语音系除了包括声母、韵母外,还包括4个声调,每个声调和具体的音节结合都会形成包含一定语音特征的带调音节,汉语有1300多个音节,对应着常用的5000多个语素,这就会包含很多同音语素汉字与音节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一个汉字对应多个读音,更多的是一个音节对应多个汉字,这就给语音学习带来难度。而在小学低年级语音学习中,比较困难的就是声调的学习和拼音的拼读。
GraphoGame系列学习游戏是基于芬兰科瓦·莱汀恩教授(Professor HeikkiLyytinen)对于阅读障碍高危儿童长达二十余年的追踪研究而逐步发展而成的。在合作开发了GraphoGame拼音游戏后,可以评估小学低年级孩子拼音知识的基本掌握状况,并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提供学习进度安排和必要的练习和辅导。这个游戏可以基于每个孩子的水平进行实时的自动难度调整,孩子可以独立进行游戏,难度设计也符合孩子拼音发展的要求。每天15分钟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拼读中的困难,提高拼读的速度。
游戏:一音多字的练习
听(看)句子,写词语
“数”“树”“束”
我们每天上( )学课。
门前有棵玉兰( )。
今天的活动结(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