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和方法

基于以上文献综述,我们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旨在讨论脚本支持下的合作辩论活动会对小学生的认识论信念以及辩论技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研究问题主要包括:

①三年级和五年级小学生个体认识论信念以及辩论技能的水平;

②个体认识论信念和辩论技能的关系;

③合作辩论对认识论信念和辩论技能的影响以及年级差异。

这项研究的被试是北京某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具体分布可参见表8-1。每一年级随机选取实验组班级(合作情境)和控制组班级(个人情境),合作情境指的是尽可能将辩论设定在合作情境中,而个人情境则尽量控制同伴间互动,思辨过程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具体活动过程可参见表8-2。主试是有教学经验的学生和培训机构教员,经过培训后主持了班级的辩论活动。辩论活动持续了7周,每周活动一次,时间大约是40分钟(一节课),研究工具选取了库恩的个体认识论信念问卷(Kuhn,1991)以及结构化的辩论小作文,前者作为认识论信念的测量工具,后者作为代表辩论技能的指标。认识论信念测量包含5个领域(个人喜好、审美判断、价值、社会、科学领域),每个领域包含3个项目。而辩论作文任务有2个,一个是社会类偏价值判断的任务(是否该上网),另一个是科学类任务(雾霾成因)。两个任务都和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在辩论过程中为促进小组过程,提供了合作学习的脚本。脚本包含角色分配,小组中设定了正反方、法官和记者团,角色在辩论过程中有轮换。法官和记者团的设置其实是想促进辩论过程中的对证据的反思、选择和评价。角色轮换是为了避免角色固着、证实偏见。

表8-1 被试分布情况

表8-2 合作情境和个人情境条件操作的具体过程

结果及讨论

三年级和五年级小学生的认识论信念和辩论技能水平

三年级和五年级小学生认识论信念水平我们可以由前测结果来表示,结果如图8-1。他们的辩论技能水平如图8-2所示。

由图8-1可见,此阶段的大多数学生都处于多元论阶段,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的绝对主义者变少,而评价主义者增多,体现了发展变化。

图8-1 三年级和五年级小学生的认识论信念水平分布

图8-2中作文1是社会类辩论题目,作文2是科学类辩论题目。结果显示出辩论技能的发展变化和领域差异,五年级学生辩论技能更高,总的来说科学类题目的辩论更难。

图8-2 三年级和五年级小学生在社会和科学领域的辩论技能分数

认识论信念和辩论技能的关系

社会类的辩论技能分数和个人喜好领域、价值领域的认识论信念水平有显著的负相关(r =-0.28*,r =-0.30*),科学类辩论技能和价值领域的信念水平也有显著负相关(r =-0.34**)。这意味着在这些领域的信念越绝对化,辩论任务的表现反而越好。这个结果提示认识论信念不一定和辩论表现是正向关系,价值领域信念甚至可能对辩论有负向影响。

认识论信念的组间差异。对于个人喜好领域和审美判断领域,由于前测分数并没有年级和处理差异,我们只对后测分数进行年级和处理差异的方差分析,并控制语文成绩和性别。结果显示,对于个人喜好领域而言,处理主效应显著[F(1,110) = 5.00*,η2 = 0.05],处理和年级交互作用显著[F(1,110) = 8.46**,η2 = 0.08]。也就是说,合作辩论使得个人喜好领域认识论分数下降了,但主要体现在三年级,五年级的这种趋势并不明显,甚至略有上升,合作辩论的效应随年级不同而不同。结合前面三个水平的频率统计来看,三年级主要的变化是,经过合作辩论,个人情境组由多元转化为评价水平,而合作情境组则有相反趋势。另外,语文成绩对个人喜好领域的认识论分数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1,110) = 7.20**,η2 = 0.07,r = 0.22*]。对于审美判断领域而言,学生的认识论分数在各个组别都没有显著差异,语文成绩和性别也没有显著的影响。

对于其他3个领域,各个组别的学生前测就存在差异。所以将性别、语文成绩以及前测分数作为协变量,年级和处理作为自变量,后测成绩作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3。

表8-3 价值、社会、科学领域认识论信念水平的年级和处理效应

在价值领域,被作为控制组的个人情境组的认识论水平上升更多,三年级的这种趋势比较明显。三年级实验组前后测平均分差异(后测减去前测)为0.04,控制组为0.31;五年级实验组为0.05,控制组为0.05。

辩论技能的组间差异。首先,各个组别两个作文的分数参见表8-4。从表中信息可见,科学类辩论任务较难,除了五年级的社会辩论任务以外,实验组成绩都略高于控制组。

表8-4 各组别社会和科学辩论任务分数

将作文总分作为因变量,年级和实验处理作为自变量,控制之前的语文成绩和性别,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8-5。

表8-5 辩论任务表现的年级和处理效应

也就是说,辩论水平受到性别影响,女生优于男生;受到语文成绩正向影响;随年级增长。合作辩论在社会类辩论任务中作用不明显,五年级实验组分数还不如控制组;而科学论文中则普遍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