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素意识的作用(1 / 1)

作为语言中表示意义的最小单元,语素(morpheme)是词汇的基本构成要素(Carlisle,McBride-Chang,Nagy & Nunes,2010);作为元语言意识(metalinguistic awareness)的一个重要方面,语素意识(morphological awareness)是对语言构词方式的理解和反思性操作。近二十年来,语素意识在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英文中语素意识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构词能力较强的派生词(derivation)和屈折词(inflection),而对复合词(compound)的关注较少。与拼音文字相比,汉语语素意识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首先,与拼音文字强调派生和屈折两种构成方式不同,汉语仅有很少的派生词和屈折词,70%以上的汉语合成词都采用复合方式构词(Packard,2000)。因此,复合词语素意识(compound awareness),即对复合词结构的理解、反思和操作,是词汇水平语素意识的核心成分。其次,汉字的数量远超过汉语音节的数量,长期演变导致汉语中存在大量的一音多字和一字多义的现象(尹斌庸,1984)。因此,区分同音字和多义字的能力,即同音语素意识和同形语素意识,是汉字水平语素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现代常用汉字中存在大量的形声字,对形声字形旁功能和含义的认识也被认为是亚词汇水平汉语语素意识(董琼等,2013;Kuo & Anderson,2006)。本文将集中探讨中英双语儿童的复合词语素意识,因此文中引用的文献不包括汉语中其他形式的语素意识(如区分同音或多义字,或形旁意识)。已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的复合词语素意识对其字词阅读、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Chen et al.,2009;Liu & McBride-Chang,2010;Zhang et al.,2012)。但以往关于复合词语素意识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低龄儿童,且考察的词汇结构多为简单的名词+名词组合(Chen et al.,2009;McBride-Chang et al.,2003),而对复杂的复合词结构(如名词+动词、动词+名词、动词+小品词/动词)研究相对较少。

汉语与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两种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语言特性——汉语是表意文字,而英语是拼音文字。从跨语言的视角探讨中英文复合词语素意识的发展及迁移,不仅能揭示心理语言发展的语言特异性以及跨语言的一致性,还能为现实的语言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建议。研究指出,近年来复合词的生成在现代英语中呈上升趋势(Bauer&Renouf,2001)。由于很多复合词并没有明显的单词界限或连接符号,因此对于英语母语读者来说显而易见的复合词,对第二语言初学者而言则是个挑战(Hiebert & Bravo,2010)。另外,很多复合词和短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专业文章中,如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因此复合词的研究对理解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章将从跨语言的角度介绍关于汉语儿童中英文复合词语素意识的研究及最新进展。首先介绍中英文复合词结构的特点,然后介绍复合词语素意识的发展,以及复合词语素意识在中英文阅读发展中的作用,接着探讨中英文复合词语素意识的跨语言迁移,最后展望复合词语素意识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