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眠治疗的通用程序(1 / 1)

采用催眠术治疗疾病通常要遵循以下程序。

(一)临床测查

通过询问或其他诊断技术(化验或仪器检查、量表测试等)了解患病原因、主要症状以及性格、气质等个性特点和催眠动机,判断患者是否适合催眠治疗。

(二)制订方案

确立治疗方案,包括催眠方法和程序、时间和次数等。还要拟定暗示语句,特别是能达到治疗目标的主题暗示语,一定要准确、简练、浅显,便于患者感应。

(三)术前谈话

对患者及其亲人讲解催眠术的原理及功能,消除患者对催眠的恐惧和疑虑,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强其治愈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并产生有效的预期作用。

让患者自己订立一个欲达到的目标,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并连续说三次,使其潜意识充分接受这个目标。

(四)诱导入眠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特点,采用不同诱导方法,使其进入适合治疗的催眠状态,其深度因疾病而异。一般说来,对于幼儿采用水晶催眠球和下抚法比语言诱导效果更好。

(五)给予暗示

在催眠治疗阶段通常应给予患者以下几种暗示:①消除病因的暗示;②除却症状的暗示;③疾病根治的暗示;④身心愉悦的暗示;⑤巩固效果的暗示。

(六)唤醒复原

通过唤醒指令使患者恢复到催眠前的清醒状态。

催眠治疗很少立竿见影、一次成功,通常需要反复多次方能见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