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催眠术的临床应用(1 / 1)

临床医学和心理治疗是催眠术应用最多的领域,但除有助于缓解紧张、消除疲劳和减轻疼痛外,催眠术本身并无治疗身体和心理疾病的功能,要发挥催眠的治疗效能,必须通过积极心理暗示并将其与其他医学和心理治疗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所谓催眠治疗,就是在催眠状态下,借助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动员自身潜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催眠中显意识受到抑制,潜意识高度兴奋,无保留地接受了暗示信号,从而增强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平衡,消除病理机制,取得治疗效果。

人们凭借催眠暗示,可以控制血液循环,减慢或加快心跳,改变器官和腺体的机能,大大加快创伤或内伤的治愈速度,降低或升高体温,还能诱发许多其他身体变化。

国外有研究报告指出:对于心理疾病,单独使用精神分析疗法,疗效仅为75%;单独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疗效为85%;将上述两种方法与催眠术结合起来,疗效可分别提高到95%和99.5%。

催眠增进疗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可减少对心理治疗的阻抗。

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对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损伤、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实施催眠术可能会诱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在临床应用中必须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