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学科反思也涉及作为教材的文学理论,这与陶东风有直接的关联。2001年,陶东风在《文学评论》上刊发了一篇名为《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的文章,直接对教材文学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并提出建构教材文学理论的具体思路。[1]此后,该文又作为其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导论”,成了该教材编写的“总纲领”。[2]2004年,《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出版,标志着教材文学理论的学科反思有了实际的成果。非常有意思的是,在陶东风反思教材文学理论和出版相应教材的前后,陆续出现了与其旨趣相当的多种教材,其中尤以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王一川的《文学理论》为代表。由此,人们在言说21世纪以来的教材文学理论时,往往将这三种教材一并作为考察对象。[3]
然而,就教材文学理论的反思而言,重点选择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作为考察对象,应该更贴近主题一些。原因之一,乃是他对文学理论教材进行了自觉的反思。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忽略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和王一川的《文学理论》在教材文学理论反思中的价值。原因也很简单,这两种教材本身即以行动表征了对教材文学理论的反思,同时他们的其他著述也有对文学理论的自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