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过渡时期_■ 酝酿过渡(1 / 1)

七、过渡时期

■ 酝酿过渡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三年准备十年建设”设想的第二步发展战略,即进行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目标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并采取实际的步骤向社会主义过渡。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当时,我们国家发展面临的形势是:大规模土地改革的任务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朝鲜停战谈判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协议,新中国被迫进行的这场战争不久可望结束;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实现了预计的目标,各项生产都恢复到或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这种情况表明我国已经有了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条件。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生活中也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民分散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与农产原料不断增长的需要;农村贫富差距一定程度拉开,引起中国共产党内对两极分化的担忧,关注个体经济朝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经历了几个回合,“三反”“五反”运动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消极面突出地暴露出来,但斗争并未结束而是时起时伏。这些问题和矛盾,都需要明确的方针和系统的政策来逐步加以解决。

在上述背景下,中共中央经过将近一年的反复酝酿,形成和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地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自创立时就确定的奋斗目标。鉴于旧中国是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党确定实现社会主义必须分两步走,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然后才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时,党把新民主主义作为自己的第一步纲领,用来规定当前革命的性质和人民共和国的性质。至于何时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中共中央曾经设想先经过一段“相当长久”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等到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再采取“严重的社会主义的步骤”,即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这至少要十年到十五年以后再视情况而定。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的力量迅速发展,工人阶级在整个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设想发生了改变,党中央、毛泽东对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作了新的思考,认为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采取消灭资本主义的步骤已成为必要并且已有可能。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总路线的开始。

中国最终要走到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题中之意,这个目标早已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同。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新思考,提前了开始过渡的时间,从过去几年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实际结果来看,也能够得到理解。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的头一条,是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这虽然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实质上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几年来国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实际上成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端和重要依靠力量。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又一条,保护本身就包括利用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和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两个方面。国家在调整工商业中采取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措施,不仅具有利用和限制的作用,实际上也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

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一项。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党注意发扬农民个体经济和互助合作这两种生产积极性,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兴起互助合作运动,实际上成为引导个体农业向社会主义的集体化逐步过渡的开端。所有这些表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有历史缘由和现实根据的,并在中国共产党内外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讨论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它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4年2月,中国共产党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中央政治局确认的这条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其中,国家工业化处在主体地位;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处于两翼的配合地位。主体和两翼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当时党的指导思想,比较倾向于首先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以此来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因而在实践中更注重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强调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当时设想,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将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逐步实现,估计需要三个五年计划,加上三年恢复时期,总共十八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中国共产党党内迅速统一了认识,并在全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获得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成为团结和动员全体人民共同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的新的纲领。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中国真正获得独立和走向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中国一百多年来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的夙愿。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抗美援朝战争状态的基本结束,中国人民久已期盼的这个历史机遇终于到来了。鉴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缺乏,新中国成立之初,曾设想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农业和轻工业,以便为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的重工业积累资金。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建立现代国防、保卫国家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原有的工业基础显然不能适应这个形势。1952年国民经济全面恢复时,工业生产虽然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这仍然是一个很低的起点,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占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占35.5%。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鉴于国家面临的外来威胁,特别是经过同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战争较量,改变我国工业极端落后状况的客观要求,更显得尤为紧迫。

毛泽东当时发人深省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和战争威胁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不能不更多地考虑加快建立重工业基础以增强自己的国力。经过权衡比较,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能够较快增强国力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发展速度上,预计大体用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时间基本实现。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党和全国人民把注意力迅速地转移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上来。“一五

”计划的编制,从1951年开始着手,由周恩来、陈云等主持,具体工作由中央财经委员会负责。计划一方面初步编制和开始执行,一方面不断讨论修改,草案于1954年9月基本确定。1955年3月,“一五”计划草案获得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同意,同年7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正式审议通过。

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将达766.4亿元,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业的建设,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苏联一共帮助中国兴建了156个项目。对于这些项目,苏方不仅提供贷款,而且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到人员培训、试车投产,都将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与此同时,党和政府注意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强调凡能自己解决的绝不依赖外援。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中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总收入的2.7%。1956年,中共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方针。这些方针和做法,对于后来我国在国际关系剧烈变化中能够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具有深远意义。

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十分缺乏经验。“一五”计划的制定,只能主要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同时注意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虽然制定的过程长了一些,但由于经过反复的多方面的论证,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好的中期发展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开始执行,全国城乡便迅速形成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热烈景象。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又是工业化战线的主力军,他们一马当先,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生产建设当中。农民用增加生产,积极交纳农业税和交售粮棉的实际行动支援工业建设。大批高等学校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自觉服从国家分配,奔赴祖国各地工业建设的最前线。各级党委像战争年代选派大批干部到军队中去一样,抽调优秀干部充实到工业战线上去。

“一五”计划头三年,工业化建设取得很大成就。我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26.7%上升到1955年的33.6%。1953年 12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举行开工生产典礼,这是我国重工业建设中首批竣工投入生产的重要工程,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时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胜利。我国不仅新建了许多工业企业,而且采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苏联的技术装备,如:机械工业有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电力工业有已建成的富拉尔基热电站、抚顺火力电站及丰满水电站,新建的煤矿矿井等。尤其是机械制造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能够生产火车机车、大型机床、电机、现代采煤机械、地质钻探机械等大型设备,并成功制造了第一架飞机(军用)。从1953年开始酝酿的第一座横跨长江天堑的武汉长江大桥已正式动工兴建;全长2255公里的康藏公路建成通车;兰新铁路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到1955年底,公路建设已提前完成“一五”计划,成为最早完成“一五”计划的部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