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八 中拉关系:机遇大于挑战_一、中国与拉美关系的新特点(1 / 1)

报告八

中拉关系:机遇大于挑战

孙洪波

2013年,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加大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外交力度,中拉关系实现良好开局。拉美属于正在兴起的发展中板块,对拉美外交是新时期中国总体外交,特别是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拉美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大,已成为拉美对外经贸合作和外交关系多元化的重要战略伙伴。中拉之间彼此的政策关切增强,全方位合作日益深化。中拉合作议题管理机制化取得进展,经贸关系由贸易主导渐进转向贸易和投资并重,中拉金融合作以产业为依托,为大型合作项目提供了融资支持。展望未来,中拉关系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要以长远战略眼光看待拉美,值得中国扩大投入,并对拉美的利益诉求作出积极回应。考虑优化外交布局的要求,未来一段时间,拉美在中国外交整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会更加突出。

一、中国与拉美关系的新特点

2013年,中拉关系开启了新局面。中国新一届政府对拉美外交全面铺开,中国领导人同19个拉美国家领导人举行了双边会晤;拉美国家发展对华关系热情高涨,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等9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多国的议会领导人和外长也纷纷访问中国。中拉领导人通过高层互访达成重要共识,为中拉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政治动力,有力推动了经贸、科技、人文等多领域合作。

中国和拉美都从各自战略高度发展双边关系,拉美的“中国热”和中国的“拉美热”持续升温。习近平主席开创了中国国家主席第一年即访问拉美和加勒比的先例,2013年5月底6月初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进行了访问,并在特多与加勒比8个建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3月在南非举行的金砖领导人峰会和同年10月在印尼举行的20国领导人峰会等多边场合,同墨西哥、智利、巴西、阿根廷等国领导人举行了双边会晤。

(一)从顶层设计考虑,积极谋划中拉整体合作

当前中拉关系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官民并举的新局面。中拉关系的“整体性”特征开始显现,促成中拉整体合作成为中拉关系发展的新趋势。未来一段时

间,推动中拉整体合作将成为中拉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与拉美积极探讨建立以中拉合作论坛为核心的中拉整体合作机制,有利于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深化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继中国2012年提出中拉整体合作一系列倡议后,2013年拉美国家对中方的倡议作出了积极响应,中拉领导人就此议题不断扩大达成共识。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扩大的三驾马车”外长在2013年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新一轮对话,双方就推动中拉整体合作尽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达成了共识。

(二)地缘布局趋向优化、平衡

从发展潜力看,拉美汇集了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且秘鲁、委内瑞拉和智利等南美中等国家资源丰富,属于正在兴起的发展中板块。中国与上述拉美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且同巴西、墨西哥和秘鲁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拉关系发展的国别地缘格局日趋平衡,不仅提升了中国把握拉美外交全局的能力,而且增强了中国对拉美外交在地缘上的灵活性。

中拉关系的国别性特征日益明显,巴西在中国外交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中墨关系走出政治低潮,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而中国与委内瑞拉的关系经历了委方国内政治变化的考验。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彰显了加勒比和中美洲在中国外交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三)全球性影响初步显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中拉双方利益融合点不断增多,彼此相互提升了对方在外交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拉关系,双方可成为互相借重的重要战略力量。

中国与拉美领导人的多边场合磋商、协调增多,这是近年来中拉关系的一大特点。2004—2013年,中国与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国在APEC会议、金砖国家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多边舞台的互动增强。中拉双方怀有强烈的政治意愿和共识,就全球经济治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多哈回合谈判、气候变化等问题保持密切协调、磋商。中国与巴西等拉美大国以双边为基础,通过多边带动双边,从而提升了中拉关系的全球性影响。

(四)彼此的政策关切增强

中国和拉美都受到了欧洲债务危机及美国经济低迷形势的影响,且中国的增长周期已成为影响拉美经济的独立变量。尽管中国、拉美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都在提升,但全球增长重心仍处于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的过渡期。

中拉之间的政策关切已超越外交层面,更加关注彼此的宏观经济、产业改革等领域的政策动向。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南美国家特别担心,中国增长放缓影响其出口需求,并冲击其增长的稳定性。考虑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外部约束迫使中国与拉美都需转变增长方式,无疑加重了拉美对中国的政策关切。

(五)合作议题实现机制化

中国同绝大多数建交的拉美国家建立和完善了涉及政治、经贸、科教等诸多领域的磋商或对话机制。双边关系的机制化建设是适应中拉关系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中拉关系发展的制度性安排。2013年9月,中国与委内瑞拉召开了第十二次高级混合委员会,两国签署了石油、电力、农业、融资等多项协议;同年11月,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两国签署了航天、农业、质检等领域合作协议。

中国与多数拉美建交国制定了合作规划或共同行动计划,这不仅是双方共同利益的体现、合作共识的汇集,而且也是明确双方合作责任的约束机制。2013年,中拉经贸合作机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中国和墨西哥建立了高级投资工作组,和阿根廷、智利成立了政府间常设委员会及经济合作与协调的战略对话机制。

(六)多领域交流局面基本打开

中拉之间在人文、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日益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人文交往可实现以多元化的社会力量助推中拉关系,增加中拉关系发展的“软”因素。

截至2013年底,中国在拉美共开设32个孔子学院、10所孔子学堂,在墨西哥城设立了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向30个拉美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已有3千多名拉美留学生来华学习;据中国统计,2012年拉美在中国的留学生超过了1千人。截至目前,拉美和加勒比的21个建交国都是中国公民旅游的目的地国。2012年,前往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中国游客约5万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