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国要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健康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中非广大人民的利益置于外交决策的关键位置。中国政府要在发挥自身优势资源的前提下,既要在政治、经济等传统合作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也要在文化交流这一相对薄弱的领域寻求突破,找到塑造中国良好形象的切入点。
(一)积极有效的文化交流—塑造中国在非洲的良好形象
未来发展中非关系的首要举措就是加强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工作,正如蔡武同志所强调的“大力开展人文交流,才能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赢得话语权,扩大影响力”。
加强中非文化交流工作,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即:第一,文化企业是文化交流的主体。相比政府或国企,私营企业和民间组织的文化交流与文化投资,能够“稀释”官方外交活动的政治倾向和政治价值,而且更容易得到非洲基层民众的接受与认可。正如一位乌干达记者所说:要建立人民对人民的关系,而不仅仅是政府对政府的关系……CCTV在非洲的确有影响力,但只有政府高官爱看,老百姓是看不懂的。第二,要采取“本土化”的表现方式。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道路只有用非洲人能听得进、看得懂、说得出的表现形式才有意义,中国文化企业要通过“机构本土化、人员本土化、内容本土化”, 积极探索中国形象的最佳“本土化”表现形式。第三,“中国故事”是中国对非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民族风格、文化底蕴”是中国故事的精髓,中国“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放包容心态和对国际事务的积极认知和勇于担当的正义形象是中国故事的主体。讲好“中国故事”,是中非人民深化理解的必要前提,是中非关系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
(二)不断深入的人员培训—储备中国在非洲的人脉资源
“培训当地人员是件大事,也是影响最大的,有长期影响的”, 当年周恩来总理对中国援外工作者的这一指示,现在重温起来仍有极大的启示。在中国学习过或接受过中国培训的非洲人,是维护和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微观”基础。
如何做好非洲民众的培训工作?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重视对非洲青年的教育工作,“青年人是希望,友谊的种子最容易在青年人中发芽”,通过中国对非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援助,特别是加强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投资少、效果好,这是
储备非洲对华友好人士的战略工程。第二,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非洲工人的技术培训。掌握了“中国技术”的非洲技术工人,不仅能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还能带动周围的人富裕起来,这是向非洲民众传递中国形象的最直接途径。中国企业要成为这种技术“传承”的主体,更多的非洲熟练工人,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也有利于改善企业形象和保证企业安全。第三,通过我国干部教育体系培训非洲政治精英。精英阶层是一个国家的“意见领袖”,这些人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在台下,总是能比民众发出更多、更响的声音。我国政府有一套完整的干部教育体系,而且积累了大量教育经验。中国与非洲国家同为发展中国家,必然面临很多相似或相同的问题,特别是在减贫问题上中国更是积累了大量经验,通过有效的干部教育体系,帮助非洲国家培养各级、各类干部,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相比西方的“培训和咨询”,中国的培训项目更加务实。
(三)灵活务实的经济合作—夯实中国在非洲的社会基础
中非经济合作是中非关系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让中非合作成果不断惠及双方人民,中非关系发展才能得到双方人民更广泛更坚定的支持和拥护。”中非经济合作大体有,贸易、投资、援助等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的内容虽然有差别,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民众更幸福的生活,正如外交部长王毅所强调的,“使对外合作重心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把对外援助更多用于社会民生项目,让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尤其是基层百姓。”
开展中非务实经济合作,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第一,通过中方投资推动中非企业间合作。大多数非洲国家刚刚启动工业化进程,具有很广阔的投资空间,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有许多产能和资金需要找寻新的成长空间,中非双方的需求激发了新机遇,中国政府要推动企业家走出去,同非洲合作伙伴一起探索“新途径、新方式”,在创新中实现发展。第二,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基础设施投资具有乘数效应,1美元的投资有可能拉动3到4美元的社会投资需求。在“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关系”的大框架下,国有大型企业和国家开发银行应该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积极帮助非洲国家打破发展瓶颈、释放发展潜力、抓住发展机会,为全球经济复苏寻求新的增长点。第三,加大对非洲最贫困国家和人民的援助力度。我们要随着国力的增强,“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
达国家的援助”,这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工程,是中国义不容辞的国际责任。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项目要以非方需求为前提,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帮助普通民众“治穷病”“去穷根”是工作的目标。第四,强化涉非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需要有一大批负责任的企业。”在未来,中国企业必然是中非各领域合作的主体,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非洲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良好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赢取国际市场的有力保障,同样也是展现和塑造中国国家良好形象的主要指标和重要途径。
(四)态度坚定的国际支持—提升中国在非洲的政治影响
中国与非洲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国与非洲间的合作,不仅要通过文化交流、智力支持和经贸往来这些渠道来实现,还要通过中非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坚定支持来展现出来,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反复强调的,“中国将继续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坚定支持非洲国家的正义立场,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中国将永远做非洲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坚定推动者。”
中国作为中非政治合作的主体,应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工作。第一,要树立“重义让利”对非工作理念,“义”和“利”的关系既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理念,也是中国外交遵循的重要原则。中国对非洲国家,要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不要过于关注一时一事、一城一池这样的小问题,而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亚非人民共同发展、着眼于实现人类解放这样的大历史维度思考问题,这才是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气派和高度。第二,对中非政治合作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中非合作是一种开放包容性质的国际合作,中国并不排斥其他国家、组织同非洲发展各种合作关系,这里特别是指中美两国同非洲的关系,中美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对美国重返非洲的战略举措既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又要保持开放性的心态,避免中美在非洲大陆上演“大国政治的悲剧”。第三,在涉及非洲重大利益关切上,中国应该有所作为。中国除了要在共同关注的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等“低政治”领域积极支持非洲外,更要在非洲和平安全这一“高政治”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既要在“中非和平安全合作伙伴”和联合国安理会框架内为非洲的安全事务提供资金和援助,更要在外来大国侵害非洲国家主权时,果断、鲜明地亮出中国反对“大国霸权主义”的坚决立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