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三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稳中求进,面向未来_四、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展望(1 / 1)

四、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展望

在复杂的地区形势下,我们应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展望2014,中国与东盟关系能否继续向前推进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中国是否能更加准确、清晰地向东盟阐述并促进东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战略观。中国的快速崛起正在改变着东亚地区的基本面貌,并对地区既有的秩序和格局构成巨大的冲击。对于此种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周边国家尚需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作为一个主要由中小国家组成的地区组织,东盟对中国崛起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存有深深疑虑。因此,中国有必要向东盟更为清楚地阐述自己对于重大地区安全议题的基本看法,通过发布《国防白皮书》和《国家安全报告》等系列报告阐述中国在和平主义宗旨指引下的防务和安全政策,也包括南中国海政策,特别是对中国在南中国海权益的界定和说明也应做更为详尽的说明。从而增强与东盟组织及其成员国的相互信任。而“东盟必须对中国的能源关注点、战略和政策有更明确的评估,这是一个日益紧迫且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第二,东盟在维护和拓展自身利益,在协调东盟成员国及东盟整体利益的同时,是否能够真正尊重中国的重大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在处理与东盟关系时是否能够更为全面地考虑东盟的利益诉求和关切所在。长期以来,南中国海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东盟关系的主要问题之一。原因在于中国与东盟部分成员国之间的海上领土争议迟迟难以化解,东盟中的“声索国”更期待依靠东盟的整体力量来应对纷争,而正在致力于建设东盟安全共同体的东盟也需要考虑成员国的利益诉求并确证自己在应对地区安全挑战方面的能力。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东盟与中国的“交锋”在所难免。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中国和东盟需要更多地采取尊重历史和现实、求同存异、互谅互让的态度。东盟对于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利益诉求应当予以必要的尊重。在推进南海各方行为准则出台和建立相关机制的进程中,东盟需要综合考虑与之相关联的复杂因素,而不是仓促行事;中国对于东盟的焦虑也应有深刻的体察。目前中方已经自信地在多边场合与东盟就南中国海问题进行交涉,也愿意与东盟就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开始必要的合作。在南海问题的议程设置和机制建设方面,中方可以进一步增强主动性。中国—东盟在南中国海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于中国而言,就未来是否在南中国海划出防空识别区需要作出慎重的考虑。2013年11月,在中国宣布划

出东海防空识别区后,东盟组织及其绝大多数成员并未有激烈的反应。正是在绝大多数东盟成员的坚持下, 2013年12月中旬结束的日本东盟特别峰会发表的会议声明中仅表示东盟和日本对中国主张的关切,并未按照日本的意愿加上写有“中国威胁”字眼的条款,由此可以看出,东盟重视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不愿因在对华政策上与日本过于靠拢而损害与中国的关系。因此,在划定南中国海防空识别区问题上中方应顾及中国—东盟关系的大局,更为谨慎地行事。中国划出东海防空识别区,主要针对的是地区大国日本近来咄咄逼人的战略行为。即使中国划出南中国海防空识别区势在必行,中国也需要对此举引起的地区效应,特别是在东南亚可能引起的震荡先有预案。对于实力相对弱小且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东盟,中国需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第三,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的中国—东盟双边合作能否深化发展对于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中国与东盟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机制建设方面的合作也有望成为中国—东盟关系新的增长点。目前,中国和东盟全面落实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应当看到,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的第一天起,东盟内部在此问题上的分歧就没有平息过。现阶段东盟对于自贸区进行新的制度设计的动力、信心和意愿均不强烈。此外,已有近一半东盟成员国参与了TPP谈判进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东盟成员国对已参与的其他地区合作机制的关注。中国—东盟自贸区机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未来打造升级版的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任将更多由中国来承担。现阶段,对于中国和东盟而言最为现实地选择是在现有制度设计下,将CAFTA框架内的双边合作进一步深化并产生可见的回报。寻求进一步降低关税的空间,通过谈判使更多商品享受零关税待遇,进一步提高自贸区投资的水平,开展新一批服务贸易承诺的谈判,从人员往来等方面推动投资领域实质性的开放等都是中国与东盟可以努力的方向。当然,对于中国—东盟自贸区能否发挥“以经促政”的功能,中国也不必有过高的期待。至于RCEP,由于多年来中国一直支持东盟在地区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自然乐见RCEP机制的全面推进。对于东盟在此方向的努力必然会予以支持和配合。

第四,中国和东盟如何妥善处理与美国、日本、印度及俄罗斯的关系。东南亚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第二阶段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日本“积极有为的和平主义”

和“价值观外交”的突破方向。自20世纪90年代起,印度的东向战略的明确指向就是东南亚。俄罗斯在冷战后虽然一度淡出东南亚,但通过对越南的系列军售和其他军事合作,俄罗斯也在东南亚彰显存在。美、日、印、俄的战略行为及其与中国和东盟关系的调整对东南亚的战略环境和中国—东盟关系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并促使中国和东盟做出相应的战略应对。中国的努力方向是与其他亚太大国共同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促进有效的地区治理。而东盟也需要重新审视数十年来一直秉持的“大国平衡外交”理念和实践,探索与大国互动的更有效方法和路径。

第五,东南亚国家内部政治、经济的转型是否会削弱中国—东盟合作的基础。部分东盟国家正处于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的转型进程,个别国家如缅甸甚至正处在民主的狂热中。多个东盟国家赞同当部分国家发生人道主义灾难和可能危及地区安全的政治、经济持续动荡时,其他国家可以采取“灵活介入”(flexible intervention)的方式,东盟共同体的建设也同样不回避民主和人权问题。东盟组织和大多数东盟国家在国家主权及内政问题不容干预的原则立场上有所倒退。在人权和主权观上,中国与东盟内部多个发展中国家过去一直持有相同和相近的立场。这也是双方能够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重要原因。一旦在此方面产生严重分歧,有可能会损及双边关系。

第六,在第一轨道外交的基础上,如何以民间外交和公共外交来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深化发展。近年来,公共外交在中国国内研究的兴起及对外实践,有益于中国在东南亚的正面国家形象的塑造。而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间的日益密切的社会、文化交流,正在无形中营造双方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并成为联结中国和东盟的重要纽带。在此方面,中国和东盟还需要创设更多的平台和机制。

对于中国和东盟而言,在上述方面的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实则是对双方在战略层面契合度的检验。

总体上看,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接近,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历史遭遇,在维护地区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诸方面利益的高度一致,更成为中国—东盟关系在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证。

目前,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稳定因素多于不确定因素,合作因素多于对抗因素。这有利于中国这个海陆复合型国家在陆上(中南半岛)和海上(东南沿海)营造稳定、安宁的安全环境。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促进东亚的稳定和繁荣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