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014年中国与日韩关系展望
展望2014年,如果日本现政府在邻国关系上继续执行现有的错误政策,中日关系将难有根本改观。而中韩关系则势必延续当前的良好发展势头,为东北亚局势注入一股强劲暖流。
(一)2014年中日关系展望
2013年中日关系走入低谷,源自日本迷恋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以此作为追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手段时,借助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将中国作为假想敌,以此作为其修宪、加强军事力量的借口,并为此目的,不惜在历史观、领土纠纷等问题上几次三番地向中国挑衅。解铃尚需系铃人。中日关系的改善既需要日本放弃其已被历史证明为错误的国策,也需要作为日本同盟的美国约束其近似癫狂的盟友,使之由幻想重入理性。
客观地讲,美国对作为盟友的日本是有着清醒认识的。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布局中,日本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全部,更不是战略本身。日本的战略价值在于协助美国维持其主导亚太地区事务的主导权,扮演好阻碍大国发展的“绊脚石”的作用,而不是向亚太大国开战的第一颗子弹。由此,美国是不可能允许日本将其拖入战争的泥潭,但希望本地区能出现持续而可控的安全紧张,以使美国的亚太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况且美日关于历史观的分歧同样不可调和,美日的历史恩怨与美国对日本的约束被一纸同盟协定掩盖了。换言之,军事独立的日本是美国第一个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的视角观察,阻碍日本成为所谓正常国家首屈一指的不是中国,恰恰是其盟友—美国。
对于已经出格的日本,美国的约束作用在2013年12月副总统拜登的东亚三国之行已有体现。在拜登访问日本时,日本并没有得到最想看到的“美国与日本一起发表声明,让中国撤销东海防空识别区”,拜登只是表示,“不认同改变现状的做法,在识别区问题上,美日将采取同一步调”。事实上,拜登的日本之行核心问题在于推动日本尽早加入TPP,而非日本寄予希望的防空识别的美日立场协调。而在拜登的中国之行中,所谈论的核心问题也没有集中在中日关系和东海防空识别区,而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的国内改革。拜登将中美关系称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认为中国的持续发展完全符合美国的利益,希望同中方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针对此种情况,日本应该做什么是心知肚明的。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
12月6日上午宣布,日美两国政府已就将美军F-15战机轰炸训练场从冲绳县转移到日本北部青森县一事达成协议。日本防卫省同日表示,日本不会扩大防空识别区。这种表态背后的一个假设是,美国已迫使安倍放弃就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对华挑衅的念头。《产经新闻》12月9日发表文章认为,日本只信奉“日美同盟纹丝未动”,但美国对中韩两国显示出了“体谅”,日本被“晾”在一边。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安倍晋三9日傍晚在记者会上表示,为避免“不测事态”,日方将向中方发出呼吁,尽早启用防卫部门间的联络机制。
这些新的动向表明日本强硬的对外战略并没有完全得到美国的认同。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虽然不愿意为中日潜在的冲突买单,问题在于美国需要日本为其重返亚太战略摇旗呐喊。事实上,美国对日本的约束已经放开,目的在于加强日本自身的实力以便更好地协助美国的地区乃至全球战略的实施。但日本在2014年会不会幡然悔悟呢?从日本国内政治生态看,安倍很难彻底改弦易张,一个最大可能的选择是多少收敛些其强硬的现实主义的政策。而就中日关系的适度紧张而言并非不符合日本的利益,因为它需要一个紧张的外部环境为其追求军事独立、修改和平宪法提供客观的口实。如此一来,2014年的中日关系难有根本性的改观,中日关系注定在新的争吵中度过。但是,两国在一些危机管控和联络机制上很可能达成一致,毕竟冲突与战争终不是两国的选择。
另外,2014年中日关系可能取得进展的领域就是民间交流与经济合作。如前所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就是通过民间积累、以民促官和以经促政的方式实现的。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着两国关系正常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基于历史积累的经验与智慧,重走民间交流与经贸合作的路线可以作为改善中日关系的两条途径。但是,这需要一个根本性的前提,即两国政府与社会要意识到中日友好共处而非相互排斥才是两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二)2014年中韩关系展望
我们期待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在2014年继续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2014年中韩关系会在安全合作与人文交流取得新的进展,从而拓宽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领域,提升中韩关系的合作层次。
安全合作向来是中韩关系的短板,而安全恰恰又是东北亚地区最为稀缺的资源。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看,东北亚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安全缺口。一个客观的原因在于,至今东北亚地区尚未形成一套或者一个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对
于韩国而言,半岛局势的波动是韩国安全环境最大的隐忧。因此在客观上,中韩安全合作有着很大的空间。主观上,中韩两国有着安全合作的意愿。从这次朴槿惠总统访华对安全机制的构建与安全合作的设想可以看出,韩国对于和中国的安全合作是寄予厚望的。因此,2014年中韩安全合作会在进一步密切协调的基础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比如军事领域交流的扩大与深化、地区安全尤其半岛局势合作的进一步协调、对日安全协调等领域合作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提升。换言之,中韩关系具备打造成东北亚地区安全稳定的基石的潜质。
人文交流会取得新进展源自这样的前提判断:虽然中韩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安全合作在推进,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中韩两国民众对彼此的肯定与好感度不高。个中原因,除了中韩之间一些分歧根深蒂固外,两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国家自豪感随着国家发展而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这种正相关的联系直接导致两国关系民意基础的下降与战略互疑的增强。庆幸的是,两国都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方法就是持续深化两国的人文交流,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乐观地说,在2013年中韩人文交流的制度设计与人文交流的目标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首肯,两国确认通过人文交流建构中韩“人文共同体”或者称之为“中韩文化同盟”,因此2014年中韩人文交流作为中韩关系持续深化的一个推进领域完全是可以预期的。
如果说中韩关系在2014年还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那么将是中韩经济关系。在这一领域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中韩FTA建设最终协议的达成,中韩FTA建设迈出决定性的一步;二是中韩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得到进一步的细化,比如货币互换后的外币贷款规模的增加;三是中韩贸易摩擦取得进展,一个主要指标就是两国采取实质性的措施以减少中韩贸易中的中国的贸易逆差,从而为中韩经济贸易合作顺利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虽然我们对2014年的中韩关系总体上持一种乐观的态度,但是中韩关系的一大困境—总是受到第三方因素的制约—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朝鲜半岛局势的走向与美韩同盟的再定位将对中韩关系继续产生不可确定的影响。两国在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上的博弈和中韩苏岩礁问题的对话与协商也将继续。本质上讲,韩国作为一个半岛国家,内在的忧虑感与适时投机的偏好色彩很浓厚,连同其民族性格的狭隘与偏激都将不可避免地对中韩关系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这是我们对2014年中韩关系抱有一丝忧虑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