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与规律的实现(1 / 1)

漫步遐思 陈先达 609 字 1个月前

实际存在的不是纯粹的规律,而是有规律运动着的事物。规律是事物中稳定的、同一的、重复起作用的本质联系,它不可能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事物的运动之流中。因此事物的运动总是存在有规律的方面,也有无规律的偶然的方面。规律不可能**裸地、直接地、毫无区别地表现自己,总是根据条件不同而具有自己表现的特点。例如社会主义革命规律的表现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俄国和中国就各有特点。五种社会形态交替的规律问题,在西方和东方的差异性非常明显。所谓多元发展论,所谓东方特殊论,都是用规律实现的多样性来否定规律的同一性。

正因为规律是现象的同一性,它的实际作用,受它起作用的条件和状况的制约,所以规律实现的方式在不同条件下是不同的。规律只表现为发展过程的一种趋势,即表现为支配整个发展方向的不可改变的进程,而不是发展进程中的每个细节。这不仅因为在同一进程中存在着与其相对立的力量,它会阻碍、抗拒规律主导趋势的实现,如价值规律实现中的价格对价值的背离;而且由于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各种因素都会对规律的实现起作用,从而形成同一规律在实现过程中的种种差异性。

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论述价值规律时经常讲到规律的实现问题。恩格斯说:“可以举工资规律即劳动力价值的实现为例,劳动力价值只是作为平均数实现的。”[1]马克思在讲到价值规律时说:“科学的任务正是在于阐明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的。”[2]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马克思批判古典经济学家时说:“穆勒——完全和李嘉图学派一样——犯了这样的错误:在表述抽象规律的时候忽视了这种规律的变化或不断扬弃,而抽象规律正是通过变化和不断扬弃才得以实现的。”[3]

当然,规律的实现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规律与受规律支配的事物运动之间的差别。规律实际起作用的条件总是具体的,而规律自身则是一种同一性。因此规律的实现永远不会与规律的要求丝毫不差。二是规律的统计性质,即通过大量偶然性来实现规律的要求。没有大量重复的偶然性,规律就无从表现自身。马克思在讲到规律只能作为主导趋势存在时说:“它的绝对的实现被起反作用的各种情况所阻碍、延缓和减弱。”还说:“必然有某些起反作用的影响在发生作用,来阻挠和抵消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使它只有趋势的性质,因此,我们也就把一般利润率的下降叫作趋向下降。”[4]

所以规律是一种必然趋势,它的实现是在矛盾中进行的,会受到种种相反的力量的阻挠。这种情况也可以解释东欧剧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规律的实现是在斗争中进行的。它的实现会受到各种相反力量的作用,所以曲折反复是常见的。但历史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它归根结底会在克服各种困难中前进。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745页。

[2] 同上书,58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8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5卷,261、2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