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眼中出西施(1 / 1)

漫步遐思 陈先达 200 字 1个月前

情人眼中出西施,出的只是情人眼中的西施,而不是越国那个西施。所以这个说法是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没有哪一个人会认为在情人眼中会出一个真正的西施。可在哲学上却有这种人,他们说存在是依存主体的,存在着的事物本身无所谓本来面目,它的面目就是你眼中的样子。谁要是提出事物本身是什么样子,那就是十足的形而上学。

苏轼那首著名的关于庐山的诗,讲的是从不同角度对山的观赏,是属于对美的欣赏。除了不可救药的唯我主义者,凡思维正常的人,决不会认为庐山不是一个,而是有无数个,用眼中的山来代替眼前的山。其实眼中的山是观念中的山,是对客观的反映,而实在的客观的山只有一个,这就是人们眼前的山。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懂得存在与思维的区别,懂得把客观的存在与观念中的存在区分开来,这样才可能进行正常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否则,就会像抢映在水中狗嘴里的肉一样,把观念中的存在当作真实的存在。这是一条“唯心主义”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