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历史的经验(1 / 1)

漫步遐思 陈先达 429 字 1个月前

人们重视历史的经验,因而重视历史的学习。人们把历史称为镜子,也就是这个意思。历代帝王,凡欲长治久安者,都非常重视对王储的历史教育。可任何一个王朝都是盛极而衰,最后一位都是亡国之君,重蹈前朝覆辙。末代皇帝可以是英明的也可以是愚蠢的,可以是从谏如流,也可以是绝忠拒谏的,但不管情况如何,终免不了灭亡。因为历史有自身的规律,当矛盾尖锐、各种弊政积重难返时,只能通过王朝的更迭来暂时解决矛盾使社会得以延续。天下太平(矛盾缓和)时,三岁小儿可以为王,天下大乱(矛盾激化)时,即使一饭三吐哺的有为之君,照样身死国除。崇祯皇帝史称有为,仍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所谓气数已尽,即矛盾尖锐到不可能照样统治,任何人都回天乏术。

历史经验是重要的,但无法改变历史的规律。尽管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警句,被历代帝王奉为金科玉律,横征暴敛仍越来越重,最终完蛋了事。这是由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本性决定的。

无产阶级革命中的某些错误,照样重复。苏联犯过个人崇拜的错误,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中国照样再来一次。而且从中国来说,从打AB团到抢救运动,到“**”,错误一再重复。因为经验是前人的,要接受别人的经验往往要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接受和消化别人的经验。没有经验的人,很难体会别人以血换来的经验。为了摆脱这个悖论,必须由经验上升为理论。只有理论才能克服经验的局限。所以无产阶级同样应该从自己的错误中进行学习。

中国人很重视总结历史经验。西汉初年贾谊的《过秦论》就是总结秦王朝覆灭的传世之作,受到历代的重视。而且每朝初建时,都重视为前朝修史,论前朝之得失,兴本朝之新规。可王朝之兴亡更替依然如故。

这当然不是说学习历史是无意义的,而是说就历史经验与历史规律的相互关系而言,不要企图通过吸取经验来改变历史规律,如历代统治者力图万世一系、永远一姓为王一样。学习历史是研究规律、运用规律,而不是可以违背规律。我们应该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掌握规律,这样才不至于把总结历史经验变为钻研治民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