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拒绝偶然性(1 / 1)

漫步遐思 陈先达 548 字 1个月前

历史如果没有偶然性,那就是极其神秘的,除了求助于神和命以外,别无解释。可又不能片面夸大偶然性而否认历史的必然性,认为历史就是偶然的集合体。新康德主义者们强调历史现象的不可重复性和唯一性,否认历史的规律性。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和目的》中就说,历史看上去就像偶然性的堆积,由一种混乱转向另一种混乱,由一种贫困转向另一种贫困。如果我们按照普遍规律来理解历史,那我们绝不会有这种普遍性的历史。历史是某种单纯的一次性的东西。

的确,社会历史现象具有单一性。人物是一,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还是毛泽东、邓小平,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存在;事件是一,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都只有一次。尽管历史现象会有某些重复,那也是在不同条件下的重复。

正因为社会历史现象的单一性,有些理论家认为,如果这个唯一性不出现,历史就会改观。如果拿破仑当年在侵俄战争中不是因为感冒就不会打败仗,那整个欧洲目前的状况就迥然不同。同样,如果俄国没有列宁就不会有十月革命。如果当年投考维也纳艺术学院被录取,希特勒就会成为艺术家而不是杀人狂,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诸如此类的说法俯拾即是。这就是一些理论家信奉绝对偶然性的根据。

历史人物的出现当然有偶然性,但偶然中蕴含必然。恩格斯说过:“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1]时代需要某种类型的人物,一定会出现这种人物。至于这个人是谁,当然有偶然因素起作用。同样,历史事件也是如此。1937年七七事变作为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点具有偶然性,它可以发生在7月7日也可以是7月8日,可以是卢沟桥,也可以是另外的一个地点,日本人制造的借口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日本的侵略则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这是日本成为向外扩张的帝国主义、而中国沦为弱国的必然结果,从甲午战争以来日中两国关系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考察社会现象决不应该忘记“势”这个重要范畴。“势”是中国哲学和中国历史中经常用来表现历史必然性的概念。历史人物的出现是由于势——时势,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由于势——形势。大势已去,势所必然,等等,都是用来表示必然性的用语。势不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当我们说形势逼人时,实际表明势是人们能直接感受到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势是必然性的外在表现,是由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全部活动所形成的经济政治态势,是任何个人力量无法扭转的。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7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