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重视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但不忽视生产关系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生产关系是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它使人的生物特性变为社会特性(使两性的自然关系变为由宗教、道德、法律、风俗所认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婚姻与家庭),使人由生物学的个体变为社会的个人,使个人的生命活动由纯自然活动(生存和繁殖)变为社会性的活动(生产和交往)。人离开了他们所依存和创立的生产关系,就没有社会规定性,从而也不成其为人。
马克思说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人的第一次提升,即由动物到人。关键是生产,是劳动。劳动是人猿区别的关节点。第二次飞跃是由异化的人到真正的人,关键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确立的新的生产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社会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没有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就没有新人的产生。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共产主义说成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其着眼点是人与人的新的关系的形成。他说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1]。而资本主义是未完成的自然主义。因为它的生产关系使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状态。人没有实现自身的自然本性,人的最基本的自然要求,如生存繁殖,很多无产者都没有满足;同样,人道主义也是未完成的,因为人与人处于对立状态,人们之间还处于生存竞争的动物性的彼此搏斗时期,人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共产主义社会不同。它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因为它确立的新的生产关系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从而真正实现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而且共产主义条件下的自然主义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它等于人道主义。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当然要包括人在内,即使人的自然本性得到合理的合乎人性的满足。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因为人道主义就应该包括人以人的态度对待自然,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
唯物主义历史观重视生产力,但决不忽视生产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面对的重要课题。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