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对人类的作用,并不是简单地以它的丰裕、肥沃、富饶,以它对人的无限仁慈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是以人对自然的改造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人类社会的进步往往是与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速度以及克服困难的程度密切相关的。汤因比在他的名著《历史研究》中把这个观点概括为挑战与应战。他认为人类之所以可能创造文明,并不是超越生物的生物天赋,也不是由于地理环境,而是由于人类对于一种特别困难的挑战进行了应战,因此人类才奋起表现了空前的努力。自然条件的艰苦,会更加激发人们克服困难以求生存和发展的才能。所以挑战越大,应战的办法越多越新颖而且越富有创造性。
中东某些石油富国得天独厚,石油给它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它们的生活水平是第一流的,可并没有使它们成为一个先进的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国家。过度的生活享受,过分轻松的工作,松懈了人的上进心。一旦资源耗尽,社会就会陷于停滞。1996年6月8日在科威特迎接石油出口50周年纪念日时,路透社发表了一个评论说,石油带来财富也带来经济缺陷。从1946年以后的50年里,一条石油美元滚滚流入的大河使科威特变成阿拉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具有一个现代国家的所有外表装饰。可是“在喜庆气氛的背后,人们将清醒地认识到,石油带来的成功造成了对单一资源的依赖。这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经济缺陷”。“由于经济前景难以预测,科威特人普遍情绪低落,陷于深刻反省,对于石油财富使这个国家失去了发展超越石油世界的技能的动力感到遗憾。”从这个遗憾中人们可以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