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毫无疑问的。人只能根据人的需要并按人的方式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因此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的感性世界,打上了人的烙印。
动物只有一个世界,这就是动物借以生存的自然世界。人在客观世界中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这就是人类化的世界。动物只生存在一个世界中,而人生活在两个世界,即既不能离开自然又生活在社会中。而人直接依赖的自然界是人自己改造过的自然界。人不仅有客观世界,还有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不仅包括直接反映对象的观念,而且包括对现实世界超越的理想世界,即对未来的憧憬、期待、预测和构想。所以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人的方式,即不是动物式的消极反映;人对世界的改造是人的方式,它不是简单适应自然,而是迫使自然适应人的需要。
尽管如此,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仍不能超越世界许可的范围。认识总是对对象的认识,认识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认识世界而不是远离世界。同样,改造世界的最高目标是适合人类生存而不是妨碍人类生存。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最基本原则——尊重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坚持实事求是,应该是人按照人的方式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出发点。如果认为人既然要按人的方式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因而应该强调主体性,这种看法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