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人学的空场”(1 / 1)

漫步遐思 陈先达 355 字 1个月前

存在主义指责马克思主义存在“人学的空场”,这实际上是以自己的人学观点来衡量和要求马克思主义,这说明存在主义根本没有弄清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变革的最根本之点,是它抛弃了以往人本主义历史观以抽象的人为对象,以人的本性为历史尺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整体上探求社会的结构和运行规律。研究社会自身的一般规律,而不是把人从整个社会中剥离开来研究人的本性,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如果马克思和恩格斯沿着传统人道主义的思路直走,围绕着人的本质、人的价值转,就不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的伟大之处正在于超出传统人道主义的狭隘眼界,把历来被排斥在历史视野之外的物质资料生产、劳动以及人民群众引入历史领域,从而使历史观发生了根本变革。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样要研究人,但这是现实的人,是群众,是阶级,是政党,是领袖。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存在人学的空场,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观点和方法不符合存在主义关于人学的标准。不是马克思主义中没有人,而是没有他们心目中的人。

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激化,有关人的生存的各种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精神危机引发的人的焦虑、忧郁、浮躁,使哲学家们更加关注人的精神家园问题。我们并不否认应该重视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可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能取消或代替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规律的研究,关于现实的人的观点。因此,即使要研究有关人的一般理论,研究人的内心世界,即当今所说的人学,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如果按照空场论的观点,用抽象的人本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来填补这个“人学的空场”,就既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又使当代对人的问题的研究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