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生活规律即该社会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成果,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里阐述得最为充分。《资本论》成了无产阶级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及其斗争意义的主要理论源泉。

商品和货币、劳动与资本、剩余价值的构成和剥削的本性、分工的意义、机器工业对工人状况的影响和生产的发展,“劳动力”的商品性质、工资的特点、资本的积累和增殖的规律及其历史趋势——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成了马克思得出下述结论的根据:私人资本主义生产必然变成社会生产、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自行灭亡的不可避免性、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转变的必然性。

《资本论》第一卷(后来的第二、第三卷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出版的)里阐述的经济学理论,是对以前的政治经济学进行全面批判改造的结果。在研究过程中,越是接近基本的理论概括,马克思对方法问题也就考虑得越多。他50年代所写的书信,尤其能证明这一点。未完成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对此作了严肃的和原则性的概括。在为1858年出版的马克思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版所写的评论中,恩格斯阐述了关于黑格尔辩证方法论最重要原理的种种想法。60年代,马克思本人不止一次地谈到(即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以及在当时的书信和手稿中)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态度问题。

人们没有找到马克思有关方法研究的专门著述(尽管马克思曾经打算撰写这样的著作,而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后也在他的文献资料中寻找过名为《辩证法》的手稿)。不过,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的过程中,已经自觉地和充分地运用了他的辩证法思想,留下了一系列有关这种观点的确切说明。在马克思的影响下,成熟年代的恩格斯也很重视对辩证方法的研究。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黑格尔既发现了辩证法,同时又把它神秘化了,因为他把它看成是脱离现实领域的辩证法,是纯粹的抽象理性规律。马克思把他对黑格尔辩证法基础的修正,说成是把在黑格尔那里头足倒置的辩证法“颠倒”过来。这是对辩证方法进行实际上的重新解释和根本改造这种做法所做的一种形象化的表述。马克思以及后来的恩格斯都注意到了,主要的和基本的辩证依存性和辩证关系(黑格尔指明的并进行过逻辑分析的),就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现实生活过程之中,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日常实践之中。再者说,这些依存关系,学者和实践家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发现,尽管他们从来也不曾是黑格尔主义者,也没有掌握辩证的技巧方法,也不会确定抽象概念之间的辩证依赖关系。在研究数学、化学、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史、文化和工艺史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些关于现实的不同知识领域里,经常发现辩证规律性的鲜明表现。对马克思来说,结论已经通过平平常常的、精确的理论形式作出了:“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1]在政治经济学中,“也像在自然科学上一样,证明了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中所发现的下列规律的正确性,即单纯的量的变化到一定点时就转化为质的区别”[12]。

在《反杜林论》(1876—1878年)一书中,恩格斯全面、系统、通俗地说明了,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在非生物界、生物界、社会发展和精神创造中是如何表现的;指明了,这些规律和范畴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特别是,他指出了辩证的世界观作为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与任何抽象的和终结历史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水火不容的世界观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19世纪下半叶的主要标志是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对自然科学的种种发现进行哲学提炼的是恩格斯。

恩格斯在撰写《自然辩证法》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信……在自然界里,同样的辩证法的运动规律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正像在历史上这些规律支配着似乎是偶然的事变一样……”[13]换言之,恩格斯在分析他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问题时,力图证明,辩证法的规律对自然界也和对社会一样适用。这项理论任务是崭新的,因为在黑格尔哲学中,自然界被理解成在时间上没有发展,而是只有相同变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自然科学家们本身不仅对辩证法而且对任何一般的哲学,基本上都持否定态度。一般自然科学观念认为:关于自然界的科学,讲究的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这种看法实际上使学者们无法发现:他们在一般理论概括水平上是在那里完全随意地解释任何事实,而且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使用的是哲学早已研究过的理论公式和范畴。例如,生物或非生物界的同样一些过程,似乎既可以解释为必然性和规律性,或者相反,也可解释成偶然性。由描述事实转向分析和概括是根本无法察觉的,而自然科学家很容易陷入抽象的理论空谈,因而常常得出片面的和简单化的结论,看不到他依据的已经不是事实,而是关于必然性、偶然性等先入为主的哲学观点。

在《自然辩证法》里,恩格斯论证了下述思想:从文艺复兴时代起,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走过的道路是,在19世纪中叶前,科学本身已经接近于得出辩证的自然观,尽管它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恩格斯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中的三大发现——有机细胞的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这方面的证明和证据。恩格斯认为,这些发现也和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的其他成就一样,都是对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即客观辩证法)的科学证明。这种辩证法的内容是:物质世界各个层次的相互联系,自然界的变动性和矛盾性。

恩格斯就物质运动形式的(以及研究特定运动形式的科学的)分类所作的尝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不应对“分类”一词产生误解。实际上,恩格斯已经提出了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假说,并试图描述自然界的一般图景的简略草图。在这里,恩格斯运用了形成这类假说的一个屡试不爽的辩证方法——由低级的东西向高级的东西运动,这里的任何低级形式都可通过“飞跃”被改造成高级形式。结果就得出了一个等级系统,在该系统中,任何一个“高级的东西”都包含有“低级的东西”(作为一个受支配的和个别的因素),但又不能归结为低级的东西(这个辩证的思维过程也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用来再现社会形态的历史运动)。在恩格斯看来,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是思维,最低形式是简单的位移。其中每一种基本形式都有一门特定的自然科学加以研究——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对于由物质运动的生物形式向社会形式的转化,也就是由生物界向人类社会的转化,恩格斯是通过人的起源的劳动理论来加以阐明的。

19世纪,特别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带来了那么多新东西,致使恩格斯关于物质运动具体形式的观点已经过时,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理解科学发展成果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般辩证法观点,则至今仍有其意义。

四、《哲学导论》所要完成的任务

哲学常常被人们理解为某种离日常生活现实极为遥远的抽象知识。没有比这种看法更远离真理的了。相反,最严肃最深刻的哲学问题恰恰来源于生活,哲学志趣的主要用武之地也正好在这里;其余的一切,包括最抽象的概念和范畴:包括最玄妙的思维体系,归根结底都不过是理解各种相互联系的、丰富多彩、深奥莫测而又矛盾重重的生活现实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要指明,从科学的哲学观点出发了解现实,决不意味着只是安于现状和一味顺应现实。哲学必须以批判的态度对待现实,对待陈旧过时的东西;同时,哲学必须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的重重矛盾中,而不是在关于现实的思维中,探索改变和发展现实的各种可能性、手段和方向。只有在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和在实践中,哲学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人类思维的现实性和威力方能显示出来。

这本教科书取名《哲学导论》,这当中蕴涵着特定的意义。问题在于,在一部教程的范围内(不管它的篇幅有多大),当然不可能阐明全部丰富多彩的哲学问题、流派和思潮。作者的意图是要帮助那些学哲学的人,对哲学的问题和语言、哲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概念和范畴,对哲学史和当代的哲学问题,有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使他们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独立地确定研究方向。

这本教科书也和其他任何一本教科书一样,自然要讲述每一个学习哲学的人都应掌握的一定数量的知识。但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的是,学习哲学也是提高理性思维素养的过程——能使人善于得心应手地运用概念。提出、论证或批判某些见解,分清主次,阐明现实中的纷繁复杂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揭示和分析周围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即是说,能使他看清变化和发展中的现实。理性思维是有充分根据的、严谨准确的、有条有理的思维,不允许主观臆断;它善于捍卫自己的正确性,同时它又是一种敏锐的、自由的和创造性的思维。

但是必须指出,如果违背一个人的意志、愿望和志趣,而硬要使他具备哲学所需的理性思维素养,这是办不到的。譬如一个只知机械地死记硬背辩证法规律和用以说明这些规律的实例的人,不仅不能获得这种素养,甚至不能理解这种素养之为何物。为了踏上这条通向理性思维之路,一个人自己应当做出努力,他必须殚精竭虑,尽其所能。否则他就不可能挣脱常理俗念的羁绊,而对他来说,所有丰富多彩的哲学问题,将始终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

关于哲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思想,往往被表述为下面这句话:每个时代都会有与其相应的哲学。这句话有其深刻含义。例如,可以说,已经过去了的停滞时期,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也留下了与其相应的教条主义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把唯物辩证法看成是对社会进行革命的批判改造的武器。但过去唯物辩证法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发挥了它完全不应有的作用:为现存的那些远非理想的事物进行辩护和颂扬,它与其说是被用来揭露,不如说是用来掩盖现实生活的矛盾。早在30年代,斯大林就按自己的口味“勘正”了唯物辩证法,从而助长了上述势头。那时,全部丰富多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全被塞进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的几个死板公式之中。在几十年的漫长时间里,哲学教学出版物中就是这样叙述辩证法的。结果,就连那些正确的和重要的东西的表现形式,也成了毫无生命力的、单调乏味的死板公式。而官方愈是给这种教条主义哲学树立威信,它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愈是威信扫地。遗憾的是,出于上述原因,致使我们的哲学所取得的不少实际成果,也难以在社会意识中得到确认。

上述情况可以使读者对本书作者要完成的任务有所了解。这本教科书在许多方面有别于以往的教科书。本书之所以能够问世,决定于我国社会发生的革命变革;没有这些变革,则该书的出版也就无从谈起。一方面,改革使人们有可能对社会生活及其严重问题和矛盾(不论是过去遗留给我们的,还是今天在社会复兴过程中出现的),进行开诚布公的和直言不讳的哲学分析。另一方面,今天人们特别深切地感到,有必要对社会各领域的深刻改革以及今天整个人类文明所面临的大量尖锐的新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正是这一点事先就大体上决定了本书的内容和结构,即本书必然要写一些以前的教科书里没有的题目,对传统课题的阐述也要相应变化。与此同时,也应当保留经受住了时间检验的一切东西,这是不言而喻的。

有人可能会对下述情况感到奇怪,即本书作者一面声称他们要着力研究当代的新问题,但同时却又让哲学史的课题占据了大量篇幅。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作者不同意把哲学(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理论和哲学史对立起来的狭隘宗派主义观点。写作组的基本立场是:哲学思想史在一定限度内可以成为哲学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其他许多科学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处在历史发展中的哲学呈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尽管它被分成了几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问题还在于,每当人类历史处于具有决定意义的危急关头(今天就是如此),人类总是习惯于求助以往的经验,以便从中汲取教训,力求不重蹈曾经犯过的错误的覆辙,而能以最集中、最深刻的理性形式反映上述经验之瑰宝的,恰恰是哲学。

问题还在于,哲学最感兴趣的问题有一个特点。人们常常把其中的许多问题,称作“永恒的问题”。每一代新人,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在自己的一生中,一再面对这些问题寻求它们的答案。这些问题每次都以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形式既是由变化莫测的历史潮流决定的,又是由一个人的特殊的、同时又包含着全人类内容的个人经验决定的。对一个人来说,这些问题并不是什么与己无关的、无足轻重的东西,它们触及到他的存在的真正实质。每个人都必须独立地回答这些问题。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得出结论,说每一个人都得自己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人类文化的各个不同领域——神话学和宗教、科学、文学艺术、道德观和法规条令,一直都在提供上述办法。至于说哲学,那么它不仅发掘这类办法,而且用理性来批判审查业已提出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

最后,问题还在于下面这一点,即不管马克思主义哲学多么新颖,多么富有独创性(作者将尽力揭示和证明这一点,但决不是大肆宣扬!),也决不会抛弃以前的哲学。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知识发展的总结而产生之后,从未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康庄大道,而是成了社会思想和哲学思想巨匠们的学说的直接继续。因此不能说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奉献给哲学的新东西,是在他们对以往的哲学发展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得出的。从理性的辩证思维的角度看,以往的杰出哲学家不仅是我们的先辈,而且也是我们的“同代人”,因为我们可从他们那里学到许多东西,可以同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和辩论,同意他们的一些观点,而驳斥另一些观点。哲学思维仿佛每次都能以新的面貌重生,因此永远都要以现实的态度对待古典的遗产。换言之,以往的每一位大哲学家,都是一个值得重新认识的、具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假如我们只从他“没弄清”什么和对什么“考虑不周”的角度研究他的遗产,那我们恐怕不仅会贬低他,也会贬低马克思主义。

因此不能不说,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以往哲学的各种人道主义趋向,阐明了将人道主义理想付诸实现的途径、使人获得解放的途径和建设无愧于自由的人的社会的途径。遗憾的是,在我国哲学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的这个方面长期被排斥于次要地位;不仅如此,社会实践在某些阶段上虽也提出过关心人的口号,但实际上却常常把人看作生产机器上的“螺丝钉”,在很大程度上使人发生了异化,背离了劳动者的真正利益,无助于人的真正提高、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创造积极性的发挥。

现时的情况迫切要求全面恢复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以适应新的条件。这是由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客观逻辑本身决定了的;也只有通过作为创造者的人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这样的人则是能在劳动和生活中实现其全部真正人的志趣、才能和禀赋的人。党的政策就是为此目的而制定的,苏共中央1985年4月全会和苏共27大以后,党为反对以专横跋扈的官僚主义态度和技术至上主义态度对待人、为争取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争取使国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首先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要,而开展了斗争。最后,这样做也是出于对保护世界文明的关心: 因为许多东西——从热核战争的威胁到制造影响人的遗传和心理的强有力的手段——都给人和人类在地球上的存在本身带来了危险。

在当代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人道主义和以其为基础的新的政治思维,都应以捍卫和确认全人类的价值为己任。这也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要以新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其他哲学流派的相互关系。在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它们并捍卫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和这样一些外国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流派建立联系:它们在肯定人道主义理想和价值方面是我们的盟友,它们能表达当今世界的众多社会阶层和集团的利益与志向——为争取社会平等和公正、为争取民主、为使人类能继续生存下去而斗争。当代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许多代表人物,为认清人类在本世纪所经受的多种多样的、而在特定意义上讲又是绝无仅有的考验,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把我们的哲学和当代的其他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潮隔绝起来,这决不是一种最好的做法。

长期以来,我们就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展的讨论,最后总是认定它已经陷于危机和没落之中,同时又视而不见现阶段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许多新表现和新过程。举出下面这个例子,也就足以说明问题了。除了那些直接为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辩护的哲学流派外,在20世纪也有过,而且现在仍有不少一针见血地深刻批判资本主义文明的哲学家,因为它对人类存在具有破坏性;也出现过一些极其尖锐地提出关于威胁当代人类的全球性危险问题的人。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必然要求与这样的思潮和流派的代表人物,进行开诚布公的和令人感兴趣的对话。正如实践所表明的那样,尽管我们时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为依据,但这一事实决不会使我们在任何问题上,都能自然而然地成为终极真理的拥有者。我们再次提醒大家注意: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强大有力,主要就是因为它善于批判地改造和吸收世界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

总之,对话和争论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正常形式。许多世纪以来,哲学通过自身的经验已经清楚地认识到,那些一时被当作绝对真理而接受的真理,都有其相对性。但是,哲学问题的这种对话性和争论性,同时又会给教科书中对这些问题的阐述,造成一定的困难。要知道,教科书往往被人们当成是只需死记硬背的现成真理和不易之论的汇集。但对哲学来说,这就意味着死亡,因为这是和哲学的真正本质背道而驰的。因此,这本教科书中所探讨的课题和问题,有许多都是远非最终解决了的问题;我们也把人们在这些问题上的不同看法,提供给大家,希望读者自己也能加入这些问题的讨论。其实,一个人只有通过积极地和认真地参加关于那些对他本人有所触动的问题的讨论,才能使他的理性思维素养得到锻炼。

总体框架

上卷 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 哲学及其使命、意义和功能

一、世界观——初涉哲学。世界观概念。对世界的感觉和对世界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论上对世界的认识。

二、哲学的起源——神话、宗教、爱智慧、哲学家的沉思。

三、哲学世界观——世界和人、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认识、认识与道德。

四、哲学的使命——哲学的社会历史性质。文化系统中的哲学、哲学的诸功能。哲学问题的本性。

五、哲学世界观的科学性问题——关于哲学的认识价值的争论。科学的哲学世界观的概念。哲学与科学:功能的相似和差异。科学的客观性和社会立场。

第二章 哲学的产生及其历史类型

一、哲学的起源。

二、古代东方哲学——印度的“智性激**”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存在与非存在:它们的本质和相互联系。认识:其界限和方法。古代东方哲学和文化中的人。

三、古希腊哲学:宇宙中心论——早期希腊哲学的宇宙论。古代经典著作的本体论主义。无限性问题和古代辩证法的发展,芝诺的疑难。对存在的原子论解释:存在是不可分的物体。对存在的唯心主义解释:存在是无形的理念。对理念学说的批判,存在是实在的个体。亚里士多德的本质(实体)概念。物质(质料)概念。智者: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意识中的个体的和超个体的东西。苏格拉底的伦理学唯理论:知识是美德的基础。柏拉图论灵魂和肉体问题。柏拉图的国家理论。亚里士多德。人是具有理性的社会动物。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学说,理论和意志。斯多亚主义者的伦理学:古代晚期的贤人理想。世上无幸福,但却安宁,无拘无束。伊壁鸠鲁的伦理学:物理的和社会的原子论。

四、中世纪哲学:神学中心论——自然界和人是上帝的创造物。中世纪哲学是两种传统——基督教的天启和古代哲学的综合。本质和存在。实在论同唯名论的论战。托马斯·阿奎那是把中世纪经院哲学系统化的人。唯名论对托马斯主义的批判:意志高于理性。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特征,中世纪对自然界的态度。人是上帝的形象和相似物。灵魂和肉体问题。理性和意志问题,意志自由。记忆和历史,历史存在的神圣性。拜占庭哲学(4~15世纪)。

五、文艺复兴时代的哲学——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和独一无二的个体性问题。人是自身的创造者,对艺术的赞颂和对艺术家—创作者的崇拜。人类中心论和个性问题。泛神论是文艺复兴时代自然哲学的特点。文艺复兴时代对辩证法的解释。库萨的尼古拉和对立面一致的原则。哥白尼和布鲁诺无限宇宙,日心说。

六、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哲学——Φ.培根:唯名论和经验论,知识就是力量。归纳法的制定。意识的主观特点是错误的根源。笛卡儿:明晰性是真理的标准,“我思故我在”。笛卡儿的形而上学:实体及其属性,天赋观念论。T.霍布斯的唯名论和唯物论。斯宾诺莎:关于实体的学说。莱布尼茨:关于多个实体的学说。关于无意识的表象的学说。“理性真理”和“事实真理”,17世纪哲学中的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联系。

七、启蒙主义哲学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启蒙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历史前提。反对形而上学的斗争。启蒙主义的社会—法权理想,“私人利益”和“普遍正义”的冲突。偶然性和必然性。启蒙主义对人的解释。

八、康德:从实体到主体,从存在到活动——康德对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论证。空间和时间——感性的先天形式。知性和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知性和理性。现象和物自体。必然和自由。

九、康德以后的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历史主义原则。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历史是主体存在方式。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自我”的活动是一切存在物的本原。费希特的辩证法。谢林的自然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方法。黑格尔的体系。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十、苏联各民族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11~19世纪俄罗斯哲学的传统和特点。苏联各民族的民族哲学文化:基本发展阶段、流派和问题。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哲学立场的形成:创作生涯的开始,“为历史服务的哲学”对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分析。异化劳动和异化了的人的社会。异化的消除,全面发展的人。对“兵营共产主义”的哲学批判。

二、新哲学世界观的基本思想——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意识和意识形态理论。新的历史观,社会结构。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个人解放自由问题的解决。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作中的辩证法学说——40年代马克思对待黑格尔辩证法的态度。马克思在50~70年代对辩证法的发展。对方法的改造——揭示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恩格斯的哲学创作,《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庸俗化的危险。

四、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辩证方法的研究。历史发展规律与现实的历史。国家学说。道德学说,“文化至上”和道德的简单因素。

五、列宁逝世后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机械论者”与“辩证论者”之间的论战。30年代的几次辩论。1947年的辩论。苏共20大和苏联哲学的发展。从新思维的角度看哲学改革。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学说的多样性。

第四章 20世纪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非古典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古典哲学的基本原则。古典哲学的批判者和捍卫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二、非理性的东西问题,反理性主义——意志“取代”理性。新的世界图景和“创造性进化”的思想。透过感觉的“棱镜”看到的世界。无意识的东西与精神分析学派。20世纪的反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

三、对科学技术理性的崇拜及其反对者——唯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

四、世界中的人和人的世界——向人的新转变。社会危机时代的异化了的人。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人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作为唯一无二的存在物的人。生与死之间的存在,边缘情境和现代人类。

五、20世纪的宗教哲学:墨守成规与更新的尝试——宗教哲学的“经典作家”和他们产生影响力的原因。宗教哲学的取向与转向。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问题。“向人的转变”:宗教哲学中的经典的与非经典的东西。善与恶。

六、哲学的特点和命运。知识和语言问题——围绕形而上学展开的争论。“可检验的”哲学的构想。可证实原则。新实证。

下卷 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概念原理

第五章 存在

一、存在问题的生活根源和哲学含义。世界存在着、存在过并仍将存在。世界存在是世界的统一性的前提。世界是现实的总和。

二、哲学上的存在范畴。哲学中的存在范畴。有关存在的种种思考有何特点。

三、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存在的辩证法。作为普遍、个别和特殊事物的存在。自然界的物、过程和状态的存在。人所生产的物(“第二自然”)的存在。人在物的世界中的存在。人的存在的特点。个性化了的精神的东西的存在。客观化了的精神的东西的存在。

第六章 物质

一、列宁的物质定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形而上学的物质观。列宁的物质定义的方法论意义。

二、现代科学关于物质构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无生物界的组织层次。关于生物层次和社会层次上的物质构造的观念层次。

三、运动。运动概念,运动与物质的联系。运动的基本类型。物质的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的质的特点和相互联系。

四、空间与时间。空间和时间概念。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观念和实体性观念。空—时和运动着的物质的相互联系。空—时的维数问题及空—时的无限性问题。非生物界中空间和时间形式的质的多样性。生物空—时的特点。社会空间和时间。

第七章 辩证法

一、辩证法的含义。创造性辩论的艺术。理解变化的困难。发展思想。通向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道路。辩证法与教条主义。

二、存在的普遍联系。辩证法的诸范畴。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辩证的规律性。

三、结构联系,系统性原则。部分与整体,整体性原则。形式与内容存在的有序性。要素与结构系统概念。系统客体,系统性原则。

四、决定性联系,决定性原则。因果联系,因果性原则。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决定论理论。

五、量变和质变的辩证法。质和属性。质和量。度,向新质的转化。飞跃。

六、存在和认识的矛盾性,辩证的否定。辩证法和逻辑矛盾。辩证的否定和综合。变化的“矛盾性”。辩证的对立面。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辩证的矛盾。“否定之否定”,变化的循环性和前进性。

七、发展和进步。辩证法和各专门科学的发展理论。发展的概念。历史主义原则。进步和退步。

第八章 自然界

一、作为哲学思考对象的自然界。自然界和文化,在文化史中把握自然界的形式。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

二、生态问题:科学的、社会—哲学的和伦理—人道的方面。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生态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寻求摆脱生态困境的出路。科学技术进步与生态。生态问题的全球性质。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人与生物界的关系,作为价值的生命。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学和哲学在认识生物中的地位。现代的生物概念。地球上的生命会终结吗?

第九章 人

一、人是什么?人类社会起源的奥秘。作为对象性实践活动主体的人。人类社会起源问题。使用工具的活动,劳动本身的起源。语言的社会创造功能。婚姻关系的调整和原始氏族公社的产生。作为人类社会起源之动因的社会道德禁忌。原始公社的劳动组织和劳动的逐渐成熟。我们都来自史前史。

二、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统一。人的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对人的各种观点中的生物遗传决定论和社会遗传决定论。科学技术革命时代的人类生物学。

三、人的精神体验中的生死问题。生命的含义是什么?问题的提出。关于生命的含义以及人的死与永生的哲学。人能活多久?怎样生活?为什么而生活?“死的权利”。

四、作为世界共同体的人类和进步的人道主义尺度问题。全球统一体和全球性危险。进步的人道主义尺度。

第十章 实践

一、实践是人类对待世界的特殊方式。人与世界的初始关系。实践的起源。动物的适应性行为和人的实践改造活动。

二、实践是人的社会生命活动全部形式的基础。行为和活动。实践对其他生命活动形式的一体化功能。

三、实践活动的结构及其基本形式。实践是主体方面和客体方面的统一。实践活动的形式。技术和技术活动。

第十一章 意识

一、意识问题在哲学中是怎样提出来的。

二、反映形式的发展是意识的发生前提。列宁的反映原理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意义。信息反映的产生。生物界的反映,心理反映的本质。

三、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是人类文化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意识的社会本性。意识与语言。

四、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结构和形式。自我意识的对象性和反思性。

第十二章 认识

一、认识是哲学分析的对象。

二、知识的结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知识是一个系统。知识、反映、信息。感性认识及其要素。社会人的感性认识的特点和作用。认识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创造与直觉。解释与理解。

三、真理理论。客观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标准。真理是一个过程,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法。真理、评价、价值:激发真理的因素与歪曲真理的因素。

第十三章 科学

一、现代世界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功能。

二、科学认识及其特征。科学是客观的和对象性的知识。科学与日常认识的主要区别。

三、科学知识的结构及其动力学。“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范畴同“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范畴的相互关系。区分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的标准。知识的经验层次和理论层次的结构。科学知识的基础。科学认识的标准和规范。科学的世界图景。科学的哲学基础。

四、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五、科学认识的逻辑、方法论和方法。认识的一般逻辑方法。经验研究的科学方法。理论研究的科学方法。历史的和逻辑的研究方法。

六、科学伦理学。科学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科学探索的自由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第十四章 社会

一、唯物主义是分析社会的初始方法原理。理论与现实的相互关系。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研究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范畴及其方法论作用。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和社会关系。物质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上层建筑对基础的能动作用。经济和政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

三、社会意识的结构。理论意识与日常意识。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划分社会意识形式的若干标准。

四、社会的历史类型和分析现实历史过程的方法论。探索划分历史过程基础的哲学。社会经济形态概念。社会革命。对社会现实进行形态分析的方法论。

五、历史过程的动力和主体。利益是行动的推动力。将个体事物归结为社会事物是一项方法论原则。历史过程的主体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和个人。

第十五章 进步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适应规律。氏族—部落制,公社。奴隶制和农奴制。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科学技术革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改革和更新社会主义,根本的经济和政治革新。

二、社会进步的客观标准和类型。社会进步的矛盾性。进步的客观标准。社会进步标准在具体历史中的运用。社会进步的类型。自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三、世界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区域文化和文明的观念。揭示历史统一性的历史前提。对于历史统一性的唯心主义解释。对历史统一性的唯物主义态度。历史过程统一性的表现形式。历史多样性的原因。

第十六章 文化

一、文化是人的发展的尺度。哲学上的文化概念。文化中的传统与革新。对文化的工艺学解释。文化与文明。

二、社会与文化。文化的内在和外在决定。分工与文化。文化中的阶级因素与全人类因素。文化的社会功能。各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化革命。

第十七章 个性

一、个人、个人特性、个性。社会个人(个体)。个人特性(个体性)与个性。能力的多样性是个人(个体)特色的标志。个性概念。个性的道德基础。阶级的和社会的选择。社会与个性的潜能。

二、人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历史类型。人的依赖关系。个性和物的依赖关系。自由的个人特性(个体性)。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理论与现实。法制国家中的个性。

三、历史的必然与个性自由。必然与自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主和个性自由。

第十八章 未来

一、最近的、不远的和遥远的未来:认识方法和认识手段。未来的阶段划分。预见的科学标准。预测的方法。

二、科学技术和未来的选择。当前的工艺时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阶段。未来的选择。

三、人类面临全球性问题:核时代的新思维。全球性问题和社会进步。全球性问题的由来。各种全球性问题的相互联系和轻重缓急。全人类价值的优先地位。

四、人类的未来和现实的历史过程。进步的不可逆转性,历史节奏的加快。增长的极限和发展的动因。预测的人道主义使命。从史前历史到真正的历史。

结束语 探索和发展中的哲学:新问题与新任务

[1] 本章内容选自《哲学导论》第三章第一、二、三节和前言,并略有删节。文中标题由编者所加。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141~14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1卷,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7卷,4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原文为“концеплня”,亦可译为“学说”。——译者注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5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5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8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51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2卷,21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342~3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3卷,5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