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概论(1 / 1)

苏联科学院哲学教研室 易杰雄等 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总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列宁强调指出:“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2]列宁在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础,即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解决作唯心主义的歪曲时,提出了这一根本原理。科学的哲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基本部分无论是在逻辑方面还是在历史方面,都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而在我们的文献中能够碰到这样的论断,即历史唯物主义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推广到社会现象领域。这样的表述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能够不依赖于历史唯物主义而产生和存在为前提。

对于这一点,在列宁那里完全是另外一种意思。他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写道:“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3]很明显,在这里说的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而是没有贯彻到底的哲学唯物主义,即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这个观点是在列宁的著作《卡尔·马克思》中提出来的,在这一著作中,历史唯物主义被确定为推广到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唯物主义,列宁关于这个问题的真实立场就是这样。

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任何时候也没有同意过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他们是由唯心主义和革命的民主主义通过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走向科学社会主义的。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却由于它的片面性、人本主义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的局限性,未能成为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因为在对社会生活的解释上他还没有超出唯心主义的界限。列宁写道:“马克思在1844—1847年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进一步从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4]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在荒野地上创立起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而是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是在它的上半截进一步贯彻唯物主义,制定了唯物史观,同时从无产阶级的立场批判了黑格尔、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拥护者和费尔巴哈对社会现象的唯心主义解释。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在这个理论形成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列宁写道:“普遍运动和变化的思想(逻辑学,1813年)还未被应用于生活和社会以前,就被猜测到了。这一思想先公诸于社会(1847年),而后被应用于人类(1859年)”[5],在这里,列宁大概是想强调,1813年黑格尔《逻辑学》出版是1847年《共产党宣言》出版的时间的前提条件——《共产党宣言》正好标志作为社会发展的完整的科学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的完成。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并按照普遍发展的思想,概括了以往革命运动和他们那个时代的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经验,认为人们的经济需求、利益需要和物质生产决定着社会有机体所有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一立场是批判地改造以往社会思想最重要成果(复辟时代历史学家关于阶级的学说,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作家们的劳动价值论,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方法论的钥匙。马克思和恩格斯给自己提出了揭示思想、观点和科学概念改变的真正原因的任务,并在生产发展中,在人们各种物质利益的冲突中,在阶级斗争中,也就是在物质生活的各种现实的对立力量和趋势的斗争中,找到了这些原因。但是,制定关于社会生活的唯物史观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他们给自己提出了无比重大和真正宏伟的任务:回答怎样从实践上改变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当时十分尖锐,以致那时很多把自己标榜为共产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家们,也提出了通过“改善”资产阶级关系的途径,“推行”共产主义的各种幻想的处方。

不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社会发展,就根本谈不到建立辩证唯物主义,根本谈不到辩证唯物主义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解决意识思维对物质和存在的相互关系问题。无论是从人本主义,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还是从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甚至是从自发素朴的唯物主义立场,都不能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些唯物主义的信奉者们都没有看到人们的实践活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考虑到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人的人本主义发展的问题。思维对存在、精神对物质的关系问题由辩证唯物主义的创始人从全部哲学问题中抽象出来,并规定为哲学基本问题,这是顺理成章的。

列宁注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特点。这一哲学的实质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是从费尔巴哈那里产生出来的,是在与庸才们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自然他们所特别注意的是使唯物主义哲学臻于完善,也就是说,他们所特别注意的不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而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6]

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没有任何片面性的彻底科学的发展理论和认识方法,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可思议的,而这完全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产生的历史。它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唯物主义地分析社会发挥功能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发现的。

因此有必要回忆一下列宁的这样一条著名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7]

列宁关于《资本论》的逻辑的意见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联系:“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而唯物主义则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向前推进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8]列宁在自己著名的《谈谈辩证法问题》的短文中,在说明马克思的方法时指出:“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因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辩证法在马克思看来只是辩证法的局部情况)。”[9]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联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后来的发展中,在以新的原理充实它的过程中得到了揭示。列宁在自己的哲学遗嘱——《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中,在谈到必须全面研究辩证法的时候,建议“在杂志上登载黑格尔主要著作的摘要,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加以解释,引用马克思运用辩证法的实例,以及引用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方面的、为近代史尤其是现代帝国主义战争和革命提供得非常多的辩证法的实例来加以评注”[10]。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对社会的看法的真正革命。列宁写道:“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理论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从一种社会生活结构中会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11]

唯物史观的产生克服了唯心主义社会学学说的根本缺陷,而在社会学方面,所有的或几乎是所有的前马克思主义学说都是唯心主义的。

首先,唯心主义的社会学家们把自然界与社会之间的差别绝对化,否认社会中有客观规律的作用。他们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伟人不同的思想动机、意志和情欲决定的,而这些思想动机本身的原因和根源却没有提到。其次,社会学家们实际上把历史归结为杰出人物的活动,忽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再次,所有的或者几乎是所有的唯心主义社会学家都是形而上学者,他们把社会看作是人和物的机械总和,而没有看作是社会关系的有机体系。

按照列宁的意思,历史唯物主义与关于社会的真正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是同义词。过去没有、现在也不可能有任何其他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一般社会学的理论。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这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要知道,社会虽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这部分在质上毕竟是很特殊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自己的规律和范畴,自己的结构。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社会发展和发挥功能的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功绩在于,他们在研究社会时第一次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特殊的社会有机体来对待。他们把每个发展阶段上的社会都看作是社会关系的完整体系和物质运动的社会形式。历史唯物主义摈弃任何机械的、生物学的即伪科学的社会学学说。

因为社会是一个社会体系,在社会及其存在的一切阶段上,除了社会的个别方面和部分发展及发挥功能的规律外,作为完整体系的整个社会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各种规律也在起作用,正是这些规律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在我们的文献中有很多历史唯物主义规律的定义,一些作者把它们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另一些作者认为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种认为是社会发展和发挥功能的一般规律;第四种认为是作为完整体系来考察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认为,应当把历史唯物主义看成是作为整个社会有机体,作为社会关系的整个体系的社会发挥功能和发展的规律。

这里所说的不是一些词,而是关系到如何对科学概念作更准确的规定的问题。要知道,整个社会是由全部社会科学从纵的和横的方面来加以研究的。而社会作为整体,作为一种特殊的客体,却是由历史唯物主义加以研究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通常叫做一般社会学的规律。首先与它有关的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的社会、政治和精神过程的整个体系的规律;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和社会革命的规律。一般社会学的规律并不以此为限,它们的数目将随着人们的思想日益深入到社会现象的本质中去而增长。某些作者把人民群众在历史上和某些其他方面的作用不断增长的规律正在列入到一般社会学的规律中去。

对历史唯物主义规律的研究,包括提出和解决这些规律起作用的机制问题,这个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中应当占有自己的地位,因为当我们甚至已经了解了规律,但还没有关于它起作用的机制的精确概念时,我们就不能把它作为实践活动的指南,预见这些那些社会过程的结果。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机制问题今天已成了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发展社会科学和提高社会科学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的措施》的决议指出:“在对全面揭示现代社会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机制这些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方面,出现了某种落后的现象。”[12]

一般社会学的规律起作用的机制问题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要求在同具体的社会学规律,即社会在其发展的某一阶段上发挥功能和发展的规律(特殊),以及在同某些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集团的活动的相互作用中分析这些规律(一般)。研究社会现象而不同于历史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实质就在于此。

一般社会学的规律起作用的机制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去考察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对发展动力的分析又揭示出一般社会学规律发挥作用的诀窍和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自然历史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成就在于,它的奠基人创立了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发现了作为完整的构成物的社会的实际结构。列宁写道:“……马克思也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的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政府的意志,都是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社会经济形态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确定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13]

列宁就是这样评价发现社会结构客观基础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的。这一发现,最先表达在马克思的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考虑到所说的一切,应当作出结论:社会结构的问题只有一般社会学的性质,所以在科学的社会学对象的定义中应当得到反映。

这样,历史唯物主义应更准确地定义为:是作为整体的社会[14]发挥功能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是这些规律起作用的机制的科学,是关于社会在其历史发展中的动力和结构的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发达的范畴体系,这些范畴反映作为整个的有机体的社会的最一般的和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表述他们所发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律时,利用了他们提出来的新的一般社会学的范畴: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形态。此外,历史唯物主义利用了社会学中早就有的一些概念,同时赋予它们以新的内容:人们的历史共同体(氏族、部落、家庭、部族、民族)、社会政治组织形式(国家、阶级、政党等等)、社会意识的形式与水平、人民群众与个人等等。在以后的各章中将分析这些范畴和其他的一些范畴,不了解这些范畴,就不可能创造性地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具有一定的结构。它包括一系列全面发达的学说或理论,相应的一般社会学的规律是每一种这样的理论和学说的逻辑核心。首先应当把生产方式学说、社会经济形态学说、阶级和国家的理论、阶级斗争与革命(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等等包括到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去。这些理论的每一条都是对社会科学的巨大贡献。这些理论在深入反映社会过程时经常以新的内容丰富自己,把现时代的社会经验吸收到自身中去。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所有规律和理论问题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列宁主义阶段的特点,列宁及其学生和继承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所有部分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列宁的社会学思想在今天得到了富有成果的发展。这不单是指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学著作,其中包括教科书性质的东西,而在于创造性地解释了许多众所周知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什么现成的、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有用的真理的总和,而是生动的、不断发展的学说,它如果不以现代社会发展的经验丰富自己,就不能成功地完成自己的社会使命。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党性:现实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科学的表现

大家都很熟悉马克思这句名言:无产阶级把新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15]无产阶级借助于这种哲学,意识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阶级责任,促进了工人阶级在组织上团结一致,指明了通往新的、共产主义生活的道路。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随着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出现了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新时期。它的组织由零星的分散的小组发展为能够领导本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组织,他们把社会主义的意识灌输到自发的群众运动中去,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16]

历史唯物主义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最重要的社会使命就是成为革命行动的理论和方法,成为制胜的科学。因此,不断有人企图伪造它,企图取消它的革命的辩证法,把它变成庸俗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唯物主义。

反共分子和修正主义分子至今还在指责共产党人的学说是“自相矛盾的”。他们认为,这种矛盾表现在,一方面承认社会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的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又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群众同资本主义作革命的斗争。他们指责共产主义者,既然共产主义不可避免,为什么还要流血牺牲?他们把自己装扮成不可避免地要流血牺牲的那部分劳动群众利益的“捍卫者”。发明的这一“矛盾”,暴露了资产阶级秩序的辩护士和工人运动自发性的思想家的马脚。

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对群众运动实施领导,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科学原则上的,它是这一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的体现。何况,不仅是领导这一运动的司令部——共产党,就是这一运动的普通参加者——群众,也都应当理解运动的目的,他们取得成就的途径和手段,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遵循它们。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起作用的机制,不仅需要知道作为客观必然性的规律,而且需要知道这种还只是可能的必然性通过怎样的社会行动才能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成为现实的必然性。

人类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的辩证法就是这样,必须为新的社会制度而斗争,必须以新的动力、刺激因素、组织形式和方法的形成为前提。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自发产生的刺激因素和群众运动形式都不可能导致人类关系的新的体系的确立;自发的运动本身不能超出旧的私有制秩序的框框。在这里,问题不在于运动的期限和困难性,而在于它的客观逻辑。

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其他各国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十分明显地表明,人们的自觉性、主观因素、客观规律和趋势在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斗争的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它们是这些规律起作用的机制的必要环节之一。社会发展的任何规律,尽管是客观的,离开了人们的活动也不能发生作用,因为它不能“生活”于社会的时间和空间之外,不能离开人们的利益和需求而存在。马克思写道:“革命不是靠法律来实行的”[17],革命是靠人来实行的。

在社会主义方面,虽然存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群众的革命热忱,但是,为了给这些规律开辟广阔的道路,把群众的革命热忱引向并统一到先进思想上,使这些先进思想成为劳动人民的革命世界观,共产党的繁重的组织和政治工作仍然是必要的。历史已经以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胜利解决了他们同修正主义者关于工人运动的自发性与自觉性的长期争论。

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当共产党成了建设具有全新结构的社会有机体的领导与指引方向的力量时,历史唯物主义在改善主观因素方面的作用得到了特别迅速的增长。在这个时期,历史唯物主义成了管理这一复杂的建设性过程的科学的理论基础,成了党制定内外政策的科学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日益增长的世界观——意识形态方面的意义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成员对它的创造性的把握。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使命中,最明显、最充分地表现着它的党性。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要求在于,在对社会生活的一切现象和过程的解释中,公开地、彻底地、毫不妥协地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而这种立场是符合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历史唯物主义在这一点上与资产阶级客观主义是根本不同的。

列宁在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专门分析了唯物主义立场与客观主义立场的本质区别。列宁在《民粹派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中指出:“客观主义者谈论现有历史过程的必然性;唯物主义者则是确切地肯定现有社会经济形态和它所产生的对抗关系。客观主义者证明现有一系列事实的必然性时,总是不自觉地站到为这些事实做辩护的立场上;唯物主义者则是揭露阶级矛盾,从而确定自己的立场。客观主义者谈论‘不可克服的历史趋势’;唯物主义者则是谈论那个‘支配’当前经济制度、造成其他阶级的某种反抗形式的阶级。可见一方面,唯物主义者在运用自己的客观主义上比客观主义者更彻底、更深刻、更全面。他不仅指出过程的必然性,并且阐明正是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形态提供这一过程的内容,正是什么样的阶级决定这种必然性。例如现在,唯物主义者不会满足于肯定‘不可克服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作者注),还会指出存在着一定的阶级,这些阶级决定着当前制度的内容,使得生产者不自己起来斗争,他们自己就不可能有出路(跳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框——作者注)。另一方面,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18]

我们完整地摘录了这一大段引文,以便指明,通过对现实的深刻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分析,怎样不可避免地得出了党性的结论。这种分析要求我们揭示现实的矛盾和由这些矛盾引起的工人阶级的斗争,而这种斗争为向新制度过渡提供了可能性。

在辩证地和彻底——唯物主义地研究现实的基础上,反映并从理论上思考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党性的真正内容。

由此不难得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党性是它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真正科学的表现。现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社会学学说,没有一派是体现和捍卫劳动人民的利益的。不但如此,所有的资产阶级学说总是首先特别残酷地向分析或大或小范围内的社会现象的阶级——党性原则进攻。资产阶级社会学以大肆吹嘘的全人类的或相反民族的、仿佛是唯一正确的观点与这一原则相对立。他们把“善”和“恶”,“人民”和“政权”,“自由”和“专制”,“民主”和“专政”这些抽象的概念摆到首位,阉割了它们所有的阶级内容,把这些概念变成一种僵死的、毫无内容的图解,这种图解对于他们来说是对现代社会生活现象的一种方便的“定量包装”。

他们狂热地吹捧对社会现象所持的纯粹的民族的态度。当然,现时代所有的社会现象都不只具有全人类的内容,而且具有它所固有的民族的特点。但是,只有对历史和现代社会生活持阶级—社会的观点,才能在具体—历史的社会现象中揭示出永久的和全人类的东西,并科学地确定民族特点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

直接和公开捍卫劳动群众利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不可避免地要求同唯心主义或公开地或隐蔽地,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表现并捍卫剥削阶级和统治阶级观点的一切不符合唯物主义的言行作彻底的斗争。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专门深入研究了历史唯物主义党性这一最重要的要求。他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天才在于,他们几乎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证明了如何需要把同样的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科学领域,同时无情地揭露了那种夸大的、自视高明的胡说,和在哲学上“开辟”“新的”路线、发明“新的”流派的无数企图,等等。在我们今天,在资产阶级社会学中,到处都能发现这类企图,而在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的“革命者们”往往都是拥护这些主张的。

而列宁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就是哲学唯心主义的谎言和糊涂观点”[19],没有也不可能有第三条道路。当然,这并不是说,包括唯心主义的卫道士们和其他“凌驾于党性之上的”学者们的历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著作在内的、资产阶级世界的所有的著作都是虚伪的谎言和混乱。不是,他们无论是在对自然科学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方面,还是在对社会科学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方面,在许多专门的领域,都作了有价值的工作。列宁坚决主张:“无论在哲学上或经济学上,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汲取和改造这些‘帮办’所获得的成果(例如,在研究新的经济现象时,如果不利用这些‘帮办’的著作,就不能前进一步),并且要善于消除他们的反动倾向,贯彻自己的路线,同敌视我们的各种力量和阶级的整个路线作斗争。”[20]

“同敌视我们的力量和阶级的整个路线作斗争”,善于贯彻自己的路线,这些都不意味在分析事情的实际情况时离开严格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真实性。我们不应当有任何武断的废话和对这些阶级和力量的谩骂。历史唯物主义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对它们起作用的机制和社会的动力和结构的揭示越充分、深刻、正确和符合实际,它就越能彻底表现和捍卫作为整体的社会和它所有的成员(社会主义)或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真理永远是进步的社会力量手中的锐利武器。

总体框架

第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使命与党性

第二章 自然界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

第二节 外部自然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三章 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第一节 社会及其规律的概念,社会规律起作用与被利用的机制

第二节 社会学规律及其基本类型

第四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第一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范畴的定义

第二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产生

第三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分化

第四节 社会意识的功能

第五节 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专门化

第六节 社会意识在科学基础上的综合

第五章 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规律

第二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

第三节 生产力发展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规律

第六章 科技革命的哲学——社会学问题

第一节 科技革命的实质

第二节 科技革命与社会进步

第三节 资产阶级对科技革命的看法

第七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第一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范畴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特点

第八章 社会经济形态

第一节 概念的定义

第二节 社会经济形态是历史进步的阶段

第三节 超越前一个经济形态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形态过渡的可能性

第四节 旨在反对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某些现代资产阶级学说

第九章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一节 经常起作用的社会动力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动力

第三节 对抗形态的动力,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

第十章 社会革命是由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经济形态过渡的规律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中的进化与革命

第二节 进行革命的条件:革命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革命过程的辩证法: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

第四节 社会革命的历史类型:社会主义革命

第五节 现代世界革命的进程

第十一章 发达社会主义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节 发达社会主义的最一般特征

第三节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分期

第十二章 社会的政治体制

第一节 社会政治体制的概念

第二节 阶级对抗社会的政治体制

第三节 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制

第十三章 文化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以往文化遗产的态度

第三节 在精神文化中民族的与国际主义的东西的辩证法

第十四章 社会意识的结构

第一节 “社会意识结构”的概念

第二节 日常意识与理论意识;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

第三节 社会意识、集团意识与个人意识

第十五章 社会与个人

第一节 资产阶级社会科学中的人的问题

第二节 关于人的科学学说

第三节 个人与社会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社会主义与个性

第五节 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

第十六章 社会进步

第一节 资产阶级哲学中进行观念的进化

第二节 社会进步的实质与标准

第三节 社会进步的类型

第十七章 认识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节 认识社会现象的特点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于认识社会现象的意义

第三节 认识社会过程的一般方法

第十八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意识形态斗争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反对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节 现代条件下意识形态斗争的特点

[1] 本章内容选自《历史唯物主义概论》第一章。文中标题由编者所加。

[2]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4卷,3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9卷,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38卷,386~38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5]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38卷,147~1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4卷,3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卷,1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8]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38卷,3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9] 同上书,409页。

[10]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33卷,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9卷,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2] 《共产党人》1967年俄文版,第14期。

[13]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卷,1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14] “作为整体的社会”的概念,在这里用它是为了表征普遍的物质运动的社会形式或在其具体历史的整体性中某些社会有机体。

[15]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4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6] 参见《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5卷,261~2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8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8]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卷,378~3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19]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4卷,3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0]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4卷,3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