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康斯坦丁诺夫 刘献洲 译
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哲学世界观[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哲学中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就在于历史上第一次创立了既把握自然界,又把握社会的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它构成了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和自觉对社会进行共产主义改造的全部实践的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牢固的基础上。资产阶级哲学的代表人物往往把哲学与科学尖锐地对立起来,认为哲学不能是,而且实质上也不应当是科学。英国哲学家柏·罗素写道:“哲学,根据我对这个词的理解,乃是某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一方面,它和神学相似,是由关于某些事物的思辨所组成的,对于这些事物迄今尚未获得可靠的知识;但另一方面,它又和科学相似,更多地求助于人的理性,而不是求助于权威(无论是传统的权威或启示的权威)。我认为,一切可靠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越出可靠知识范围的信条都属于神学。但在神学和科学之间,有一块双方互相争夺的无主地段,这块无主地段就是哲学。”[2]这一段描述,对于跟宗教有密切联系的现代唯心主义哲学,倒是完全合适的。但除了这种哲学之外,还存在着彻底科学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用恩格斯的话来说,是一种“世界观,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3]。
各门科学分别研究世界上具有质的区别的一定规律性,如力学的、物理学的、化学的、生物学的、经济学的规律性等等。但任何一种专门科学都不研究对于自然现象、社会发展和人的思维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律性。这些普遍的发展规律性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对象。恩格斯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称作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对普遍的辩证过程的规律和范畴的研究,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最重要内容,并提供科学地认识世界的一般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在每一专门学科中具有独特的形式。
每一门科学都使用一定的一般概念(即范畴),如“因果性”、“必然性”、“规律”、“形式”、“内容”等等。这些范畴在各个专门科学的领域内,当然并非研究的对象,只是作为现成的思维形式得到运用。例如,化学只研究化学过程的规律性,生物学只研究生命的规律性。只有哲学才研究作为现象间本质联系的规律,研究作为一种普遍形式(它具有无穷无尽的质的多样性)的规律。
我们在各个专门科学中还会碰到一些概念,它们的内容仅限于各门科学的研究领域。例如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商品”、“货币”、“资本”等,就是如此。与各部门科学的概念不同,哲学的范畴是直接或间接地适用于各门科学的最一般的概念。任何一位学者,不论他是自然科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文艺理论家,或是其他专家,都不能不使用下面这样一些最一般的概念,如“规律性”、“矛盾”、“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内容”和“形式”、“可能性”和“现实”等等。哲学范畴反映出各种现象之间的最一般联系,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阶梯,它概括人类研究世界的历史经验,并充当思维的工具。
当然,对哲学范畴的研究决不能代替对具体过程的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是认识现实各个不同领域的指南,但是它并不代替也不能代替各个部门科学。它没有给各个部门科学所研究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以科学的哲学世界观、以一般科学的方法论来武装各个部门科学。
科学的哲学方法的依据,就是把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发展规律运用于认识。而有关这些规律的知识,是由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的。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特别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哲学的一个特点,是思维的科学(逻辑学)与认识的理论(认识论)彼此脱节,以及这两者与存在的学说(本体论)互相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这种形而上学的对立,而是论证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三者统一的原则。这就是说,唯物主义辩证法即最完整而没有片面性的发展论,同时又是认识的发展理论和实现这一历史过程所凭借的逻辑形式的发展理论,因为认识规律、思维规律归根结底是存在的一般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正因为如此,所以列宁写道:辩证法,“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同样也根据黑格尔的看法,其本身包括现时所谓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同样应当历史地观察自己的对象,研究并概括认识的起源和发展即从不知到知的转化”[4]。
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三者在总的方面一致的前提下,彼此之间当然也有一定的差别。辩证唯物主义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这种差别,具有相对的性质。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撇开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也不可能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哲学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既包容自然界,也包容社会。列宁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分的统一性时指出,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5]。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具有复杂的结构,加以生活不断提出新的研究客体和过去不知道的问题,这就引起哲学对象的变化,时而把对象的这一方面、时而把对象的那一方面提到首位。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是由各门哲学学科组成的体系,是表现为认识论、逻辑学和社会学总论的完整的世界观。
历史经验表明,哲学的功能,它对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如何以人类的全部知识为依据的。科学和哲学不论在过去和现在总是卓有成效地相互学习的。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础的许多思想,是由哲学最早提出来的。只要举出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关于物质的原子结构的天才思想,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此外还可以提到笛卡儿首次提出的关于反射的概念和他所确定的运动量守恒原则(质量乘速度的积恒定)。法国哲学家比·伽桑狄以及米·瓦·罗蒙诺索夫最早表达了关于存在着由原子构成的复杂粒子即分子的思想。哲学家们还确定了世界上各种现象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思想,确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则。列宁表述了物质不可穷尽的原则,这构成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与此同时,科学的进步也大大地丰富了哲学。随着自然科学中每一个新的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改变着自己的形式。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最流行的派别之一新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不久以前还在断言:科学不需要任何哲学。例如,汉·莱辛巴赫说,自然科学解答了哲学所试图解决而徒劳无功的那些问题。至于自然科学所不研究的那些纯粹哲学问题,莱辛巴赫认为那都是虚构的问题、假课题,即毫无科学意义的。应该指出,对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关系问题的这种看法,目前就连许多新实证主义者也是反对的,因为这种看法是自然科学所根本不能接受的,自然科学本身就提出并试图解决各种哲学的课题。
现代的自然科学正受到总体化趋势的巨大影响,处于探索新的概括性理论的过程中,如探索基本粒子总论、动植物界发展总论、系统总论、控制总论等等。这种高水平的概括,只有具备极高的哲学素养才能做到。而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及其辩证方法,才能有助于保证日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关于多样性世界的知识的各个方面,成为统一的和相互联系的。
在科学知识的各个领域中,经常地而且日益迫切地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探讨认识活动的逻辑结构,探讨理论的性质和创立理论的方法,分析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的相互关系,分析科学的基本概念和认识真理的方法。这一切都是哲学研究的直接任务。
没有受过哲学思维训练的学者,在解释新的事实时,往往会犯世界观和方法论性质的严重错误。恩格斯在当年就曾指出,哲学会对那些蔑视哲学的自然科学家实行报复。他以许多科学家成为荒唐的迷信——降神术的信徒的实例,说明轻视理论思维的肤浅的经验主义会把科学导向神秘主义。
当代最杰出的自然科学家都一贯强调哲学世界观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指导意义。麦·普兰克说,研究者的世界观始终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路易·德·布洛利指出,十九世纪科学与哲学相互隔绝,不论对哲学或是对自然科学都带来了损害。麦·波尔恩断然声称,物理学只有当它意识到自己的方法和成果的哲学意义时才是有生命力的。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在现代,物理学家不得不比以往历代的物理学家在更多的程度上探讨哲学问题,——本行的科学中的各种难点强迫科学家这样去做。
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理解自然科学发展同具体历史条件的合乎规律的联系,有助于深刻领会科学发现及其技术应用的社会意义和总的前景。
充满了尖锐冲突的整个现代社会生活,对哲学提出了重大的要求。不仅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部门的作用增长了,而且人文科学的作用也提高了。
在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的环境里,各个专门知识领域的科学家如果不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起来,就往往会在资产阶级思想侵袭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甚至成为唯心主义哲学的俘虏。“为了坚持这个斗争,为了把它进行到底并取得完全胜利,自然科学家就应该做一个现代的唯物主义者,做一个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自觉拥护者,也就是说应当作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6]
在我们的时代里,革命的变化触及各个生活领域:生产力、科学、政治、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精神生活、文化和习俗。人本身也在发生变化。这一场改造整个世界、改造人的生活各个方面的革命的原因何在?这一个席卷全球的世界革命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一革命过程的动力是什么?我们亲眼目睹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带来而且还将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后果呢?人类将向何处去?为什么人们所创造和运用的巨大力量常常会倒转过来反对人们本身?对于当代的这一些以及其他一些极其重大的问题,任何一种专门科学,不管它的意义多么重大,都不能作出答复。这是世界观的问题,即哲学问题,必然只能由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的哲学世界观予以解答。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在考察社会进步和现代社会的变化时,其着眼点是看这些进步和变化同人的解放(摆脱一切压迫)的关系如何。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革命的人道主义。这一哲学是论证对社会实行革命改造从而促使个人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的途径的学说。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二重性:一般社会学理论和哲学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有自己的专门研究对象——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和动力。因此,它作为一般社会学理论,作为共产主义的科学历史基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此同时,历史唯物主义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有局限性的。它不能把唯物主义的原则应用于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而在这方面仍保持着唯心主义的观点。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在科学思想发展中的最伟大功绩在于:他们“把唯物主义补充成完整的理论”,也就是把它推广于认识社会。由此唯物主义世界观第一次成为全面的、彻底的和能动的世界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解决了制定真正科学的社会理论的伟大任务。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是他们把哲学唯物主义和经过唯物地改造的辩证法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工人阶级革命实践活动的结果。
弗·伊·列宁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和一般哲学唯物主义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时写道:“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理论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从一种社会生活结构中会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7]
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最一般的规律也在社会中发生作用,然而是以特殊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为了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单单知道哲学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和辩证法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它们在社会历史、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的特殊形式。
对立面统一和斗争规律只是在社会中,而且是在具有对抗性结构的社会中,才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形式。而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阶级斗争所具有的形式和趋向是何等之多啊!
应用于社会的辩证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实质上,这是相同的概念。辩证法在应用于社会时得到了具体化。这意味着要探讨这样一些一般社会学范畴,如:社会经济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阶级、民族等等,以补充一般哲学范畴。在这些社会学的范畴中概括和表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历史认识的最重要规律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在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制定的,而在《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以非常成熟的形式表述出来。新的历史观,新的社会发展观,在最初只是一种假说,然而这种假说第一次开创了以严格的科学态度对待历史的可能。用列宁的话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社会学变为科学,因为他们善于判明社会关系发展中的重复现象和规律性现象,把各国的制度概括为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指明那种使各国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现象以及由于各国发展的特殊条件而只为它们各自具有的不同现象。
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这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形态进行了大量研究。他在《资本论》这部著作中说明了这个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运动和发展,判明在它的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怎样发展起来,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怎样产生相应的政治上层建筑,产生一定的思想、风俗习惯、日常生活关系和家庭关系。随着《资本论》的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便成为有全面根据的科学的社会学理论。“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同样,马克思也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的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政府意志,都是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确定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8]
人类社会,按其实质、结构来说,是最复杂的物质存在形式。社会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的、具有质的特点的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与其他的自然界是相对立的。对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的这种理解,使历史唯物主义不但根本区别于唯心主义,而且也根本区别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因为唯心主义在多数情况下把社会与自然界对立起来,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则看不到它们之间的质的区别。
意大利思想家乔·维科(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写道,社会历史与自然界历史的区别在于:社会历史是人们,而且仅仅是人们创造的;可是在自然界中,由于盲目的、面目不清的、自发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现象和过程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在社会中,人们在发生作用,他们是具有理性和意志的,他们为自己提出各种目标和任务,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而奋斗。这个事实对于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来说,过去是,现在依然常常是他们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现象的实质和根本的、深刻的原因时的障碍物。其中有些人把社会历史事件的特征绝对化,形而上学地把自然科学跟历史科学对立起来,认为自然科学研究一般的重复的现象和过程,而历史科学似乎只同个别的不重复的现象和过程打交道。譬如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的一派的代表(亨·李凯尔特、威·文德尔班)——认为,应该存在两种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认识方法:自然科学采用的所谓规律化的或总体化的(概括化的)方法,以及历史科学使用的独特化的或个体化的方法(只与个别的不重复的事件有关系)。
然而,把自然科学跟社会科学这样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是臆造的、没有根据的。不仅在社会历史中,而且在自然界里也不存在两种现象(例如两只单个的动物或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是绝对相同的。而另一方面,在社会和历史中,除了特殊的、个别的现象以外,处在同一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和人民,在经济、社会关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还有共同的现象。识别这种共同现象也就可以发现社会生活的规律。
可能有人认为,既然社会事件、社会过程是人们本身活动的结果,那么由于这个原因,对它们的认识比起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来就是一个不太复杂的问题。于是,确立人和社会对社会关系的支配,比起人对自然力的支配,看来是比较容易的任务。然而,正如人类历史所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在十九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已经有了相当发展,但是真正的社会科学却刚刚诞生。人类在认识自然规律和自然力的同时,逐渐地使它们受自己的支配。但是认识、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真正的性质及其规律,却是较费时间和较复杂的事情。而要掌握社会规律性和过程并由社会来支配它们,那是更复杂、更困难和更费时间的事情了。这些任务只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的建立,随着它被运用于革命地改造社会生活的实践,才有可能解决。
人类社会、社会现象和过程是由各种不同的科学来进行研究的。其中每一门社会科学都只研究某一方面的社会生活,某一种社会关系或现象(如经济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关系或现象)。
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不是社会生活的个别方面,而是社会运转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动力,社会生活整体,它的一切方面和一切关系的内部联系和相互矛盾。历史唯物主义不同于专门的社会科学,它首先而且主要是研究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即社会经济形态产生和存在的规律以及发展的动力。
适用于一切历史时代的一般社会学规律,即社会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在历史特定的每一社会经济形态内部,在每一时代,是按照特殊的、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因此,为了正确理解一般社会学规律的性质和实质,也就应当研究它们在特殊形式下的作用和效能,即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如: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它们所表现的作用和效能。“一般社会学规律”的概念还包括说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最一般规律性的那些内在联系和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还不同于像历史这样的科学。历史科学的任务是研究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按历史年代的顺序来研究各种事件。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这一门具体科学不同,它首先是一般理论、方法论的科学。它不是研究某一个别民族,某一个别国家,而是研究整个人类社会,从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和动力的角度对社会加以考察。
历史唯物主义,正如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是理论和方法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的基本认识论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解答,它提供了社会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和动力的知识,因而它是科学的一般社会学理论。正因为如此,历史唯物主义既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和过程的生动方法,同时又是革命行动的方法。只有借助于它,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艺术学家才能够揭示社会生活现象的错综复杂关系。它给工人阶级政治活动家、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提供研究和理解具体历史形势的指导线索。
科学共产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的,它研究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研究社会主义革命、民族解放运动和整个世界革命过程的规律性和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条件下,它和其他人文科学共同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社会政治方面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开展具体的社会调查也有巨大的意义。在社会调查中应用数学方法以及询问、采访和征询意见等方法的时候,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社会学理论及其方法为依据。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作为关于社会的一般理论科学,在自己发展中也要以具体的社会调查(包括社会学的调查)为依据,以广泛使用有关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统计资料和其他经验资料为依据。具体社会调查的使命是揭示和说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社会学规律发生作用的机制。
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解事件进程的客观科学方针,使我们能够认识、理解它们,并作出科学预见,使我们有可能看到社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历史唯物主义是革命行动的理论基础。
三、哲学中的革命: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以往的哲学遗产的批判改造和他们在哲学中实现的革命变革,是相互联系的过程。过程的基本内容就是科学的哲学世界观的形成、论证和发展。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以往的社会思想的最伟大的成就的直接继续。
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一下子就创立出辩证唯物主义并成了工人阶级科学意识形态的创始人的。他们在理论活动和社会政治活动的初期,曾是唯心主义者,属于黑格尔左派(即青年黑格尔派,他们试图从黑格尔的哲学中得出革命的和无神论的结论)。但是,与其他的青年黑格尔派(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早期著作中就已经是革命的民主主义者,是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维护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坚决地转变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促进这一复杂而多方面的过程的主要动力,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公开和隐蔽的维护者、为保卫劳动者的利益而进行的斗争。
1841年,马克思在他还是一个唯心主义者的时候,就已经在博士论文中宣布自己的哲学原则是战斗的无神论,这种战斗无神论的实质,按照他的信念,就是反对一切人间的和天上的神,反对任何对人格的贬低。1842年,马克思担任了进步的《莱茵报》的编辑;在他的领导下,《莱茵报》变成了革命派的机关报。马克思在这家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中,维护受地主压迫的农民的利益,维护被普鲁士国家的税收政策弄得濒于破产的葡萄酒酿造者的利益,主张出版自由,争取公民权利,等等。马克思通过这一政治斗争,认清了当时德国政权的阶级性质及其与封建主利益的联系。在1842—1843年,开始了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变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变到共产主义的时期。他得出结论:彻底的无神论是与唯心主义不相容的,唯心主义实质上是宗教世界观的辩护者。马克思最早曾把国家看作理性的化身,而现在,他已认清国家是保障与劳动群众相敌对的有产阶级利益的一种政治制度。
恩格斯的哲学观点的形成,也经历了大体相同的过程。在1841年,恩格斯就起来反对在政治上已成了反动分子的唯心主义者谢林。他批评谢林宣扬神秘主义、宗教和对封建制度的顺从。恩格斯对黑格尔的哲学作了革命的解释,并以此来反驳谢林的学说。同时他指出了黑格尔的辩证的方法和保守的体系之间的矛盾:前者要求看到现实经常在发生变化,而后者则宣布世界历史必然以当时西欧已经基本上达到的社会发展阶段作为完成阶段。恩格斯在1842—1844年住在当时经济最发达的英国,这对于他的哲学观点和社会政治观点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他在英国亲眼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后果,并投身宪章派的工人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独立地进行研究,而得出了基本上一致的社会政治观点和哲学观点。1844年初,在巴黎出版了马克思编辑的第一期《德法年鉴》杂志,其中除了马克思的文章以外,也刊登了恩格斯的文章。马克思在文章中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根本原理。他在论证关于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使命时,得出结论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9]恩格斯在评论英国的经济和政治状况以及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文章中,也表述了类似的观点。
从1844年起开始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伟大友谊。在1844—1846年,他们合写了两部巨著:《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他们在书中系统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哲学,深入研究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1847年和1848年分别出版了《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列宁称这两本书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著作。《共产党宣言》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著名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标志的。列宁在提到《共产党宣言》时着重指出:“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10]
由此可见,为了回答过去的哲学家所提出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首先找到理论活动和政治活动的正确出发点。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这个出发点就是反对任何人剥削人的现象、反对社会压迫和社会不平等的经济根源和政治根源的斗争。只有从这种以彻底革命的方式否定一切对人的奴役的立场出发,才能创立唯物主义辩证法。资产阶级世界观企图使私有制以及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对抗永世长存,与此相反,唯物主义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1]。只有以最受压迫的最革命的阶级的地位、要求和利益为出发点,才能唯物地理解历史,从而揭示劳动群众、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并科学地证明共产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某些资产阶级哲学家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描述成黑格尔的辩证的(然而是唯心主义的)方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同时是形而上学的)理论的结合。这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哲学中所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实质的不了解和简单化。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把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结合起来,这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是互相排斥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辩证地改造了近代的唯物主义学说,包括费尔巴哈的哲学。他们又唯物地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后者由于其唯心主义的性质而不适用于对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科学研究。他们称这一工作为“把辩证法倒过来”,即给它充实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汲取的现实内容。
把唯物主义辩证法仅仅看作一种方法,而把哲学唯物主义仅仅看作运用这一方法来从事研究的理论,那是非常肤浅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理论,即关于发展的理论,关于自然界、社会和认识的最一般发展规律的学说。哲学唯物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是唯物主义的方法,是研究现象的一定方法。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不仅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这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并不是两个互不相关的独立组成部分,而是统一的学说,因为现实本身从根本上来说同时既是物质的,又是辩证的。
由此可见,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把唯物主义变为辩证唯物主义,揭示物质过程及其认识过程的内在辩证性,——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中所实现的革命。
这一哲学革命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推广应用于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列宁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理论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从一种社会生活结构中会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例如从农奴制度中生长出资本主义。”[12]
上面已经说过,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者在社会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者。这不仅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所造成的,而且是他们的理论局限性所造成的。他们把物质、物质的东西简单地理解为实物。因此,他们当然不能分辨出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物质的生产、物质的生产关系、经济。唯物主义的社会生活观的实质,在于确定人们生活的所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归根到底同社会生产发展的内在联系。发现和研究这种联系,即阐明劳动、生产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者确认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的依赖关系,断定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由彼此不可分的一连串因果关系连接在一起,从而往往得出结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都是必然的,人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加以丝毫改变。与此同时,他们也反对关于社会上和个人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由超自然的力量预先决定的宗教宿命论观点,正确地强调了人们本身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不能以科学的唯物主义论证这个原理,他们走上了主观主义地解释历史事件的道路,即把历史事件解释为似乎仅仅由人们的意志,特别是杰出人物的意志所引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意味着既是对宿命论的历史观,也是对主观主义的历史观的战胜。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完成的哲学中的革命还在于,他们消除了哲学知识与各种专门的部门科学的内容和成就(过去哲学家们通常认为这种成就不具有世界观的意义)的对立。这种把哲学知识、哲学真理跟专门的、仿佛受局限的科学加以形而上学的对立,是所有以往的哲学,首先是唯心主义哲学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这个方面谈到要取消旧的意义上的哲学,即似乎不依赖于各种部门科学所掌握的受历史局限的知识的,充当“科学的科学”的哲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证明,哲学不应当是高居于具体科学研究之上的“科学的科学”,而应当是以具体科学研究为依据,总结其资料,并揭示自然界、社会和认识的最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消除哲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对立的同时,也否定了以往的形而上学哲学观点所特有的追求尽善尽美的、一成不变的、无须进一步发展的绝对知识的奢望。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就要完全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即站在始终可以接纳新结论、经常得到发展、充实新原理并抛弃旧原理的科学的立场上。
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哲学,广泛运用科学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假设、公设、确定事实、分析事实、研究某些过程的或然率等等。这种对哲学本性的深刻科学的理解和对哲学知识的形而上学观点(甚至在辩证法大师黑格尔那里,哲学知识也被当作一种绝对知识,即绝对观念的自我认识)的彻底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最重要方面之一。马克思曾以讽刺的口吻说:“到目前为止,一切谜语的答案都在哲学家们的写字台里,愚昧的凡俗世界只需张开嘴来接受绝对科学的烤松鸡就得了。”[13]这就是说,哲学如果要想充当“绝对的科学”,就不是现实的科学。科学的哲学不是天才所宣布的启示,它和任何科学一样,是由学者、研究家们共同探讨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则上否定一成不变的完备的哲学体系这种思想,同时它自身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系。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是组成它的各个原理的原则统一性,同时,这一哲学又处于运动、发展之中,不断通向新的发现。它不断认识和理解自身的各项有待解决的课题,并在批判思想敌人的同时也进行自我批评,因为它承认受现有知识(不仅是哲学知识,还有一般科学知识)范围的局限。正如所有的科学知识体系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自己的各种科学论点只当作现实的近似的反映,当作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并对后者作辩证的理解,即理解为在自身范围内的相对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消除了哲学与人们实践活动的对立,特别是哲学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对立。他们证明,哲学不存在于纯思维的抽象原质之中,而且这种不依赖于现实的“纯”思维也是不存在的;从今以后哲学通向生活的道路,是通过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革命实践来实现的。只有从这种关于哲学任务的崭新观点着眼,才能理解马克思的一个著名的原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4]
那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批评家从这个论点中得出结论:似乎马克思认为用哲学来解释现实生活各种现象是不必要的,不重要的,他把哲学的任务单单归结为推动改变世界。其实,上面所引的马克思的论点,其矛头是指向通常在阶级对抗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的,这种哲学把解释和说明现存的事物,当作证明这些事物由于不可避免和必须迁就因而正确的一种手段。在马克思看来,科学的解释能够而且应当是改变现实的理论根据。因此,哲学的任务不是撇开解释世界,而是把解释世界同革命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革命的能动性,对一切反动的事物持不调和态度,公开直接地宣布自己的党性,严密的科学性,敌视教条主义及其僵硬的公式,勇于提出新问题,创造性的发展,与修正主义对科学理论的曲解毫不妥协的立场,——所有这些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标志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革命变革的实质。
总体框架
导论
第一章 哲学,哲学的对象和哲学在各门科学中的地位
一、哲学的对象这一概念的发展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四、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对象和这一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五、哲学的党性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和政治前提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十九世纪中期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
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中的革命
五、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
第三章 物质及其存在的基本形式
一、哲学的物质观
二、运动及其基本形式
三、空间和时间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四章 意识是具有高度组织的物质的特性,现实的反映
一、意识和人脑
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三、反映形式的演变
四、意识和言语,它们的起源和相互联系
五、意识和控制论
第五章 普遍的辩证发展规律
一、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二、量变和质变互相转化规律
三、对立面统一和斗争规律
四、否定的否定规律
第六章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范畴
一、辩证法范畴概述
二、单一、特殊和一般
三、原因和结果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五、可能性和现实
六、内容和形式
七、本质和现象
第七章 人的认识和性质
一、唯物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
二、主体和客体
三、实践。认识的社会历史性
四、知识是精神对现实的把握。反映原则
五、语言是知识的存在形式。记号和意义
六、客观真理
七、知识真理性的标准
第八章 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一、认识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二、知识的水平:经验的和理论的,抽象的和具体的。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三、历史的和逻辑的。思维对客体的再现形式
四、辩证法和形式逻辑
五、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直觉
六、知识在实践中的实现
七、知识和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
第九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科学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
三、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客观性质
四、人们的自觉活动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自由和必然
第十章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一、社会和自然界,二者的相互作用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体系中的人
三、生产关系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辩证法
第十一章 社会经济形态。世界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一、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
二、社会经济形态的结构。基础和上层建筑
三、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十二章 阶级和阶级斗争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二、社会结构及其变化
三、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形式和阶级组织形式
四、阶级消灭的历史必然性
第十三章 人们共同体的历史形式:部落,部族,民族
一、氏族和部落是阶级出现以前的社会中人们共同体的历史形式
二、阶级的产生和人们共同体形式的发展。部族。民族
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民族关系
四、共产主义和民族的未来
第十四章 社会的政治组织
一、从社会的非政治组织(公社组织)向政治组织的过渡
二、政治组织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组织
四、现今历史时代和社会的政治组织
第十五章 社会革命
一、社会革命是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规律性
二、革命的历史类型
三、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
四、当代世界革命过程的性质
第十六章 社会意识的结构和形式
一、精神文化的概念
二、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
三、社会意识的形式。它们的社会功能和特点
四、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五、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
六、当代各种思想的斗争
第十七章 科学,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科学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二、科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三、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
第十八章 社会和个人
一、什么是个人
二、社会利益、社会集团利益和个人利益
三、集体和个人
第十九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关于人民和个人的历史作用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科学观点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四、工人阶级领袖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历史作用
第二十章 历史进步
一、历史进步的实质
二、历史进步的标准
三、阶级剥削社会中社会进步的对抗性质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历史进步的特征
五、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中的历史进步问题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社会学批判
第二十一章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
一、资本主义总危机和现代唯心主义的特点
二、新实证主义——唯心主义的科学的哲学
三、现代非理性主义。存在主义
四、二十世纪的宗教哲学。新托马斯主义
五、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统一性
第二十二章 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
一、资产阶级历史哲学
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理论
三、资产阶级经验社会学
[1] 本章内容选自《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第四节和第九章第一、二节,并略有删节。文中标题由编者所加。
[2]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1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3卷,1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列宁选集》,2版,第2卷,5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列宁选集》,2版,第2卷,332~3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列宁选集》,2版,第4卷,60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列宁选集》,2版,第2卷,4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列宁选集》,2版,第1卷,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1卷,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 《列宁选集》,2版,第2卷,5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2卷,2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 《列宁选集》,2版,第2卷,4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4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1卷,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