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康斯坦丁诺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译室 译
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
总论: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哲学[1]
一、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许多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家不把哲学同其他科学放在一起。有些人甚至把哲学看作是宗教和科学之间的一个联系环节,硬说哲学的使命是“把具体科学的成果同道德和宗教原则结合起来”,或者说,哲学是科学和神学之间的某种中介物。例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写道:“在我看来,哲学是神学和科学之间的某种中介物。哲学一方面和神学一样,所探索的是这样一些问题,关于这些问题迄今尚未获得确实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和科学一样,较多地求助于人的理性,而较少地求助于那导源于传统或启示的权威。我所确信的一切确实的知识,都属于科学。凡是越出确实的知识范围以外的一切信条,都属于神学。但在神学和科学之间,有一块双方互相争夺的无主地段。这块无主地段就是哲学。”[2]这一段描述,对于现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确很合适。因为这种哲学在内容上同宗教的差别很少,只不过是披上了科学论述的外衣。在这一点上,罗素是对的。但是如果这一段描写是针对一切哲学而说的,那他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有一种真正科学的哲学,它的结论和认识方法与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科学的材料一样是科学的,一样是与宗教不相容的。这种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由于科学的辩证方法的创立,唯物主义进入了更高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继续发展了许多世纪以来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路线,同时创立了崭新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的认识方法同对自然现象以至社会现象的唯物主义解释有机地融合在—起。辩证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全部现代科学的巩固基础上的唯一科学的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和科学历史发展的产物。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对哲学的对象和任务本身的理解,对哲学在其他各门科学中的地位的理解也经历了变化。
在古代世界,哲学是作为各种知识的无所不包的总汇而产生的。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某些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但这些知识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科学,它们是哲学的组成部分。古代哲学家的论著往往以“论自然”、“论宇宙”等等为名称。在这类著作中除了哲学问题本身以外,还探讨了许多目前已成为各个专门科学研究对象的问题,例如关于植物、动物和人的起源问题,语言的产生问题,政治生活形式问题等等。在这些著作中提出了不少有关科学未来发展的天才的推测。例如,早在自然科学以实验方法证实物体结构的原子学说之前两千多年,古代哲学就已经表述了关于物体是由原子构成的思想。又如,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就已经宣布,物质是永恒的,它既不产生也不消灭。这个原理后来也为自然科学所证实。
在哲学发展的初期,除了最初的素朴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外,还自发地形成了辩证地认识世界的方法。关于一切都在运动(“一切都在流动,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处在相互联系中的思想,是由于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产生的。但这只是关于一般事物的知识,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关于一般事物的推测,这种推测还没有建立在详细研究“个别的”,即单个的事物和现象的基础上。这是它的历史局限性。
因此,从古代先进哲学学说所提出的初步的一般的世界观,进一步转向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过程的科学研究是必要的。当生产的发展要求在操作过程中运用科学资料的时候,这种必要性就显得格外迫切。因而就产生了为社会实践所需求的各门科学。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天文学、数学、力学形成为独立科学的过程,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从文艺复兴时代,特别是从17世纪开始,这个过程加速了。这时候生产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科学了。同时生产的需要也推动了物理学、化学以及后来的生物学等等这样一些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实验研究上的独立科学的产生。
这个时期科学所进行的工作,主要是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别事物。而哲学则试图建立各门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恩格斯在谈到这个时期科学知识的状况时指出:“百科全书思想是18世纪的特征;这种思想的根据是认为以上所有这些科学部门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可是它还不能够使各门科学彼此沟通,而只能够把它们简单地并列起来。”[3]哲学就试图把各门科学结合起来,把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当时各门科学时常被看作是哲学的组成部分,而哲学则以人类知识的一种百科全书的姿态出现,并力求充当“科学的科学”。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在他的著作《哲学原理》的序言中写道:全部哲学好比一棵树,树根是形而上学[4],树干是物理学,由这个树干分出的树枝就是其他各门科学,后者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医学、力学和伦理学。
当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关于自然的知识还不丰富的时候,哲学想要充当“科学的科学”还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当时人类的知识中还有许多空白,而哲学会力图填补这些空白。由于实验资料不足而无法解决的若干科学上的共同问题,只有靠思辨的方法即逻辑论断的方法来解决。可是这样一来,除了出现不少天才的推测之外,也产生了许多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的臆想。
当各门科学逐步地在实验知识的牢固基础上建立起来之后,它们就从哲学分离出来而具有了独立性。这不仅对于各门具体科学,而且对于哲学本身,都是一个进步,因为它使哲学摆脱了它无法胜任的工作——用哲学来代替一切其他科学。
到了19世纪,由于自然科学上的各种发现,在认识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各种过程的相互联系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并且不仅认识到自然界各个领域内各种自然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认识到不同科学所研究的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根据自然科学的材料来描绘自然界这个有联系的整体的全貌已经成为可能。既然这时每一门科学已经能够说明它自己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那么所谓的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它试图以思辨的方法描绘自然界的全貌)就成了多余的东西。同样,由于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旧的历史哲学,即试图同样以思辨方法来系统叙述人类历史并以臆想的联系来代替历史现象的真实联系的哲学,也成了多余的东西。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企图充当“科学的科学”的旧哲学的终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认为,企图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的这种哲学是不需要的。正如恩格斯所强调的,任务不在于从头脑中臆想出现象之间的联系,而在于发现现实本身的联系、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用恩格斯的话来说,是一种“世界观,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各门实在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并表现出来”[5]。
现代的科学是具有极其细致的分类的知识体系。我们周围世界的任何一个现象领域,都有某一门专门科学在对它进行研究。这样一来,给哲学留下的是什么呢?哲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岂不有些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李尔王的悲惨境遇吗?他把自己的国土分给了两个女儿,到头来却弄得自己无容身之地。
不,这种结论是错误的。作为“科学的科学”的旧哲学取消之后,哲学并没有失掉自己本身的研究对象。哲学所研究的和各门科学所研究的是同一个世界,但哲学所研究的联系和关系,要比只研究某些个别现象领域的专门科学所研究的更为一般。各门科学的发展并不排斥解决世界观的根本问题的必要性,而世界观问题始终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一再强调,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关于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的问题,关于什么是我们认识的泉源的问题。不能把一切世界观的这个根本问题同物理学、化学和其他科学所解决的具体问题混淆起来。列宁坚决反对马赫主义者企图“把关于物质的某种构造的理论和认识论的范畴混淆起来,把关于物质的新类型(例如电子)的新特性问题和认识论的老问题,把关于我们知识的泉源和客观真理的存在等等问题混淆起来”[6]。
列宁曾经指出,关于是否承认存在着作为我们感觉的客观泉源的物质的问题,正是认识论上的问题,而不是化学上的问题。[7]哲学与物理学、化学、历史等各门科学不同,它解决最一般的世界观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意识对物质的关系问题,即二者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我们的感觉、表象、概念是否反映客观世界;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些反映才是客观真理;真理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物质,物质存在的形式如何,物质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何等等问题。
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对于世界观的这一切根本问题都作出了正确的回答。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哲学摆脱了研究局部的规律性的任务,这些规律性成了专门科学的研究对象。例如,每一部门科学都研究某种运动形式的规律:力学研究机械运动、物体位移的规律;化学研究原子的运动和化合等等;生物学研究生物机体的发展规律;社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规律或社会生活中某种过程和现象的发展规律。
与所有这些科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或作为哲学科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对象,是研究一切运动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各门科学研究的是世界现象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而辩证唯物主义是要揭示作为一切现象和过程的基础的共同性的东西,提供关于支配任何运动和发展的那些一般规律的知识,不管运动和发展是发生于现象的哪个领域中:发生于自然界中、社会中还是人的思维中。
如果设想,一般规律可以脱离局部规律而孤立地发生作用,那当然是不正确的。一般物质、一般运动并不存在于具体的物体和过程之外。但也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只有局部的、特殊的规律才是唯一真实的规律。这种观点抹杀了世界的统一性,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四分五裂、毫无内部联系的东西。实际上世界是统一的,我们周围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同形式。因此,统一的普遍的规律也是存在的,它们与局部规律具有同样的真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研究在整个世界中发生作用的最一般的规律,而且研究这些规律在认识过程中的运用。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并不是某一专门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是哲学的研究对象。
那么,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同认识发展的规律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呢?
上面已经谈过,人的认识反映着客观世界。因此,人的认识不可能按照与世界本身发展的规律完全不同的另一套规律发展。一个人如果从正确的前提出发,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思考,那么他所得出的结论必定是与现实相符的。这说明思维和现实在实质上都服从于同样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就是“研究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运动规律”[8]的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按照世界的实际存在状况来考察世界,也就是从经常的变化和发展中来对它进行考察。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着的,那么反映这些事物的范畴(概念)也是发展着的。任何一门科学都使用一定的一般概念、范畴,这些概念、范畴彼此间有着逻辑上的联系。而科学范畴之间的逻辑联系和连贯性,乃是现实本身历史发展和认识发展的概括反映。
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研究商品范畴来着手分析资本主义,揭示了商品的内部矛盾和这种矛盾的发展,说明了这种矛盾的辩证发展如何导致货币的形成,而货币又如何转化为资本。范畴之间的这种逻辑联系(商品——货币——资本),并不单纯是思维的结构,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的概括反映。大家知道,商品不仅在逻辑上,而且在历史上也是先于资本而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是从商品生产中产生的。可见,马克思的逻辑分析扼要地反映了历史过程。同样,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任何一个范畴都反映了认识的历史发展的总结。例如,马克思的商品范畴,在内容上要比前人(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商品范畴丰富得无比。马克思吸收了前人学说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而更进一步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指出了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哲学的范畴与各门科学的范畴(如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商品、货币、资本等)不同,哲学的范畴是适用于一切科学的最一般的概念。任何一个学者,不论他是自然科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文艺理论家,或是其他专家,都不能不使用下面这样一些最一般的概念,如规律、规律性、矛盾、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内容和形式、可能性和现实等等。这些逻辑范畴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的最一般的联系,同时它们也是认识世界的阶梯、思维的工具,它们概括了人类研究世界的历史经验。
当然,对逻辑范畴的研究并不能代替对具体过程的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是认识现实生活各个不同领域的指南,但它并不去代替各门科学。它并不给各门科学所研究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以正确的思维理论和寻求这些答案的方法来武装一切科学。
正确的方法对于认识现实具有重大的意义。17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者弗·培根曾把方法比作是给旅客照亮道路的灯笼。他把没有掌握正确方法的学者比作是在黑暗中曳足摸索道路的旅客。
可是,哪一种认识方法才算是正确的呢?学者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种方法,有如准备出门的旅客可以自行选择任何一种灯笼呢?
不,正确的认识方法不可能是主观选择的结果。认识方法并不是技术方法和研究技巧的简单总和,它应当是现实的相应物,即客观世界本身的规律的反映。
实际上,思维方法是理性活动的各种方法的总和:我们的思想借助于这些方法,从此时此地关于某一对象的知识,进入彼时彼地关于同一客体的知识;或从关于这一客体的知识,进入与此有某种因果联系的另一客体的知识;等等。方法如果要成为真正科学的方法,即成为取得正确知识的工具,它就应当引导人的思想循着同它所研究的现实本身发展道路平行地前进。方法应当反映现象之间实际存在的联系,应当反映客体实际经历着的变化。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才能在研究某一现象时达到这一现象本身所达到的终点。
由此可见,思想如果要循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就应当按照它所研究的现实本身所遵循的规律,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因此,科学的认识方法的基础,就是把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一般发展规律运用于认识。而唯物主义辩证法正是提供了关于这些规律的知识。恩格斯写道:“……辩证法对于今天的自然科学才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对于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对于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对于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相应物,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9]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用完整的、彻底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理论,用普遍的研究方法,武装了一切知识领域的学者。把科学和哲学割裂开,这就等于让学者们撇开世界观的和方法论的思想指导,盲目摸索着来进行认识现实这一繁重工作。这就等于强使学者们重新去解决早已解决了的问题,而且是根据有限的、不完全的材料去解决,而不考虑全部人类思维的历史经验。这样做,就是阻碍科学发展,就是把科学推向绝境。
19世纪中叶以来在资产阶级哲学中广泛流行的各种实证论派别,正是要把科学推向这种绝境。实证论者硬说,科学不需要任何哲学。他们的口号是“科学本身就是哲学”。
其实,实证论者只不过在口头上抛弃哲学,呼吁学者信奉实证的、经验的知识。他们事实上也在宣扬一种哲学,不过这是一种非科学的哲学;这种哲学把经验归结为感性知觉的总和,但不去解决关于这些感性知觉是由什么引起的问题。结果,实证论者必然导致否认认识客观世界的可能性,导致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
其实很明显,任何一门科学如果不深信人类能够认识现实的规律性,不深信人类能够在实际活动中利用知识,那么它就不可能富有成果地发展。否认这一点就会使科学得不到成就。
在实证论的影响下,许多自然科学家宣称他们拒绝一切哲学。然而实际上要拒绝是不可能的。在科学中,不可能“单纯埋头于事实”而把理论拒之于实验室大门之外,强迫理论默不作声,而只让“纯粹的”事实即所谓事实“本身”来说话。没有理论思维,科学就不能存在,因为科学的使命并不是单纯地叙述现象,而是要说明现象。只要科学家给自己规定了说明某种现象、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的任务,他就必须进行思考,同时不管他是否愿意,他必然要使用逻辑范畴、哲学概念。当然,人们并不见得总能正确地使用这些概念,而往往把旧学校中流行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所生造的意思强加给它们。然而科学概念、科学范畴是理论思维、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一旦科学从收集、记载事实和过程的阶段进到确立规律和作出理论结论的阶段,任何一个思路广阔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如果不依靠哲学、世界观、认识论,就会处于寸步难行的境地。全部问题只在于他使用的是哪一种哲学:是科学的唯物主义哲学,还是非科学的唯心主义哲学,或者是折衷主义哲学,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混合物,而后一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问题还在于他所使用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统治地位的、肤浅的折衷主义哲学思想的时髦产物,还是哲学和自然科学许多世纪以来发展的最高成果——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哲学。
恩格斯在“精神世界中的自然科学”一文中写道,哲学会对抛弃它的那些自然科学家实行报复。恩格斯通过生物学家阿·华莱士、物理学家威·克鲁克斯等由于相信灵魂的存在从而成为荒诞迷信(唯灵论)的牺牲品这个例子,指出蔑视理论而凭靠肤浅的经验,会把自然科学导向神秘主义。
科学的哲学提供了对于世界的统一的观点,创立了完整的世界观,从而使研究者能用更广阔的眼界来考察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问题。这样在处理研究对象时就可以克服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在科学专门化的情况下是必然要发生的。
不论各门科学达到多么高度的发展,不论科学之树的分支多么细,哲学永远也不会失掉生存的权利。科学的发展一方面限制了,而且看来是缩小了需要进行哲学概括的问题的范围,但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却也扩大了这个范围。科学的进步向各门科学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专门科学家们如果不掌握科学的哲学世界观,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在尖锐的思想斗争的环境中,某一知识领域的专门科学家如果不用正确的唯物主义哲学武装起来,往往就经受不住反动思想的侵袭,变成阻碍科学发展的、非科学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俘虏。列宁曾经着重指出:“为了坚持这个斗争,为了把它进行到底并取得完全胜利,自然科学家就应该作一个现代的唯物主义者,作一个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自觉信徒,也就是说应当作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社会科学的指导方法。它以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性的知识武装了社会科学。辩证唯物主义所研究的一切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应用于对社会生活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推广到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认识,创立了科学的社会生活观——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哲学世界观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对于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正确理解,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哲学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在没有被推广来认识人类社会之前,它还是不完整的,还不能对整个世界作出统一的解释。马克思和恩格斯解决了这个任务,从而创立了完整的唯物主义学说。由此可见,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第一次创立了一种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社会生活的完整的、彻底的、全面发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只有在揭示了人们社会历史活动的意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才能克服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一个主要缺点——直观地考察现实和直观地认识现实。马克思在说明他的哲学同以往一切哲学的原则区别时指出,从来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却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工具,正是起着这种能动的作用。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最一般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人类社会是我们周围的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和范畴也适用于社会。然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特殊领域,它和自然界有本质的不同。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和范畴在这里以社会所独有的特殊形式表现出来。
在研究任何一个现实领域时,仅仅了解辩证法的一般规律是不够的。物理学家应该根据对一般规律的了解,阐明这些规律在物理过程这一专门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而生物学家也应该根据这种了解阐明这些规律在生物过程这一专门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要了解社会的发展过程,就应该知道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在社会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并根据这些规律,发现和了解社会所特有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动力。
在建立总的哲学世界观时,思路缜密的哲学家必须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即什么是第一性的:是存在还是思维,是自然界还是意识?而在建立关于社会的科学时,则必须解决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即什么是第一性的、决定性的: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社会在发展上不同于自然界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于:在社会的发展史上起作用的是具有意识、意志和目的的人,而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则是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换句话说,社会生活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因此,要推广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研究社会生活,辩证唯物主义所采用的“存在”这个一般的范畴是不够的,而必须提出“社会存在”这个范畴,并回答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有着怎样的关系的问题。
人类社会不仅是一个特殊的现实领域,而且是一个最复杂的现实领域。正如自然界及其多种多样的现象和过程是由许多专门的知识领域来进行研究一样,人类社会和各种社会现象是由许多社会科学来进行研究的。例如,政治经济学研究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规律;法学研究各种形式的国家与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语言学研究语言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研究语言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美学则研究艺术,研究艺术的发展规律、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它的社会作用;等等。上述每一个科学知识领域,都研究某一种或某一方面的社会的关系、过程和现象。此外,还有历史科学,它全面地研究某一民族的历史,或者全人类从古到今的历史(世界史)。
历史唯物主义在这许多的社会科学中间占有什么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不同于专门的社会科学,它不是研究社会生活的个别方面,不是研究某一种社会关系或现象(如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思想的关系或现象),而是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种关系、各种过程的总和、内部联系和相互作用中研究社会、社会的发展、全部社会生活。与专门的社会科学不同,历史唯物主义所研究的不是经济过程、政治过程或思想过程发展中的局部的和特殊的规律,而是最一般的社会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不同于历史学,它不是研究某一民族的历史与其他民族的历史的差别,而是研究一切民族的生活,历史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点。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当然也应该不仅研究和考虑一个民族的历史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历史的差别和特征,而且还研究和考虑它们的共同点。如果是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它就应该首先表述人民的劳动、国家的经济生活、国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史、政治制度的历史、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斗争、精神文化史以及反映阶级斗争的思想斗争。然而,这一切在历史学中加以表述时,应该通过生动具体的历史事实,按照年代的顺序,结合历史上的偶然事件。否则,它便不成其为历史,而是抽象的社会学公式了。如果历史学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不是研究一定的民族的生动具体的历史,而是确定一般规律,那么它就不再执行自己的主要任务。
历史唯物主义不同于历史学,它是抽象理论和方法论的科学。如果把历史学比作算术,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就很像代数。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是人类社会;不是某一个民族,不是某一个国家,而正是社会。
什么是人类社会呢?在对社会生活进行科学的探讨时,只有对构成社会历史的各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和过程进行了研究,才能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但是在这本教材中,在说明这门科学的对象时,自然一开始就会产生这个问题。
唯心主义者认为社会是组成社会的个人的某种精神的整体或总和;庸俗唯物主义者认为社会是人、物和思想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社会是以人们之间的物质生产联系即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特殊的社会机体。社会是由人们的活动创造的,同时人本身又是历史的产物,社会关系的产物;人只有在与同类发生交往时,才能从动物界分离出来,才能成为人。人类社会与生物界(例如与畜群)的本质区别在于劳动,在于社会生产。把人结合成社会的社会联系的特点在于,这种联系首先是生产联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联系和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其中包括思想关系,而在阶级社会中则还包括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基础。因此,马克思写道:
“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其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总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总和同时又代表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11]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理解与形而上学对社会的理解不同的特点还在于:马克思主义反对不分时间、不分社会所处的一定发展阶段而抽象地、反历史地对待社会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给社会所下的定义包含着一般与特殊的统一。
马克思提出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把社会经济形态理解为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一定类型的社会制度,及其特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建立在这种生产关系上面的、表现为历史上一定的思想和制度的上层建筑。
在上面所引的那段文章中,马克思在列举社会经济形态时,没有提到古代社会(奴隶占有制社会)以前、阶级出现以前的原始社会,因为当时(1849年)还没有关于这一社会的科学资料;他也没有提到社会主义社会,因为这种社会当时还不存在。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仅仅产生了新的共产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的物质前提。马克思天才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必然要代替最后一个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现在,已经存在着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
敌人曾企图批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理解,说它仅考虑到经济方面,而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在社会中存在着国家和法律关系、科学、哲学、艺术、道德、宗教、家庭和日常生活。其实,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没有忽略这些社会关系和现象。上面援引的马克思对社会所下的定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础,揭示了政治现象和思想现象这种上层建筑的基础,政治现象和思想现象自然也包括在社会的定义中。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说明某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结构和发展时,并不限于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还“探究适合于这种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使骨骼有血有肉”[1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出了全面研究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典范。在这本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和死亡规律的经济著作中,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作为活生生的东西”表述出来,把它各方面的生活,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固有的阶级对抗的社会表现,把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资产阶级政治上层建筑,把资产阶级的思想以及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等等都和盘托出。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和现代的全部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过去和现在都不能发现社会的这一物质经济本质和决定性的基础。资产阶级社会学不愿意也不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的这一基础,所以也就无法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根本动力以及决定一切政治现象和精神现象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社会经济形态是经常在发展的活的机体,其中包括相互间具有内部联系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精神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发现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在历史上第一次指出了认识社会历史这一复杂的、充满矛盾的、有严格规律的过程的道路。
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既是哲学世界观又是一切科学的方法和认识论一样,历史唯物主义既是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同时又是一切具体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把辩证法具体应用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方法。我们在肯定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理论的同时(列宁有时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唯一科学的社会学),也强调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研究新的现象、事实和过程的方法,作为工人阶级及其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革命活动的方法的意义。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如果不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便不能深入了解多种多样的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和历史事件。只有历史唯物主义能够给工人阶级的所有社会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提供研究和理解各种历史现象和过程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指南。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理论和方法的关系怎样呢?理论和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彼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作了明确的,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解答,它提供了关于人类社会最一般的发展规律的知识,因此它是科学的理论,是科学。同时,正因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知识,所以它又是研究一切社会现象、事实、事件、新出现的过程和现象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指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拥护者的首要的、根本的要求,不是口头上承认,而是正确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现实。恩格斯在批评19世纪90年代出现的歪曲历史唯物主义的现象时写道:
“一般说来,对于德国许多青年作家,‘唯物主义的’这个形容词不过是一个套语,他们用这个套语去处理各种事物,再也不花什么气力去作进一步研究,也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一切都解决了。然而,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而不是一种用以按黑格尔学派方式构造体系的手段。全部历史都应该重新开始研究。首先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条件,然后才可试图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在这方面,至今都还很少作出什么成就,因为还很少有人认真从事这一工作。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很大的帮助,这个领域极为广大,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有很多的创造、获得卓著的成绩。”[13]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公式和教条,不是一堆只需要死背的抽象原理和原则。历史唯物主义正如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它是永远生气勃勃的、不断创造性地发展的理论,也是指明研究社会生活的正确途径和方式的科学方法,同时又是行动的指南。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把哲学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用来认识社会,就克服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从而使哲学唯物主义具有了能动性和革命性。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学说,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所研究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乃是共产主义的历史科学基础。为了做一个争取社会向前进步、争取共产主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斗争的自觉的和积极的参加者,必须知道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动力,必须知道社会发展的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提供关于社会发展最一般的规律的知识。
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社会的结果,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认识社会生活和研究社会历史的结果。因此,如果不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和范畴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联系起来,就不能充分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例如,在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所发现的阶级社会的运动的规律——阶级斗争规律、社会革命规律时,不可能不看到,这些规律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新旧事物的斗争、正面与反面的斗争、量变转为质变等一般的辩证法规律的特殊形式。
列宁在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内部联系时写道:
“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理论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从一种社会生活结构中会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例如从农奴制度中生长出资本主义”[14],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则是社会主义在一个又一个国家中代替资本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依据唯物主义的一般世界观,以承认社会存在的第一性和社会意识的第二性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生活的制度和发展方向,相反地,是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思想。或者说,不是思想决定生活,而是生活、社会存在决定思想。
然而,究竟什么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呢?这就是社会的物质生活,首先是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在对抗性的社会中,这是阶级关系。人们在从事科学、艺术、宗教、哲学和政治活动以前,首先要吃喝、穿衣,因此他们必须生产食物、缝制服装、建造房屋和制造生产工具。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便不可能有社会生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的生存基础。如果停止生产,人们的全部精神生活就会停顿,社会就会灭亡。因此,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关键,不应该从人们的意识中,从他们的政治、哲学、宗教和道德思想中去寻找,而应该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社会的物质生活是决定性的基础,而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反映。但这决不是像资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所诬蔑的那样,仿佛马克思主义者低估或轻视社会精神生活的意义,低估或轻视思想、意识、理性、科学、艺术以及政治在社会生活和历史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者宣布社会意识、社会学说和政治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是为了科学地说明社会的精神生活,说明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至于社会思想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非常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作用就证明了这一点。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中,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经典的论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彼此间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所借以建立起来、并且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恰恰相反,正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和它们向来在其中发展的那些现存生产关系或不过是现存生产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的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了束缚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迟或速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随时把二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物质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形式,简言之,即思想形式。正如我们评判一个人时不能以他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一样,我们评判这样一个变革时代时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地,这种意识要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存在的冲突中求得解释。不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还有充分余地可供一切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借以存在的那些物质条件还没有在旧社会内部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会提出自己所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我们仔细去考察时总可看出,只有当解决任务的那些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是已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任务本身才会产生。”[15]
历史唯物主义发现了生产、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而有史以来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各种社会现象的内部的必然联系,说明了社会发展是一个有严格规律性的过程。这样,历史唯物主义便提供了科学地理解过去和现在的各种事件的钥匙,并为科学地预见事件的进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创造了可能。
总体框架
导论
第一章 哲学的对象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大主要派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哲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一、古代的素朴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
二、17—18世纪的唯物主义及其反对宗教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形而上学的方法
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四、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创始人
二、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所完成的革命变革的本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和列宁对它的发展
第一篇 辩证唯物主义
第四章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
二、物质的运动
三、空间和时间
四、世界的统一性
第五章 物质和意识
一、意识是具有高度组织的物质的特性
二、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
三、“符号论”批判。客观真理
四、言语和思维
第六章 现实中各种现象的合乎规律的联系
一、现象的相互联系。原因和结果
二、规律是现象之间的联系形式。单一、特殊和普遍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
四、可能性和现实
第七章 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
一、辩证的发展论
二、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
三、发展的进化形式和革命形式的统一。飞跃
四、从旧质到新质的转化形式的多样性
第八章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规律
一、事物、现象是对立面的统一。对立面的斗争是发展的泉源
二、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三、不同矛盾的特点
四、内容和形式,它们之间的矛盾的产生和解决
第九章 否定的否定规律
一、发展过程中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和作用
二、发展的前进性质和发展的形式
第十章 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一、作为认识论的辩证法。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
二、认识中的感性和理性的相互关系。本质和现象
三、抽象的东西和具体的东西、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的辩证法
四、思维的形式以及它们在认识中的作用
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真理的标准
六、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法
第二篇 历史唯物主义
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社会科学中的革命
三、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性质
四、历史的规律性和人们的自觉活动。自由和必然性
五、历史唯物主义的党性
第十二章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一、劳动在社会产生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二、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
三、人口的增长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五、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形式变化中的决定作用
第十三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
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性质的依赖性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三、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发展
四、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联系
第十四章 社会的基础和上层建筑
一、社会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二、社会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
三、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
第十五章 阶级,阶级斗争,国家
一、阶级的定义
二、阶级的产生。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对生产方式的依赖性
三、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阶级和政党
四、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阶级统治的机关
五、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形式和阶级组织形式
六、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的作用
七、阶级消灭的必然性。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
第十六章 社会革命是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规律
一、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的原因及其在社会历史上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革命同其他革命的区别。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三、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四、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民主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相互关系
五、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形式与和平斗争形式的相互关系。无产阶级专政形式的多样性
六、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七、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阶级与国家
八、共产党是工人阶级专政体系中的领导力量
九、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共处和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胜利的必然性
第十七章 社会意识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思想体系的阶级性
二、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三、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想体系,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
四、社会思想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五、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在争取共产主义胜利的斗争中的作用
第十八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三、工人阶级的领袖在革命运动中的作用
第十九章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社会学的主要流派
一、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社会学的特点
二、现代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三、现代资产阶级的历史哲学
四、社会生活的“因素”论和“领域”论
五、经验的或经验主义的社会学
六、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
七、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成层”论
八、资产阶级社会学对某些国际关系问题的解释
[1] 本章内容选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第二节和第十一章第一节,并作了删节。文中标题由编者所加。
[2]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13页,纽约,194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6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 笛卡儿把关于存在和认识的本原的学说叫做形而上学。
[5] 恩格斯:《反杜林论》,1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4卷,127~1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 同上书,286页。
[8]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9]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0]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33卷,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2]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卷,1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48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4] 《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19卷,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