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文化革命理论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内容:一个是文化革命的主体属性问题,一个是文化革命的社会属性问题。前者是要使无产阶级走上文化革命的历史舞台,进入到文化革命的主战场,后者是要革资本主义社会旧文化的命,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因此,建构无产阶级自己的文化成为其文化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宁认为,文化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阶级性。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在文化的创造与生成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由特定的民族主体来承担的。而在特定的社会之中,不同的阶级因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对世界的认识不同,价值追求不同等,其文化特点和具体的规定性就有所差别。列宁阐发了夺取政治胜利后的苏维埃如何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文化,如何实现无产阶级自身的文化解放、文化创造、文化分享等问题,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基础等问题。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阶级性
在文化革命问题上,列宁的理论视野极为宽广,他善于在人类文明的总体发展进程、俄罗斯文明的自身特点、俄罗斯的民族文化特点、民族内部的不同阶级的文化倾向等层面和理论视域分析问题。列宁不但注意苏联国家内部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征,还注意分析民族内部不同阶级的文化差异,对此,列宁提出了对抗性社会形态的每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两种文化的学说。列宁强调,在分析同一社会内部同一民族文化时必须把进步的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文化因素区别开来,尽管这两种文化倾向都同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文化进行斗争,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对文化进行分析时还必须注意到文化的阶级属性。列宁对此作了专门论述,指出,“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15]。同时,“每个民族文化,都有一些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即使是不发达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被剥削劳动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每个民族也都有资产阶级的文化(大多数还是黑帮的和教权派的),而且这不仅表现为一些‘成分’,而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文化”[16]。在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列宁首先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但是,他认为仅仅分析到文化的民族性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到文化的阶级性层面。其次,列宁揭示了文化的阶级属性和党性原则。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不仅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不同,而且其文化也不相同。正如列宁所言,“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既然他已经了解了它们的相互关系),能够不为这个或那个阶级的胜利而高兴,为其失败而悲伤,能够不对于敌视这个阶级的人和散布落后观点来妨碍这个阶级发展的人表示愤怒”[17]。这说明,在阶级社会内部,每个人都必然要被划分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文化也相应地被分为不同阶级的文化。不同阶级有不同阶级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阶级地位不同,其情感也不同,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不相同。不难看出,列宁的结论是在运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理论分析问题基础上得出的。人们的经济地位不同,其阶级立场也不相同,其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不相同。特别是在社会发生重大转折和变革时期,在原有的政治格局受到冲击的时刻,这种反应就更加激烈。文化是全人类的现象,也是阶级的现象。“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18]文化历史过程的自发性和不平衡性,社会的文化分化的加剧,是对抗性社会形态的特征之一。统治阶级的文化,总是把群众的精神活动放在次要地位,然而恰恰是这种活动,在客观上决定着每种民族文化的许多重大成就都具有全人类的内容。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随着过去对高级文化价值持消极冷漠态度的阶级与社会群体越来越多地参与积极的社会生活,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生产与分配文化财富的机构的民主化,就会越来越清楚地暴露统治阶级宣称的所谓社会的“文化统一”是一种虚构。在阶级社会早期阶段上就已经开始了的文化的两极分化过程,在当今资本主义时代分化更加剧烈,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矛盾特别尖锐。统治阶级力图把原始的“群众文化”强加于群众。同时,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除了统治阶级的文化以外,还会有一种新文化以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因素的形式,越来越肯定无疑地表现出来。
总之,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进行革命的过程中,面对刚刚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和阶级性是极为必要的。这既是为当时夺取政权革命斗争的迫切需要,也是当时文化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同时,列宁也把其文化阶级性原则进一步贯彻到了苏联文化革命的实践之中。
二、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列宁在审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苏联建国初期面临的文化问题时,提出了文化革命和掌握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列宁认为,俄国的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革命之后必须进行的一场革命,文化革命胜利是社会主义取得彻底胜利的重要标志。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文化,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需要进行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革命。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夺取政权,更要获得文化上的领导权,即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从而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有生命力的阶级基础。
列宁不但强调了文化的阶级性,而且还结合俄国的革命和苏联的早期文化建设对无产阶级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化作了阐发。在列宁看来,苏维埃政权确立后,不但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且还要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把政治、经济、文化的权力掌握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手中。夺取文化领导权,而建立真正属于本阶级的文化则成为问题的关键。那么,无产阶级的文化建立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呢?十月革命之前,俄国有一个影响广泛的“无产阶级文化派”社会思潮,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这种社会思潮的基本主张是:第一,无产阶级文化只有无产阶级自己才能创造出来,其他阶级则无权或无法创造;第二,无产阶级本身由于缺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和精神准备,要取得革命胜利,其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创造并在工人阶级中传播新的“无产阶级文化”;第三,创造无产阶级文化的活动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而政治的和经济的斗争形式应该服从于创造“无产阶级文化”的总任务。显然,这种社会思潮尽管打出“无产阶级文化”的旗号,但是,其理论基础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波格丹诺夫和马赫主义,其核心思想是“文化万能论”。这一派别过分强调文化的阶级性,而否认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排挤和打击一切来自旧社会的、非无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对于文化创造的积极作用。事实上,这种思潮的旗号看似华丽,但是并不符合俄国和苏联的实际,在现实中也无法实现。
列宁在对苏联建立初期影响很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派”的错误观点的批判中阐述了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策略。1920年10月,列宁在《关于无产阶级文化》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无产阶级不能脱离包括资产阶级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但是绝不是简单地继承和全盘接受这些文化,而是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对这些文化加以改造和创新,因此,必须把无产阶级的文化党性原则贯彻在其中,从而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列宁指出:“1.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整个教育事业,无论在一般的政治教育方面或者具体的艺术方面,都必须贯彻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精神,这一斗争是为了顺利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即推翻资产阶级、消灭阶级、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现象。……3.现代历史的全部经验,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都无可争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4.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在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无产阶级反对一切剥削的最后的斗争)的实际经验的鼓舞下继续进行工作,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19]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看到,首先,列宁在此特别强调了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其本身就是在吸收和改造了人类两千年来优秀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体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以这种先进的文化作为指导思想,可以保证无产阶级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其次,无产阶级文化的建立必须在吸收资产阶级文化基础上才能实现。列宁回答了无产阶级在建立自己的文化时如何处理与传统文化关系——必须在吸收原有的文化精华基础上进行。列宁深刻指出,“不是臆造新的无产阶级文化,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在其专政时代的生活与斗争的条件的观点,发扬现有文化的优秀典范、传统和成果”[20]。列宁在1920年发表的《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文化的继承性和批判创新性原则,指出,“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硬说是这样,那完全是一派胡言。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21]。列宁清醒地认识到,不要满足于资本主义被击败,也不能对资产阶级的所有文化遗产彻底否定,必须要夺取资本主义所遗留下来的文化,必须夺取所有的技术、科学、知识、艺术,因为没有这些社会主义社会生活无法建设好。最后,无产阶级要把掌握在资产阶级专家手里和头脑里的科学、技术、艺术夺过来。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无产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并没有文化生产和创造的主动权,相反处于无权享受文化成果的境地。政治上夺取政权并不意味着文化上的权力会随之自动转移到无产阶级手中,工人阶级、农民等被压迫的无产阶级主体无法在没有得到良好教育的条件下去从事文化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积极争取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掌握知识和技术的知识分子,充分地利用他们的才智,使他们在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文艺创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团结、教育、感化他们,使他们成为党和无产阶级的“同路人”,而不是排斥和打击他们。
三、文化革命与无产阶级文化建立
列宁深知文化革命获得胜利的时间周期要比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的周期长,需要几年或几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制定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策略只是无产阶级文化建设基本的思想和理论准备,无产阶级文化的建立还需要坚实的行动。为了不重蹈“无产阶级文化派”的覆辙和陷入其自相矛盾的怪圈,必须开展切实可行的实际行动。
首先,建立无产阶级文化必须先实现无产阶级的文化解放。列宁特别关切俄国无产阶级——工人、农民的教育状况和文化水平,因为这是俄国社会民主党和俄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和基本的革命力量,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文化水平决定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的成败。列宁深知“文盲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更无法完成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使命。然而,苏维埃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恰恰是由文盲占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组成的,这是一个无法忽视和无法回避的现实。无产阶级从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下解放出来,但是,还没有从文化贫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列宁于1921年把“共产党员的骄傲自大”、“文盲”、“贪污受贿”当作“社会主义三大敌人”来对待。因此,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和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从大规模扫除文盲开始,从教工人、农民、官兵识字学知识开始,从劳动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开始。大量建立各种形式的扫盲班、夜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去完成这个急迫而艰巨的任务。列宁特别强调俄国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把教师视为“社会的支柱”。在苏维埃经济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列宁坚持对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几年的努力,无产阶级队伍中的文盲比例不断降低,识字率和专业劳动技能不断提高。由于实现了无产阶级自身的文化解放,无产阶级逐步转变为文化建设者和未来的文化创造的主力军。无产阶级自己培养的一大批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政治家、理论家等成为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真正主人。
其次,建立无产阶级文化还必须对无产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世界观、价值观、阶级感情等方面塑造无产阶级文化。列宁非常清楚,“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是我们同比我们强大许多倍的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时期。我们应当在这个时期内坚持革命建设,用军事的方法,尤其是用思想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以便把工人阶级几十年来在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中形成的习惯、风气和信念,用做教育全体劳动者的手段,至于究竟应如何教育的问题,这就要由无产阶级来解决了”[22]。这说明,无产阶级的文化建立并不是仅仅具备识字、专业知识等技能就完全可以了,更主要的是要创造出反映自己阶级意志的、世界观的、阶级感情的文化。因此,对无产阶级的文化解放除了要扫盲,还要进行阶级立场、阶级觉悟、阶级意识、阶级感情、阶级追求等方面的政治教育。要塑造出与资产阶级针锋相对的和高于资产阶级的先进文化。
最后,无产阶级既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分享文化成就的主体。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宗旨是实现被压迫的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进而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无产阶级不仅在政治上成为主人,在经济和文化上同样成为社会的主人。从文化贫乏和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无产阶级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的热情也随之被释放出来。资产阶级的文化创作无疑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而无产阶级的文化当然是为本阶级服务和由本阶级分享的。无产阶级过去从未有过的文化权益在这里得到了根本的保障。无产阶级自身参与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工农劳动和生活的情景,同时也抒发了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的无产阶级的思想情怀。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对无产阶级的文化需求的满足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是要赋予包括社会最下层的工人、农民等在内的无产阶级被剥夺的文化需要权利,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无产阶级的文化需要。苏维埃政权释放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尽管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很困难,但是也要为满足广大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而努力奋斗。群众占据着文化事业的中心位置,是文化事业的参与者、创造者,因此也是文化权益的享有者。正如布哈林在阐发列宁这一思想时所指出的:“我们激发和提高了人民——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高度积极性。我们也提高了群众的文化需求。我们的农民和我们的工人已不是革命前的农民和工人。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在最近四年也看到我们工人阶级文化水平、我们农民文化水平的很大提高,看到群众文化需求的提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