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同时,密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此,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86]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4] 同上书,第533-534页。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10页。
[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4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8] 参见张亮:《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历史之路》,《学术研究》2009年第1期。
[9] 参见同上书。
[10] 参见靳辉明:《马克思主义研究50年》,见《新中国社会科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 参见张亮:《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历史之路》,《学术研究》2009年第1期。
[12] 参见白琳:《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综述》,《天府新论》2005年第5期。
[13] 参见张亮:《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历史之路》,《学术研究》2009年第1期。
[14] 参见张亮:《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历史之路》,《学术研究》2009年第1期。
[15] 参见同上书。
[16] 参见庄福龄主编:《马克思主义史》4卷本,人民出版社1995、1996年版。
[17] 参见郭继严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8] 参见侯远长、谷亚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三个主题》,《发展论坛》2002年第11期。
[19] 参见白琳:《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综述》,《天府新论》2005年第5期。
[20] 参见同上书。
[21] [德]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页。
[22] 参见王凤才:《关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23] 参见金伟克:《论马克思的自然人化思想》,《学术交流》2003年第3期。
[24] 参见汪信砚:《论恩格斯的自然观》,《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
[25] 参见王虎学:《马克思“社会”概念研究述评》,《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第2期。
[26] 参见张亮:《青年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社会概念》,《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5期。
[27] 参见沈明明:《“新世界观”的新视角——再论马克思的“社会”范畴》,《福建论坛》2004年第4期。
[28] 参见花俊国:《从马克思早期思想流变看“社会”概念的科学生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9] 参见刘凯:《马克思用“社会”代替“类”的意旨及现实意义》,《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30] 参见张曙光:《思入现代社会的本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刍议》,《学术研究》2002年第5期。
[31] 参见许斗斗:《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学术研究》2004年第7期。
[32] 参见韩震:《生成的存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3] 参见张曙光:《谈马克思对人与社会三重关系的界说》,《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3期。
[34] 参见刘远传:《论人与社会关系的双重理解》,《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欧阳康:《社会认识论——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5] 参见陈天庆:《论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本体论及现实意义》,《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36] 参见欧阳康:《社会认识论——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7] 参见杨耕:《为马克思辩护》(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 参见欧阳康:《社会认识论——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9] 参见刘远传:《社会本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 参见陶德麟:《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1] 参见欧阳康:《社会认识论——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2] 参见刘远传:《社会本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 参见远志明、薛德震:《社会与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4] 参见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方法》,《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1期。
[45] 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6页。
[46]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的相关文献,参见辛敬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6期;李淮春:《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6期;李荣海:《实践唯物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出路》,《东岳论丛》2001年第6期;夏甄陶、欧阳康:《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原则——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初步构想》,《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韩庆祥、张健:《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4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1页。
[48] 参见高云涌:《社会关系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合理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9] 本研究报告借用了周嘉昕、夏凡:《资本主义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孙乐强:《“第二届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2期。
[50] 参见李瑞琴、史宁中:《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综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51] 参见吴兴福:《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动态综述》,《求实》1982年第8期。
[52] 参见高放:《以宽广、深邃的目光观察社会主义》,《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1期;刘保国:《发达国家无产阶级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5期;徐崇温:《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罗文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等等。
[53] 参见沈耕、杨雪:《论社会主义的科学与价值》,《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54] 参见王宜秋:《关于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3期;王东、陈海峰:《建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研究综述》,《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等等。
[55] 参见李瑞琴、史宁中:《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综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56] 参见陈立旭:《新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三大趋向》,《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7] 参见李瑞琴、史宁中:《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综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58] 参见田光:《一年来我国〈资本论〉研究综述》,《中国经济科学年鉴》1985年版。
[59] 参见尹文书、钟亚平等:《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资本论〉的学习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1993年第1期。
[60] 参见李建建等:《加强和推动〈资本论〉研究,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
[61] 参见冯能、徐帅、王小霞:《近一年来国内〈资本论〉研究综述》,《中国〈资本论〉年刊》2007年版。
[62] 参见仰海峰:《〈资本论〉与历史科学的新发现》,《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吴猛:《阿尔都塞〈资本论〉解读的困境及其意义论根源》,《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等等。
[63] 参见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等等。
[64] 参见杨东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65] 参见卢培琪、王立胜:《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贡献》,人民网2003年12月24日;许全兴:《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66] 参见黎真:《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资料通讯》2007年第5期;陈占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期。
[67] 参见陆剑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进程及当代任务》,《党建研究》1999年第7期。
[68] 参见张步仁:《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69] 参见吴静波、程斌:《“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70] 参见陶德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前提性问题》,《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熊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哲学动态》2008年第10期。
[71] 参见熊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哲学动态》2008年第10期。
[72] 参见陶德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问题》,《学术月刊》2003年第10期;熊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哲学动态》2008年第10期。
[73] 参见熊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哲学动态》2008年第10期。
[74] 参见熊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哲学动态》2008年第10期。
[75] 参见王东、陈海峰:《建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研究综述》,《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
[76] 参见吴学东:《邓小平理论是批判与建构的统一体》,《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77] 参见王东、陈海峰:《建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研究综述》,《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
[78] 参见《北京日报》2006年第226期。
[79] 参见秦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80] 参见张晓东:《“三个代表”思想的“三维一翼”结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5期。
[81] 参见张新等:《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3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页。
[82] 参见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4期;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王福生、朱翠微:《论“以人为本”》,《当代思潮》2004年第5期;秋石:《全面准确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求是》2005年第7期;陈先达:《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价值观的核心》,《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唐志龙:《“以人为本”的价值审视》,《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高慧珠:《科学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精髓的当代演绎》,《中国哲学年鉴2004-2005》,哲学研究杂志社2005年版;朱贻庭:《“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冷溶:《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陈学明、金瑶梅:《以人为本:以“什么样的人”和“人的什么”为本?》,《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等等。
[83] 参见龚培兴:《发展、发展观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84] 参见周天勇:《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理论前沿》2005年第6期。
[85] 参见王静、文勇:《科学发展观和制度建设》,《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6期。
[86] 参见李君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红旗文稿》2008年第3期;包心鉴:《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6期;师吉金:《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6期;王先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界》2006年第5期;董欢:《论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地位》,《唯实》2008年第1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