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读图时代的必然
图片是直观固定的画面,也是报纸不可缺少的体裁和编排手段。随着新闻市场竞争的加剧,今天图片在报纸上的作用正成为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版面重要因素,其地位比任何时候都突出而并不仅仅是点缀版面的花色品种,人们评价报纸版面的一般标准,都少不了“图文并茂”的话。各家报纸常常配以超规格的图片使版面流光溢彩,先声夺人刺激读者视觉感官,吸引人的阅读欲望。
一、读图时代的趋势
图片在报纸中种类多样,主要有新闻照片、新闻漫画、统计图表、示意图、地图、装饰画、连环画等品种,照片是其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样式。
照片比报纸出现得晚,其诞生于19世纪中叶,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1822年法国夏龙市石版印刷工人尼埃普斯为改进印刷,开始研究感光技术,三年后他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张题为《鸽子窝》的照片。最早的新闻照片《汉堡大火》在1842年用银版摄影技术拍出后,一些报纸出现了参考照片画新闻的报道方式。19世纪后期美国人霍根发明了照相制版术,欧美报纸上便开始有少量的新闻照片发表。[1]20世纪初传真技术的发展,新闻照片得以在报纸上普遍使用。照片在中国报纸上的运用也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据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记载,国人办的报刊最早刊登照片的是《日俄纪事》和《东方杂志》,主要是反映外国的内容。1906年2月22日,江西南昌县知县江召棠因与法国传教士王安之起冲突,遭到王安之的杀害引起群情激愤。法方为欺骗舆论、掩盖罪责,捏造江召棠是“自刎身亡”的谣言。北京《京话日报》在3月29日第一版刊出江召棠的颈部以上遇害部位血肉模糊的特写照片,并指出:“请大众看看,有这样自刎的没有?”以无可辩驳的现场摄影纪录,戳穿了法方的造谣,这被看做“中国报纸运用新闻照片之始。”[2]
新闻漫画也在这个阶段的中国报纸上出现。1907年4月,上海《申报》为配合立宪运动的报道,刊登了一幅题为《立宪镜之一》的漫画,上面画着一张桌子,桌边围坐三个人:美女、老人、青年,还有一只狐狸正在戴一只上面写着“立宪”二字的假面具。漫画是讽刺清朝政府声言要立宪,实则是虚情假意。后来又刊出《立宪镜之二》,题目为“自治萌芽”,画着两只羊和一只牛在吃嫩草,这是影射清朝正在镇压刚刚掀起的立宪运动。[3]此后,图片在我国报刊上的使用逐渐多了起来。新闻图片在报刊上的运用不仅受到广泛的欢迎,更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直观的历史画面与珍贵的社会史料。
图片的特点首先在于不需要通过文字符号作为信息载体,它的非语言符号传递的是信息的原始状态,比文字更直观和形象,不需要什么解码和演绎,比阅读文字轻松快捷,不论文化程度如何,文盲也能看懂,一眼便知对象的喜怒哀乐,读者直接体验。所谓“一图值万言”就是强调它的价值,何况它是“铁证如山”令人信服。因此,打开报纸时读者往往先注意图片,很容易被它吸引。
电视的出现推动了图片在报刊上的进一步运用。电视虽给人目睹事实发生的过程,但图像的流动转瞬而过,不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固定的照片形象更具吸引力而经久难忘。在现今生活节奏加快、媒体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报纸版面更需要用图片来形成冲击力强的视点,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留住其匆匆浏览的眼光,取得读者在扫瞄报摊上众多报纸时的竞争优势。早在1990年我国就举行了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提出了“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方针,标志着图片在我国报纸上的地位提升。《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宜就曾多次着重强调:“要改变仅仅把照片当做点缀版面、美化版面的旧现念,而要把照片放在与文字并重的地位。”[4]随着高科技发展带来了数码相机、网络传稿、电脑制图、彩色印刷等技术的普及,互联网上涌现的大量照片,都丰富了图片的资源并为报纸的充分运用提供了便利。
新媒体的崛起使图片在传播活动中越来越热,在报上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除了日常的摄影报道外,还辟有各类图片专刊。尤其是对一些重大新闻的报道,不少报纸必定配以大幅照片先声夺人。如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如“9·11”袭击、伊拉克战争、南亚大海啸、利比亚冲突、叙利亚内战、“神舟”上天、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十八大召开、“2013中俄强势军演”等,各种报纸都刊载了大量的照片,使得版面十分抢眼,图片的运用及其影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很难想像如今的报纸上缺少图片的情形,重大新闻的报道没有图片更是不可思议,如震惊世界的美国。图片从一般性的点缀版面到今天日益突出的报道地位,种类繁多的新闻图片常常占据报纸的重要版面。除了日常的图片报道,各报都辟有多种图片定期专刊,尤其是图画以夸张、幽默的手法反映社会生活,雅俗共赏,不少报纸在头版也大量运用。“读图时代”已是今天报纸的现实,图片成为构建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的版面须臾不可少的要素。
二、报纸运用图片的价值
图片是组织版面的重要手段,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可或缺。
1.直观现场
图7-1 球员的瞬间动态
新闻照片对社会生活的变动具有纪实性、证实性,这是它最重要的价值。照片上的事件环境、人物动态,是记者按下快门的瞬间凝成的,照片中一个个有新闻价值的形象,是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形象代表,将它们串联组合起来,便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现实世界,一部透过瞬间洞察世界演进的形象历史。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新闻照片的直观性常常比文字报道扣人心弦、耐人寻味。它以非语言符号形象地再现新闻发生的现场,画面上鲜活的形象一展读者眼底,读者与报道对象的“零距离”,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见图7-1)。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或有趣的新闻事件,人们更希望亲眼看一看,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便是这种心理写照。这种“眼见”并不只是满足于文字报道,而是想亲眼目睹现场事物状态的直观记录,以深信不疑。照片这种直观的画面,瞬间就会让事实印在读者的脑海经久难忘。如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许多新闻照片都记录下当时的瞬间惊心动魄的画面,令人极度震撼,留下长久乃至永远都难以抹去的记忆。
2.吸引眼球
图7-2 《手——乌干达干旱的恶果》
照片的直观画面具有承载信息的巨大潜能,不需要通过语言符号在大脑的转换,迅即拨动读者心弦清楚地会意,因此,打开版面读者的眼球首先就被上面的图片吸引。有的新闻内容用文字去表述可能颇费周折,用了大量篇幅或许还讲得不很透彻,而新闻照片却得心应手,读者的视觉与大脑构成直接反应,常常让人由此牵动情感,展开联想。如第24届世界摄影新闻大赛的最佳照片奖《手——乌干达干旱的恶果》,照片上只是两只互相拉着的手:一只是意大利神父胖胖的白手,一只是灾民瘦得皮包骨头的黑手(见图7-2)。画面虽十分简洁,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使人对乌干达严重的灾情有了形象化的了解,对那些在干旱中艰难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灾民,会给予极大的关注。此外,照片中两只手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看到世界上的贫富差距是如此悬殊,简直就是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实际上,这犹如富庶的西方世界与贫穷的非洲大陆的缩影,读者对世界的不公平,也会有一定的认识。如今,几乎所有四开型的都市报的第一版,都是以一幅新闻大照片作为主打的导读来吸引读者眼球,这已成为报纸每天的常态。
3.平衡功能
版面上图片与文字对比突出,色彩醒目显眼,被称为版面上的“黑”和“重”。从心理学上看,黑、重的事物容易强烈刺激人的视觉神经,使读者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注意、产生印象。所以就综合性或一般专业性的报纸来说,尽管图片数量所占版面的比例并非最多,但读者扫瞄版面时往往首先将视点落在上面。那么,图片也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编辑组织版面的重要手段,常常用于强化版面布局重力的支撑点。当版面不易稳定需要平衡重心时,编辑往往考虑用照片来解决问题,给某处增加或减少图片。正如美国资深编辑阿诺德所指出的:“对版面设计来说,图片在表现动态和使版面变得多样、生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从编排手段上来看,完整的版面都有图片与文字的疏密相间、协调稳定而富于变化。没有图片,版面缺少密度大的板块,就很难形成起伏跌宕的韵律节奏。如图7-3,这个版面便是失衡:几个大标题都在上部头重脚轻,中下部右边都是文字。如果在这些地方特别是右下安排一两幅图片,版面就显得均匀多了。
图7-3 版面失衡
图7-4 颇具美感的版面
4.美化版面
变化产生美,这是美学上的一个重要观点。报纸上的图片,无论在新闻体裁品种、版面色彩多样上都使版面富于变化。一些结合新闻或评论的刊头、装饰画、漫画等本身就带有艺术性,点缀在版面的各个部位,本身也起着美化版面的作用。犹如一间房屋里,挂上画像就会使房间透露出些许艺术情调,吸引人欣赏品味而产生美感,如2013年6月12日端午节的一个版面(见图7-4)。所以好的版面、美的版面需要图文配搭才显得和谐,至少在版面形式上首先给人以“养眼”,生出好感而对版面“有意注意”。纵观在各类新闻奖的评选中获优秀版面奖的,都有图片相伴。没有图片的版面,尽管也可能编排得黑白均匀,但总会让人感到缺少了什么,觉得版面单调乏味,阅读兴趣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