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面的形式审美特征
对事物的审美,往往先从感知形式因素开始逐步探究事物的内涵实质。面对大自然的美景,首先触动人感官的是自然的各种因素:或明朗或朦胧的色彩,或柔和或突兀的形态,或悠扬或激越的音响,等等。倾心于对某人的欣赏,也常常先为其身材的高大或玲珑,眉毛的粗黑或细弯,皮肤的褐色或白色等形体美的因素所吸引。艺术审美更如此,人们欣赏音乐首先感受到的是曲调的节奏,尽管有时对乐曲所表现出的情感理解较差甚至根本不知道,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被乐曲的旋律所吸引。这些都说明形式在人的审美感受中具有直接性、广泛性的特点,它们是美的内容的载体,是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美的信息的桥梁。人们在长期审美活动中反复接触美的形式,便使其有了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当人们接触这些形式时往往忽视它们所表现的内容,仿佛美就在形式本身。柏拉图说:“形式美不是对其他事物的关系来的,而是绝对的,是从它们的本质来的。”[1]柏拉图看到了人类欣赏形式美时的心理特点,即暂时忘却事物的内在本质意义或与人的功利关系,指出了人类的审美实践中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
报纸版面的形式审美亦然。从报纸的历史进程来看,其内容紧随现实的变动而刷新,其版面形式却保持长期的稳定性。版面是编辑创造的结晶与智慧的象征,读者对它感知最直接最迅速的也是形式,由版面的形式美调动起兴趣去审视报纸所登载的内容。
版面审美首先从整体把握,人们打开报纸,第一印象是版面总体布局的知觉形象。如同生活中接触一个人,最先是看到其外在的高矮胖瘦、面相表情,对这个人表象的整体特征把握,其次才逐步细看对象的各个部分,这是审美的一般秩序。读者从版面的整体气氛“总观其势”,所产生的印象决定着他是否进入到报纸天地中去寻找乐趣。版面的整体并不等于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局部编排得再好,游离版面的整体风貌也不能显示出它的美,“管中窥豹”用于版面审美并不适合。如一只丰满、柔润、富有光泽和弹性的女人手臂无疑是很美的,因为它十分迷人,但如果这只手臂被肢解于身体的整体之外,美就随之消失了,因为它已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这是关于局部与整体关系。萨多夫斯基在《一般系统论原理》中说:“作为一个整体的事物,它的属性不仅是由个别元素的属性决定的,还不如说是其结构的属性,由所考察客体的独特的综合性的联系决定的。” 报纸版面的形式,正是从整体把握才有意义。
因此,各家报纸都注意自己版面的整体形象,并一以贯之追求、保持。如《人民日报》庄重大方,不求细枝末节而具有大家风范;《中国青年报》活泼清新,带着年轻人潇洒自由的气息;《解放军报》整齐划一,表现出军人严整而干练的风采;以及《光明日报》的朴素平实,《中国少年报》的天真灿烂,《北京青年报》的浓眉大眼,等等,主要都是着眼于这些报纸外在形式的整体而言。版面的形式审美首先是以唤起人的愉悦方式实现,它要求以字、画、线等的平衡、比例、节奏来创造出版面整体美,唤起读者美感而引导其对内容的欣赏。版面的整体美主要由下面因素构成。
(一)版面的平衡
平衡是体现事物各部分之间组合关系的最普遍的法则。心理学研究认为,物体形式中使人感觉舒畅愉快的,是那些组织规则的形式。规则的典型标志就是平常所说的对称,即事物以一条线为中轴,上下、左右、前后的形体都均等。人的五官四肢,就体现了人左右两侧形体上的均等,这也是大多数生物形体结构的普遍性形式。“人类之所以把形式上的对称看做是美的,就因为它是生命体的一种正常状态。”[2]大多数工具、器械在形体结构也是对称的。全对称虽是最突出的平衡,但并非是平衡的全部含意。现实中所说的平衡既指这种等形的对称,还包括等量的平衡,一般情况下更多的是指后者,即对应的双方基本等量而不等形,虽然形体上有差异但分量上大体相当,如生活中的以秤称物,秤砣与所称之物只求重量平衡而不求形状与体积相等。这样的平衡在形体结构上有所变化,表现出一种稳定中的动态,更显得具有美感。如下面的版面,其上与下、左与右并不完全相等但大体对应,看起来也给人一种美感。
图6-35 版面平衡
将平衡的原理运用到报纸编排中,就体现出了版面的整体美(见图6-35)。平衡的版面追求多样统一,“多样”体现了版面上各部分的差别,“统一”表现了各部分的共性或整体联系。文字、空白、字号、字体、线条、图片特征虽各不相同,但都应处于和谐状态。全对称形式的编排就是最典型的平衡版面,符合形式美法则。由于这种版面要求对称的稿件同形,而稿件的内容常常又不可能相同,标题的大小也很难一致,这种编排难免削足适履让内容迁就形式。再者,天天是这种版式毕竟失之于呆板。因为新闻反映的是变动中的生活,报纸内容的日日新,版面形式也需有新变化,读者的眼前总是一成不变的对称版面,与追求新闻信息的心理不同步,其求新的审美期待会降低。因此,版面的全对称并不常见,更多的是大体对称平衡形式。实质上这种形式是对称形式的变态,它不是形式的左右等同,而是不等量不等形的对称,显得在对称中有变化,变化中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具体表现是版面的上下、左右、黑白或色彩在分量上大体相当。这样的版面一眼望去同样给人以平衡稳定感。不论稿件的多寡,标题、插图简单还是复杂,读者都会感受到版面的形式美。这种形式保持了版面整体平衡并可以灵活多变,适应稿件表现不同的强势,成为我国报纸常用的版面形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种是版面的对角对称形式,即利用版面四个角的对应关系进行平衡,即分别使上左与下右、或上右与下左大体对称起来求得版面平衡。这种形式较为灵活,对内容没有多少限制,各类稿件安排都适用;另一种是版面上下大体对称平衡,即版面的上半版与下半版的对应关系形成对称,上半版有大标题大照片,下半版也有大标题或是辟栏、横卧图片对应(见前“平衡式版面”图示)。可见,平衡是版面最普遍的形式,版面上的其他各种变化都是由此而衍变。如果版面形式失去平衡,会出现上重下轻或左黑右白等轻重不匀的状态,“一个版面如果畸轻畸重,就会使人产生不安定的感觉,从而达不到审美的要求。”[3]
(二)版面的比例
比例也是体现事物各部分关系的普遍法则,是美的重要表现形式,处于正常状态的事物其各部分都有一定的比例,“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实际上指的就是比例关系,即常说的“匀称”、“恰当”,看起来才具有美感。比例失调就会出现畸形,而畸形不是美是丑了。
物体各部分之间合乎某种比例被认为是美的,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黄金分割律”,用以说明事物包括人类社会的产品,普遍存在着的一种恰当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是指事物的大小(如线的长短,面的长宽等)两者之比等于大小之和与大者之间的比例,将其列成公式为:大∶小=(大+小)∶大,或者说a∶b=(a+b)∶a。按计算大体上相当于1∶0.618=1.618∶1,近似于3∶2,5∶3,8∶5等(如图6-36)。“黄金分割律”为后人所公认合理,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建筑、工艺、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形式美创造中,并为音乐、舞蹈等表情性艺术的形式美创造所采用。一些音乐名作的**点的出现,大多与黄金分割点相接近。这种比例关系被认为是美的,主要是其比较合乎客观事物的常态,让人看上去觉得舒适稳妥。人体的几个主要部位也符合这种比例关系:人体以肚脐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从头顶到咽喉,咽喉到肚脐,下部从肚脐到膝盖,膝盖到脚掌,上下两部分中各自所含的比例关系大体上合乎黄金分割,即上部3∶5,下部5∶3,其反映了人体的各部分正常发育情形,而侏儒便是这种关系的失衡。这表明,人们关于事物合适比例的确定一般以经验为依据,某种比例为人所公认,是长期社会实践和文化积淀所致。
图6-36 黄金分割比例
报纸版面的长与宽也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所以看起来顺眼。尽管报纸的发展经历沧桑岁月,版面编排花样迭出,却极少想要去改变它的长宽形状,原因也正于此。版面作为报纸的“面孔”,比例和平衡相关,编排设计中各个部分之间都需有合乎常规的比例关系,互为映衬才能体现出版面的平衡美,即版面的上下左右,题与文、图与文、大小题、长短块配合及字体字号,围框花线,辟栏大小等,都应有恰当比例,版面才会整体和谐,让人一瞥之下触发美好情思,赏心悦目。表现形式主要是:
标题与文稿的厚度要有比例——标题大小与文稿篇幅长短应适中,如标题字大行多而文稿字少又短,就会给人头重脚轻般压抑感,反之则显身大尾小了。
标题的主辅要有比例——主标题与辅助题字号的大小,一般相差两号左右恰当,辅助题较长排了若干行,字号还可相应缩小一点,因为行多可减少与主题字号上的差距。
围框的边长要有比例——围框长与宽之比通常按黄金分割的原理,即大致是3∶2的比例,长与宽相差太大,如竖边过长横边太窄,会使人觉得摇晃不稳,而长与宽太过相近形如方框,又显呆板。特别是如果版面仅一幅正方形似的图片而又处于中央,版面是十分难看的。
围框或辟栏与整版要有比例——围框最大以不超过版面的三分之一为宜,下辟栏的高度,也基本上不应超过版面高度的三分之一。围框或辟栏过大,版面看上去失去平衡不和谐,也就失去美的形式。
版面不讲究比例会导致失衡,丧失形式审美的前提。那些上重下轻,左肥右瘦,疏密无序,杂乱无章的版面就是不求比例造成的。因此在版面设计时,经验丰富的编辑不把标题、图片、加框新闻、装饰等都放在一个区域,以免造成版面失衡即比例失调,导致整个版面畸形。版面整体是由局部组合而成的,局部比例失调也会影响到整体。
当然,任何一种比例关系都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在实践中确定事物间的比例关系终究要受实用的制约,如房屋的高矮深浅,门窗的高低宽窄,还要和空气流通、采光照明联系起来。对于生产与生活用品来说其比例关系要以实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运用形式美法则,否则华而不实。此外,生活中人们往往也会有某些特殊的审美现象,如对畸形的山岩怪石等发生兴趣,这种情形并不一定适用于版面审美。偶见有报纸版面形式突破上述比例因素,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报纸有意“反常”,以形式的“标新立异”来吸引读者注意,另一种是为突出某种内容而打破常规的权宜之计。但它们只能偶尔为之,最终都要回归讲求比例、保持版面正常形态的美学原则。
(三)版面的节奏
节奏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有规律的运动,是事物美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是在客观自然界中还是在人类生活、劳动、工作中,抑或在人类艺术中,创作中,节奏都是普遍地存在的。”[4]昼夜交替,四时代序,是时令运行上的节奏;陵谷相间,岭脉蜿蜒,是地壳外表上的节奏;故事开端、发展结尾,是文学艺术上的节奏;呼吸心跳、四肢活动,是人体机能运动的节奏;艺术的节奏表现,更是直接而强烈:音乐的轻重、徐疾、高低,舞蹈的跳跃、舒展、造型,都成为艺术形式美的主要因素。人生经历,其实也就是有节奏的生命过程,如日常生活中的动与静、张与弛、快与慢等,都是有生命过程节奏性的表现。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采访、写作、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就是一个充满节奏的过程。报纸版面美的创造,也来自一系列带着鲜明的、有规律的节奏特点。前面谈到版面的诸种变化,都是一种有规律的、讲究节奏的变化,它既使版面体现出动感美,又可以避免版面的杂乱无章,保持一种和谐与秩序。
版面上的节奏主要表现于各种相同的形式如标题、图片、栏的各种变化的多次出现。具体表现得最多的主要是标题排列的节奏。横排报纸以横题为主的标题反复出现,便显示出一种节奏,它使版面变得有条理性、秩序性。在不同的水平面形成一种梯层式标题的排列,节奏感显得更强。竖题反复出现,同样形成节奏,竖排的报纸更讲究这点。不过,横排报纸版面上的竖题不可过多,竖题过多像烟囱林立,破坏了版面的秩序。大一些的竖题,最好放于版面两侧,避免放在中部显得割裂了整体。
版面的文稿排列,基本栏或某种变栏形式的重复,便形成一种节奏感。如果版面上都是基本栏或只是某种变栏形式,版面会显得没有变化而呆滞。不过,一个版面上的变栏太频繁了,看不到基本栏或某种变栏式样的反复,同样缺乏一种节奏。近年纷纷采用电子排版,有的报纸版面上的基本栏逐渐淡出,甚至有时整版都看不到基本栏的踪影,全是一种栏型呈现,这种做法值得商榷。此外,版面上长短稿结合也形成节奏。都是长稿显得沉闷,都是短稿又显得零碎。以短稿为主适当辅以长稿,长短互为照应,能调节读者的视觉,形成一种节奏美。
图6-37 版面节奏变化
版面上色彩的黑白相间与疏密有致,稿件排列与穿插得体,标题的高低错落、图片的大小恰当搭配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一种节奏。如图6-37的版面,虽图片不少,但有序地安排在版面的上、中、下,特别是中部的图片,使上下版处于大体对应平衡的状态,版面的节奏感强,给人以美感。对立面是刻板,刻板是四平八稳有余,变化生动不足。平常说某个版面呆板,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说它没有节奏或是节奏感不强。
版面的节奏与变化、秩序是密切相连的,节奏不仅表现出变化,也是秩序的进一步表现。节奏是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它产生的审美效果形式是疏密相间、粗细匀称、繁简适中、黑白合理,既整齐又不单调,既变化又不杂乱,既活泼又有秩序而形成的版面整体美。比如版面的区域,形成的习惯都是上优于下,左优于右(横排报纸),版面上的平衡要遵循这样的习惯,各种变化也不应将它们颠倒。除了“假头条”情况外,通常不在上半版重要区位安排小标题,在下半版次要区位安排大标题,因为这样既不合规范,又造成不讲秩序的混乱。节奏不是一时心血**或盲目的变动。“扰乱秩序”的变化并不是节奏,它带来的只是杂乱或混沌,模糊人的正常审美习惯。因此,版面编排不能随意打破某些“行内”的禁忌,否则令人无所适从,产生不了审美感。
(四)版面的色彩
色彩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看只是光的波长的显示,不同波长刺激视觉感官就看到不同色彩。人们对色彩的感觉就其本质上来讲是对自然的物理属性的一种反映,即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的心理感受。由于在实践活动中人们经常接触各种色彩如火红的大阳、碧绿的草原、蔚蓝的天空、金黄的麦浪等,便赋予了色彩以一定的生活意义和观念情感,逐渐使色彩成为相对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引起人不同的审美感受,带给人几多欢乐与哀伤。如红色被描写成充满刺激性和令人振奋,使人联想到火焰、革命;绿色象征着宁静和稳定,能唤起大自然的清新感觉;黄色被看做安静和愉快,蓝色有时描述为抑郁和冷淡等。也有人把色彩分为冷暖两色,认为趋向或接近红色的红、橙、黄等是暖色,趋向或接近于蓝色的绿、蓝、紫是冷色,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间色。
人们对色彩的这种寓意来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与不同方面的相互联系,对其审美是历史积淀的必然。这种联系的不断重复就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审美经验,使色彩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色彩常常被摄入文学艺术的创作视野,赋予不同的色彩以特定的情感内涵。“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诗人在这里由绿而生出丝丝寒意,仿佛对晓寒产生出轻重的感觉;因红而涌出股股暖流,好像听到了春天喧闹的声音,春光里色彩寄托着作者多少惆怅多少欢欣。闻一多的《色彩》诗堪称经典:“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赐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我便溺爱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诗人以色彩抒怀表达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原本无生命的色彩被诗人赋予一定的社会属性和感情因素,变得十分亲近美好。
色彩在新闻传播中的表现还原生活更为逼真,给人带来更多的喜怒哀乐,黑白电视很快被彩电替代便表明这点。早期报纸只有黑白两色主宰新闻的色彩历史,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实现了彩色印刷,但限于经济方面的条件,也仅偶尔在特殊的日子里在版面的个别地方套一点红或绿等色。当代高新技术进步使彩色印刷成本的下降提供了普及彩色报纸的条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彩色报纸始盛于西方。彩色报纸的含义“并不同于传统报纸套红、套绿的套色概念,而是指可以在报纸上印刷彩色照片的报纸。因此,报纸上带有彩色照片,便是现代彩色报纸的标志。”[5]彩色报纸在我国开启的历程是20世纪90年代,跨入21世纪便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是体现报纸当代性的显著标志,各种报纸以彩色作为吸引读者、强化竞争的重要手段,越是大众化的娱乐性报纸,越是重视版面色彩尤其是运用彩色图像。这是新闻传播的趋势。色彩增强了报纸的表现力,使版面富有各种变化,有助于营造气氛吸人眼球,同时带来审美享受。版面上多种色彩显得繁花似锦五彩斑斓,能进一步获得读者的青睐。如今,已经很难找到一份仅有白纸黑字的主流报纸了。色彩在版面中除了美化版面增强审美效果,主要有以下作用。
1.强化信息
人们在生活中赋予某些色彩以一定的意义,那么,在一定的场景下这些色彩就代表着某种信息,人们都能对其领悟,如城市交通路口的红绿灯所表示的含义。传递信息是报纸最基本的功能,色彩在版面中的运用发挥出使信息增殖的作用,因为它本身就是某种涵义的代表,能直观地传播视觉信息。即便在传统的黑白报纸时期,偶尔见到报纸套红也立刻会由此觉察到有喜庆事件,读者迫不及待地要阅读新闻。彩色新闻照片更能准确地显示出事件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一些由冲突或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照片中鲜血四溅的惨景,其信息会比黑白照片给读者带来更多的震撼力。
如2013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这天,许多报纸在报道中都涉及了环保内容,并运用了彩色照片来对比:照片中乌黑的河水、灰蒙的天空、焦黄的土地,一瞥之下就知道这是受污染严重的地区;在另外的照片中,蓝天白云、湖泊碧清、山野青翠、鲜花盛开,一看便明白报道的是环保工作搞得出色,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如果用文字来描述,无论多少篇幅,读者毕竟只是感性的认识,黑白照片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它只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灰色。至于新闻里反映生活中人们衣着俏丽、影视新剧画面、国际大型展览会或体育赛场的彩旗飞舞等,彩色照片的信息含量比黑白照片传达得更丰富些。
版面上的空白也是一种不着彩色的色彩,标题与图文周围留有适当空白,表现出一种对比、或增加图文强势的信息引人注意。有人在版面编排时把空白当做浪费,将版面塞得水泄不通,看着给人一种压抑感。空白并非都是多余,也是以另一种形式来表示信息,特定时期更可派上用场,当年重庆新华日报的“开天窗”,就向读者传达了某种信息而起到政治斗争的妙用。
2.表达情感
人们对色彩产生心理感应而赋予它某种含义,多基于联想、习惯、审美意识等因素,使之具有较强的情感表达意义。上面在谈到色彩的审美特征时,主要在讲它被人所赋予的象征意义、情感,这种意义与情感在当今报纸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报纸上色彩的传情功能与色彩的信息作用,实际上常常合二为一。目前对于重大喜庆事件版面上色彩的运用都很频繁、娴熟,它们既是某种信息的增值传递,也是报人情感的宣泄。如十八大召开我国报纸除了标题套红,大幅彩色照片都以红、橙、黄等暖色为主表示欣喜之情外,不少报纸还用红色的刊头、题花、色块等多处的红色来进一步强化情感,营造报纸与社会欢庆的气氛,报摊上几乎都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令路人也受到感染,驻足关注购买阅读。正如《今日美国报》副主编里查德·柯蒂斯说:“色彩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播新闻。新闻并非白纸黑字。色彩使人们更具体地看到新闻的真实面貌。”[6]这种巧用色彩来传情的手段,值得借鉴。
图6-38 《扬子晚报》在汶川地震哀悼日的第一天的头版
反之,报道某些让人伤感的不幸事件,版面上则尽辅冷色基调的色彩,特别是着重用黑色来表示对遭遇不幸者深深哀悼之情,浓郁的人文情感跃然版上,借以深深地打动读者,表达一份同情、一份悲伤,增添了版面的悲怆、沉痛的氛围,强化了悲剧新闻的效果,令读者潸然泪下。如《扬子晚报》在汶川地震哀悼日的第一天的头版,报头的黑色替代了往日的红色,整个版面的底色也全是黑色,在此基础上突出一个大大的白色的“哀”字。报纸黑白两色的强烈对比,深深表达了报社在这一天的哀悼之情(见图6-38)。
3.凸显强势
所谓强势就是事物吸引人注意的一种特性。读者在阅读报纸时对版面各处的注意力是不同的,对那些醒目的、刺激性强的地方总是最先引起兴趣,优先考虑阅读。色彩本身具有刺激人视觉感官的作用,并且直观地传播信息。色彩这一优势运用到版面上,便天然地表现出强势意义,能将读者的视线迅速吸引到某个单独的色彩点或色彩面上,正如马克思所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7]。因此,运用色彩成为当今报纸版面增加强势的重要手法。每当版面要强调某一稿件、某一位置时,便常常对此采用或加重色彩的方法,如标题用醒目的黑体字,或者套用彩色,或者在稿件中增加底纹、色块,即刻显出强势。现在每遇重要事件,如报道党代会、人代会、航天飞船升空、大型展览活动、重要节日、纪念日等都经常利用色彩来强调新闻,这些新闻不论在版面上的什么位置,其色彩与别的地方相比都显得突出,也就比其他地方表现出强势,读者视觉便被聚焦于此。如果加压题照片或彩色照片,则色彩更重强势更显突出。许多报纸为突出某些娱乐性新闻,更是频繁利用色彩,增加强势吸引读者。色彩这一意义为编辑用来凸显版面强势,为新闻传播效果锦上添花,这也是编辑创造性的体现。
二、版面的内容审美特点
版面内容是要向读者传递客观外界发生的变动,表达报纸的喜怒哀乐情感,版面的形式都是为这两者服务,读者看报最终要了解信息,从版面的形式导入实质性的内容。
(一)内容的新颖性
作为社会百科全书的报纸,要在版面的方寸天地云集世间时事、人生悲欢、五谷种收、虫鸟啾鸣等现实的种种变化。信息源源不断而又错综复杂,报纸版面再多也只能展示信息沧海中的一粟,而读者却希望从这“一粟”中窥出世界变幻的绚丽多姿,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能够自由地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最大量的信息,才能得到完全的精神解放。”[8]那么,有限的版面就要集纳现实变动中最具价值的新闻,将那些分散的有意义的现象,整合为互有联系的版面反映出社会的总体风貌。在信息时代,信息消费已融入受众的日常生活,报纸内容只有新颖丰富,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有的报纸内容广泛信息荟萃亲近读者,有的报纸虽充塞内容可读者觉得没有兴趣,就在于它们题材匮乏苍白,或是说教或是媚俗,如食之无味的鸡肋拼盘。
人们历来对新鲜事物格外关注,清代李渔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道出了新事物以美的风韵吸引人的真谛。报纸是新闻纸,必须反映出现实中最新最有意义变动,才会使人耳目一新。编辑要“钻进去,想了又想,分析又分析,同各省报纸比较又比较”[9],方可尽可能多地在版面上表现出新闻。读者鸟瞰版面,满目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必定心旷神怡情思悠悠,尽情品味新闻。报纸以内容的日日新吸引读者,独家报道更能给人以审美,领悟信息世界的奥秘。报纸内容的新颖与编辑的新闻策划、稿件加工、版面编排紧紧相连,来自编辑的进取开拓、不断创新。缺乏新鲜内容的版面宛若一潭静水激不起人的情感涟漪,近年有的报纸扩版幅度不小,信息含量却并没有随之增加,读者兴趣索然,其原因在于其内容的有效性即新颖性差,具体表现是静态的信息多动态的信息少,人云亦云的多独家的报道少,与实际生活无关的内容多百姓想知道的东西少,有的甚至大量下载网络,似乎成了网络的纸质文字版,此种情形被称作为“泡沫版面”。
(二)内容的表情性
新闻传播反映现实世界的变化要客观公正,但又是由人的行为活动带来的,人的实践活动并不排除情感的参与,因此新闻报道并不只是机械被动的描摹,不免带有传播者的主观态度,中外报纸概莫能外。情感随着人的活动地融入到事物的变动之中,新闻烙有人的一些情感印记便不足为奇。“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文畅。” [10]所以,报纸洋溢编辑的情感便是题中之义了。如版面上节日报道的喜庆气氛、灾难反映的严肃庄重、日常新闻的平易近人等,都有编辑的喜怒哀乐情感贯穿其中,借以影响读者引导舆论。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在在报纸上的运用,无论设置何种“议程”都受着编辑的态度影响,就版面本身来讲,也经过了示意和传情的发展历史。
表情达意在版面中的体现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直接的是径直通过稿件内容,如评论、述评、小言论、编者按等各种言论形式以及标题烘托,将编辑的态度直接表达出来,尤其是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反映,更要有直接的感情流露,如全国党代会、人代会召开,大江南北欢庆不息,神州到处张灯结彩,各家报纸版面在这期间都喜气洋洋,不论文字还是图片或是评论,内容无不洋溢着热烈氛围,直接表达出报纸和大众的欢欣鼓舞。而对于那些涉及人民生命财产的新闻,诸如地震洪水、车祸空难等惨烈的灾害,则是掬一把同情的泪水表达出哀伤。对那些危害国家安全利益或民族尊严的事态如“藏独”“疆独”的分裂言行,则是旗帜鲜明、义正词严地痛斥与批判。
图6-39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美国“棱镜门”的报道的版面安排
版面中的间接达意则更平常,主要是以“版面语言”来实现的,即通过稿件在版面中的不同地位、标题的大小以及编排手段的运用来强调某种态度、意义,如运用线条、装饰、色彩来渲染、烘托欢快,或对不幸事件表示致哀悲痛等感情。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特点含蓄地表意,它更体现出版面的一种艺术美。特别是在版面编排中运用巧妙的组合来诉诸读者的悟性,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果。如《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个版面,版面中的世界地图上盘踞着一只硕大的蜘蛛,其向周围伸出的几条线,将版面内容切割成几部分。这样的组合,象征着在美国政府的“棱镜”工程实施下,各国的信息都被其秘密监控。读者还没有具体接触新闻内容,就已经从版面形式这样编排的匠心独运中领会了报纸的立场态度了(见图6-39)。
不论直接还是间接,版面的表情达意都要和社会与时俱进、同乐同悲。其中,热情反映生活中的主流即常说弘扬主旋律,应成为报纸版面的内容特色。对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成就、新经验在版面上彰扬,以鲜活的事实、生动的形象感染人、激励人,这并不只是我们的报纸所重视的,加拿大华人学者赵鼎生在研究西方报纸时,就认为它们的报纸也注重“以饱满的热情赞扬社会与人生的光明,用光明激励着读者奋发向上。”[11]有种误解,似乎谈到报纸的可读性或情感态度,都要求内容轻松愉悦、满足消遣。这种简单化的要求忽略了报纸结构的特点,没有区分不同报纸的性质。尽管各种报纸都要客观及时、真实全面地报道社会的变动,这是新闻传播的规律,但各种报纸的具体任务、读者对象有所不同,在党报与非党报、专业报与消闲报等的版面上,各自的情感态度应有所侧重,有的表现要严肃端庄,保持其权威性特色;有的要喜笑颜开,追求娱乐休闲;有的两者兼而有之亦庄亦谐,它们不能互相取代而可以互相学习。
(三)内容的差异性
中外报纸都有主流报纸和非主流报纸、严肃性报纸和大众化报纸之分,或有大报与小报之称谓,这表明了各种报纸的报道内容各有侧重,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讲报纸的差异性。即使是同一种报纸,版面上的各种内容反映的也应是“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现实。因为客观世界本身是光明与黑暗、欢乐与忧伤、热烈与文静、优美与畸形等既尖锐对立、又和谐共存的矛盾统一体,它造就了万事万物的差异性,衍生出世间的恩恩怨怨,却又是如此地让它们处于多样统一之中。报纸是现实变动的缩影,它需要将生活中发生变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崇高与卑下、健康与衰亡、成功与失败、磊落与阴谋等事实,和谐地融入版面之中。这就意味着版面的内容所传达出的声音,不应是舆论一律的同一,更多的情况下是表现出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可以从各个方面去展示:有社会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法律、宗教等)的差异;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差异;有同类事物间的差异;有异类事物间的差异;有同类事物与异类事物间的差异,等等。正因为报纸内容的这些差异,方能激发起读者的审美体验,从中窥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丰富和变化。正是版面上的这些内容差异性,表明现实世界是变化的,在变化中统一,在统一中变化,这既避免了版面内容的单调贫乏,也让人充分领略到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中的报纸的内容没有差异,各报都是鼓吹阶级斗争、大批判、斗封资修等政治方面内容,这种“千报一面”的现象,在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贫乏、人们思想观念的单一。
内容差异性在版面上最明显的是正负新闻的对比。从现实来看,人民群众波澜壮阔的创造,惊天动地的业绩,诗情画意的生活是社会的主流,版面的重点应表现这些内容,这符合辩证法的重点论。但版面上如果只注意正面报道,忽略甚至漠视另一面,即现实中那些背离实践规律性、目的性的消极现象,便是有违辩证法的两点论。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合体,先进的积极的一面是主要矛盾,落后的消极的一面是次要矛盾,版面上唯有从两方面都把握,既要突出社会主流方面的光明、美好的内容,也要反映支流方面的丑陋、落后现象。这样的版面展示在人面前的现实图景才比较完整而非局部,报纸的宗旨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版面内容的这种差异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当然,这种差异性只是从反映现实的总体情况而言,并不是要求每天或者每个时期版面的内容都要平均搭配,各方面都要符合某种模式各占多少比例。一个时期整个社会或某方面的变动频繁一些,各种信息无疑就会多一些,版面上内容的差异性也就会表现比较明显。如果一个时期整个社会或某方面的变化缓慢甚至停滞,各种信息就会少一些,版面上内容的差异性也就相应小一些。版面不顾现实强求差异甚至本末倒置,那样只能曲解现实误导读者。版面内容的差异性,实质上还是报纸作为社会百科全书的丰富性、全面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