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事实发生而后有新闻报道,新闻是事实所派生的,新闻报道中的观点也是由事实衍生的。因此,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必须完全符合事实原貌,不夸大不缩小。新闻报道中表达出的观点,也要与客观事实相符,不曲解事实及文过饰非。
一、纠正内容差错
就是改正稿件中的失误,包括其中的事实、观点、语法、修辞等各个方面,使稿件的事实准确,观点正确,文字通顺,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变动。
(一)事实的纠正
包括稿件的内容和表述两方面。内容有误,必然会造成报道的不真实;表述不当,同样会使事实模糊乃至歪曲。对事实的纠正应达到以几点的要求。
1.要求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稿件与其他稿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对事实客观、真实的再现。它不仅要忠实于事实的原貌,还必须忠实于事实的细节。选择稿件时只是粗略浏览,大致判断稿件有无新闻价值,不可能对稿件中涉及的所有细节都分析。在修改稿件时,检查其中所有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勘正的首要一环。
稿件中出现的不真实情形,既有作者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环境因素,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要保证稿件的真实性就要善于分析、鉴别,找到并消除稿件中的不真实地方。关于如何分析与鉴别稿件的真实性,这在前面《新闻稿件的选择》一章中已有论述。需要提及的是,修改稿件时对事实的勘正,仍可运用上一章所谈到的某些分析方法,并且编辑还要倍加认真仔细。因为经过选择入选的稿件,一般来讲,内容完全是虚假的很少,其中的不真实成分大都表现为有真有假,真真假假或形真而实假,尤其是夸张情形比较常见。如有篇稿件报道科学家袁隆平的事迹时这样讲道:
13年里,袁隆平做了十几万次的试验,终于有一天,他钻研的杂交水稻技术,结束了水稻7000年来不能增产的历史。
这里说的袁隆平在“13年”的时间中做过“十几万”次试验,便有些夸张。我们算一下便知道,他平均每天要做几十次,这也是不可能的,其他什么事都不做,也难以进行这么多次的试验,这个数据显然夸大了。此外,说水稻几千年来没有增产过,这也不符合事实,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前,国内外的一些农业专家,都试验过一些技术使水稻出现过增产过的历史,只不过袁隆平让水稻增产的幅度更大一些。
稿件中这类局部的不实有的表现明显些,更多的比较隐蔽需要编辑精心琢磨,有时需反复推敲才能找出谬误,有时甚至还可能推导出整篇新闻是否失实。
2.要求准确
包括有两方面的含义,即事实成分和语言表述的准确。
事实成分的准确是指稿件中写到的所有事实的构成因素,如“五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以及数字、引语、图表等,无论是现实的还是历史的,都要准确无误。新闻报道哪怕是某一细节出错,都会损害新闻的真实性,也不可能成为明日可信的历史。
分析事实成分特别要注意细节上的准确性,细节因其不甚显眼容易被忽略。像人名、地名、机构名称、动作形态等都要格外留心检查。汉字中有许多字同音与形似,稍不留心就会有误。如“沁阳县”写成“泌阳县”,“耒阳县”写成“来阳县”等,都分别表达的是不同的事物。有的公司名称中带有“省”“市”字样,有的则不带,有的公司是省名在前,市名在后,而有的公司却是市名在前,省名在后,这些都要细致检查对照。尤其是在一些行为动作的描写中,如果只考虑其生动性,不推敲是否合乎情理,也会造成不准确。
其次要注意“夹带”的错误。有的新闻报道中,差错往往和正确的混杂在一起,不仔细检查容易被忽视。例如一篇旅游报道中出现这样的话:
今年1—2月,来上海旅游观光的外国游客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3%,其中日本、韩国、泰国、香港、台湾的游客增加幅度尤为明显。
这句话里,把香港、台湾的游客无意中也夹带进了“外国游客”,这是错的,类似失误常见。再如有篇报道写道:
辽宁、江苏、福建、新疆等省的干部群众,都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的讲话。
这里便有不准确的地方。新疆的行政称谓是维吾尔自治区而不是省,且最高行政负责人也不叫省长而是“自治区主席”。由于这种差错都混杂在看似正确的表述中,需要认真检查。
此外还要注意变动。事物会随着时间的转移而出现新变化的,事物变化了,再沿用过去的说法就不合适。如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就常有变动,像撤县设市或将县变更为区等行政区域的新变化,稿件中都应立即作相应的改称。机构名称的改变、人的职务变化就更频繁了,这些都要注意检查。尤其是国际上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变动或名称改换,更要及时修正过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外交纠纷。如2013年7月3日晚,在国内久拖不决的动**变局中,埃及军方解除了总统穆尔西的职务,并同时任命了临时总统。如果第二天的报纸上提到穆尔西时还是像既往一样冠以“总统”称谓,就是不准确了。
语言表述准确,要求稿件中的词语都要根据具体事物、具体情况,恰当地表现出它的性质、神态、形状、情感来,要用得恰如其分。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思想的外壳,表述不当就不能反映出客观事物的真貌,编辑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用字。一字之差概念会完全不同,意思大相径庭。社会上流传着“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书”的这些说法首先是针对错别字而言,错字往往还会造成重大失误。如有篇稿件报道某国一位新总统上台执政时说:“各政党……可以在这些机构之外和业务时间参加政治活动。”这里把“业余时间”错成“业务时间”,和那位总统讲的意思正好相反。
错别字大都是同音字或形似字,如这些字往往容易弄混:颗与棵、拙与绌、膏与盲、蓝与兰、圆与园、彩与采、复与覆、像与象、椿与桩、刺与剌、麻与庥、己与已巳,的与地得、戊与戎戍等,都要注意区分。一些词语运用往往也容易出错,如(扩号内的为正确字):做(作)为、座(坐)落、部份(分)、璀灿(璨)、参予(与)、寒喧(暄)、干躁(燥)、分岐(歧)、辩(辨)别、猾(滑)头、签(鉴)于、欢渡(度)、给于(予)、精减(简)、毕(笔)直,等等。
第二,语法。语法主要是看话说得通顺不通顺。写文章跟平时说话有所不同,说话有具体的语言环境,没说清楚可以补充,有的话缺少某些句子成分对方也能明白。写文章则要求每句话都要意思明确,结构清楚,让人一看就明白。稿件中出现语法差错是常见的,会妨碍读者对内容的正确领会。因此,编辑检查语法主要是看词与词之间关系是否搭配得当,是否缺少句子成分及出现歧义等。现代汉语的遣词造句,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是有规律的,搭配得当字句就通顺明白。搭配不当,就会出现“拉郎配”现象,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如下面一篇报道中的话:
当韩国广告公司的副总经理全纯午先生看到丢失的物品一样不少地,完好无缺地出现在他眼前时,激动地用生硬的汉语连声说:“谢谢!谢谢!”
这里“连声说”的主语,从文中的表述来看是物品丢失的主人全纯午。但从整个句子结构来看,全纯午的名字在“当……时”的时间状语中,只是这个介词结构中的小主语,不能充当全句的主语,所以整句话是缺乏主语的。可以删去“当”、“时”两字,使“全纯午”成为主语,语法上才通顺:“韩国广告公司的副总经理全纯午先生看到丢失的物品一样不少地,完好无缺地出现在他眼前,激动地用生硬的汉语连声说:‘谢谢!谢谢’!”这样修改,还可避免“当……时”长达41字的状语,一口气念不下来的缺陷。有的新闻报道某代表团出访参观,喜欢写“代表们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的话。从语法来看,“所到之处”是“所到的地方”之意。那么,上半句就是“代表们所到的地方”,“地方”充当主语“受到……欢迎”显然不通。改为“代表们每到一处”,以“代表们”做主语句子才通顺。
第三,逻辑。这是要看稿件是否写得条理清晰,前后顺畅,没有矛盾,合乎逻辑,如有一篇通讯中有这么一段话:
尹国方慢慢在草丛中往山下走,突然一脚踏空朝下摔落,随后失去了知觉。直到被救后,他才知道,自己坠入了一个直径不足1米,深达24米的深洞。渐渐地,尹国方苏醒过来,他腰部以下根本没有知觉。尹国方从兜里掏出打火机,点亮后环顾四周,狭窄的洞壁长满青苔,往上看不到出口。
显然,这里后三句话的叙述顺序是相矛盾的。他已经被人救出来了,怎么又是在洞里苏醒时的表现呢?正确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将后面两句尹国方在洞中苏醒过来的情形的话,调到被人救出的那句话的前面,这样才符合事情前后的逻辑发展。
第四,修辞。运用修辞手法是为了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吸引人看。有的作者写稿时为达到这一目的,常常过分追求辞藻华丽,以增添文采,然而,“雕琢太甚,则伤其全,经营过深,则实其本”[7],反而会造成表述含混甚至不准确。检查修辞差错着重要注意几点:
词义色彩不当。汉语中有一部分词语除了基本词义外,还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前面曾讲过,同样写“死”,可用“死了”、“病逝”、“殉职”、“心脏停止了跳动”、“毙命”、“一命呜呼”等各种不同感情色彩的表述。文学作品中还常用一些委婉词“谢世”、“作古”、“仙游”、“撒手”等。新闻报道在写“死”时也可根据不同的人物采用修辞来表述,但要注意其中感情色彩的得当,对事物表达准确。如有篇新闻报道车祸时在写道:
面包车突然失去控制栽进山沟,车上20名乘客中12人当场毙命。
“毙命”的意思虽然是死亡,但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于坏人。乘客因车祸而死亡是不幸的事应予同情,用“死亡”或“丧生”、“遇难”等为好。
词义理解错误。主要表现是有的稿件中没有把握住一些成语、典故等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是望文生义或主观臆断地信手使用,不仅不生动而且会造成表述的错误,如一篇体育报道中有这样的话:
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在昨天揭开了战幔,华夏名将倾巢而出。
成语倾巢而出的字面意思,是窝里的鸟全部都飞出了,一般用于反方身上,含有贬义,如战斗中敌人兵力的全部出动。用于我国优秀乒乓球员,是不合适的。
有篇报道写某地教育部门领导寄语高中毕业生,对高考要“胜不骄、败不馁”,其中写道:
人生的道路不只一条,即使考不上大学,走上社会,还有更多的机会等着你们去攫取。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攫取”解释为“掠夺”,是指以不正当的手段以至用暴力获得什么。鼓励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到社会上去掠夺,显然不当。宜改为“争取”之类的。有的稿件喜欢用“豆蔻年华”来形容青年时代的男男女女,也是误解了“豆蔻年华”的本来意义。“豆蔻”这个词比喻年龄的用法早见于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8]是对十三来岁的少女而言。以后人们便用“豆蔻”来指代十几岁天真烂漫的少女,用来形容少年男子和其他年龄段的男女青年便不适合。
修饰语失却分寸。有的人受广告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影响,感到实事求是地叙事状物不够生动,喜欢有意地“妙笔生花”。如动不动就用“著名的”“极大地”“深刻地”“最”“很”等词语“锦上添花”,虚泛夸张,结果却是失去了新闻语言表述要准确的特征。
3.要求科学
这是指稿件中所涉及的各种知识要正确而不能违背科学。新闻报道往往要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新学科层出不穷,新知识一日千里,这对那些并非是有关学科的专家的作者来说,涉及某些知识时容易发生差错,编辑修改稿件时应加以修正,使之符合科学。如有篇国际通讯中这么一句话:
这位立陶宛小伙子相貌端正,只是个头矮,不超过1.65米。后来我发现,地中海沿岸的人个儿都不高,但都长得相貌堂堂。
这里涉及的地理知识有误。立陶宛是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与“地中海”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还有一篇稿件在写卫星定点成功的消息时说:“卫星向着漫漫的宇宙深处飞去。”卫星定点成功标志着发射圆满,卫星与地球同步运行,如果“向……飞去”恰恰说明定点不成功,卫星发射失败。因此,这种说法既矛盾又违背科学。
编辑对稿件涉及的某些知识有时会不了解,遇此情况应查阅有关资料或咨询相关专家,把问题弄清楚再行修改。有时遇到对某种问题有争论而又还无定论的情形,编辑可以把几种观点如实交代而不去偏袒某一方,这是比较公允、科学的做法。
4.要求统一
稿件中关于事实的表述统一主要包含几层意思。一是指一篇或一组稿件中同一地方、同一姓名、同一职务以及计量单位、译名、数字等写法要前后一致。如公元纪年一般都用阿拉伯数字(如2013年9月1日),就不要采用汉字(如二零一三年九月一日)。另一层意思是某些表述方式要和全国规定的或通用的方式一致。例如,译名应按全国通用的译法,计量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所规定的单位书写,如已淘汰长度中的公尺、公分、公厘写法而改用为米、厘米、毫米;重量中的市斤、容积中的公升应为公斤(或克)和升等。另外,还要求一篇报道的各相关或有联系的部分应相符,避免前后不统一。如有篇报道写道:
7月中旬,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了欧洲之行,他先后访问了埃及、突尼斯、柏林、罗马、巴黎和伦敦。
首先,埃及和突尼斯是非洲的而不是欧洲国家。此外,这里前面用了两处国家名称,后面三处又用的是不同国家的城市名称,地点上的称谓前后也不统一。这两处都需修改,前后一致。
5.要求清楚
指稿件中的各种事实成分及情节交代要清楚明晰,让人一看就明白无误,不能有残缺、含混,让人去猜疑。
时间数字要表述清楚。经济报道中经常写到生产的增减,这就常常涉及时间与数字,有的稿件往往在这方面显得含混。例如:
这个地区2013年的夏粮产量,比2012年前增长两番。
这里的“2012年前”到底指哪一年就不清楚,而所谓“增长两番”也就没有着落。另外稿件中讲增加的“两番”可能是“两倍”之误,这里把“倍”与“番”混淆是不对的。如基数是2,它的两倍是4,而两番则是8,是2的4倍了,完全不能等同,这个地方的夏粮产量不可能增长得这么高。一些稿件经常使用“今年以来”的说法,往往也不清楚。“今年以来”就包括从今年元月1号算起至今,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定要清楚。如果稿件中写的事是五月份发生的,就不能说“今年以来”,说“今年五月份以来”时间上才清楚。此外年份要写全,如2013年不能写为“13年”,否则读者有可能因不清楚而误为中文的“十三年”。
标点符号的使用要规范。国家语言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规定有16种,再加上斜线号、隐讳号、虚缺号等也不过20来种(本书后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收入的汉字达7000个,应当说标点并不比汉字更难掌握。但稿件中的标点差错率往往较高,影响人对内容的正确领会。标点的不清楚主要有这么几种混用:逗号泛用,常常是一逗到底,到了段落结尾才用一个句号;乱用顿号,如“三、四米”、“十七、八岁”,这里的顿号都不该用,否则就分别是“三米”和“四米”,“十七岁”和“八岁”的意思,而不是表示“三四米”、“十七八岁”的概数了;书名号与引号混淆,文艺晚会、体育比赛、展览会,甚至培训班、证书等加书名号,而明明是作品或出版物的名称却用引号;间隔号与小数点、顿号不分,如“9·11”事件写成“9.11”事件,“司马义·艾买提”写成“司马义.艾买提”或“司马义、艾买提”,“1.4亿”则写成“1·4亿”或“1、4亿”等。这几种标点的混用情况都要仔细检查、修正。
地点人名要交代清楚。除少数大家耳熟能详的地名如“泰山”、“苏州”、“深圳”等可直接就出现于稿中外,一般地名,对省报来说稿件中第一次出现的乡、村应交代所属县,对全国性报纸来说第一次出现的地区、市、县应加所属省(自治区)的名称。因为有重名的县和同音县,而乡名、村名重复的和同音的就更多了,不写清楚省名、县名,读者不知这些地方到底在何处,连查找也困难。像新疆和吉林都有著名的旅游胜地“天池”,不写所属地方读者便不清楚是那个省的。之所以要求新闻“五要素”齐全,就是为了读者的方便了解,如下面一篇《一把菜刀连伤3人》的短稿。
本报3月12日电 据宜宾地区北王女士介绍,5日上午9点左右,突然一把菜刀从楼上飞降而下,正好砍在落下一位买菜者的头上,当即砍开一条口子。血流如注。接着菜刀又落在另一人的手臂划了一道口子,最后掉在一路人的脚背上,又见一条刀口。这把菜刀连伤3人,大家纷纷打电话报警。目前,警方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
消息中一开头提到的“宜宾地区北”,地点就很不清楚因为这个“北”到底指市区的“北”还是整个宜宾地区的“北”?如果是后者,范围就非常广范,包括郊区郊县甚至更远的乡镇、村庄,这就没有边际了。即便是市区的“北”,也要交代清楚是哪条街道或哪个小区的哪栋楼,不然读者也是很含糊的。
稿件中人名也应写完整,有的只出现“李厂长”、“张主任”之类的称呼,这都是不确切的。再有像稿件中“大家认为”、“有人说”、“日前”等表述也含混,应尽量交代清楚具体的人及时间。
简称的运用要清楚。稿件中运用的简称要以众所周知、全国通用的为好,否则读者不易看懂。像“新华社”、“发改委”、“财长”等简称大家都明白可以使用,而像这样的简称在报道中会让人不解:“松辽委在职工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昆船在国际招标中获胜”。这里的“松辽委”、“昆船”分别是指“松辽水利委员会”、“昆明船舶设备公司”,其简称显然让人难以明白。稿中所有简称都应以定型了的、人们熟悉的。将作者生造的简称传播出去,会造成语言混乱。
(二)观点失误的纠正
入选稿一般在原则问题上不会有什么差错,但在表述某些具体的观点或提法上可能含有不恰当、不正确的地方,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1.观点差错的表现
第一,稿件中观点的不恰当大致有两类。
直接陈述的差错。这类差错虽然无碍于重大问题或原则性问题,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我国某报在报道一起国际新闻中有这样的话:
中方人员指出,近年来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而引起中美关系麻烦不断,都是违背了三个公报的原则,干涉台湾事务问题。
这里表述出的观点显然有误,因为每当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时,都要引起中美关系的不快,这种摩擦是美方违反了中美的相关协议所致。而这里的“都是”,表明中方也有责任,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2012年5月下旬,《环球时报》发表一篇题为《反腐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攻坚战》,主题是好的,指出了当前开展反腐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里面却出现了这样的话:
腐败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关键要控制到民众允许的程度……民间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国无法在现阶段彻底压制腐败的现实性和客观性。
这里的表述透露出的观点便有不正确,里面提出反腐败是要“控制到民众允许的程度”,而且要民众“在大道理上理解”现在的腐败是不能完全根治的,意思就是让民众不要对政府抱彻底治理腐败的希望,应理解现实中的“适度腐败”。这与民众的反腐败愿望和要求不相符,民众对腐败早已深恶痛绝,是坚决反对,主张彻底治理的,这种允许“适度腐败”的观点,只能是为官员腐败找借口。
第二,间接流露的差错。这类是在叙事状物过程中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显得比较婉转。如2012年8月,震惊全国的重大持枪杀人犯周克明拘捕被击毙,有的报纸在报道这起事件时追溯到周克明的过去,写他小时候在父母眼里温顺得像一个乖孩子,在学校不惹是生非,成人后与邻居交往,大家也说觉得他老实诚恳。这样的内容,间接地表现了周克明从一个“好人”变成魔头、前后持枪杀害近10人的罪犯,似乎全是社会环境的原因使然。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对的。
有篇稿件报道一位市长对市政建设、市容环境的高度关注,使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市长早上一起床先上街全城转一圈,哪儿的灯不亮,哪儿有垃圾他都知道,晚上一些工地施工市长经常在现场,每次从北京开会回来,下飞机后不回家先在路上转。市长关注城市环境与建设是好事,体现出执政为民的精神,也是分内职责所在。但作为一个城市的主要负责人,更应该抓的是全局,是大政方针,什么都要事必躬亲,连施工也要到现场陪到深夜,这种方式不一定好。做事总有一个限度,“只要再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9]市长过分投入到本应是下属的工作中去,越俎代庖会使那里的主管部门不能各司其职。这种写法透视的观点,并没有表现出那位市长的现代素质,其思想反而落伍于时代。
可见,在修正稿件中的错误观点时,既要注意到直接陈述出来的,也要注意到字里行间的间接流露,才能消灭差错以保证稿件内容的正确性。
2.不当观点的表现方面
稿件中常见的在观点上的一些差错,表现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合政策。作者在报中对政策的某些部分理解不正确或不全面,表达有所偏颇。如稿件中出现的“县政府认真落实政策,努力减轻农民不合理的负担”的话,就不符合中央的“三农”政策。中央一贯强调的不准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但每个公民也都有国家所规定的某些合理的义务,如果是不合理的都要清除。
第二,表达片面。在报道中不适当地突出或强调矛盾的一方,忽略甚至否定矛盾的另一方。如有篇稿件写某市区有多家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市民叫好。但稿件没有讲企业搬迁后是否进行了技术改造,有无减轻甚至是消除了对搬迁所在地的污染,如果仅仅将污染企业挪了个地方,只是“换汤不换药”,并未真正解决矛盾。有的报道在写典型人物时,用一些贬低周围的人的方法来突出人物形象。有的被报道对象就针对这种情况抱怨说:报纸不报道我还好,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人对我有意见。编辑在修改稿件时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事物,尽量避免稿件的片面性。
第三,格调低俗。主要表现为稿件中的一些内容格调低下。例如:追逐绯闻——渲染一些艳闻绯闻,甚至是露骨煽情地描述。暴露隐私——把人不愿公开的隐秘情感或生理缺陷,任意摆向读者展览。热衷暴力——在叙述抢劫、强奸、凶杀过程中,展览暴力的场面或残忍的手段;强调猎奇——喜欢渲染光怪陆离甚至迷信色彩,好像越荒诞越有趣。拜金倾向——对富豪的奢侈行为过度热情,羡慕其名车与高级别墅等消费生活方式。溢美无度——无原则吹捧报道对象,随意冠以“著名”、“优秀”甚至“大师”等字眼。庸俗调侃——对一些名流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举竭力突出,有时还夹杂港台腔调卖弄。这些低俗内容透视出的观点缺乏正能量,只能满足部分人低下的审美趣味。报纸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园地,编辑应以健康的作品慰藉读者,消除稿件中低俗的东西,引导读者的审美活动向健康方向发展。
第四,语言过激。有的揭露性稿件,由于作者愤懑语言会显得偏激,如有篇稿件在批评个别官员贪污受贿时引用群众表示愤懑的话:
现在当官的有几个是“常在河边走,能够不湿鞋”?把他们排成队用机枪扫射,保证都不会冤枉,全都够判死刑。
显然,这种话是不符合事实的,只是个别百姓一时的过激之辞,刊载出去效果不好。类似话语往往出现在揭露官员腐败的稿件中,编辑不能感情用事,需冷静地把握好事物性质的界限,恰当地修改。
第五,媒体审判。即报纸审判,指法院还没有对案件进行审理或判决,报纸就擅自对案件做出主观评判。法制报道是报纸内容的一个方面,常常涉及某些案例,有的稿件在法院对案件审理前就开始主观地评断,这不应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诉讼程序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是搞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法院是依靠证据进行审理,经控辩双方交锋后最终依法判决。报纸是社会公器面向大众,对案件的报道与评判往往能产生某种舆论力量干扰司法。因此,案例报道要避免出现“报纸审判”情形,介绍案情要客观,不能以报纸的喜恶来轻率认定某人是否有罪,避免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二、稿件的纠正方法
要消除稿件中事实出现的差错,编辑首先要善于发现,可通过分析和核查两种方法。
1.分析法
就稿件的内容因素和写作方面进行逻辑分析来发现是否有误。如果稿件出现以下一些现象就需认真加以识别:
第一,有违常识。常识是比较浅显的知识,大家都熟悉并经常运用的,报道中出现不合常识的地方,就值得怀疑。如有篇稿件在报道某地工程的修建时写道:
为了早日将路基修好,他们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中秋之夜也不休息。皓月当空,繁星闪烁,似乎都在为他们加油,修路任务终于提前完成了。
这里有违背常识的地方。在皓月当空特别是中秋之夜,绝不会有“繁星闪烁”这种天象,繁星的出现的情形只能是在月初或月末。再如有篇稿件中说“1933年希特勒军队入侵波兰引发世界大战”。众所周知,希特勒是1934年上台的,1939年侵略波兰。这里的常识错误也显而易见。
不合情理。这方面的表现是夸大其辞,违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使人不可相信。如某报登的一篇《少年黑黑震惊诗坛》的稿件,写一位城市的“神童”上初中时:
《古文观止》只要读一遍,85%的内容他都能记下,读3遍就能全文背诵,除了上学时间他平均每天要花10个小时看书。
前面讲他对《古文观止》读3遍就能全文背诵,已明显有夸大的成分。我们知道,《古文观止》是清初学者编选的一部优秀散文集,收录上自先秦,下到明末的220篇文章,分12卷,这位少年“读3遍就能全文背诵”已经是很夸张不能让人相信了。接着说他“平均每天要花10个小时看书”,更是不合情理。初中生的时间非常紧张,每天用于上课、自习、做作业以及吃饭等,剩余的时间已非常少,哪能有这么多看书的时间?除非是每天都几乎不睡觉休息,这是没有一个人能做到的。这种言过其实、不合情理的话,编辑都应注意加以分析。
第二,前后矛盾。有的稿件在叙述事实时,往往前后自相矛盾。根据逻辑学的“矛盾律”,就可以判断其中一个有错误,或者两者都错了。有的稿件中的矛盾不是能轻易看出来的,需要仔细分析才能发现,尤其是一些前后有关联的数字,还要计算核实,才能发现是否有矛盾之处。如某报在一篇讲萧乾、文洁若夫妇如何合译爱尔兰作家的小说名著《尤利西斯》的报道中,写他们:
4年中做了6万多张卡片,为全书附了近6万多条、约10万字的注释。
我们核算一下,“近6万多条、约10万字的注释”,平均每条不到两字,怎么可能?这里明显有误。将这部书的中译本拿来查对一下,全书的注释5000多条,应该是“近6000条”才对。
有一篇民生新闻报道写某城市居民消费时写道:
今年夏天南京的居民口福不浅,每天要吃掉850万公斤西瓜,光环卫工人清除的瓜皮就达9000吨。
这里且不说文中用的公斤和吨不一致需改正确,更主要的是前后两个数字是相矛盾的。9000吨是900万公斤,就是说,市民吃剩的瓜皮比吃的瓜还要多,这是不可能的,居民不会有这么浪费,这里不是前面的数字不对,就是后面的数字有误,需要重新到有关部门去统计数据。
第三,逾越环境。采写新闻要受一定的时空环境、本人身份等条件限制,稿件中有超越了这样范围的就值得怀疑。有些写英雄人物牺牲的报道,为了突出其形象写他们在牺牲前瞬间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内容便不真实,因为作者没有也不可能进行采访,只是“合理想象”的虚构。如有篇《九米拼搏》的通讯,写一位客车司机在与火车快相撞时偏转方向盘,但仍然擦着了火车被撞身亡,大部分乘客的生命却保住了。稿件写他当时的心理:
焦灼、紧张、懊丧似无数钢针刺他的心,要是有一米的宽余,或有一秒钟就好了。他知道,只有将车头顺着火车前进的方向偏转过去,避免垂直方向相撞,才能将撞击烈度减到最小。
这种以生者的心态来揣测死者的心理活动是杜撰的,作者是如何知道他当时那么想的?还有一种情况,某项重大或有意义的工作才开始,报道中已有成绩和经验的介绍,这种“预制”的内容也超越了采访,真实性存疑。
第四,迷蒙混沌。有的稿件在某些情节内容和新闻要素方面笼统含混或似是而非,给人以不确定性,编辑要注意分析其中可能的失实之处。
依据自己的业务经验和知识能力分析稿件,编辑通常能较快发现上述差错予以修改。但有时候一些道听途说或夸大其辞在稿件中似乎天衣无缝,依靠分析并不能完全发现,此时便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勘误。
2.核查法
即依据权威性资料对稿件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核实。
用于核查的资料包括权威性的书面材料和权威人士提供的材料,其具有毋庸置疑的真实性、正确性。鉴于某些权威性的资料也可能因时过境迁、人事更迭及知识深化而改变,或因辗转相传而失真,因而核对时所依据的资料应采用最新的或第一手的,工具书则应是最新的版本,口头核对的对方也应是相关权威人士。
如稿件中涉及有关《刑法》、《民法》等法律中的一些条款,就要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的最新法律修正案为准进行检查,才不会造成混淆;核对稿件中有关经济生产数据,应以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为准;核实稿件中引用的某人著作的语录,使用出版社的最新版本,等等。依据这些资料来进行检查,可以弥补运用分析法解决问题的不足。编辑工作中,涉及一些知识方面的运用权威的资料来进行核对是常事,特别是像有关历史、地理等知识。如有篇新闻中有这样一句话:
兖州矿务局阻燃输送带厂,坐落在孔孟之乡的邹城。
说“山东是孔孟之乡”是可以的,但讲到具体出生地,孟子的故乡在邹城,而孔子的则是在曲阜,虽然它们都在山东省,但各自不能张冠李戴混为一谈,从词典上查一下两人的词条便清楚了。有篇报道中提到:“高尔基大话剧院,是十月革命后1919年在列宁格勒成立的。”这里的史实也不对。列宁格勒是1924年列宁去世后,为纪念他才将彼得格勒改名,现在又恢复为圣彼得堡。还有一篇稿件讲到“隋炀帝杨广在九朝国都举办盛大灯会。”其说法也不对,因为隋炀帝时代洛阳还只是六朝古都。类似的知识,一些年轻的编辑可能不了解,就需要查一下有关的资料核实。因此,编辑的案头应该备有包括各类辞书、年鉴、法规、文献汇编等工具书。以便随时查阅。核对也包括口头资料,有些突发性事件、案件等都可以即刻向有关部门打个电话,找具体负责人核实、印证,以确保报道的真实与及时。有时候通过认真的核查,还可以防止一些假新闻出笼,如2013年7月下旬,可以从一些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消息。
远大集团欲90天建成世界第一高楼
中国一家公司近日宣布,将建造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天空之城”,而比其高度更为惊人的是,他们计划在短短3个月内完成这一壮举。该大楼将建在长沙,预计建构220层结构,总高度达838米。它可容纳17400人,同时还配有酒店、医院、学校和办公室等以供使用。
“天空之城”建成后,将比迪拜的哈利法塔大楼高10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人造建筑。最为令人惊讶的还是其预计的建造速度3个月完工!这意味着每天至少要建2.3层的高度,这需要一个革命性的建筑理论和技术相结合才会实现。如此极速的建造速度,自然引来了人们关于其坚固程度的质疑,不过负责该项目的远大集团工程师介绍说,其可安然承受住里氏9.0级的地震强度。该集团能夸下如此海口并非白日做梦,去年他们曾用15天的时间建成了一座30层高度的建筑,一时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焦点。
建造“天空之城”预计雇佣3000名建筑工人,将使用200000吨钢铁,总建筑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其提供的各项供给需求将相当于一座迷你城市,它可以容纳5000户家庭入住,内部的酒店、医院、学校和办公空间可以满足17400位居民的需求。其总预算约为4亿美元,远低于迪拜哈利法塔的9.4亿美元的造价。工程将于今年12月开建,明年4月前彻底完工。
这篇消息中提到的远大集团在国内享有盛誉,他们将建造世界最高楼而且言之凿凿,可以满足一些国人好“世界第一”的心理而感到振奋。新闻虽很有看点,但对这种有些“惊世骇俗”的新闻,编辑还是应认真对待。字面上似乎没有什么毛病可通过核查的方法,如可打电话给湖南省或长沙市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是否批准这个建造计划。也可请教有关建筑专家,远大集团甚至国内的建筑技术是否达到这种水平——迪拜的哈利法塔建了4年,远大集团只需用3个月时间且费用还少一半多便能完成。这样举手之劳的工作一些媒体编辑没有做,事后表明这只是远大集团的一种炒作,媒体只是当了“枪手”。
有的稿件内容精彩或有趣味,编辑对其分析似乎也发现不了问题,也没有什么资料来核查的,但总是存有疑点,为慎重起见可对实际情况进行核查,通过直接了解与再认识来考察稿件是有误。实地核查不但能发现并纠正其中的差错,往往还能杜绝整个报道失实,特别是一些涉及个人名誉的稿件,匆忙报道往往带来严重的后果,如20多年前的由《光明日报》引发的“姚迁案”报道便是教训。[10]当然,编辑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拟用稿件都这样处理,应根据内容来确定,以及确定核查是全面的还是部分的。其方式可通过电话、电邮、信函,也可由编辑到现场采访或委托记者完成。不光要向当事人,也要向有关人士、单位领导等进行调查。有时不仅在本地调查还要到异地、外单位,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认真负责,深入细致,这不只是简单地取得某个人或单位的认可,而是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准确、全面。
对稿件进行分析、核查的方法各有其特点,可以相互补充。分析法是找出稿件中的疑点使核查更具有针对性;核查可以澄清和改正分析中发现的问题。鉴于稿件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事实的依据、作者的身份、稿件的特征各异,方法各有侧重。如新闻内容侧重于分析,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运用核查更多一些。有几类稿件特别应注意核查。
第一,重大新闻稿件。重大新闻社会反响强烈,大凡涉及政策颁布、领导更迭、要人讲话、物价调整、重大成果、严重灾祸、大案要案、外交照会、战争状况等方面的新闻都需进行核查。这些新闻如果出现差错,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也有损媒体声誉。
第二,批评性的稿件。因关系到个人或组织、单位、地区的名誉,这类稿件中细枝末节都要完全真实,议论要客观,分寸要掌握,稍有不慎会产生不良后果,如前面提到的“姚迁案”。当前公众的法律意识都增强了,如觉得新闻对他造成了侵权,就会引起官司,近年的新闻诉讼增多大都因批评性稿件引起。因此,这类稿件要特别注意核实。
第三,有疑点的稿件。有的稿件中似有疑点,经分析又感到写得滴水不漏找不出明显破绽,便要进行核查,特别是对那些趣味十足、情节生动的稿件更需注意。如南京一家报纸以醒目标题登的一篇《千年木乃伊怀孕》的新闻,讲在埃及开罗附近发掘出的一具3000千年前的女木乃伊,居然在出土不久后怀孕了。经警方调查,令人惊奇的是的胎儿的父亲竟是看守该木乃伊的一名男子。这位男子称,这具栩栩如生的木乃伊对他产生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为此他向她表达爱意,并感觉到木乃伊也对他爱的呼唤做出了响应。此等消息如此猎奇,可谓天方夜谭。如果编辑向有关科学家或医学专家核实一下,这等离奇的事绝无可能发生,那么,这篇当年“十大假新闻”之一的报道就不会出笼了。前面所讲超越采访条件的稿件,也属于这方面的核查。
第四,失实者的稿件。对有过失实尤其是经常失实的作者稿件,无论内容多么精彩,角度多么新颖,语言多么生动,叙述多么顺畅,编辑对之保持怀疑、注意核查是完全必要的,这也是正常的心理定势。前车之鉴,经验教训总是要记住的。这在某种程度也提醒这样的作者,吸取教训,力求将稿件写得真实准确。
第五,陌生人的稿件。编辑成天接触稿件,对经常供稿的作者姓名熟悉,也比较了解他们写作的特点。如果接到陌生作者的新闻稿件,应对其内容核查。因为不清楚他是否了解新闻与文学的区别,掌握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即使稿件写得毫无破绽也要加以核查。如有家报纸刊发的《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是一位在读中文系研究生的投稿。他并没有学习和写过新闻,把从朋友那里听来的故事当成新闻来写了。这篇稿件因被转载率高,被评为当年的“十大假新闻”之一。如果当初编辑怀疑作者的身份而对稿件进行调查,这篇假新闻就可以避免。
第六,积压下的稿件。有的稿件编辑已准备刊发,但因临时的重大新闻或突发事件,版面一时紧张稿件便暂时压了下来。一段时间后编辑觉得稿件仍有登载的价值,刊发前应对稿件内容进行再核查,了解事情是否有新的变化,需根据新情况对稿件再做一些必要的修改,以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实际,防止因时过境迁而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