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稿件处理(下)——修改(1 / 1)

报纸编辑学 邓利平 3394 字 27天前

第一节 新闻语言表达的特点

修改稿件是对入选稿件的一次全面再检验。入选稿只是从内容的大处方面去考虑,并不等于都能刊发,许多都有待于进一步修改。不管是什么样的稿件在编辑眼里都只是半成品,需对其大至内容、小至标点都进行加工,才成为编辑意义上的成品。

编辑对稿件的修改有绝对性修改和编辑相对性修改。前者指稿件在内容或形式上有某些差错,必须经过修改后才能刊发,以保证稿件的质量。无论哪家报纸都要进行这样的修改,否则会出现谬误。后者指稿件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没什么问题,只是鉴于某些要求如根据报纸的特点需要突出某一部分,弱化甚至删去某一部分等。因为各种报纸的风格特色不同,稿件在一家报纸认为无须修改的,在另一家报纸则可能要修改,即使同一家报纸由于每天的版面情况不同,同一篇稿件在今天和明天的修改也可能一样。这两种修改对每家报纸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修改稿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正如刘勰感叹的“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但不管多难,编辑也必须知难而上将稿件修改好。有副以“蓬头垢面来,白面书生去”的对联形容理发师技艺的高超,编辑对稿件的修改亦然,正是编辑的辛劳与奉献、智慧与精神,变那些“蓬头垢面”般的稿件为花团锦簇在报纸园地争芳斗艳,融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介绍知识、服务娱乐为一体,满足读者的需求。

新闻类稿件与非新闻类稿件在修改上存在异同。相同之处在于内容是否正确,主题是否突出、叙述是否清楚、条理是否分明、语句是否通顺、修辞是否恰当等。不同之处是新闻讲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五要素”经得起检验不能有虚构,即便发表议论也要符合客观事实本来的面目。特别是新闻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几点表达形式是编辑要掌握的。

一、客观性的表达

客观性是新闻语言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它们是现实的表现。”[1]新闻事实是客观的,表现它的语言也需具有客观性的特质,应像客观真理般的公正、朴素,像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和谐。具体来讲,新闻语言就是要以公正、准确、淳朴的语言来报道事实,才能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境界,而不是以夸张、想象的语言来渲染。

语言客观的特点是多用动词、名词而少用形容词、副词。就一般的语言表述情况来看,动词、名词是客观纪实的,而形容词、副词带具有主观色彩。新闻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以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表述,哪怕是从善意的主观愿望出发,也有美化甚至弄虚作假之嫌。即便是重视主观性的艺术,也强调表现对象的外在客观性特质,主观性意志的过分强加,美也会错位为丑,恰如有位学者的告诫:当艺术家给晨曦涂上玫瑰色,给多少女人嘴唇抹上朱红色,他就在弄虚作假,因而,他也就制造了丑。这里有个例子:有位封建遗老不学无术却又爱附和高雅,有一次他花重金买来一尊从古代墓穴中挖出来的扬蹄腾跃的青铜奔马,高兴得很。但是他觉得它陈旧,看上去似乎铜锈斑斑,太不好美观了,便使劲儿用砂纸擦去铜锈,使青铜马变得金黄铮亮。他邀请了一些亲朋好友来观赏,有人看了称赞说美,内行看了摇头,认为这青铜奔马擦得分外耀眼固然漂亮,却弄巧成拙丧失了古拙的美,像是从翻砂模子里倒出来的,少了原有的品味。[2]

美国一本新闻书中有一组语言对比,说明新闻用语的客观与否。

A.不正确用语:他因跳窗自杀而死。

正确用语:他因自窗口跳下致死。

B.不正确用语:见证人作了伪证。

正确用语:检察官说见证人作了伪证。

C.不正确用语:他十分称职。

正确用语:他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有十年工作经验。

D.不正确用语:他们准备了一些极其精彩的余兴节目。

正确用语:他们准备了一些余兴节目。

上面“不正确用语”都与使用了形容词、副词有关,而它们又都带有主观评判的色彩。我国一些新闻稿件中也有滥用形容词、副词的情形,如“大力开展”、“积极引导”、“高度重视”、“充分肯定”、“进一步搞好”等。用语的不客观在于作者的误区,不完全懂得新闻必须用事实来说话的道理,喜欢从主观方面向受众讲一番道理,往往让人生厌。

新闻语言表达强调客观性,也并不就是完全排除使用主观色彩的词语。根据新闻主体的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场合,选择适量的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往往能更好地表现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关于表述某人的生命终结可以用多种语言:“死了”、“伏法”、“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作古”、“逝世”、“去世”、“辞世”、“牺牲”、“献身”、“殉职”、“遇难”等,虽然它们的理性意义是相同的,表示的是同一事实,但带有褒贬、中性的不同感情色彩,有积极与消极或中性之分,用在不同的新闻人物身上效果相异,而且还不能错用。好比一块布料,其物理属性不变、用途不变,但它在裁缝师的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顾客缝制成不同样式的服装,表达出不同的审美情趣。

二、具体性的表达

新闻报道的事实是存在的,须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使新闻言之有物,表达出真切实在的内容来,才能让人感受到它的形状、大小、长短或是快慢、疾徐、进退等,捕捉到事物可感的形状、面貌、变化,便于受众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对新闻做出评析。

事实本身就是具体存在的事物,不管新闻内容多么美妙、主题多么重要,终究要建立在对事实的叙述之上。巴甫洛夫说得好:“无论鸟翼是多么完美,但如果不凭借事实,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你们如果不凭借事实,永远也不可能飞腾起来。”[3]倘若新闻语言笼统、空泛或抽象、含糊,只会令人无从捉摸不得要旨。普利策提出新闻要“准确、准确、再准确”,实质上是要求用客观、具体的语言来状物叙事,符合事实本来面目。需注意的是,具体不一定等同于准确,有些失实的新闻其语言也是具体的,但不是客观地反映而是走形的描述。比如报道一个见义勇为者抢救落水者,写他“下河救人”还是“跳河救人”,两者就有差别。虽然“下河”与“跳河”都是具体的行为,但有动作程度的不同,尽管都是救人值得赞扬,但表现出来的人物精神、形象还是有区别的。如果将“下河”写成“跳河”,记者的一字之差就失却了客观性、准确性。因此,具体要和客观相连才能完全真实、准确。美国名记者莫林指出:“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只有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才能做到莫林所期望的境界。空洞的、概念化的陈述只能让人感到抽象、虚幻,如一些稿件中的“认真学习了……”,“为了贯彻……”,“提高了……认识”,“在……推动下”,“受到……鼓舞”,“掀起了……**”等没有实质内容“极大的鼓舞”、“深刻的教育”、“在……精神鼓舞下”的套话就是如此,空洞无物,多年来相沿成习,令读者反感。

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语言空泛不具体,与现实中的某些环境相关,特别是部分官员的“八股”腔调表现,直接影响到一些报纸的政治文化报道,近些年来对此问题在努力进行改进。2013年1月10日,《人民日报》在“读者来信版”特地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有网友根据一些官员讲话的模板,以群众关心的教育公平问题为题写了一段话。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教育公平)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目前产生的(教育公平)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

近些年来,(教育)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教育公平)问题依然突出。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公平)形势,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严峻的形势有浅层次的因素,也有深层次的矛盾;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机制上的引导与保障,同时也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领导,落实任务。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教育公平)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大力气抓好(教育公平)的工作。[4]

网友调侃的这种“似乎什么都提到了,却又等于什么也没说”的官腔,就在于其语言的概念化不具体,没有确切的信息含量,类似情形在新闻报道中也不乏见到,值得编辑和记者思考。

当然,要求新闻语言的具体绝非是事无巨细,有时候某些地是概括表达的,不一定非要具体到每个细节,有的该用概数却非要写实际数字,那样反而太过烦琐。例如,“工地上几十位工人在紧张施工”,就没必要一定写明是“28人”或“31人”;在描述某人“微胖”或“略瘦”等形象时,也没必要具体到他的实际重量。纪晓岚说得好:“文质相扶,点染在所难免。若字字摭实,有同史笔,实有难于措笔之时。”[5]新闻中该细则细、该略则略,编辑应视实际情形而定。

三、通俗性的表达

报纸面对的读者群文化程度是参差不平的,运用的语言通俗化能让更多的读者看懂报纸内容,这就编辑以现代汉语和普通话语言为行文标准,少用甚至不用古汉语、方言以及行业术语,减少读者的阅读困难。语言通俗性表达既是新闻传播的内在法则之一,也符合普通读者的审美要求,即使有的读者文化水平较高,也会有专业知识程度的差异。我国报纸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内容与形式往通俗性方向发展。古代报纸从内部的邸报到小报、京报向社会公开发行;读者从官员士大夫到面向普通民众;语言从古汉语向清末民初的半文半白再到五四时期白话文的普及,都表明了报纸逐渐发展为普及性的读物,向社会迅速传递信息而非专门性的出版物。同时,也表明了新闻语言通俗化的特点,对事实的描述无须浓墨重彩,更不曲笔晦涩而是力求通俗晓畅、朴素自然给人一种亲近感。

新闻语言的通俗化一是以现代汉语行文,这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普通大众早已熟谙,也是书面语言的审美基础,最适合一般人领悟。尽量避免古汉语、行话、俚语,个别地方非用不可时编辑最好注释。对必须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也适当解释或以大家熟悉的同义词替代。二是新闻语言以普通话行文,这是全国乃至世界华人都通用的语言,并且是联合国采用的几大用语之一。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已多年,就是指要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报纸是广泛有力的推广工具,有责任和义务以普通话行文为让各地读者都能清楚地意会其内容,达到情感上的交流。三是新闻中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简单句一般较易于快捷地理解领会,而复合句通常意思较复杂,尤其是数个分句叠加的复合句“曲径通幽”让人糊涂。“欧化式”的倒装句也不宜用,不适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需注意的是,通俗性不是低俗性。有的娱乐类报纸为取悦部分读者,用语轻佻、庸俗或粗野,这些并非通俗而是媚俗,媚俗的语言只能一时刺激人的感官,产生消极的负作用。

四、简洁性的表达

简洁性是新闻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指用简短和集中地表现内容的方式。简洁是一种艺术技巧,它让人在最短时间内观照对象,萌发兴味。人们常说“文约而事丰”,“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指写文章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中外著名文人向来强调语言的简洁表达,如契诃夫的“简洁是天才的姊妹”;刘勰的“文以简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苏东坡的“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鲁迅的“浪费他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等,并且身体力行,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十个字便尽展西北戈壁大漠的壮阔景象和雄浑气势;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七个字便描绘出大好山河、美丽如画的江南春光图。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时事变幻无穷,每时每刻发生的事实浩如烟海。每天的新鲜事是如此之多,报纸纵然一再扩版也是杯水车薪,反映出世界变动的沧海一粟。要想多向读者报道新闻就应言简意赅。让读者在匆忙之时即可从短小精悍的报道中获得信息,无须在冗长的篇幅中去寻觅。新闻洋洋洒洒容易横生枝蔓,淹没有价值的事实。况且,烦琐冗长的叙述宛如将人引入迷宫,不得要领。《墨子闲诂》中有则故事:“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蛤蟆蛙蝇,日夜而鸣,舌干擗,然而不听。今鹤鸡时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这指出了“言不在多,贵在有用”的道理。

当然,新闻语言的简洁并非一概而论。简洁不是苟简,新闻若是一味地求简而词不达意,让人费心思去揣摩猜测,是难为读者。重大的新闻事件或是社会热点问题等,涉及方面多因素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新闻报道需要多费些口舌也在情理之中。钱大昕指出:“文有繁有简。繁者不可简之使少,犹之简者不可使之增多。左氏之繁胜于公、谷之简;《史记》、《汉书》,互有繁简。谓文未有繁而能工者,非通论也。”[6]其观点富有辩证性,表明繁与简都不是衡量语言好坏的标准,而应根据内容的不同来决定,这点也是编辑应注意的。

五、时代性的表达

新闻反映现实变化、追踪世事发展,其语言应具有时代气息。各个时期不同的政治环境、经济形势、文化活动、科技面貌等各方面的社会状况,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会对人的用语产生直接影响,总会出现一些适应于这个特定时代的话语。新闻语言站立于时代的潮头,体现着这个时期生活的审美信息。倘若把新闻用语比作密密的树林,沿着林中小径探幽,会发现它时而整洁平坦,时而坎坷不平,时而清风拂面,时而林涛震响,新闻“语林”中的变换,给人展示着一幅幅斑斓多彩的历史画面。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不仅是指内容也包括语言。

回望过去的新闻语林,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就演绎着几大段鲜明的时代场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体现时代色彩的报刊词语有:

翻身解放、贫下中农、土改、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除“四害”、总路线、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超英赶美、“大跃进”、放卫星、大鸣大放、反右、投机倒把、一定要解放台湾……

在六七十年代及“**”中,盛行的新闻用语是:

三年自然灾害、四清、东方红、红卫兵、红宝书、红太阳、红心、红五类、黑五类、黑帮、万岁、阶级斗争、造反派、大字报、大批判、走资派、封资修、反革命、工宣队、革委会、样板戏、斗批改、反潮流、知青、再教育、忆苦思甜、上山下山、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打倒苏修、打倒美帝……

80年代改革开放,新闻反映现实的语言更让人目不暇接:

四人帮、拨乱反正、三中全会、一国两制、特区、四化、五讲四美、开发区、珠三角、长三角、下海、跳槽、市场经济、大腕、大款、追星族、打白条、打工妹、打假、普法、主持人、迪斯科、卡拉OK、炒股、彩票、环保、托福、影星、歌星、减肥、减负、知识经济、高速公路、电脑、绿色食品、下岗、手机、传销、GDP……

迈进21世纪,新闻表现时代的语言依旧源源不断:

上网、宽带、网民、美容、刷卡、克隆、黑哨、韩流、反恐、基地组织、海归、选秀、全球通、私家车、“三农”、“三个代表”、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金融海啸、强拆、维稳、蜗居、低碳、楼市、吐槽、给力、QQ、博客、微博、微信、自媒体、正能量、中国梦……

紧盯时代变迁的新闻语言,形象地记录了社会发展的历程,显示了它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内涵,给人提供了解社会变革、参与社会交往的活力。语言就像河流经常处于流动状态,新闻语言就是航行在这条河流上的帆船,随着河水的流动行进,不断给人带来时代信息,刷新人们的观念。语言有其地域性,但在信息交流中会互相借用,在新闻体现尤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报道对来自境外的一些词汇,或直接采用或适当变用,如的士、中巴、迪斯科、吉尼斯、反导条约、人权、因特网、艾滋病、VCD、NBA、IT、WTO等。有时候一些尘封多年的词语也会在新闻中恢复,如新中国成立以后消失了的词汇:先生、小姐、太太、老板、佣人、失业、官司、黄包车、黑社会、恭喜发财等语言又重现,这也是随生活的变化而带来的。鉴于此,编辑有义务推广那些新生的健康的流行语,给人以时代气息,同时领书面语言风气之先。所谓流行语,就是在当前社会交流中常用的和能恰当地达意的语言,它在一定的时空中风行,有的保留下来进入语言家族,有的则随着时过境迁而淡忘消失。

新闻语言的时代性,并非是对新出现的语言都采用。不合规范任意生造的语言,新闻中应避免使用。就某些流行语来说,有的只被某类人群能明白,不能成为多数人所采用或理解的书面语,眼下一些网络语言便是如此,搬上报纸既不雅观也会让一般人不解,反而会引起语言的混乱。只是一些青少年互发手机短信或上网聊天时所用,出现在面向全社会的报纸就不适合,许多读者还以为是报纸用了错字呢,其实是编辑以为达诙谐效果而有意为之,这是不对的,是新闻用语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