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述可见,编辑在报纸出版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了编辑需要具备较高的修养与丰富的意识,才能做好新闻传播工作。
一、编辑需要的修养
修养是“指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锻炼和培养锻炼达到一定的水平,也指逐渐养成在对人处事方面的正确态度。”[7]报纸肩负着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大众生活向健康方向发展的重任,编辑作为新闻传播的灵魂,其修养就显得重要而迫切,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正确负责的人生理想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态度、价值、理想以及个人同社会的关系的根本看法。编辑的人生观决定着报纸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取向,支配着编辑对现实变动的理解及审美趣味,做出值不值得传播的判断,或考虑采取何种方式去传播。编辑是传播主体,在新闻实践中需要有明确的审美理想去支配他的传播框架,在其一系列的传播活动中都贯穿着对社会变动的体验,这种体验影响着他所选择的新闻的真善美程度。而新闻真善美的多少,会影响到受众的审美趣味高低,也会影响到受众的人生态度,这些都与编辑的世界观相联系着的。
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与审美理想编辑才能适应新闻工作?简言之,就是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心,即编辑对其行为活动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意义应承担的责任,稍有疏忽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如前面提到在尼日利亚报纸因发表不恰当的新闻言论导致种族流血冲突的灾难、国内报纸错误宣传“特异功能”等伪科学给社会造成的危害,等等,与编辑的社会责任心不强也是相关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古人志士抱有的社会责任感的心迹表白,它也可以作为今天编辑工作的座右铭。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国梦”——建设一个富强文明的中国而不懈地奋斗,在这场宏伟的实践中,需要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新闻传播者摇旗呐喊、擂鼓助阵。一个胸无大志、缺乏责任感与使命意识的人决担当不起新闻传播的重任。编辑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思想才能呼应社会责任心的感召,内在的**才能汹涌澎湃,迸发而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鞭策着他洞察社会变迁、评说时代风云,以敏锐的观察力去捕捉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实变动,揭示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心灵深处的感情变化,弘扬先进、鞭挞丑陋,编辑出高质量的“开启民智,向导国民”、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成为无愧于时代的编辑。
2.良好操行的职业道德
道德隶属于品德、情操,是编辑的修养不可缺少的,它表现为自觉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及道德行为和情感与思想、意志等构成的比较稳定的精神状态。职业道德要受到人生观的制约,属于其内在的精神范畴。由于新闻编辑处在社会环境的“瞭望哨”位置,除了同社会其他成员一样应具有刚正不阿、诚实笃信、坚忍不拔、兢兢业业、廉洁自律等品德外,还需要有追求真理、维护公正、仗义执言的情操,特别是奉献精神更值得倡导。在人的所有品德因素中,奉献精神是内在美的最高境界。岁月沧桑,世事变幻,正是无数志士仁人的奉献,不断推动着社会前进的步伐;正是多少新闻工作者的奉献,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因此,优良的职业道德,是编辑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的基础条件,也是不辱使命地做好新闻传播的必备修养,同时也是抵制新闻的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
我国近代报业诞生以来,新闻事业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绝大部分新闻工作者都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传统,不断推动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一百年前梁启超就对报人办好报纸提出几点希望:要自重自爱;要志存高洁;要敬业如初。这可视作是中国新闻界中较早提出的道德修养要求,对今天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当前一些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滑坡,通过传播的内容以及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如搞有偿新闻、低俗新闻、索要“封口费”、敲诈勒索等,引起受众的不满,影响了媒体的声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1991年制定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4年和1997年分别进行了两次修订。2009年11月27日,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布了第三次修订的内容,全文2100多字共分为七部分。《准则》的内容就是对我国整个新闻界的从业者提出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值得认真学习记取,兹录其概要如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发扬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抵制不良风气,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改革创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遵纪守法: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党的新闻工作纪律,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保守国家秘密;
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积极搭建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
3.广博丰富的知识结构
报纸囊括了天地间的世事兴衰、悲欢离合、四季更替、虫鸟鸣啾等现实的种种变动,是一部现实生活的“百科全书”,编辑需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才能编撰好它。知识贫乏、学问浅薄、孤陋寡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精神生活必定枯燥乃至枯竭,是胜任不了编辑工作,编不好这部现实的“百科全书”的。何况,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学识修养就更显得重要。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谁拥有的知识多,谁就能占领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称雄世界。新闻传播业处在知识经济前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对新闻工作者来说较之以往更迫切,这是编辑内在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更新知识,拓宽视野,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便于利用新知识去解决编辑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真实、准确、全面、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编辑出高质量的、受人欢迎的报纸。其次,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编辑既是新闻传播业的行家,也努力成为博学多才的“杂家”。所谓“杂”只是相对而言,是指知识面的宽广。“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永无止境,知识从无多余,“学习,学习,再学习”是编辑永远的口号。美国一位资深新闻编辑霍华德说得好:“无论怎样深奥的知识,藏在编辑头脑中,会有一天在编辑桌上应用到它。”诸如大众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美学、语言学、修辞学、逻辑学、系统科学、法学等,这些学科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虽说不能成为这些学科的专家,但编辑都应当涉猎、学习。知识广泛、渊博,有助于编辑增强对新闻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发现有价值的变动,更好地分辨社会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在认识事物、反映生活的过程中避免绝对化和片面化,尽量杜绝发生差错。
5.熟练应用的业务技能
新闻业务的采写编评十八般武艺,编辑都应该熟练掌握,这是编辑的基本功,否则怎么能去处理记者采写的稿件?编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此密切关联。
就选稿来说,具有熟练的业务,才能慧眼识珠选出质量上乘的稿件。就修改稿件来说,新闻体裁多种多样,有消息、通讯、摄影、评论、杂文等,编辑首先要有驾驭这些体裁的表现方法,才能在提笔修改稿件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倘若编辑的新闻写作本身不过关,修改时必然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不仅稿件中的差错发现不了,甚至有可能越改越糟。新闻在报纸刊后会让人贻笑大方。制作标题、版面安排的技巧等,也都需要编辑熟练的业务。同样的新闻材料、内容、主题,编辑技能不同,在标题的制作、版面的编排上往往就可见高下之分,效果也会不同。特别是在目前新闻竞争激烈,独家新闻愈见难得、新闻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的情况下,编辑对新闻的“再创作”即后期包装,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竞争中显示出本报的特色,这都需要编辑精湛的业务为依托。如有一次新华社发了一篇通稿,内容是中美双方就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磋商,通过谈判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许多报纸都采用新华社的通稿报道了这一新闻,标题也沿用新华社的《中美知识产权磋商达成一致》,这本身也没有错。《中国青年报》虽然也用了这样的主标题,但在它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引题《中美贸易战开火前夕 双方同偃旗息鼓》,这就使标题显得特别,让人知道了这次谈判的艰难,并且是双方都作了妥协才取得了双赢。显然,《中国青年报》编辑制作的标题,在业务上高于其他报纸的标题一筹。
5.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报纸出版过程中编辑处于把关的位置,责任非常重大,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编辑必不可少的修养,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大意,稍有疏忽或不慎,差错就有可能从编辑的眼皮底下滑过去。不少报纸上出现的错误,或多或少都与编辑有关。有的差错可能是编辑的知识欠缺所致,有的则是粗心马虎,没有完全认真仔细地对稿件进行分析造成。前面谈到编辑主要是把好政治关、事实关、知识观、技术关,大量的稿件甚至每一篇稿件,都应当从这几方面去考量。一般来讲,如果稿件有较明显的差错在选稿的时候就被发现而淘汰了,不少入选稿往往也有一些差错隐藏在字里行间或某个不起眼的细节里,需要编辑在修改稿件时细察才能发现,尽量不在任何一方面哪怕是一个细枝末节出错。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编辑认为很熟悉往往在处理稿件时会随意一些,可往往“越是安全的地方越容易出危险”。如温家宝在担任国务院总理期间,大家对这个名字特别是媒体是最熟悉不过了,可有的报纸居然也在醒目的标题上错成“温家室”。[8]这表明,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一直都要保持高度的严谨认真状态,不可有丝毫的松懈。
有的稿件不仅修改好了,为完全保证其真实性,还应向有关的部门或个人核实一下稿件中的某些关键因素,有的纰漏往往就是缺少了这个环节导致的。历年出笼的假新闻,诚然责任首先是作者的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甚至是肆意编造,但不少也与编辑的工作作风不严谨有关。
二、编辑具有的意识
所谓意识,是指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印象。在哲学上,意识和思维有时候是同义词,前者范围更广泛一些。在心理学上,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世界的自觉的心理活动。编辑的意识,是指编辑在业务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它支配着编辑的行为取向,贯穿在编辑的新闻活动过程的始终。编辑应当具备的意识主要有以下一些。
第一,编辑的读者意识。“对报纸来说,读者的存在是当然的前提。”[9]读者意识就是以受众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意识,从新闻传播的产生、发展来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都是其以受众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马克思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10]1956年4月1日,《人民日报》率先在新中国进行新闻改革,在改版《致读者》中说道:“尽量满足读者的多方面要求,这是我们的天职。”不过这次新闻改革很快就夭折了,在“左”的思想束缚下,“读者需要论”受到批判,报纸以自己为本位一味强调灌输,对读者惯于指手画脚,结果越来越远离读者。因此,编辑的读者意识是新闻实践中的首要意识。
有了读者意识,编辑才能使传播内容广泛,真正让新闻“飞入寻常百姓家”。读者关心什么、希望什么,新闻媒体才能迅速反映出来。从历史经验到现实运转,从国内发展到国外波动,从普通群众到专家领导,从娱乐消闲到战场硝烟,从花木走兽到茫茫太空,涉及社会现实生活与大自然变迁的方方面面的新闻,编辑都尽收眼底及时编发,以贴近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就业升学、福利医疗、恋爱婚姻、兴趣爱好、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与切身利益。并且,在表达形式上更生动多样,以生动的叙述、风趣的描绘、优美的标题、新奇的版面、别致的栏目令读者一见倾心、一看钟情。
有了读者意识,编辑也会更注重读者的反馈,以更好地亲近读者,体现热心服务于大众的宗旨。许多报纸、电台、电视都不时自己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进行各种规模不同的读者调查,并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有己的编辑方针、报道内容与形式,有的甚至搞“点题报道”,让读者“点菜吃饭”。特别是在改版或扩版时,征求读者意见,倾听多数读者的喜好程度来决定。这些,都与编辑审时度势的读者意识密切相关。
第二,编辑的竞争意识。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就是竞争。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西方从19世纪中期大众化报纸兴起后竞争就越来越激烈。我国报纸过去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吃皇粮,优哉游哉无所谓竞争。市场经济的建立迫使报纸转向市场,新闻传播者必须要有竞争意识,否则报纸没有销路,必然遭遇被淘汰的命运。竞争带来了新闻行业的升降沉浮,带来了新闻事业的勃勃生气。当前可说竞争意识已经在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头脑中牢牢树立,不光是不同性质的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同一性质的纸质媒体内部,也都展开着火热的竞争,给新闻消费市场带来了活力与生机。报纸与杂志、党报与都市报、全国性报纸与地方性报纸、行业性报纸与消闲性报纸,即便是同一家报纸的各个编辑部门,也都无一不处在竞争之中。
当前的新闻事业的气象万千、万马奔腾的局面就与新闻竞争密切相连。竞争意识在编辑的宏观方面表现,便是时时具有创新意识,不囿于已有模式,不是用单向思维而是以发散思维、反向思维、超前思维等去看待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方兴未艾的“新闻策划热”,就是编辑竞争意识的创新实践。对发生的同一事实,编辑设计出不同的报道方案、报道角度、报道形式,力争报纸出版后引起社会的反响,赢得读者的青睐。竞争意识在编辑微观上的体现,便是对稿件修稿、制作标题、版面编排中的标新立异,以自己的独特风格去吸引读者。
第三,编辑的审美意识。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带来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丰富了,但同时在转型时期中,各种文化冲突也引起一些沉渣泛起。拜金主义、道德滑坡、权欲膨胀等种种不正之风蔓延,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往往鱼目混珠,是事而非,往往令人难以分辨。大众传媒承担着传播精神文明的职责,也是美育的阵地,理应在满足受众需要的前提下,影响受众的审美观念,引导他们的审美活动向健康方向发展,激励他们“按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生活。作为报纸把关人的编辑,自身就要有审美意识,编辑出具有优良的新闻作品以飨受众。目前有些新闻在这方面尚有差距甚至审美趣味低下,如当下一些媒体热炒的“富豪相亲会”,可说与编辑审美意识的偏僻相关。本来,俊男靓女通过婚恋机构找另一半是好事,但这种富豪相亲会透出的是畸形的婚姻观,呈现的是炫富、拜金等恶趣味。富豪和备选女生两者很不平等,彼此的信息掌握极不对称,女性要经过三轮筛选才能获得与富豪见面的机会。第一轮面试会从形象、生活、心理、婚姻四方面对她们进行全面测评;第二轮是背景调查,包括核实各种证件,接受考察人员对其工作、居住环境的走访及与其父母面谈。前两轮全部通过的女性还要进行生活照写实拍摄、个人VCR及婚前体检。在整个过程中女性一直都无法见到这些富豪,但她们仍要精心打扮、万般讨好地去回答各种问题,接受各种测试。报纸所展示的这钟庸俗化的相亲与古代选妃一样,所传递的是尊贵、金钱和欲望。报纸的这种渲染,也容易给大众传达一种心理暗示:富豪就是高人一等,助长拜金思想的蔓延。在收入分配本就引起热议的当下,这种相亲形同社会不公的放大器。近年来干旱、洪涝、矿难、地震等灾害频发,有成千上万的群众生活在灾难笼罩着的阴霾中;有成千上万的贫困家庭等待着社会的救济,报纸更应当去关注他们。如果把眼光投向一群富豪贵族为了选美疯狂地烧钱,只会玷污人们心中对爱情与婚姻的美好期许,对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更是一种伤害,这种报道只能误导读者的婚恋审美观,对公平正义的价值标杆产生冲击。因此,编辑提高审美修养势在必行。
从新闻的形式上来说,以前那种罗列事实、堆砌数字、语言刻板、结构老套的报道已不能让读者满意,他们需要能产生令人愉悦的描述,或提供优美如画的版面,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新闻信息及各种知识。这也呼唤新闻传播工作者要有审美意识、审美修养,才便于采写、编排能激起受众产生美感的新闻作品,正如贺拉斯所说:“他写的东西应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欢,才能符合众望。”[11]由于审美不能也不是强制灌输,只能是感染熏陶,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编辑需在审美意识指导下进行审美实践,为读者奉献美的作品,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并影响他们的审美取向,因此,审美意识对编辑是不可缺少的,对编辑的实践活动很重要。事实上,当前一些受到大众好评的报纸,都是渗透着编辑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从而发挥着较好的社会效益。中宣部每年都要表彰一些新闻界的“精神文明示范单位”,就表明了对新闻审美实践的肯定与褒扬。
第四,编辑的干预意识。主要是指编辑勇于干预现实生活、伸张正义的意识,支持记者对消极现象的揭露,在报纸上热情开展舆论监督,通过对现实中消极的、污浊的现象进行揭露,给社会、个人警醒告诫,抑制不良的行为活动的蔓延,推动社会前进。社会实践中,大量消极的活动如虚假、贪腐、以权谋私、徇情枉法等都是面目可憎的,也都有共同特点,即见不得人,偷偷摸摸,鬼鬼祟祟,不敢登大雅之堂而策谋于密室,不敢见大庭广众而混迹于巷尾。编辑和记者一道把它们的嘴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会掀起舆论谴责之势,体现出舆论监督的威力。
就我国监督体系来讲,有立法的、司法的、党内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几种监督。前四种监督虽然有强制力和约束力。但主要是追惩于后,加上有些人对信息有控制、加工、处理权,本身又不受监督,往往使有的违法乱纪有恃无恐。但是,他们害怕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最有效形式,它虽没有前几种监督的强制性,却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广泛性,社会各阶层、社团组织和全体公民都是监督对象,没有特定性而无处不在;及时性,消极的活动刚露“马脚”即被媒体揭露出来,会引起司法、行政等监督部门的注意和介入;公开性,“不怕上告,就怕见报”,新闻曝光使行丑者原形毕露,声名狼藉,即使未受到法律制裁,也是权威、荣誉一扫而光,难以承受精神压力。
因此,新闻舆论监督既可以征伐丑陋于后,更可以防微杜渐于前,具有其他监督所不及的作用。例如,2013年发生的上海“法官集体召妓”、江西“神功大师王林”等事件,经全国包括报纸的新闻媒体连续揭露报道,司法部门迅速介入,相关责任者受到了惩治,“大师”再不能继续行骗。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编辑干预现实的意识,引领新闻传媒对社会起着导航预警的作用,犹如站在船桅的哨兵,一俟发现浊浪、暗礁、冰山等就发出警报、避免社会这条航行的大船发生危险,顺利驶向目的地。倘若只知道在媒体上唱赞歌,后果将会是严重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新闻传媒“不敲警钟是危险的,它不仅完全丧失环境监视功能,而且会使大众忽视客观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造成一切平安无事的错觉,从而成为麻痹大众的工具”。[12]那么,编辑主导的报纸也就“异化”了。当然,编辑干预现实的意识更多是建设性的,是本着促进解决问题的愿望进行策划、选稿、编排,通过揭露问题来引起社会各方重视,得到妥善处理解决。
第五,编辑的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法制规章。我国要由长期的“人治”转变为法治,顺利建设市场经济,首先要向全社会进行普及法律的教育,在这方面,报纸有着特殊的作用。编辑必须具备法律意识,并在新闻传播实践中表现出来。
一是大力宣传各种法规知识。每逢某项法规出台,编辑都要及时在报纸上开展宣传报道,请法律专家释疑解答。日常报道不时选择典型案例剖析,让读者受到教育,提高认识。除了专门的法制类报纸外,其他报纸的编辑可以开设法制报道的专栏、专刊,提供长期向读者进行法制宣传的园地。如结合一个新近的不同案例,请法律专家评析,向读者宣传某方面的法律,无疑会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二是编辑自身法律知识的提高。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制意识也不断增强,不少人在受到侵害时,知道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近年常常因一些报道引起新闻诉讼,媒体走上法庭成为被告。这种情形迫使编辑要知法守法,在法律范围选编稿件,特别是对批评性稿件要强调核查,以免严重失实惹出麻烦,招致新闻官司,有损所在媒体以及自身的名誉。编辑自身具有法律意识,一方面在于自己对新闻的传播不至于违反法律;另一方面在于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工人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深圳百万劳工的呼唤》的批评报道,其中被批评的当事人状告《工人日报》“侵害了名誉权”,当地法院判该报败诉。《工人日报》不服,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诉,经高检院仔细调查,支持《工人日报》并由高检院向法院抗诉,使法院重新审理此案。这件事充分表明,如果《工人日报》没有法律意识或法律意识不强,服从了先前法院的判决,只能自认倒霉吃哑巴亏。
第六,编辑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核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动力以推动向前。在编辑的理论和操作层面上,同样需要创新意识,其本质就是“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编辑主体发动和维持编辑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助推剂,它能推动和促使编辑主体积极寻求有价值的、新奇的、能产生社会效应的事物;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新活动的心理因素,有了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促使创新成功;创造意志是编辑主体创新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不屈精神,它是创新活动成功的保证。[13]
编辑的创新意识需要要有批判的眼光。批判主义者认为,存在的即是有可疑性的。怀疑是创新的前提,全盘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创新无从谈起。编辑还应有超前思维,不断调整现在的思维方法,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事物的认知对象展开创造性的思维。有了创新意识,编辑主观能动性能更好地体现。具体到编辑的报纸业务活动中,创新意识突出表现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编辑要围绕报纸的性质、宗旨和特点,结合报纸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策划选题、栏目设置、报道比例等,使报纸紧跟时代,发挥优势体现特色,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以及发展趋势。微观上编辑具体的稿件编辑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比较、鉴别做出正确判断,加工与编排好稿件,刊登后获得良好效应,使报纸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七,编辑的求知意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的扩大以及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形成了新闻传播工作者全新的文化背景,从内容对象、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及主体素质等都发生了变化,特别面对来自新媒体的竞争以及传播方式的“全媒体”趋势,编辑如果仅仅靠原有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去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14]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编辑都要有学习的紧迫感的求知意识。
首先是扩大学习知识、学科的领域。不光是学习一些经典理论、中央的政策方针及专业知识,更加加大了涉猎其他相近或相关学科的知识范围,诸如传播学、宣传学、社会心理学、系统科学、美学、法学、伦理学、经济学及其他一些学科的学习,各种书籍尤其是新学科书籍都应摆上案头。有的还可结合实践和借用相关学科知识来进行学术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用以指导实际工作。有条件的编辑,还通过参加各种讲座或培训班、进修班的学习等来提高知识层次。其次是向实践学习。计划体制下那种闭门办媒体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市场经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编辑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切实深入实际,到市场中去直接体验,按市场规律进行新闻传播,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编辑学习别的报纸运作的好经验,创自己的新路子;在各种策划中直接调研,不断完善最佳方案;倾听有关专家学者的建议、收集受众反馈意见,等等,这些方法都是编辑在新闻实践中常用的。最后是兴学习现代化技术之风。计算机的运用,传播新器材的出现,使新闻业务的空间拓宽了,形成了一些新采写编排手段与方式。熟练运用计算机不只是提高效率,更在于社会化电脑网络的储存、交流装置和检索系统,有利于编辑从中搜集处理背景资料、图片等,进行有深度、广度的编辑,使新闻报道增值。最好是学习掌握“全媒体”的传播技巧,更好地发挥新闻传播的效益。
报纸编辑的这些意识,有的并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织关联的。这些意识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与市场经济下社会现实的丰富性也是吻合的,它们为促进报纸的繁荣发展,为国人追求的“中国梦”实现,都会发挥推波助澜、摇旗呐喊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