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闻编辑的特性(1 / 1)

报纸编辑学 邓利平 4407 字 27天前

由于不同媒体的传播途径相异,信息载体有别,诉诸受众的感官方式也不完全相同,因而新闻编辑与非新闻类的编辑相比,表现出自己显著的特征。

报纸编辑不同于图书编辑。书籍是以一定的读者为对象的非连续的专业出版物,书籍编辑工作要求图书所阐述的观点、文化科学知识和资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系统性,如一本教材可以使用好多年,经典著作甚至永远流传。而报纸编辑要求每天报道的内容都是新的,以最新变动的事实为主。报纸编辑也不同于期刊编辑,综合性的期刊、专业性的期刊周期比报纸出版时间长,内容包罗万象,通常不以传播新闻为主。而报纸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要传播内容,讲求时效性、真实性。即便是新闻性的期刊,如我国的《瞭望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等,其内容、形式与时效性上也与报纸不同。报纸还有版面语言的特殊表现手段,可以通过对稿件在版面上的不同编排,不动声色地传达出编辑喜怒哀乐的思想情感,表现出特殊的传播效果。报纸和广播、电视、网络的编辑,也都有各自的一些差异。

一、编辑是报道的组织者

一家报纸的新闻报道业务,主要是采编两大系统承担。如果将一次报纸的出版比做建造一座新闻大厦的话,记者为建造大厦提供原材料,编辑组织建造大厦。原材料的质量如何固然重要,是保证建筑大厦质量高低的前提条件,但组织者的设计、指挥、协调,对原材料功能的发挥程度和建筑工艺的总体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的材料再好,而组织者的能力有限,可能延误大厦的完工,也可能使大厦也不结实甚至成为“豆腐渣工程”。因此,编辑组织水平的高低,是报纸传播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规划编辑方针

编辑方针是对报纸的内容和形式所作的总体设计,是编辑在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中外报纸概莫如此,有自己的编辑方针才便于去确定报纸风格、报道范围、取舍稿件、修改配置、编排版面等。

如闻名遐迩的美国《纽约时报》的编辑方针是:“本报的基本任务,不在供火车乘客消遣浏览,而在对五十年后的历史学家负责。本报与其他报业不同,本报刊载重要的原始资料,我们决不允许在历史过程中注入毒素。”这是强调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重要性、权威性。当然,其声称的“决不允许注入毒素”只是主观愿望,一定时期的好与坏、有毒与否,价值判断会有所不同,须经实践的检验、历史考察才能证实。

著名的英国《泰晤士报》的编辑方针为:“宁可让一条可疑的新闻延缓24小时发表。”这是强调该报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以突出其严肃性区来别于一般的娱乐性的报纸。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天津的民营报纸《大公报》的编辑方针简称“四不”方针,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这“四不”方针很有影响,《大公报》循此办报,使之成为我国享有盛誉的报纸。

制定编辑方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报纸的宗旨

生活中人们都会有一定的宗旨,即自己的某种理想、目标,然后朝着这个方向迈进。报纸的宗旨,就是在传播活动中媒体的主导思想、努力方向。各类报纸的宗旨都是不相一致的,有的还会差异较大。如有的重在宣传指导,有的强调信息沟通,有的追求文化知识,有的提供娱乐消闲,有的介绍专业技术等,重在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因此,编辑方针要围绕报纸的宗旨来确定,而不能脱离甚至与之不符。

2.报纸的水准

报纸的读者对象是谁,是高端人群还是普通百姓,是行业领域还是社会大众,这些都决定了报纸的水准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是制定编辑方针的重要依据。应当了解读者的社会阶层、文化水准、兴趣爱好。不同的读者对象,报纸的水准不尽相同,如《光明日报》的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技术界、教育界、学术理论界、文化界、医药卫生界、体育界的广大知识分子和干部”,而《中国少年报》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兼顾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拉郎配”或“乱点鸳鸯谱”,必然导致报纸的败北。

3.报纸的风格

报纸都要追求自己的风格,显示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区别于其他媒体而存在的优势。个性就是优势,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风格就是人”,是他人识别自身的显著标志。每家媒体要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才能和别的媒体区别开来,给受众留下印象,在新闻竞争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一家报纸没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就会失去竞争的优势。报纸的风格既要通过内容来表现,也要通过形式来展示。如报纸版面形式的个性特征,《人民日报》的庄重大方、《光明日报》的朴素平实、《中国青年报》的生动活泼、《中国少年报》的天真绚烂、《解放军报》的整齐划一等,往往就是指这些报纸的版面形式风格。

编辑方针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可朝令夕改变化无常。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变革,以适应时代生活的要求。如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报纸的编辑方针强调新闻的指导性、宣传性,注重新闻报道的政治功能,报纸间没有任何竞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转入市场经济体制,报纸也成为市场中的一员要参与到竞争中去,再抱残守缺就会遭市场淘汰。因此各家报纸的编辑方针做出相当大的调整,有的甚至重新制定。即便在近些年,我国各家新闻媒体也在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新闻市场的变化状况而适时加以调整,一般还向社会公布。如《人民日报》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就多次进行改版扩版,2013年1月1日,该报又在第1版宣布了新年改革。

新年致读者

300万份!

新年伊始,本报发行量创造新世纪以来的新纪录。

300万份,饱含读者的厚爱与期待,更是对我们沉甸甸的嘱托。

刚刚过去的2012年,人民日报围绕迎接十八大、宣传十八大、贯彻十八大这一主线,唱响科学发展主旋律,报纸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改进作风、改进文风,更好地服务读者、回报读者。

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是人民日报的根本职责。当年,太行深处,刚出生的人民日报带着墨香,跟随静静等在村口的牛车,驮往战火纷飞的各地。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仍将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一起苦,一起干,一起过。

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就要切实改作风改文风,好好听群众说话,说群众听得懂的话。

新的一年,人民日报将增加版面。周六、周日由每天8个版增至12个版,节假日由每天4个版增至8个版。

为满足读者需求,周一到周五,本报每天推出一块评论版,整合资源,增创优势,在社会转型的斑驳底色中凝聚共识。增设观察版,思考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反映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增设生态周刊,周六刊出,展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图景,探寻永续发展的现实路径。增设新青年版,以充满朝气锐气的时代精神服务年轻读者。推出假日生活版,为走向全面小康的中国百姓奉上生活资讯。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说真话、写实情,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更具亲和力感染力,更有可读性可视性,千方百计方便读者,实实在在服务读者。

实干托起中国梦。

2013年到了,让我们用实干和梦想拥抱它!

人民日报编辑部

(二)拟定报道计划

新闻是报道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就此而言新闻传播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如果新闻活动严格地循规蹈矩,新闻报道就可能是守株待兔、等米下锅的局面,这显然不利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因此各家媒体都是未雨绸缪,事先做好一定的部署,制定出近期与中长期的报道计划,这是编辑有节奏地开展报道工作。编辑方针只是方向性、全局性及原则性的规定,对各个时期的报道内容、形式还需要通过报道计划来加以具体化。如一个月、一个季度等综合报道计划和某一方面的专题报道计划,把编辑方针贯彻到各项具体的报道工作中去。

在一般情况下,编辑是有条不紊地按照报道计划开展新闻报道活动,但还要根据客观实际的形势变化,视机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如发生的一些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报纸需要立即展开大规模的报道,当机立断迅速改变原有的某些报道的内容、数量、方法等,这也是编辑常常经历的事情,如地震、洪水、干旱、禽流感袭击等重大事件。

编辑还应是记者的参谋。在日常的新闻报道工作中,特别是一些大的战役报道,编辑随时了解情况,尽可能地为记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线索、资料、合作者等。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记者也愿意与编辑沟通情况,听取建议。编辑与记者的工作性质不同,更习惯于从整体的角度来看问题,往往可帮助记者找到更有价值的选题和更好的报道角度。编辑和记者都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理应互相帮助合作,不仅共同完成每一次的报道任务,并应努力使之锦上添花。

二、编辑是新闻的把关人

传播学中的“把关人”概念,是传播学理论的先行者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主要是指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某些检查区或门区才能传播出去,负责这些检查区或门区的人就是把关人,他们有权利且有责任对进入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评价、取舍、增删、修改,把关人同时也是传播者。

从广义上来看新闻传播的把关人是指新闻传播机构,狭义地讲是通过记者、编辑来实现的,如传播学的奠基人施拉姆所说:“在信息网中到处都设有把关人。其中包括记者,他们确定一场法庭审讯、一件事故或者一次政治示威中究竟有哪些事实应该加以报道;包括编辑,他们确定通讯社发布的新闻中哪些应该刊登,哪些应该抛弃……”[4]从记者与编辑的分工来看,记者是新闻信息的收集人,新闻信息经过此道“门区”最终流向编辑,到底给读者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还要由编辑最终来决定。

因此,编辑是实际意义的把关人,对新闻信息操有“生杀予夺”的大权。编辑可以向读者输送新鲜的、健康的“正品”,也可以向社会输送陈旧的、有误的“次品”。报纸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最终要靠编辑来完成。编辑处在报纸出版的最后环节,各种问题和差错都集中到这里来了。记者的稿件中出了差错还有编辑把关,而编辑的后面就是广大的读者,错误闯过这一关就难以挽回了。如同足球比赛,球员失误丢球了还可以补救,有机会将球夺回来。而守门员的失误,则铸成无法弥补的大错。编辑也一样,失误在报纸上白纸黑字,无数读者都知道,有损于报纸声誉。一家报纸在头版的大标题中,居然把中华人民共和国错为“中国人民共和国”,这显然和编辑对报纸出版前的最后一关没有把好所致。

所以,编辑处于新闻传播的总把关位置,其意义特殊和作用突出,也是其职责所在。具体来讲,编辑处在把关人的地位主要是把好以下几关。

第一,政治关。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报纸都代表着某种集团的利益,在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中往往融进了主观态度,背后关联着政治。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5]编辑的“规定”、“使命”、“任务”是贯彻编辑方针,它通过具体行为来实现。编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过程中担当“把关人”的角色,其职业行为与社会升降沉浮相连。一篇新闻报道在报纸上特别是电子媒体上是转瞬即逝的,但对社会的影响往往不可估量,稍有不慎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如一次在非洲的尼日利亚举行“世界小姐”选美大赛时,该国一家报纸发表一篇不恰当的新闻言论,导致了当地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持续的大规模流血冲突,事件平息后该家报纸的主编被告上法庭,最终入狱。2012年8月国内民间掀起火热的保钓活动,国内知名的《环球时报》8月28日转载了《日中新闻》8月24日刊发的《人民日报》驻日分社社长韩晓清的一篇评论,称保钓人士所做的登陆钓鱼岛行动,不管他们出于什么动机,都不是爱国行为,而是害国行为。该文这种本末倒置,罔顾国人爱国行为的言论,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愤慨,纷纷强烈谴责。《日中新闻》本身就不应刊发这样的言论,《环球时报》更不应当转载,这都是因政治把关不严导致的。这表明,新闻工作特别是编辑关系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与整个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编辑的政治关没有把好,不仅会对损坏报纸的声誉,也会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第二,事实关。新闻产生于真实传播,真实性也是新闻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石,报纸要以完全真实、新鲜、可靠的新闻事实提供给读者,不能有丝毫的夸大、缩小、歪曲甚至颠倒黑白,否则会动摇新闻传播的信任。施拉姆指出:“在信息网中到处都设有把关人。其中包括记者,他们确定一场法庭审讯、一件事故或者一次政治示威中究竟有哪些事应该加以报道;包括编辑,他们确定通讯社发布的新闻中哪些应该刊登,哪些应该抛弃……”[6]不论是记者的采集还是其他新闻的提供者,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导致某些新闻出现不真实的情形,编辑既然“把关”,大到新闻的整体事实,小到新闻的个别细节,都要严查新闻的真实性,履行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职责,避免不真实的情形蒙混过关。眼下有的报纸往往喜欢在网上下载一些内容来刊登,网上的东西泥沙俱下、真真假假,不注意就会导致报纸失实。历年选出的“十大假新闻”基本上都源于报纸,与编辑把关不严是脱不了干系的。

第三,知识关。报纸向公众宣传知识,是体现新闻事业的功能之一。现在各家报纸都设置有许多介绍知识的版面、栏目,特别是网络上的各种链接,使得各种知识无穷无尽。一些娱乐性的新闻或严肃性的新闻,有时也包含一些知识的内容。报纸上的这些知识应该是科学的、健康的,有利于开阔受众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导他们的审美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当前鱼目混珠,沉渣泛起,一些伪科学、封建迷信、落后的东西往往混杂其间甚至大行其道,一些地方宗教迷信以各种形式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大修庙宇、重塑佛像金身,耗费亿万巨资在所不惜。有的报纸却对此美化,宣扬有了宗教信仰能提高道德修养,增进社会的和谐等云云,这是不对的。近年被揭露出的“神医张悟本”、“神仙道长李一”及2013年7月的“神功大师王林”,有的媒体当初也没有把好知识关,曾报道过他们像“神”一样的“无所不能”。编辑应避免这些不科学的东西登上报纸版面贻害读者,当年媒体热衷宣传“耳朵认字”、“意念发功”等所谓“人体特异功能”产生的社会危害,都是深刻的教训。即便是在今天,类似不科学的新闻还不时闯入报纸的版面,如下面某家报纸的一条新闻,明显是迷信色彩,不应当刊登。

我11岁,曾是“二战”飞行员

据外电报道,美一男孩自称“前世”驾机被日军击落,离奇故事将拍电影

大约60多年前,一名叫做詹姆斯·M·胡斯顿的21岁美国海军飞行员在太平洋上执行任务时,飞机被日军炮火击中而坠毁;11年前,一名叫做詹姆斯·雷宁格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男孩降临到了人世,然而这名男童的种种古怪行径让他的父母相信,他的“前生”很可能正是那名在太平洋战场上阵亡的美军“二战”飞行员。

链接:“前世记忆”儿童不止一个

英国格拉斯哥市9岁男童卡梅伦·兰姆就曾告诉父母,他“前世”曾在距格拉斯哥160英里外的巴拉岛上的一座白房子里生活过。2006年,卡梅伦的父母还带着卡梅伦到巴拉岛去寻找他“前世的家”。

此外1995年,英国达拉谟郡彼德利市3岁男童亚当·库克告诉母亲帕特,他曾死于一场飞机坠毁中,有一次母亲帕特还开车带他路过了他的“死亡地点”。帕特上网调查后,发现在那个地点坠机死亡的人是一名叫做赛利尔·乔·巴顿的“二战”飞行员。帕特购买了一本关于“二战”阵亡飞行员巴顿的传记,当亚当看到新书封面上的巴顿照片时,他竟立即对母亲说:“妈妈,那就是我。”

图1-3 标题的副题中明显的错误

第四,技术关。这里一方面指新闻稿件中的文字、结构、语法、修辞、逻辑等(某方面来讲也是一种知识)要正确,编辑要把好关,对其中出现的差错要纠正过来。一家报纸在通栏大标题的副题中出现了大桥“建于康熙年间,是古代南京南郊交通要道,李白曾漫步桥上留下绝唱”,并在文中小标题再度出现(见图1-3)。这种把唐朝的李白穿越到清朝康熙的事情只是文艺上的戏说,如此低级的错误赫然出现在新闻标题中,显然是把关不严造成的。另外,技术关也指版面编排中要遵守一些“行规禁忌”,避免出现并题、逆转、轻重不匀、图文不一等技术性的差错,这部分内容详见后面版面编排一章的内容。

三、编辑是新闻的再创作

编辑与记者对新闻的素材和作品的理解评价是不同的。从记者的角度来讲,素材是采访所得的资料,对材料进行取舍、加工完成的稿件就是作品。从编辑方面来看,手中的稿件不管来自何方,是记者的还是通讯社的或是通讯员的,它们都是素材是半成品,编辑要对它们选择、修改,制作一个恰当的标题,再通过各种编排手段,制作为版面诉诸社会公众,才是最终的新闻作品。就是说,读者看到的报纸上的报道,许多已经不是记者采写的原始形态的稿件,而是经过了编辑对稿件加工的再创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再创作突出稿件的长处

要发表的稿件总是有某方面的价值,否则编辑不会将之入选。但不少稿件往往是内容好,却在形式表现方面欠缺,会妨碍读者对新闻的理解与接受。如主题被冗长的叙述冲淡,或结构组织松散,或运用题材失衡,或报道角度不当等,这些消极的因素掩盖了稿件中有价值的东西,照直发表不会读者喜欢,发挥不了应有的效果。编辑通过对稿件的精心修改,扬长避短,突出稿件中有价值的地方,消除稿件中的消极部分,在编排中制作出色的标题,在版面中突出使稿件增光添色,刊发后能产生好的影响,争取好的效益。报纸刊发的所有稿件,都是经过了编辑这样或那样的再创作而成。

2.通过再创作搭建与读者的桥梁

作者写稿是想向读者分享新闻信息或表达某种情感,由于受本身视野、环境、信息等局限,有时候作者不一定了解读者到底喜欢什么东西,因而所写的有些可能不适合读者的需要,而有些读者想知道或者需要知道的只谈了一点。这样,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或者说读者与报纸之间可能存在一点隔阂。编辑统揽全局,接触稿件多,信息灵一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并且通过读者反馈的渠道,对他们要求和心理有比较多的了解。因此,在对稿件的再创作中就能较好地把读者需要的予以表现,或者把作者想表达又未能很好表达出来的内容,通过再创作予以突出(例如在标题上),引起读者的关注。就是说,编辑采取各种手法,使作者发出的信息能引起最大限度地读者注意,为其理解与接受,无形中也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关系。这样,通过编辑的再创作,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报纸与读者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3.通过再创作反映社会生活全景

无论是记者还是其他人采写的稿件,都是单篇的、零散的,只能摄取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一个侧面。任何人的能力再大也只是“散兵游勇”,无法在稿件中穷尽社会的方方面面,读者只能从中了解到现实变动的一个镜头。编辑的再创作,通过对稿件的组合、编排,可以把这些分散的稿件整合起来,使它们在版面上成为一种互有联系的整体。这样,读者从报纸上看到的就不只是现实生活中零散的镜头,而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完整生活画面。如奥运会期间,记者每天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采访几场比赛,而每天的比赛却有若干项目的几十场!编辑将各个记者的分散采访报道汇集起来,将它们编排成统一的版面或版组,读者就可以看到每天完整的比赛情况。

4.通过再创作引导社会的舆论

报纸是社会公器,承担着引导舆论的职责。一些稿件孤立地按原样发表,往往引不起读者多大的注意。编辑对稿件处理时,突出什么,弱化什么,如何制作适当的标题,在版面上怎样安排稿件,运用些什么编排手段来强化稿件,或者为它配置其他稿件,或者为它配置评论等,都可以突出稿件,放大稿件的价值,让读者对之刮目相看,更好地去把握稿件的主题思想,从而也达到将读者引往编辑所希望的方向上去。这些方法都是编辑在对新闻再创造中常用的手法,以此来达到引导舆论的效果。

四、编辑是主要的发言人

报纸不仅要报道发生的各种新闻,对现实中的许多问题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尤其是对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原则问题,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限制什么,应发出自己的声音,报纸对新闻事件发表意见,有的可以通过记者或他人撰写的稿件中表达出来,但主要还是由作为把关人的编辑来进行的,通常是直接的发言和间接的发言两种方式。

直接的发言,就是报纸上刊发的各种评论,这是最鲜明的表态手段。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等,这些大都由编辑部人员撰写,直截了当表明报纸对新闻事件的立场态度,引导受众正确地认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

间接的发言,形式非常广泛。从大的方面来讲,编辑对什么稿件选用与否,其实就是一种广义的间接发言。如来稿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所褒贬,编辑采用了,就表明了一种态度。狭义的间接发言,编辑在报纸的表现上运用得更为普遍。标题和版面安排,就是特有的间接发言方式。标题有对新闻揭示、评价的作用,其揭示、评价就表现了对新闻的某种态度,引导受众更好地领会新闻内涵。标题的字号大小、厚薄、长短,都是一种间接评价的手段。版面安排更显示出编辑的间接评价,把什么稿件安排在重要位置,什么稿件安排在次要位置,各种编排手段如线条、图像、字体、字号、色彩的运用,都显示出编辑的一种倾向性,从而影响读者对该新闻的理解。同一篇稿件,位置不同,标题不同,编排手段不同,体现的价值都不同。一篇稿件是否配言论、图片或色彩,也可从中窥见编辑对它的情感态度。编辑还可改变原稿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如一篇稿件对某事写得很长很仔细,表明作者对这个事实的重视。可编辑在修改中将它删繁就简甚至处理成简讯,或是改变了它的体裁形式(如将通讯改为消息),也表现出编辑对这篇稿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