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出版于1929年的成名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诚如某些西方学人所说:在巴赫金之后若想规避巴赫金而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是不可能的了。瓦·伊·萨杜罗指出:“巴赫金……给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点……巴赫金使形式主义文艺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得以大大地丰富了,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一大批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家。”[146]我们知道,在苏联时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由于某种社会历史原因,曾经一度被戴上“反动作家”的帽子而成为研究中的禁区(原因在于他曾在《群魔》中对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革命民主派的政治主张,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鞭挞。此书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其他著作一样,里面充满了那个时代社会思想斗争的痕迹)。但在如今才重新复现于历史的地平线上的“白银时代”,在20世纪20年代中,知识界在一定程度上还享有一定自由。这样,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思想上艺术上的重要性,研究他成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一个自主选择,使得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成为一时风尚。如上所说,“白银时代”俄国思想家围绕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纪之谜展开了密集的研究,使得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一时之间成为俄国文学研究界的首要问题和讨论的核心。
20世纪苏联大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曾在与丽吉娅·丘科夫斯卡娅的谈话中指出,巴赫金关于复调小说那些理论,被时人热捧,而她却觉得一点儿也不稀奇,因为她早在“白银时代”就已从当时的大师维亚·伊万诺夫那里听说了。[147]女诗人这里指的是维亚·伊万诺夫的博士学位论文,据说内容是论证酒神迪奥尼索斯现象与俄国的关系问题的。而从伊万诺夫的下述言论中,我们也依稀听得到后来在巴赫金著作中发出黄钟大吕之声的微妙动机:“和交响乐的创作者一样,他(指陀思妥耶夫斯基——笔者)在长篇小说中应用了音乐中按照主题和对位法发展音乐的方法——作曲家采用变奏和转调引导我们把整部作品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从心理上予以体验和接受。”[148]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也同样认为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有其灵感的来源,那就是曾在“白银时代”被尊为大师的维亚·伊万诺夫。据他们说,巴赫金自己也承认“自己受惠于维亚·伊万诺夫。特别是其论文集《犁与界》和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论文(1911)。伊万诺夫将认识论和宗教真理本质论问题转化为交往问题,于巴赫金是”“心有戚戚”也。后来的巴赫金将交往和对话作为其认识论的核心问题。[149]当代俄国文艺学界也同样认为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与维亚·伊万诺夫有关。卡扎尔金(А.П.Казаркин)就认为维亚·伊万诺夫的论文《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悲剧小说》的确影响了巴赫金的复调小说观。[150]
在复调小说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巴赫金一度曾受到影响的俄国固有的聚议性(соборность)理念,也同样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聚议性意为“集体”和“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巴赫金所隶属于其中的“复活”团体“寻求一个理想的共同体,在那里,每个个体都将自由发展,没有绝对的权威,但所有人都感到彼此相连——这如同是把巴赫金式的复调或杂语转化成了社会形态。”[151]
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指出:“巴赫金是第一位察觉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使用复调的批评家,这是因为他是唯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主义的批评家,他拥有一种完整的话语理论,其复杂性可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相媲美。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批评家巴赫金都不是首次构思这种理论的人;两人毋宁是携手建立了一种超语言学,以在世界中揭示创作过程的含义——在这个世界里,意义只能在对话中产生。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巴赫金为成就他的‘自我’而最需要的那个‘他人’:巴赫金将陀思妥耶夫斯基当作一位开天辟地式的人物,尽管巴赫金驳斥绝对的优先性,但陀思妥耶夫斯基仍具有这种优先性。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便成了巴赫金的又一副面具:在复调的‘发现者’身后站立着杂语现象的发现者。”[152]
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理论中最早知名最有趣同时也是引起争议和误解最多的一个概念。对于误解的产生巴赫金自己也难辞其咎。在1929年版本里,巴赫金并未给复调以明确的概念,而是仅只讨论了复调小说应当如何表现主人公和思想,怎样构造情节和如何使用双声话语的问题。有一点很清楚:狂欢化未必与复调相关,但作为真理的对话却可以肯定是构成复调的一个成分。《散文学的创造》的作者指出,这本书里“无意识的创造更会成为导致误解的理由,因为巴赫金是按照对话的方式来讨论复调的,可他几乎并未告诉我们他心目中对话的概念又是什么。其他关键术语也同样用得极不严谨”[153]。此外,巴赫金所采用的这个词本身具有反直觉的意味,因而也容易导致误解的产生。
复调并非所有小说的特征,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第一个复调小说家。除此之外,很少有小说家符合复调小说的概念(但还是有许多)。复调与杂语并非同义词关系。杂语指语言中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和歧异性,而复调则指作者在文本中的立场而言。许多作品是杂语的,但只有很少一些是复调体。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常常被人弄混。
常有人批评作者观点(或立场)在复调小说中的缺席。例如,托多罗夫即始作俑者。但巴赫金已经表明复调小说作者并非没有思想或无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或价值观。作者的立场不可能不出现在作品中。这立场可能发生急遽变化,但绝不可能彻底缺席。复调小说作者的立场会与独白体小说有所不同,仅此而已。复调小说也不会没有统一性。没有统一性的作品是有缺点的作品。复调小说的统一性与独白体略有不同而已。在巴赫金的观念里,复调天生优于独白,二者都不仅仅表现在小说中(作为一种小说体式),而且,更重要的,它们还是文化形态或思维方式的特征描述。
独白原则最大限度地否认在自身之外还存在着他人的平等的以及平等且有回应的意识,还存在着另一个平等的我(或你)。在独白方法中(极端的或纯粹的独白),他人只能完全地作为意识的客体,而不是另一个意识。不能期望他的应答会改变我的意识世界里的一切。独白是完篇之作,对他人的回答置若罔闻,它不期待他人的回答,也不承认有决定性的应答力量。独白可以在没有他人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它在某种程度上把整个现实都给物化了。独白觊觎成为最终的话语。它要把被描绘的世界和被描绘的人物盖棺定论。[154]
实际上,按照巴赫金的观念,独白等于(文化)的封闭、艺术的死亡,思维的停滞,过程的完结;而复调则不然,它生气勃勃,阳刚十足,它是未完结的、是动态的、有机的、活跃的、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虽然未曾明说,但独白在巴赫金心目里指代统治文化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而复调则意味着狂欢、生命的活力,意味着飞扬蓬勃的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是,巴赫金把最先出现在沃洛希诺夫著作的他人话语作为论述的话题,这表明他们在一些基础理念方面具有一定的分享性。此外,这同时也表明巴赫金理论生长表现出来的“过程性”,因为我们看到,后来被称为“对话主义”的那种概念,此期却被称为“复调”,而在更早些时候,在巴赫金小组活动期间,显而易见,曾经有过一个另外的名称,那就是“他人言语”。沃洛希诺夫写道:对话问题越来越引起语言学家们的关注,甚至已经成为语言学关注的中心。这是因为言语的语言实际单位……至少是两种话语的相互关系,即对话。“但是对对话进行有效的研究,还要求更深入地探讨他人言语的表达形式,因为在它们中间反映出基本不变的积极接受他人言语的倾向,而且要知道这种接受对于对话来说也是主要的。”[155]
我们可以看出,他人言语、双声话语、一语双声、复调、对话……是一个概念系列,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和相通的。试看巴赫金的表述:“我们对别人讲的话,要表示自己的态度。在日常言语中,这可表现在轻微的嘲弄或讥讽的语调中(如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卡列宁),表现出惊异、困惑、疑问、忧虑、赞赏等语气。这在日常会话的言语交际中、在科学和其他思想话题的对话和论争中,是相当简单和十分寻常的双声现象。这是相当粗俗而少有概括力的双声性,往往是个人的直接的双声性:重复一个参与者的话语而改变其语调。”[156]
巴赫金和沃洛希诺夫“通过他们对对话(一种尚有疑问的对话现象)的表述,帮助我们让我们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了的杂乱无章的离题散漫的话语现象加强了关注”[157]。《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的意义首先在于他首次表述了对话理论(主义)和复调小说理论。这在当时不啻为“旷野的呼告”。当然,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白银时代思想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或评论的一个总结和归纳。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指出,在巴赫金那里,“所有价值都以两个不同的中心即我与他人为基础。我将一套价值用于自身,而将另一套价值用于与我相异的他人。反过来,他们也在他们自身与其他人之间做出同样的区分。在两套价值系统之间,对话在其最深的层次上展开。”[158]
对话体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展开为一个波澜壮阔的“意识现象学”。巴赫金则在其著作中,将“所有这些意识彼此依存的结构转译成社会关系的语言,转译成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即转译成广义的情节关系)”。而小说“作为一种体裁”,“实际上是另一种知觉器官”。[159]沃洛希诺夫-巴赫金写道:
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识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个意志的范围。可以这么说,复调结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意志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160]
这样一来,作为一种无所不包的世界观的独白系统便被摒弃,一个多元化的、众多意识进行狂欢化表演的艺术世界开始展现。“从独白的世界观到对话世界观的过度几乎像从地心说转为哥白尼宇宙观一样重大。”“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说引发了一个小小的哥白尼式的革命。”[161]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米兰·昆德拉不但认同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而且,还有他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好像巴赫金本人并不喜欢用音乐术语来解释“复调”的含义,而昆德拉则不然,径直采用音乐术语来阐释复调的内涵。他说:“音乐复调,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声部(旋律)同时展开,虽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却仍保留各自的独立性。”“我借用了一个音乐学上的词来指这样一种结构:复调。您会看到将小说比作音乐并非毫无意义。实际上,伟大的复调音乐家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声部的平等:没有任何一个声部可以占主导地位,没有任何一个声部可以只起简单的陪衬作用。”他的解说符合一般人的理解,相信也会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的。巴赫金本人谈复调时,也许是时代环境使然,唯独绝少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其中原因想必都能心领神会。昆德拉作为一个“局外人”,因而“无利害关系纠缠其间”,所以,能够畅所欲言。说到复调,他径直以《群魔》为例加以解说:“《群魔》这部小说,如果您从纯粹技巧的角度分析,可以……说:一、关于年老的斯塔夫罗金娜和斯捷潘·韦尔霍文斯基之间爱情的讽刺小说;二、关于斯塔夫罗金跟他的那些恋人的浪漫小说;三、关于一群革命者的政治小说。由于所有的人物之间都相互认识,一种微妙的小说技巧很容易就能将这三条线索联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昆德拉接着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与布洛赫的复调进行了比较。并且直言不讳地承认,他自己也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采用了复调小说手法。[162]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对话主义作者观,以与传统独白主义作者观(作者犹如上帝)相对立。作者与其人物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巴赫金之后,罗兰·巴特也认为作者对于自己写下的文字,也不是“主人”,而是“客人”。文字的意义处于游移中,连作者也无从加以把握,所以,结论是:作者已死。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恰好处于从传统作者观到后现代作者观的转折点上。[163]
“‘最高级的建筑学原则’则是在关于复调话语的理论中被认识的。这一原则就其本意而言原是一种用来理解个性、意识和话语的对话策略,它不仅体现在复调小说概念里,而且也体现于巴赫金关于人文学科的整体构思中,这一构思还体现在有关罪恶问题的假设,体现于巴赫金早年关于应答性的思想,而且还反映在他晚年关于‘人文科学方法论’以及‘创造性理解’问题的思考中。”[164]“正如加切夫所指出的那样,在巴赫金的宇宙里‘没有现成的创造,因为世界每次都是被创造出来的——在交际中,在交流中,在我们相互聆听的努力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巴赫金是个反希腊人和反柏拉图主义者。’”[165]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就其潜在的意义来说,也俨然是个作者。[166]
当代俄裔美国学者、后现代主义者爱泼斯坦则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做出了带有“后现代”意味的解读,不失为一家之言。事实上,讨论巴赫金,我们首先需要抛开旧有的思维范式:似乎无论做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不如此,便谈不到什么研究。看来,我们必须要求自己首先跟上巴赫金的思路,那就是对话正未有穷期,所以,谁都无权说出“最后那句话”:
无论论述死亡还是上帝,无论论述恐惧还是爱情,无论论述什么问题时,我们都无法直接察觉巴赫金-作者及其与巴赫金-人的吻合,这样一来,我们因此也就无从认识这位神秘的思想家。他思想的“第一作者”和潜能仍然停留在一切现实化的界限之外,也就是说仍然“被沉默所包裹着”。巴赫金只不过在其为数众多的、有名或无名的同貌者们身上加以表达,与此同时却又从未和他们混为一谈。
……
我认为巴赫金本人以存在-对话世界观为基础构建和发展的众声喧哗理论,并不能像其他许多思想家那样完全解释在巴赫金那里著作权分享和多人作者这种现象。巴赫金在其有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中加以最完整表述的对话观,要求以具有两个或是若干个单独的个体意识为前提。我所能够知道的只有我自己的意识这一个点,而这个意识本身对自己却又一无所知,于是便对自己本身的、与其自己本身彻底格格不入的判断加以拒绝,因而便会以人物的名义进行思考,将此类思考像援引他人思考一样放在引号里。我对于巴赫金概念的古代-文艺复兴色彩有点反感,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相互交谈的个别人的种种意识的肉体体现。我看不出对别人的意识能有什么特殊需要,因为我自己的意识对我而言就是一个绝对的他者。与曾经说过“我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的苏格拉底不同,我要说的却是:“我不知道什么是我所知道的。”我知道的要比我仅仅从我个人意识的边缘出发所能知道的要多。不过柏拉图实际早就在他的认识论里指出过这一点了,他说这是анамнесиса,即对尘世生活中已被忘记,但却在降生之前曾经体验过的一切的回忆。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我们所知道的,不知道从前的某个时候,在有“我们之前”,我们的意识的那些体验。我的意识外在于我本身,我在我的意识中找不到我自己的“我”,而只能找到为数众多的会思考的人物Я.А.,И.С.,Р.Г.,И.М.,М.И.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与巴赫金不同,对我而言“他者”意味着“我自己”,对之我一无所知,它只属于在我身上的某个他者——其属于他者的程度决定它不可能成为一个有着他者立场和声音的另外的一个单个个人。与此同时这个在我身上的会思考的他者又如此之异己,以至于他不可能成为他人的自我,或与某人的‘我’和自我意识吻合。[167]
与此同时,在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的影响下,法国掀起了一场新小说变革,新小说和地下室人小说就是在这场变革中涌现出来的新东西。
[1]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页。
[2]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4页。
[3]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2页。
[4] Michael Mayerfeld Bell,Michael Gardiner:Bakhtin and the Human Sciences:No Last Words,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8,p.4.
[5] Michael E.Gardiner:Mikhail Bakhtin,Vol.2,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3,p.244.
[6] М.М.Бахтин:Pro etcontra.Личность и творчество М.М.Бахтина в оценке русской и мировой гуманитарной мысли,Антология.Том 2,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Русского Христианск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2001,С.38.
[7] Don Bialostosky:“Bakhtin’s Rough Draft:Toward a Philosophy of the Act,Ethics,and Composition Studies”,Rhetoric Review,Vol.18,1999-2000 (Autumn),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n Press,p.6.
[8] Akexander Mihailovic:Corporeal Word:Mikhail Bakhtin s Theology of Discourse,Evanston,Illinois:Northwestrn University Press,1997,p.52.
[9] Karen Hohne,Helen Wussow:A Dialogue of Voices: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and Bakhtin,Minne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4,p.ⅩⅢ.
[10]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89~90页。
[11]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42.
[12]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50页。
[13]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48-49.
[14]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17-18.
[15] Michael Mayerfeld Bell,Michael Gardiner:Bakhtin and The Human Sciences:No Last Words,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8,p.193.
[16]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30.
[17]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31.
[18]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页。
[19] М.М.Бахтин:Беседы с В.Д.Дувакиным,Москва:Согласие,2002,С.7.
[20]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42.
[21] Michael Mayerfeld Bell,Michael Gardiner:Bakhtin and the Human Sciences:No Last Words,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8,pp.183-184.
[22]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7卷,万海松、夏忠宪、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第2版,第99页。
[23]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5.
[24]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6.
[25]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4.
[26]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1.
[27]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44页。
[28] М.М.Бахтин:Pro etcontra.Личность и творчество М.М.Бахтина в оценке русской и мировой гуманитарной мысли,Антология,Том 2,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Русского Христианск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2001,С.136-137.
[29]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10页。
[30]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3页。
[31]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92页。
[32] Ф.М.Дстоевский:Дневник писателя,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Лениздат,1999,С.11.
[33]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7页。
[34]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9页。
[35]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3页。
[36]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4页。
[37]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93页。
[38] Greg Nielson,Bakhtin and Habermas:“Toward a Transcultural Ethics”,Theory and Society,Vol.24,No.6.(Dec.,1995),pp.803-835.
[39]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56页。
[40]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56~57页。
[41]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3页。
[42]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4页。
[43]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5页。
[44]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53页。
[45]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54页。
[46] М.Н.Эпштейн:Знак пробела:О будущем гуманитарных наук,Москва:Новое литератур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2004,С.758.
[47]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94页。
[48]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2页。
[49]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9页。
[50]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5页。
[51]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74页。
[52]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7页。
[53] Michael Eskin:Ethics and Dialogue in the Works of Levinas,Bakhtin,Mandelshtam,and Celan,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p.74-75.
[54] Michael Mayerfeld Bell,Michael Gardiner:Bakhtin and the Human Sciences:No Last Words,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8,p.184.
[55] Craig Brandist,Galin Tihanov:Materializing Bakhtin:The Bakhtin Circle and Social Theory,New York and Oxford:St.Martin s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St.Antony s College,2000,p.9.
[56] Michael F.Bernard-Donals:Mikhail Bakhtin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Marxism,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15.
[57]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14页。
[58]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16~17页。
[59]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14~15页。
[60]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91~392页。
[61]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16页。
[62]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19页。
[63]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45页。
[64] Michael E.Gardiner:Critiques of Everyday Lif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p.44.
[65]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18页。
[66]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41~242页。
[67] Michael E.Gardiner:Mikhail Bakhtin,Vol.2,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3,p.113.
[68] Ю.М.Лотман:История и типолог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Искусство-СПБ,2002,С.152.
[69]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73.
[70]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72.
[71] Ю.М.Лотман:История и типолог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Искусство-СПБ,2002,С.154-155.
[72]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19页。
[73]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0页。
[74] 〔美〕卡特林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91页。
[75]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19~120页。
[76]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19页。
[77]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21页。
[78]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05页。
[79]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18页。
[80]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28页。
[81]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33页。
[82]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58页。
[83]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87页。
[84]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34页。
[85]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24页。
[86]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25页。
[87]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26页。
[88]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28页。
[89]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29~130页。
[90]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33页。
[91]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36页。
[92]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37页。
[93]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48页。
[94]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49页。
[95]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58页。
[96] Michael E.Gardiner:Mikhail Bakhtin,Vol.2,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3,p.109.
[97]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78页。
[98]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79页。
[99] Michael E.Gardiner:Mikhail Bakhtin,Vol.2,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3,p.109,p.110,p.112.
[100]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7页。
[101]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61页。
[102]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63页。
[103]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64页。
[104]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65页。
[105] Michael Mayerfeld Bell,Michael Gardiner:Bakhtin and the Human Sciences:No Last Words,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8,p.208.
[106] Michael Mayerfeld Bell,Michael Gardiner:Bakhtin and the Human Sciences:No Last Words,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8,p.209.
[107] Greg Marc Nielsen:The Norms of Answerability:Social Theory between Bakhtin and Haberma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p.209.
[108] С.С.Конкин,Л.С.Конкина,Михаил Бахтин:Страница жизни и творчества,Саранск:Мордовское книж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1993,С.336.
[109] С.С.Конкин,Л.С.Конкина:Михаил Бахтин.Страницы жизни и творчества,Саранск:Мордовское книж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1993,С.337.
[110] Michael E.Gardiner:Mikhail Bakhtin,Vol.2,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3,p.109.
[111] Ю.М.Лотман:История и типолог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Искусство-СПБ,2002,С.149.
[112] Ю.М.Лотман:История и типолог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Искусство-СПБ,2002,С.154.
[113] Ю.М.Лотман:История и типология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Искусство-СПБ,2002,С.149.
[114] 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苏东巨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第314页。
[115] 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苏东巨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第312页。
[116] Greg Marc Nielsen:The Norms of Answerability:Social Theory between Bakhtin and Haberma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p.145.
[117] С.С.Конкин,Л.С.Конкина:Михаил Бахтин.Страницы жизни и творчества,Саранск:Мордовское книж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1993,С.334.
[118]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17页。
[119]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17页。
[120]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17页。
[121] Victor Erlich:Russian Formalism:History Doctrine,Fourth edition,The Hague,Paris,New York:Mouton Publisher,1980,p.25.
[122] 汝信:《克尔凯郭尔》,《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8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第48、51页。
[123]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98页。
[124] 〔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1055~1056页。
[125] К.Г.Исупов:Бахтинолог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я.Переводы,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Публикации Алетейя,1995,С.32.
[126]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37页。
[127]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51页。
[128]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51页。
[129]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90~191页。
[130]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98页。
[131]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08页。
[132]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05页。
[133]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54~155页。
[134]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59页。
[135]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59页。
[136]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69页。
[137]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08页。
[138]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09页。
[139]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27页。
[140] Greg Marc Nielsen:The Norms of Answerability:Social Theory between Bakhtin and Haberma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p.107.
[141] Michael Eskin:Ethics and Dialogue in the Works of Levinas,Bakhtin,Mandelshtam,and Celan,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2.
[142] 〔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400页。
[143] 〔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404页。
[144]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7卷,万海松、夏忠宪、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第2版,第69页。
[145] Michael Mayerfeld Bell,Michael Gardiner:Bakhtin and The Human Sciences:No Last Words,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8,p.164.
[146] Анастасия Гачева,Ольга 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 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 контекст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30-1930-х годов,Том 2,Москва:ИМЛИ РАН,2003,С.499.
[147] Konstantin Polivanov,Patricia Beriozkina (trans.):Anna Akhmatova and Her Circle,Fayetteville:The University of Arkansas Press,1994,p.251.
[148] М.М.Бахтин:Pro etcontra.Личность и творчество М.М.Бахтина в оценке русской и мировой гуманитарной мысли,Антология.Том 2,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Русского Христианск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2001,С.18.
[149]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36页。
[150] А.П.Казаркин: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критика XX века,Томск: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Том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04,С.67.
[151] 〔美〕卡特林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172页。
[152]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318页。
[153] Gary Saul Morson,Caryl Emerson:Mikhail Bakhtin:Creation of a Prosaics,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232.
[154]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86页。
[155]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2卷,李辉凡、张捷、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68页。
[156]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10页。
[157] Michael Mayerfeld Bell,Michael Gardiner:Bakhtin and the Human Sciences:No Last Words,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8,p.14.
[158]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319页。
[159]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319页。
[160] 〔苏〕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刘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第50页。
[161] 〔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321页。
[162] 〔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92~94页。
[163] 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辞典》,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第1版,第599页。
[164] Carol Adlam,Rachel Falconer,Vitalij Makhlin and Alastair Renfrew:Face to Face:Bakhtin in Russia and the West,Sheffield,England:Sheffield Academic Press,1997,p.179.
[165] Caryl Emerson:The First Hundred Years of Mikhail Bakhti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p.159.
[166] 〔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刘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第1版,第54页脚注2。
[167] М.Н.Эпштейн:Философия возможного,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Алетейя,2001,С.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