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收到礼金后,除去买书及DVD外,还去了一趟理发店,花了12欧元剪头发。假设我拿着当年收到的锡杯去理发店,代替现金,请设计师帮我理发,读者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我的设计师是个非常亲切且热情的希腊人,我想她会大笑,拿起锡杯掂掂重量,考虑是否该拿它来敲我的头。
若没有钱币制度,请理发师剪头发的报酬,便需是她眼中等值的事物。例如,我可以在她打烊后,留下来打扫店面。不过,如此一来我就无法准时完成这本书。况且,书写对我而言还是比打扫容易得多。或者,我也可以拿我父母农场所生产的香肠,付给理发师作为理发费用,她可能会接受这种交易。不过,拿着香肠到酒吧或超市,想要以物易物,可能就很难成功了。
造成以物易物难以通行的原因有许多。如果别人拥有我想要的东西,只有同时满足两种条件的情况下,我才可能得到它:一、物主愿意出让;二、对方愿意接受我提出的交换方式。同时,双方必须拥有共识,认为双方所提出的交换物,皆为等价。
例如,如果有人想出让牛仔裤,又刚好看上我的脚踏车,而我正好也想将脚踏车脱手。以上虽然满足以物易物的初步条件,但接下来还有其他考虑。例如,我可能认为,他的牛仔裤不值脚踏车的三分之一。这该怎么办呢?脚踏车又无法分解计价。可是,如果我拿现金,而不是用脚踏车交换的话,上述问题就不可能存在。牛仔裤的卖家也一定喜欢拿到现金,因为现金可随他支配。况且,现金还可任意分成好几等份使用,而且没有折旧的问题。
专家认为,钱币是非常实用的度量衡单位及交易媒介。在一般情况下,钱币既不会腐烂,也不会折旧。一张用得皱巴巴且沾满污渍的10元钞票,和一张平整崭新的10元钞票完全等价。因此,专家认为,钱币也具有价值储藏(store of value)的功能。
硬币为什么是硬币
钱币要能通行,必须先获得人们的信任。相信钱币所代表的价值,并且别人也必须认可这个价值。若没有这层信任,人们便不可能拿出物品交换钱币。
理论上,只要能够赢得人们的信任,任何东西─包括圆珠笔、名片在内,都可以拿来当成钱币使用。不过,如果被视为钱币的东西,人人皆可毫无限制且轻松地复制生产,很快人们便会对它所代表的价值失去信任。
历史上,世界各地出现了各形各色的货币形式。位于西太平洋雅蒲岛(Yap)上,便曾使用巨石板(Yap stone money)作为货币,至今这种货币在当地传统节庆时,仍具有些微的作用。巨石板体积庞大,长度甚至高达4米,具有不易携带的特点,正是这个特点,极可能是造成此种货币形式无法广为流传的主因。
除去不易携带的缺点不谈,巨石板至少具有两大优点:第一,不容易崩坏;第二,数量有限。从前,岛上居民必须冒着生命的危险,才可能取得新的巨石板:首先得划竹筏至600公里外出产石矿的岛上,开采大石块,再将石板装上竹筏,运回雅蒲岛。由于过程太艰辛,岛上的巨石板数目得以维持固定,使其稀少性及价值皆能保持不变。
另外,斐济群岛(Fiji islands)的居民使用鲸鱼牙齿作为货币;印第安人则将贝壳制成珠串,当成货币使用。德国在“二战”后,香烟曾有一度成为如货币般的交易媒介:在新发行的货币市场行情尚未稳定时,用香烟可以换取面包、鸡蛋或是奶粉。
历史上,第一次使用金属制造的硬币大约发生于4000年前。这些硬币具有所有通行货币的特点:便于携带、不易损坏,并值得信赖。由于铸造硬币的金属材质本身便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较容易赢得使用者的信任。例如,希腊人在2700百年前便开始使用银币,而银本来就是贵重金属,还可用来打造饰品。希腊人所铸造的银币成分维持400年不变,相当值得信赖,因此通行范围甚广,在西班牙,甚至印度,古文明研究学者都曾发掘出希腊银币。
可以自己印纸钞吗
古代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便开始使用纸钞。比起金属铸造之硬币,使用纸钞最大优点就是携带方便。不过,纸钞不像硬币,材质本身并不具有一定的价值,这也是纸钞和硬币最大的差异。
既然如此,古代中国所发行的纸钞,又如何赢得使用者的信任呢?首先,在那个时代,造纸并非易事。而且,印制纸钞是皇帝的特权,只有皇帝才有权下令印制。纸钞的效力及价值,全由皇帝决定。纸钞制度在古代中国通行了好几百年,也可看出人民对皇帝显然颇为信任。
欧洲纸钞的发展较迟,纸钞不如金币、银币,材质本身并无任何价值,因此无法轻易获得人们的信任。一直到18世纪初,苏格兰人约翰·劳(John Law)才想出一个好办法,建立一套发行系统,加强人们对纸钞的信任。此种方法即是在所有发行的纸卷上注明,持此卷者可随时交换特定数量的金币或贵重金属。后世印制真正钞票时,仍然沿用此种原则。
这种等价交换系统的原则,一直沿用至19世纪。世界上所有重要货币,皆可与强势货币美元兑换。美元钞票至1971年都享有政府的保证,可与中央银行交换等量黄金。今日,虽然美国中央银行里还存有许多黄金,但纸钞交换等量黄金的保证已不复存在。实际上,工业先进国家的人民,也无须黄金交换作为保证,而是自动信赖政府所发行的钞票。即便如此,近年来发生两大危机,使得此种信赖受到极大的打击:其一为金融风暴(financial crisis),其二则为欧债危机(euro crisis)。稍后,本书会再针对两者做详细说明。
看不见的钱
硬币及纸钞虽然是很好的交易媒介,但还是有个缺点:必须随身携带,出门购物时才能付给店员交换商品。而邮购公司或像亚马逊网络书店等商家,则是提供顾客无须出门、在家通过商品目录或直接在网页上选购之便利。如果顾客消费后,还得亲自出门将钱送至商家,这种购物方式便失去它的优势。因此,人们便想出新的方法,一种无须使用硬币及钞票的付费方式。
其实,历史上很早便出现非现金支付(cashless payment)的交易方式。导致这种方式出现的主因,是商旅的困难及危险:经商在500年前,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在欧洲,许多商人会设法集结成团,并雇用佣兵来保护旅程中的货品及人身安全。但即便如此,强盗打劫仍不时发生,常会因此失去货品及赚得的金钱。因此商人不愿携带大笔现金旅行,便想出存钱的方法。商人通常会将钱币存放于金匠处,因为金匠通常会有一个墙厚门重的储藏室,用来储藏准备打造成首饰的黄金。商人可安心地将钱存放在此处,并领得一张纸作为收据,明列出他交给金匠保管的金额。
根据这张收据,金匠必须担保支付持有者所列的金额。因此,这张纸也就变成一种支付承诺的证明。凭着这份支付承诺,商人也可拿来购买其他物品。如此一来,商人便无须使用现金,一样可以进行交易。例如,当他购进一大捆丝绸时,只要把金匠开立的收据交给丝绸商,丝绸商收下后再转交给金匠。而金匠回收此收据后,将上述金额如数计入丝绸商名下,再开列一张新收据交给丝绸商,同时也将金额从商人所寄托的钱数中扣除。这样一来,金匠所开列的收据,就变成支票。今日,支票使用在德国并不常见,但在美国仍然是很普遍的付款方式。
今日付款方式早已多样化,愈来愈少的人直接拿现金支付。最常见的非现金支付方式则是银行转账,特别是在缴费账单,例如,房租时,或是公司支付员工月薪,都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有了银行转账,月底发薪时,公司会计不必身怀巨额现金,以便转发给各个员工,而只要直接从公司银行账户转账至各个员工的账户即可。整个过程看不到现钞,银行只要做好登记,载明谁转出多少钱给谁,将支付金额从公司账号扣除,再添进各个员工账号里即可,所有转账记录都会载明于银行对账单中。
与金融卡付款方式相似的,还有信用卡。两者唯一的区别是,以信用卡付款,所付金额并不会立即从自己的银行账户中扣除。与信用卡连接的系统,会搜集所有以信用卡支付的金额,每月结算出总额,再由持卡者径行支付。在许多国家中,信用卡都比金融卡流行。不过有鉴于网络购物的盛行,企业也发展出新型付款方式,如PayPal。此外,今日也发展出手机付款系统,极有希望能在未来成为常态。
今日社会里,货币虽是交易媒介的主流。不过,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仍然存在。例如,德国许多城市都设有地区交换贸易系统(Local Exchange Trading System,缩写为LETS)。通过此种系统,人们可交换各种劳动服务,例如,一小时修剪草坪交换按摩服务,或者照顾幼儿一次交换两小时的数学家教。借由这些劳动交换,人们不仅享受劳动的乐趣,还可增进小区交流。
银行正在偷偷挪用你的钱
在现实生活中钱是很重要的东西,没钱就无法买东西。而提供人们钱币使用的机构,就是银行。接下来,读者将会明白,银行不仅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金融机构之一。银行保管钱币,再提供给顾客使用:或许是贷款,也就是顾客向银行借钱,之后必须连本带利地还清;也可能是从账号里支领款项,这时银行会从顾客的账户里拿出金钱交给顾客。
正因人们需要银行所提供的服务,这样的机构才可能出现。关于银行兴起的历史,大致可简述如下:早在公元前3000年,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便发展出与今日银行业务类似的商业行为,且通常在神殿或宫殿中进行。由于害怕强盗打劫,当时许多人会将值钱物品,如黄金和谷物等,寄放在神殿中。而神殿看守者,则有权将寄放的物品暂时出借,只要在约定交还物主的期限内将物品收回即可。看守者将存放的黄金或谷物借出,可换取薄利。因借出者,在约定期限内必须缴回比原来更多的数量。其中看守者所获得的利益,就是利息(interest)。
公元前700年,古希腊便出现一种类似今日银行家的职业。这些上古的银行家借钱给他人时,会要求借钱者签下归还保证,若无法归还借款,便得卖身为奴。此制度沿袭至罗马,仍然相当盛行。
到了中古欧洲,人们对银行家这个职业的认识,仅局限于换钱服务。提供此服务者通常会在市场中摆张桌子,桌子的意大利文为banca,这也成了西方语言中“银行”一词之字源;这些坐在桌子后的人,意大利文称作banchieri,也就是银行家,最早只提供兑换服务,渐渐地也开始替他人保管钱财。而将钱交给银行保管的人,起初并未有其他想法,只要求将来能从银行家手中领回等量的钱。
日后情况开始有所改变,特别是当人们对银行家产生信任后,银行家开始将接受保管的钱部分出借。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西方语言出现破产这一词汇:如果银行家无法在约定时间内将所保管的钱归还给所有者,摆在市场上的桌子就会被人破坏,意大利文称作banca rotta,即为西方语言“破产”(bankruptcy)一词之字源。
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银行组织,出现在公元1200年左右的威尼斯。这个银行名为Montevecchio,当威尼斯政府缺钱时,便向它借贷。此后,贵族、商人及工业界,需要借贷的人愈来愈多,银行设立也愈来愈多。直到今日,借贷仍是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一个对银行毫无概念的人,可能会非常诧异,原来他所存入银行的钱,并不会原封不动地保留在账户里。虽然在存折及对账单上,明列出顾客存入账户的金额,但这笔钱很快就会被银行转借给他人。就像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神殿看守人一样,银行就是将别人寄放的钱转借给他人而获利。
有时甚至可能出现下列状况:一个工人将一张100欧元钞票存入银行,银行又刚好将这张钞票借给雇用工人的老板。不久,老板将这100欧元钞票付给工人,工人再将这张钞票存入银行。如此一来,工人账户存款增加,老板的债务增加,银行生意也跟着增加。而整件事情的主角,只是同一张100欧元钞票,听起来的确很不可思议。
我儿子小时候有一阵子常上银行,检查他在那里的存款是否还在,因为他无法完全相信银行,这种想法其实是挺聪明的。
好利息与坏利息
银行出借代他人保管的钱,获取利息,称之为贷款业务(lending service)。如前所述,贷款是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利息则是银行提供借款服务所收取的好处。例如,当顾客跟银行借出100欧元,并说明一年为期,届时必须缴还银行110欧元。其中借出与缴回之差额10欧元,便是利息。正因利息的存在,银行才可能将其视为业务之一。
至于收取利息一事,争议不少。有人批评,银行只不过将别人的钱转借出去,再拿回更多的钱,等于根本没做任何事,便可轻松获利。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完全正确,银行还是在做事。毕竟,在借钱给顾客前,银行必须先从他处搜集足够的资金,这可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况且,世界上有这么多银行,抢着做同样的事。
第二个支持银行应该收取利息的论点,则是借贷本来就是一件高风险的生意。假使借贷者计划失败全军覆没,借出的钱无法收回,银行便可能陷入窘境,危急时甚至必须拿出自己的钱偿还。若要银行肯冒风险继续借贷,则必须有所收益,借以弥补可能发生的损失。
第三,贷款业务之所以存在,正因有人需要借贷,这也是支持利息存在的另一个论点。有人需要借贷,可能是因为想买房子,若得不到这笔贷款,便无法买下房子。要能拿到贷款,就必须找到愿意将钱借给他的人。而利息,便是促成将金钱出借给他人的最大诱因。若得不到利润,谁愿意将钱借给他人呢?
就这点而言,借贷对两方都有好处:银行可借此赚取利息,借贷者则可因此实现梦想,购入原本无法负担的东西。如此皆大欢喜,还能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吗?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曾提过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有一回,当费雪去按摩时,按摩师在闲聊时提起利息一事,并认为收取利息是一种偷窃的行为。费雪并未当场反驳,但在按摩结束,按摩师向他收取30美元费用时,跟按摩师说:“没问题,只是我不想现在给你,几年后再说吧。就算是你借我,有一天,我一定会还你这30元。”按摩师回答:“我可等不了这么久,我现在就要这笔钱。”费雪说:“你看,这不就代表,今天你能拿到的钱,比起一年或十年后才能拿到的钱,还要有价值吗?”若有人想一年之后再付30元,自然得付出更多,如32元,这个多出来的价钱,就是银行所称的利息,也是顾客可以不立即缴回银行欠款的代价。
因此,以较为复杂的方式来说,利息就是暂时出让钱财的价格。或者,利息就是换取现金的代价。
即便如此,认为借贷、利息和银行皆为恶势力的观点仍然普遍存在。这种看法也的确不是空穴来风。对某些人来说,借贷的确可能导致恶果。例如,贷款买房子后却失去工作,无法按时缴清贷款及利息,负债金额便会愈滚愈大,导致陷入无力负担的绝望困境。美国发生金融风暴后,许多人都陷入此种困境,无法自拔。
知识补充包:不值钱的有价证券
一般而言,人会受惊吓通常是因为事情毫无预警突然发生。而股市、银行,或是资本市场,便常常带给人们惊吓,且通常是因某张有价证券(security)突然跌破专家的眼镜,价格大幅滑落。这可能是股票,也可能是其他标载财产权的有价凭证。例如,某甲参与金矿开采,投资部分金额,因地质学家拍胸脯保证,此处一定可挖出许多黄金。结果,并未挖出任何金块,矿产不值半毛钱。而某甲手上那张证明拥有部分矿产的有价证券,也跟着变成连半毛钱都不值了。
若是参与这项投资的人数众多,就会有很多人和某甲一样损失财产,这种情况便会令许多人受到惊吓。不过,这种状况波及的范围有限,仅在投资开矿者的圈圈里。虽然如此,若损失金额庞大,还是可能产生极可怕的后果。
假设投资者不是个人而是银行,所引发惊吓的程度,可就更为惊人。近十年来所发生的经济危机中,主角皆是银行。如2008年前后所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雷曼兄弟投资银行(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拥有的有价证券,价格突然大幅滑落,导致破产。
当银行面临破产危机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如下:所有将钱存在银行的客户,一听到银行可能破产的消息,便会立即要求提领现金。银行便开始变卖所有可以脱手的资产求现,而最先抛售的,通常是最易变现的股票。当银行开始大量抛售股票,或者当很多银行同时一起抛售股票时,股价就会大跌,而波及其他持有股票的银行和投资者,造成更大的损失。
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引发的金融危机,导火线便是有价证劵。这些证券则和美国中下阶层购屋贷款所负担的债务有关,当这些人无力偿还房贷时,证券价格便极速下滑,更糟糕的是,没人知道这些证券到底在谁手上。全世界大部分银行都被怀疑可能拥有这批废纸,而可能出现财务危机。疑虑一旦出现,不只客户急着跟银行提取存款,就连银行之间也因彼此怀疑,而急着抛售手上所有可能变卖之物,以求兑现。且因保险起见,几乎停止对外借贷,连一般公司及个人都无法获得贷款。没有贷款,公司和个人便无法进行投资或是消费,经济因此衰退,造成公司倒闭,失业者剧增。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及其中央银行无不想尽办法,力挽狂澜。除了提供大量资金,拯救濒临破产的银行之外,并设法通过各种大型计划,刺激经济发展,例如,兴建新公路、设立新学校等,设法补救突如其来的重大损失。如此一来,国家负债大增,因而产生下一波危机,即是欧债危机。欧债危机也就是主权债务危机(sovereign debt crisis)。至于主权债务危机是什么,本书会再做详述。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许多人要求银行今后不得如此为所欲为,必须接受监控管制,国家也不可再动用人民缴纳的税金来拯救银行。有人考虑银行规模应该缩小,也有人认为银行必须存放更多的预备金,以备不时之需,并且也须缴纳更多的联合救济基金。所有做法都导向同一个目标,即是期望今后银行能够不必凭借外力,便有能力自行渡过危机。经历这十年来的经济危机后,人们已经了解,一家银行倒闭,可能受害的人数无法估计。
签了手机合约的那一刻,就开始负债
今日,借贷或欠债的可能性,都要比从前高出许多,尤其是年轻人,更容易陷入负债的状况。在德国,五分之一的年轻人身负债务,债主除了银行、邮购或网购公司之外,也可能是父母或亲朋好友,不过其中最常见的,则是手机电信业者。
除了使用预付卡外,一般来说,使用手机打电话其实是一种寅支卯粮的借贷形式。一直要到月底收到账单,消费者才会知道到底花了多少钱,通过银行自动转账扣缴功能,这笔钱马上就会从消费者账户扣除,且经常超出预算。因此,青少年在使用手机时必须特别留意,否则一不小心,银行账户便会出现赤字,给自己带来麻烦。
好债主与坏债主
而除了高利息之外,放款人还会要求抵押保证。向他借钱的佃农必须签下合约,表明如果未实时缴清借债,佃农所有家产都将属于放款人所有。虽然条件苛刻,但人在急难时,通常也别无选择,许多人也因此失去全部家产。以此看来,放款仿佛是件很不道德的事。不过,道德与否,如同世间所有人事一样,总有不同的看法。在谈论道德与否之前,我们应该先问,如果没有这些放款人,欠缴佃租的可怜佃农会发生什么事情?
结局很可能是一样的:地主一样会赶走佃农,并没收其家当作为欠租之补偿。相较之下,放款人至少带给佃农一线生机,一个继续保留租地的可能。而借款条件如此苛刻,和借款人是否存在的相关性其实不大,反而较可能和高佃租制度有关。
为什么我的钱会变得不值钱
德国在1923年时,曾出现一个奇特的经济现象:面包、牛奶或衬衫等民生用品,月底价格是月初的300倍。工人拿到的薪水愈来愈多,发薪时还得拿大袋子来装钞票,只是拿到这么多钱,工人却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不管他们拿到多少钞票,隔一天后,这些钞票就几乎都成为废纸。
这是德国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期,人民不仅失去所有的储蓄,也对经济社会及政治制度完全失去信心,整个社会深陷于绝望的深渊。
这到底是什么状况呢?原来,整个德国都笼罩在一个名叫通货膨胀(inflation)的恶灵之下。所谓通货膨胀,便是指市场上大部分商品或服务价格长期持续上涨,造成货币不断贬值。举例而言,今天1马克可以买到1磅奶油,明天只能买到半磅,后天仅剩四分之一磅。一旦发生通货膨胀,人们只会愈来愈穷。
所有其他工业国家所曾发生的通货膨胀,都无法与德国1922年至1923年的经历相比。正常的情况下,德国年通货膨胀率为1%~3%,而1923年10月,德国通货膨胀率则高达30000%,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导致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政府。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大举国债,为了偿还债务,政府便大量印制钞票,流进市场循环,导致物价不断上涨。那么,过量钞票和物价上涨的关联又是什么?
以下便以说故事的方式,来解释这个问题。
很久以前,在一个名为荒乡谬土之小国,突然出现一架直升机,从空中洒下100亿基尔德钞票,使得境内钞票数突然变成双倍。由于荒乡谬土一向与世隔绝,和其他国家没有任何接触,所有民生物资皆靠境内十家工厂及十家农场生产制造。如今,境内突然多出大量的钞票,人民手上握有的钞票增多,农夫、工厂主及商人,便开始提高商品售价,甚至是提高至原来的双倍。基尔德币的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折半,也就是说,如今1基尔德币只值从前的一半而已。
德国在20世纪20年代初,也有类似荒乡谬土的经历。但不同的是,钞票并不像在故事里那样,从空中落在每1个人头上。工人与职员为了能支付饭钱,必须要求更多的薪水。但是,在他们得到更多的薪水时,企业也同时提高商品售价,以便支付员工要求的高薪。物价提高后,员工只得继续要求加薪,因而陷入薪资与物价竞相提高的恶性循环。
在德国那场经济大波动的后期,工资变成每日发放。由于人们知道今日领到的钞票,明日便不值钱,储蓄便不再有任何意义。因此,只要一领到薪水,便立即花光所有手上的钱,谁知道同一套西装明天会涨成什么样的价钱?先买下来再说。
不过,消费者这种先买先赚的心理,商家也非常明白,因此也跟着顺应局势,提高商品售价。实际上,通货膨胀之所以形成,正是基于消费者的预期心理:相信未来通货膨胀的出现,并立即反应在现时的消费行为上。这种情势发展只能以疯狂两个字形容。
另一方面,政府为了应付市场需要大量钞票,购置新型制钞机,以便迅速印制钞票上市。最后,甚至干脆在原有旧钞的币值数后,直接补上几个零充数。而人们上街购物,还得用手推车堆满钞票才够。一则老笑话说,当时扒手行窃时,对满车的钞票不屑一顾,仅牵走更有价值的手推车。
钱要怎么保值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货币贬值可能使社会及经济陷入危机。德国又因其自身的历史教训,对此现象特别敏感。因此,无论是从政者或是经济学家,皆想尽办法避免惨剧再度发生。德国的历史教训同样也影响了欧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的货币政策,将货币发行数量视为通货膨胀的主因之一。
假设经济体系中所流通的货币数量,果真会影响通货膨胀,那么,控制货币数量便是一个防止通货膨胀的好方法。事实上,各国政府也的确采取此种政策,或者,更精确地说,各国政府皆委托中央银行,实行此种货币政策。另外,欧洲各国也共同设立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简称ECB),总部设于德国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
中央银行可说是银行中的银行,其业务和一般人民无关。例如,会向德国中央银行借钱的对象,是德意志银行、安联金融服务集团、信用合作联盟银行(Volksbank)、地区性公营储蓄银行(Sparkasse)等金融单位,比起一般银行,中央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印制钞票的权力。
当一般银行需要现钞时,便会跟中央银行借贷,并付利息。这个由中央银行所设定的利息,称为基本放款利率(prime rate),是最重要的利息指标。有时,我们会听到新闻报道说:“欧洲中央银行今日将基本放款利率提高四分之一个百分点。”这就代表钱币价值升高。
至于中央银行调高基本放款利率的时机,便是当专家认为,市场上太多现钞流通。现钞太多,容易导致通货膨胀,便须借由调高基本放款利率的方式,控制流通货币的数量。
当银行听到调高基本利率的消息后,便立即应变:调高利率,代表必须付给中央银行的利息增加,为了弥补亏损,便需跟着调高贷款利率。贷款利率升高,意味着贷款不利,企业因此暂缓并购或是投资计划。同时,银行提高贷款利率,通常也会一并提高存款利率。因此,许多人认为,比起借贷,还不如趁此机会赶紧将钱存入银行,赚取利息,而造成鼓励储蓄的效果。如此一来,流通于市面上的货币便会减少,随着货币减少,通货膨胀的危险也就跟着降低。
除此之外,中央银行还有两种抑制通货膨胀的方法:第一,是将手上的有价证券,如债券(bond),便宜地卖给各家银行,借此可减少市场货币流通;第二,则是强迫各家银行,将钱存入中央银行,使银行可外借的现钞减少,同样可以达到减少市场货币流通的目的。
欧洲中央银行规定,欧洲各国每年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也就是所有货品及服务的平均价格,比起上一年的价格,不得多出百分之二。但是就在一般认为各国皆遵从指示,按照计划进行时,突然爆发欧债危机。
欧元:是好主意吗
同样地,共同货币也带给企业不少便利。从前,如果德国公司想将一架标价100万意大利里拉(lira)的机器卖给意大利公司时,必须承担一种特别的风险,就是所谓的汇率风险(exchange rate risk)。因为意大利里拉兑换德国马克的价格,有可能隔夜便大跌,因而减少收入。有了欧元作为通行货币,欧洲内部的商业交易便稳定且容易许多。
不过,许多德国人对欧元仍然充满疑虑,认为还是使用旧有的马克较佳。在欧元成员国中,有些国家的旧有通行货币,并不像德国马克那样强势,例如,意大利里拉、希腊德拉克马(drachma)和西班牙比塞塔(peseta)都属弱势货币。对德国人而言,拥有一个强势的货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为什么拥有强势货币这么重要?简而言之,若拥有强势货币,人们可以毫不担心地使用存折上的钱,在国外旅游购物。听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举例来说,iPhone或汽油等商品,基本上都是以外币支付,如果本国货币,对外币(如美元)的汇率突然下跌,意即货币价值不如外币(美元),即便生产iPhone的Apple公司并未调高价格,国内iPhone一样会变贵。
另一方面,许多人也认为,欧洲共同货币可以强化彼此合作关系,并增进国际友谊。实际上,欧元也相当风光地维持了一段时期。而且,光从通货膨胀的角度来看,就算欧债危机达到高峰时,德国通货膨胀率还是低于马克时期。不过,无论如何,如今欧元还是面临重大危机。
要剖析欧债危机,就必须先从希腊这个面积不大的国家着手。因此,接下来笔者即以希腊为主,说明欧元到底面临什么样的危机。
希腊破产了?
自从希腊经济问题浮上台面后,有人便认为欧元前景堪忧。不过,尽管早有此预感,但当时还是没人能够预料到,这么小的一个国家,竟然会给欧洲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早在2009年,一些圈内行家便觉得情况似乎并不乐观。而希腊在十月国会大选后,新组成的政府发现,国家负债情况不如对外宣称那样低。实际上,希腊早已负债累累,光是2009年一年内,希腊政府的年税收,就比支出短缺了约十二个百分比。
当一个国家支出比收入高时,便须举债。如果是一般人,可能会到银行,询问银行是否愿意给予贷款。国家的做法也差不多,只是不仅询问一家银行,而是询问所有的银行、保险及基金等金融机构,是否愿意借钱给国家。如果价格合理,这些金融机构便会拿出现金借给国家。国家贷款一样得付利息,这种利息形式,便是债券。
不过,自2009年开始,金融机构便开始拒绝像从前一样提供低利率贷款给希腊政府。因为他们怀疑,希腊是否有能力偿还贷款。这个问题很快便浮上台面。由于金融机构拒绝继续提供贷款,希腊政府很快便陷入缺钱的窘境,所有政府日常支出,如各级公职人员的薪水、退休金和维持军队的费用等,皆无以为继。最后,其他欧元国家决定伸出援手,但要求希腊政府必须严格缩减开支。
事情为何会演变得如此严重呢?从历史来看,希腊经济状况长久以来便一直处在悬崖边缘。自从希腊成为独立国家后,政府大半时间不是处在无力偿还国债,就是破产的状况,而经济发展也长期不见好转。只是造成这波希腊经济风暴的原因,不仅是希腊经济发展的问题,还与欧洲共同货币密切相关。
在2001年希腊成为欧洲共同货币会员国后,各大金融机构曾对希腊充满信心,因为加入欧洲共同货币的希腊政府,提出一张漂亮的经济成绩单,说明国债已逐年减少。而这张成绩单,是其他欧洲共同货币会员国,对希腊所提出的要求:想加入欧洲共同货币,就必须满足降低国债并维持低通货膨胀率。希腊成功加入欧洲共同货币后,自然是已经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这一信任,却使希腊突然陷入一个从未经历过的奇妙局面:突然之间,希腊只要缴纳少许的利息,便能从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且,不只是希腊政府,一般私人及企业也都能轻松地获得贷款。更奇妙的是,贷款所需缴纳的利息,有时还比通货膨胀所造成的亏损要低。也就是说,贷款几乎可以说是免利率了。
希腊通货膨胀率通常在3%~4%之间,而欧洲中央银行规定,各欧元国之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从这一点来看,中央银行早该出面干涉。但因其他同属欧元国家的经济大国,特别是德、法两国,仍然维持低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一旦出手干涉,例如,调高贷款利率,可能造成打压经济发展,成长陷于停顿的状态。因此,欧洲中央银行对希腊通货膨胀超过既定政策的问题,便一直保持袖手旁观。
更可惜的是,希腊并未理性地运用这笔轻松获得的便宜资金。举例而言,希腊政府无视原本就已存在的过多的公职人员,还是拿着这笔钱,继续雇用更多的人;企业也因资金取得容易,便懒得多动脑筋,而丧失市场竞争力;举国上下皆抱着狂欢的心态,花掉大笔的钱,直到某一天,金融单位突然要求提高利息,不愿继续提供便宜资金为止。
突然之间,希腊成了全世界的焦点。人们这才突然发现,这个国家竟然有着一个负债累累的政府和一个毫无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就连希腊最负盛名的菲达起司(Feta),在德国超市所卖的品牌,竟然不是来自希腊而是丹麦。
这样一来,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希腊政府贷款利息不断提高,而利息一提高,就更不可能省钱,恶性循环的结果,便是深陷泥沼无法自拔。在欧元时代尚未来临前,希腊政府一旦陷入这种情况,所采取的策略不是宣布破产,就是改革币制,使旧币大幅贬值,或者两者并行。如此一来,不管是菲达起司、橄榄油,或是到希腊度假旅游,便会出奇地便宜,因而刺激经济发展。经济一旦起飞,国家收入增加,政府便能继续维持一般开销,一切恢复正常。
令货币贬值的策略,在已使用共同货币的情况下,希腊政府已无法使用。另一种可能的方法,则是离开欧洲共同货币,重新使用自己的弱势货币,但希腊不愿意放弃欧元。最后,只剩下一种选择,就是政府宣布破产,一切重新来过。只是,事情并非如此单纯。希腊政府通过发行政府公债大举国债,这些债券散存于欧洲各个金融机构。一旦希腊政府宣布破产,这些债券立时变成废纸,持有者的损失无可计量,而造成金融机构减少贷款,甚至面临破产边缘而求助于各国政府的惨剧。为了不让希腊政府落到宣布破产的田地,欧洲各国纷纷伸出援手,提供希腊政府借贷或担保等各式经济援助。这些经济援助的附带条件则是:希腊政府必须严格执行财政紧缩政策。
希腊经济问题一旦浮上台面,各金融单位开始对某些欧元国家同样产生怀疑。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经济情况与希腊极为类似,同样拥有低利率贷款和超过平均值的通货膨胀率。而欧洲中央银行同样为了德、法等经济强国,未做任何干涉。低利率贷款在西班牙,造成一阵热炒房地产的旋风,留下成千上万的空屋。在贷款利率突然提高后,身负房贷的屋主便突然陷入绝望的困境,而出借贷款的银行,也因回收利息,情况愈变愈糟。
以上种种迹象显示,这波欧洲经济风暴和超低贷款利率有密切的关系,只是各个国家使用轻松得到资金的方式不同,有些拿来雇用更多的公职人员,有些则拿来作为低房贷炒房地产。至于超低贷款利率的出现,则是通货膨胀所产生的结果。虽然各国通货膨胀率不一,但所有欧元国家贷款利率却是一致。也就是说,借贷同样金额时,希腊必须付出的利息和德国或法国都一样。问题是,希腊的通货膨胀率比德、法两国都要高,货币经过通货膨胀后,同样的金额,便产生不同的价值。这也等于是,希腊负债的实际价值不断地萎缩,因此,比起德、法两国,更需要继续借贷。
这就是超低贷款利率带来的问题:利用时机毫无节制地大量贷款,却不做任何理性运用,借来的钱全花在无助于经济发展之处。所有便宜贷款所带来的经济繁荣,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假象而已。
至于,欧洲应该如何防止类似危机再度出现,或者,欧元是否能够继续维持,目前都是无解的问题。
坚信礼为一种宗教仪式,德国青少年通常于14岁时接受此礼,同时象征成年。
德国传统餐具为锡制,今日锡杯、锡盘则作为纪念品收藏,通常雕刻得精美繁复,只有标示纯锡制造,才能用来盛水及食物。
Nero,37年—68年,传说中火烧罗马、杀师弑母的暴君。
古罗马帝国的银币单位,至今仍有一些国家使用此单位名称,如伊拉克、科威特、突尼斯、塞尔维亚等国。
德国金融卡称为电子现金卡(EC-Karte),如VISA金融卡一样,具有提款及商店刷卡的功能,由德国银行产业委员会(Deutsche Kreditwirtschaft)联合发行。在德国,电子现金卡比信用卡流行,大部分的商店都接受此种付费方式。
德国民法规定满18岁即有签约能力,刑法则认定满21岁才算成年。
Gulden,为中古欧洲之货币,通行于今荷兰及德国等地。
自2014年元月起则是18个,第18个使用欧元的国家为拉脱维亚共和国(Latvi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