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给孩子们进行各种不同的考试,因为对我来说,考试是我表达关心的方法之一。思考和准备合适的教材是关心的一部分,但我同样关心孩子是否在应该集中心力的时段中全力面对自己的任务。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完成任务,困难何在?
困难何在,不通过一份很正确的“考试”是很难了解的。因为多数孩子还没有主动求助的习惯,就算他们主动表达不会,也不一定有办法正确表达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之所以喜欢考孩子,不如说,我通过不同的考试也在找寻自己可以帮助他们变得更好的机会。
孩子们在人生求学的一段过程中,所面对的虽然是不同的课业,但基础教育所有的安排,除了要培养和训练孩子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凭借这一日一日的功课操作,体会所谓的“责任感”。
有很多学习不够理想的孩子,基本问题都在于责任感不够,而不在于所谓的“程度”不好。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会想方设法把应该学习的时间拖过去,导致达不到那一小段时间中可取的资源;日久年深,不只缺的能力越来越多,更严重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逃避的习惯。所以,对陪在身边的我来说,考试是必要的。
我说的考试并不是评判,而是在孩子还没有能力可以督促自己好好学习之前,以口问、分工、读、讨论……任何可用的方式,来协助他们更重视自己的任务,也检验该会却不会的部分。
有一次我交给小朋友一块豆腐、一根小黄瓜,要他们利用这两种素材,做出“有鳞片状”的可爱小鱼。这样的考试虽然看似有趣,但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好好过关,因为,总会有一些孩子拿着所谓的“创意”当理由,随意乱做。而我想告诉他们的是:无论面对任何一场考试都要尽力而为,因为,尽力者尽兴。
我之所以重视考试,是想到人生要面对的考试不知有多少,趁早建立孩子对“考试”的好印象、正确的态度非常重要。所以只要有机会,总爱跟他们讨论这个人生事实。我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试”他们。这才发现,孩子们对考试的概念很模糊,对考试负面的观感是框架,所以有些孩子们才会带点得意地告诉我说:“我们学校没有功课,我们学校也不考试。”
有一次,我跟一个孩子下棋,途中,那孩子突然问我:“Bubu老师,我可不可以放弃,反正,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盘一定会输的棋。”我听完心头一惊,回答他说:“不可以,棋都还没有下一半,你怎么就知道一定会输?现在什么都别想,认真地走完最后一步。”下完那盘棋之后,我把所有的小朋友都叫到身边,提醒他们不要自认做不好,就说要放弃,更不要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想着自己如果去做另一件事情,可能会做得更好。不管面对什么功课、工作都尽力去做,所得的结果总比中途放弃会好很多。我又告诉他们,只有赌博的人才可以说放弃,否则,无论任何一起从事的工作或游戏中主动要放弃,对“对手”来说,表面是服输,其实是不礼貌。
孩子们在面对知识考试的结果好不好,跟“放弃”的态度也有很深的关联。有些孩子在听过或看过题目之后,立刻就决定了“会”或“不会”,一点都不肯尽力去搜寻自己的智库,宁愿放下笔、望着空中发呆;有些孩子就不同,他们会想办法披荆斩棘,在有限的资源里表现最大的发展。我们得鼓励孩子们这样尽心尽力,因为苦撑着时间过去,是人生中最可怕的一种空洞。
我跟孩子们说:“考试”这两个字一点都不可怕,考字是老,而老就是旧,所以他们所要被“试”的,都是已经被教过的旧知识。只要平时学习够认真,在被测验的时候能努力回想、又加联想,慢慢就会喜欢上考试,因为考试是重新整理自己知识的方法,一份好的考题也可以增加信心。
一场考试不只可以增加信心,还可以检查出孩子一些微妙但重要的观念。任何一位老师,都应该站在帮助孩子理解真实世界的立场而勇敢地纠正孩子,不能写出虽然丰富但“不切题”的答案。所谓改考卷,一定是在符合题目的方向之下,才进行下一步的审阅。从小给孩子们建立“考试”是应试者要为题目量身定做答案,而不是看到答案之后,重新以答案为构想,修改题目标准的一种能力检查。我认为,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在习惯了自行其是之后,突然发现,原来人生不是每一次都有人会站在他的立场,来解释他的作品。因为,人生中的很多场考试,考的并不是能力的多寡、创意的丰富,而是想知道对方有没有仔细聆听、掌握题目的能力。
比起一份文字试题,我更喜欢口试孩子。虽然口试得花费更多时间,一个一个孩子地问,但所花的时间终归是非常值得的,因为一场口试就像跟孩子进行一次有目标的谈话,既可考核知识的吸收,又可以立即进行语言表达方式的修正。我在孩子回答的分秒迟疑或抢先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某些根本问题,找到切入指导的机会,那是笔试所见不到的盲点。
习惯以题目操练学习的孩子,未必能够在同样的范围之内把另一种试题考好。意义绝不在于分数高低,而在于他们通过不同的检视方法,发现了自己的学习应该更踏实,如果能发现自己不应该以题目的演练来进行学习,以题库作为考试唯一的准备,那某一场考试的失利,也是一种收获,代表自己确实需要改变学习的方法。
先前,每当我教完一份内容,交代孩子们静下心来,自己好好温习,等会儿要考试时。孩子们总会习惯性地大声问我:“会考……吗?要考……吗?”
我从不理会他们这些问题,只给一个坚定的真实答案:“只要做最好的准备,就不用怕我会考什么了!凡是我教过的都会考。”
慢慢地,孩子们习惯了不在考试这件事情上跟我讨价还价,因为我绝不会用打折来博取他们的欢呼;我情愿,他们的欢呼是留给自己努力准备考试之后对自己的赞美。
别武断地说,只要是孩子都不喜欢考试或怕考试。我曾遇过十几个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不肯放过我,要我继续出题,打算奋战到底的勇气与不挠让人印象深刻。我也一次又一次地看着在真心陪伴下涌现学习热情的孩子如何聚精会神地准备考试。他们竭尽所能把以笔画或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尽心尽力,回应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喜悦。
例一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姐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考题一
例二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且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考题二
简单一提,孩子们的考卷没有分数,只有评析和建议。
有一次,一份答得不算差的考卷,我没有在考卷上做任何批改,而是把意见另记于自己收存的纸上。
我告诉孩子说,假如这是一份以分数评分的考卷,上面会是个零,因为考卷上没有名字。在这场考试中,写名字是第一道试题。我已经用了一分钟,说了三次,要他们把名字写下,所以我可以确定,那一分钟试卷的主人心不在焉。
这是一个提醒过度的教育年代,因而孩子本该不用提醒就应该完成责任的能力受损了。他们所犯的错更常常在慈心爱意的美名下被包装了。
年纪越长越知道人生的真实。长辈往往比父母更能同意让孩子负起小责任,就是他认识未来人生大责任的开始。
一份没有写名字的考卷,本来就不该得到任何分数或评语,签下名字是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