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常五六点之间起床盥洗后读书,有时先看孩子们上传的作业。
清晨看功课所得的感悟与愉快,并不比读自己想读的书来得浅或少。原因不在内容,而在能看见成长的希望;当然除了希望之外,确认有孩子愿意承接知识经验时,传者总愿意在头脑中翻箱倒柜,那是一种极大的乐趣。
我从生活教学开始,却慢慢发现孩子喜欢生活的基础跟我不一样,他们应该更早知道文字是因为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我自愿请父母把孩子的功课传给我,让我有空时多看他们的习作,不错过任何帮助他们的机会。
孩子们现在做功课的心态与方法,有各方面的浪费,如果不是这样贴近地教了又教,看到可改而不改的机会,有些话根本是说不出口的。
言教不只需要教的人有心、听的人乐意,还需要一起学习的实际经验。少了这种相处,勇气无处可依,往往不能建构在一种健康的心理之上,令双方都不分心地专注于内容。
我喜欢从生活经验中教孩子读书写字,说文讲生活,只因为可以更简单地跟基本功待加强的孩子说:“请你们写笔记的时候,不要在一段文字中用三四种颜色,因为那是属于幼儿园孩子的习惯。”
这几年来,孩子们的笔袋越变越大,笔袋中有一堆色笔,他们从挑选笔到费心换就花掉好多时间。一个句子有时候是五彩的,写了几个句子,还要再画上许多无关的装饰小插图。光是那样的分心,早已远离学习的内容。
我告诉孩子:“笔记是为了把知识搬到脑中,不是为了写成五颜六色的本子。”他们或许觉得我太严肃、不够有趣,但我并不沮丧,因为我也正以自己这个年龄的知识,想从另外一种角度教会他们真正有趣的事。
我不要孩子浪费自己的时间,不要他们誊清自己的笔记。有时候想想,自己够幸运,在想开口说这样的话之前,家中还有两个语言与绘画算是有根基的孩子,所以我能以自己教养女儿的经验对他们说:“把时间用来研究眼前的功课,不要以美工的精力去做作业。在课堂上仔细听、认真想。回家重整文段时,不要抄家中书本的译文,要自己从笔记与听讲的回想中,试着写出意思,这样才不会浪费自己的聪明。”
我的能力虽然有限,但对孩子来说,终归也是一种启发。因为跟孩子彼此有了信任,我才有机会直接地跟一个不再积极的孩子说:“要找回你的精神。”
跟过度求好心切的孩子说:“不要只求视觉美丽,别再重写了。”
能跟孩子坦然说出心中的忧虑与建议,对自己能当好一个大长辈太重要了。
放在本章后半部的内容,就是我每天清晨替孩子们批改作业的实例。虽然是针对某个孩子作业中的不足、错解、误写而给的建议,但因为作业建议是开放给所有家长的,因此我也鼓励妈妈们仔细看,作为教自己孩子的资料,有机会就跟孩子讨论。家长们告诉我,这样孩子学了不少,他们自己也觉得很有趣,亲子之间又增加一种美好相处的可能。
教与学,在学校是师生,在家是亲子。无论是师生或亲子,最可观的是真实。这些内容因为长久地发生在我与孩子的学习中,说明的是跨越两代关心的文字教育实践,相信对某些读者必然有用。只要用更好奇的心看看内容,或许会产生多重的意义。跟我一起学习的孩子们从学龄前一直到七八年级,孩子们又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因而同一个年龄所展现的各种语文素养各不相同;程度虽然不同,但我对孩子们的期望却一样,这就如家庭中的祖辈对自己好几个孩子所生的子女,不可能不怀抱同样的爱意一样。我们不比一时的好坏与高低,也不受年龄、年级的狭窄定义所限制,彼此帮助、互相鼓励。必要时,我也会邀集他们的父母,或以连线讨论,针对孩子们的学习问题、可增进的能力一起讨论方法,提供我的观察与建议。
以下是我把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分为四个大项的共学分享。有我所批改的作业或考试内容,有兴趣的家长们可以研究作业中的意义,希望也能提供乐意隔代陪孩子学习的读者们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