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跟一个用功的人才能谈努力的事,所以我很喜欢“用功”两个字。
我跟孩子们说,别把“用功”写成同音字的“用工”。“功”是有心有力、以劳建效,用功的人既有愿意做的心意、花下时间认真工作的事实,又肯听取对进步有用的经验。真正用功的人,有不少择善固执者,但没有一个是偏持己见的人,因为努力的人,渴望真正的进步,所以能进行有益的沟通。
“用功”两个字是冷暖自知的心灵喜悦,要尊重用功的人。如果一个喜悦于用功的孩子,受到过度的体贴,叫他“不要太用功”,他会感到寂寞或委屈。所以,我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害怕把话说含糊了,怕自己因为浅释了“用功”的意义,而忽略了他们应该受到的关怀或想要得到的理解。
在我当母亲的时候,看到我的孩子因为慢慢用功而变得聪明。跟其他人相比,她们都不是别人眼中“典型”的聪明孩子:很少发问或插嘴、没有古灵精怪的对话、欣然接受团体所立的规矩。我很早知道自己孩子缺少“典型”的聪明,因为幼儿园老师曾告诉我,他们很担心我的女儿“太乖”。那些年(二十八年前),台湾正掀起一股对传统教育的反向风潮,很多家长相信,孩子因为懂得思辨才唱反调,不遵守规矩代表他们有突破学习与思想框架的可能。
所幸,我的孩子或许不能在聪明上入时,但她们还有一点早熟的处世智慧,所以就在持续地用功努力之下、在变动的教育条件下,一次次倚靠着这样的心情安然克服学习必要的挑战,也成为珍惜学习的成人。
有一天,我在整理自己的旧物时,在堆积如山的照片中看到一张女儿小时候在瑞士旅馆里,爸爸在夜晚为她拍下的照片,照片里的孩子在认真用功。当时,我脑中立刻想起她们这一生中无数个用功的日子。
如今,用功的孩子不会令人惊讶。但来到身边的小朋友如有用功者,一样给我非常感动的震撼,甚至比几十年前自己孩子所给的感动还要多,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以“聪明人”为楷模的世界,对孩子的勤勤恳恳少了很多关注。
我喜欢看用功孩子所下的功夫,展望着这种“工作不用人监督”的孩子长成大人之后,将会为未来的环境带来多大的正面影响。所以,我也总在看到一个个认真的孩子身影时,想着自己应该如何以更实际的行为来回应他们的努力:
我应该更全心全意地陪伴;
我应该更仔细认真地改作业;
我应该更欢喜地聆听,跟他们谈话;
我应该用我所能做到的一切,来回应我自己所能做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