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伯乐(1 / 1)

在我所教过的学生当中,孩子们比他们的妈妈更早学了唐朝文学家韩愈所写的《千里马》。我在妈妈班笑说:“以教养实用的角度说来,父母读懂这篇文章实在是比孩子会背本文更有意义。”

自先秦传下的篇籍,又经唐朝文学家韩愈所写《马说》的影响,现今,“千里马”与“伯乐”已经成为我们口中“人才”与“启能”之间最贴切的知遇之比了。

我跟多数六七十岁的人一样,是因为学校的教材而背会韩愈四篇《杂说》之一的《马说》。当年朗朗上口时只觉得真有道理,一番感触当中未曾想过,这是一篇多么好的“客观教养论”。因为在背熟的那个年纪,既未成为母亲,教我读书的老师也没提起过其中的道理,真足以用来说明“父母是每一个孩子的伯乐”。

“知遇”虽然只有两个字,但必须包含三种条件:

相遇的机会;

质材的本存;

识别的智慧。

父母和孩子在“遇”的关系上分为亲生或领养,但无论什么情况的遇,培养孩子成材是所有父母乐做的功课。只是,热情于做功课的人,就需要精进做功课的能力,才能把识别的智慧通过实际引导,培养出真正的美材。

韩愈在《马说》中说“千里马常有”,这的确可以安定天下父母心。父母不要只着急于竞争的角度,只花时间探测各种才情的可能,而不定心努力于伯乐的工作。父母应该是不受外界过度的影响,不太早给孩子下定论或测方向,因为他们了解,孩子真正的强壮是均衡条件的结果,就像一匹千里马的基本是全身可见的强壮。

我也带孩子和妈妈们读了《齐民要术》中的一小段相马之道,说马的外表是这样:“马头为王,欲得方;目为丞相,欲得光;脊为将军,欲得强;腹胁为城郭,欲得张;四下为令,欲得长。”

在妈妈班讲解《马说》之前,许多孩子已经背熟这篇不到两百字的古文,只不过,文中的体会,孩子不可能有父母深,因为孩子现阶段只是等待着父母成为伯乐的千里马,该如何养、策、通,是父母的一番功课。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我告诉妈妈们:“怎么看,这都是一篇亲子教育文。伯乐之所以能培养出千里马,不只是他的‘眼光’,而是他从经验中归纳出那一番合理的‘作为’。”

为了帮助理解,我调整了一下原文,置换过文字,分析一下,得出可以作为方法的结论:

尽材食之,

以道策之,

通其鸣意。

用现代文来说就是:

了解体质之后好好照顾养育,

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与督促,

能了解千里马所表达的意思。

不管这三句话的“之”和“其”换成马或孩子,谁能说,教养这样一条漫长的道路上,所需要的智慧与实务会超过这三项?

先前说了,每个父母都乐意把孩子培养成材,但是要成为伯乐并不容易。太早下定论,太急切地求成果,都不是伯乐会做的事,这便是策之以道。心情稳定是父母之道,比孩子稳定是父母之道。父母不能这一年视孩子有音乐天分,又一年试试美术天分,孩子在提提弄弄之下,不能持续地发展自己。在忽而受重视、忽而顶着失望的眼光下,连当一个均衡发展的快乐孩子都很难,落入了什么都不是的驽马之列,这在今天的教育条件下,绝对是可悲的。

为了帮助父母了解知遇可现的结果,我在讲解《马说》之前,先讲了伯乐出现的时代跟伯乐的性格。我们研读了东周秦国的小史,少年孙阳从家乡小国(郜国)往西,出了潼关到已经因为养马而富国强兵的秦国去求发展。他看待自己的眼光与他工作的耐力是他之所以可以成为相马师、并受封为“伯乐侯”的原因。

父母如果有心要成为孩子的伯乐,对自己的用心必不可少。在培养孩子当中,不能停止充实自己,充实自己才能尽心尽力去做伯乐所做的三件事:

好好地养,合理地教,用心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