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会罗马字(1 / 1)

鸦片战争(1840~1842)后,基督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当时民众识字的不多,且方言常常有音无字。所以教会翻译《圣经》、出版读物时干脆用罗马字拼写方言,并用于扫盲。这就是“教会罗马字”。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全盛期,至少有17种方言用罗马字拼音出版过《圣经》。

教会罗马字在东南沿海地区广泛流行。最早的方案见于基督新教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英国人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所编《中文字典》(1815~1823),他1807年到广州传教。厦门的“话音字”则形成于1850年;1921年闽南教区出版读物近14.7万份,其中5万份用方言罗马字。(倪海曙《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11页)1851年,后来任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从厦门到宁波,制订了宁波话罗马字方案,影响也很大。

天主教会也有类似的工作和成果,如“辣体汉字”,不过影响要小得多。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次年公布注音字母,此后教会罗马字就慢慢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