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反切法(1 / 1)

反切又称反语、反言、反音,或简称反、翻、切,是用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的方法。如:“冬,都宗切。”“东,德红切。”“反,甫晚切。”第一例的意思是“都”字的声和“宗”字的韵(含声调)相拼,就是“冬”字的读音(如按现代汉语读音来讲就是d+ōng=dōng)。因古书直行上下书写,所以前一个字“都”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上字。后一个字“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下字。被注音的字“冬”,叫被切字。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佛经原是古代梵文写的,而梵文是拼音文字。外国僧人学习汉语、翻译佛经,或者中国人学习梵语、翻译佛经,以及佛教徒朗读佛经,都会注意字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尤其是在梵语拼音的直接启发下,人们发明了反切法给汉字注音。唐代陆德明、张守节认为三国魏孙炎创造反切,《经典释文·条例》说:“古人音书,止为譬况之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晋以降,蔓衍实繁。”这是传统说法。而据章太炎、吴承仕等人考证,东汉服虔、应劭时代就产生了反切。

早期的反切有很大局限。反切上、下字都有多余成分,拼合时有困难。反切用字较为随意,用字数量过多,难于掌握;《广韵》有反切上字四百多个,表示d的有“都、丁、多、当、得、德、冬”七个字。更有些窄韵借用邻韵的字作反切下字,一般人难以掌握。从《集韵》以后,各家韵书不断对反切进行改良。到清代李光地等人的《音韵阐微》和刘熙载的《四音定切》时,反切达到了成熟期。旧版《辞源》《辞海》的反切注音基本上是依据《音韵阐微》。民国二年(1913)国音统一会审音也是以《音韵阐微》为蓝本,后来体现在《国音字典》里。不过,因为是以字注字,跟譬况法、直音法一样,反切始终也不能解决方音、古今音带来的问题。

反切的实质是对汉字字音的分析,这是汉语音韵学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