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正楷。“楷”是楷模、法式的意思。传统认为,楷书是东汉时期由汉隶发展而来的。而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论》中认为,楷书是由行书规整而来的,早期楷书可以看作早期行书的一个分支。在钟繇、王羲之的楷书中(图37、图38),这种联系比较明显。
图37 《宣示表》(局部)三国魏·钟繇
图38 《黄庭经》(局部)东晋·王羲之
在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图39)中,能看到隶、楷、行多种特征的复合体。这说明楷书在形成初期可能同时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图39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选简 1996年出土。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共出土约10万枚,超过此前全国简牍出土总数。 释文:弹丘男子潘砀,佃田一町,凡五亩,皆二年常限。其三亩旱不收。定收二亩,为米二斛四斗,亩布二尺。其米二斛四斗,五年十二月九日付仓吏张曼、周栋。凡为布四尺,准入米二斗五升,五年十二月廿日。嘉
直到南北朝时期,楷书才取代隶书,成为主要字体。南朝楷书跟钟王楷书相近。而北朝楷书,比钟王楷书有较多的隶书特点;因为这种字体多见于碑铭,所以被称作魏碑体。参见《张猛龙碑》(图40),《张玄墓志》(图41)。北朝后期,魏碑也逐步转向钟王楷书;唐代后,魏碑体不再使用。直到清代碑学风气兴起,才再次受到书法家的重视。
图40 《张猛龙碑》(局部)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
图41 《张玄墓志》(局部)北魏普泰元年(531)
楷书发展到唐初欧阳询,才完全脱去隶书笔意,达到楷法赅备的成熟阶段。唐代的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和元代的赵孟,对楷书的发展各有特出的贡献,合称“楷书四大家”。参见图42、图43、图44、图45。
图42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唐·欧阳询
图43 《玄秘塔碑》(局部) 唐·柳公权
图44 《颜勤礼碑》(局部) 唐·颜真卿
楷书横平竖直,结构紧凑,比隶书更便于书写。此后端庄典雅的楷书与流利便捷的行书互为表里,成了最重要的两种书体,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在明代之前,印版一般由字写得好的人先写好,再刻出来。到明代隆庆以后,开始由专业写字匠书写一种印刷专用字体。这种字大小一致,笔画均匀,竖粗横细,竖头、横尾及笔画转折等处有顿角。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宋体字。日本和中国港台地区也称之为“明体”“明朝体”。
宋体字笔画简单规整,便于雕版、刻字模,空间利用率也比较高,阅读时则节省目力,是汉字印刷中最重要的字体。
早些年计算机显示技术还比较落后的时候,宋体字因为笔画轮廓以平直为主,斜线、曲线较少,显示出来要比楷体、隶体等平滑,看起来要清楚、舒服许多。现在不管印刷还是屏幕显示,楷体字都没有问题。但现代人的阅读远远多于书写,楷体很少用,宋体又看惯了,这样一来好像宋体倒成了本位字体似的。甚至至今也没有楷体字形的国家规范。
小学低年级教材是以楷体为主的,以便识写一致,为学童减少不必要的困难。有些教师、家长看到教材上的“日、田”等字的横折(末尾带小钩)写作横折钩,而且折角角度不一样,“于、字”等字的竖钩有时写作弯钩,会有疑惑。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以笔画横平竖直、整齐划一的宋体字为本位、为参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