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草书与行书(1 / 1)

草书的“草”,有草率、快捷的意思。按理说,书写任何字体,都有可能因为追求速度而写出比较草率的字——这是广义的草书。而狭义的草书指汉代时形成的章草、东晋时形成的今草和唐代形成的狂草;又常常特指今草。

在草书形成之前的秦汉隶书简帛上,常能见到草书的雏形。这时的字形结构与当时的隶书基本一致。如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墓11号木牍中的某些字(见图21)。西汉简中的草法比秦简大有进步,但大多数夹杂着隶字,隶书笔意也较重,很难见到纯粹的草书简。

草书大概形成于汉宣帝、汉元帝时代。下面这枚汉元帝时期的木简(图27),笔画简省、连写都很明显。

图27 居延汉简 西汉元帝永光四年(前40)。选自《居延汉简甲乙编》上册,甲237释文:甲渠第十隧四石具弩一永光四年八月中使故隧长富盖邑一编

东汉以后,出现了比较规整的草书形体,大概因为“有章法可循”的原因,被称为“章草”。章草仍有隶书的一些特点。居延汉简《永元器物簿》是隶草向章草转变的代表性作品(图28)。三国吴皇象《急就章》是现存最系统的章草资料(图29)。

图28 居延汉简《永元器物簿》(局部) 东汉永元五年(93)至七年(95)。选自《居延汉简甲乙编》上册

图29 《急就章》(摹刻本,局部)三国吴·皇象

魏晋时代,草书受楷书、行书的影响,发展为今草。今草对汉字形体进行了较大的简化,字内笔画可以勾连,上下字可以连写,隶书笔意基本消失。陆机《平复帖》(图30)是章草向今草过渡的代表。王羲之草书(参见图31),基本都是今草。

图30 《平复帖》西晋·陆机

图31《十七帖》(局部)东晋·王羲之

唐代以后出现狂草(参见图32)。狂草字形过于简省、随意,难以辨识,不合实用,一般只用于书法艺术。

图32 《自叙帖》(局部)唐·怀素

东汉晚期产生了行书。唐张怀瓘《书断》说:“行书,后汉颍川刘德昇新造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行书是介于隶书与草书或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体。张怀瓘《书议》说:“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早期行书介于新隶体与草书之间,但很难画出自身的明确边界。参考王羲之《姨母帖》(图33)。

图33 《姨母帖》东晋·王羲之

楷书发展起来后,行书也演变成介于楷书与今草之间的字体。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早期行书的代表书家。

行书没有明确的边界。行书写得接近楷书一点,就叫行楷或真行,写得接近草书一些就叫行草。

行书比隶书、楷书便于书写,又不像草书会影响辨认,所以成为后世最日常的实用字体。当然行书也是最常见的艺术书体。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宋代苏轼《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图34、图35、图36)。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以行书见长,合称“宋四家”(有人说“苏黄米蔡”的“蔡”原指权相蔡京,后人厌恶其为人,换成了蔡襄)。

图34 《兰亭序》东晋·王羲之

图35 《祭侄文稿》唐·颜真卿

图36 《黄州寒食帖》宋·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