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可低估失败的价值:用失败者的逻辑看世界(1 / 1)

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洗礼。当困难和挫折一次次向你袭来,你是选择半途而废,还是坚持到底呢?这两种选择自然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失败或者成功。哈佛学子懂得坚持的意义,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会在心底告诉自己:“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看到成功的转机!”

HARVAD'S

4:30 A.M .

失败不可怕,对失败视而不见才可怕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与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爱迪生

哈佛的教授告诫学生们:“只要不把失败变成一种习惯,那么失败并不是什么坏事。”这句话听起来平凡而质朴,可是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只要我们看看古今中外那些成功者便能够发现,他们总是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不断进行总结之后,才最终获得了成功。

虽然失败让人感到痛苦,但是它也会给你带来收获。正因为有失败的存在,我们才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不断改正,不断进步,最终与成功相拥。这就像大富豪洛克菲勒所说的那样:“失败是取得成功的开始。可以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踩着失败的螺旋阶梯升上来的,是在失败中崛起的。”

洛克菲勒和他的生意伙伴在创业之初,就遇到了一次巨大的失败。当时他们一起经营大豆生意,并且与黄豆供应商签订了一份合同,准备买回一大批黄豆,赚上一笔大钱。

可是让他们措手不及的是,黄豆刚到他们手里没多久,就因为霜冻而损毁了一大半,而且还有一些不讲信用的供货商在黄豆里掺杂了沙土和豆秸等。那次生意就那样失败了。

不过,洛克菲勒并没有因为那次失败而感到灰心绝望,也没有被失败打倒始终沉溺在痛苦之中。他再次向自己的父亲借钱,然后吸取了那次失败的经验,最终在引进外地农产品的过程中收益颇丰。

洛克菲勒并没有受到“黄豆事件”的影响,而是通过不怕失败的精神,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之后,他的事业也越做越大,偶尔也会经历失败,不过这些失败都不会影响他不断进步,不断壮大自己。

在一次记者会上,洛克菲勒十分认真地说道:“对于一个要去创业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缺少运营的资本。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他们再恐惧失败,那么就会像蜗牛般缓慢行进,甚至止步于成功之路,而永无出人头地之时。”

其实,失败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真正可怕的是失败过后便一蹶不振,一直沉溺在失败的阴影中无法自拔。你应该明白,一个人跌倒了可以再爬起来继续走下去,就算你失败,也并不代表你比别人差,更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已经无可救药了。

只要你懂得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这一次的失败一定会变成下一次成功的温床。尤其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有梦想,有勇气,也有精力去努力拼搏,所以更不能害怕失败,而要正视它、接受它、战胜它!

如果一个人一遇到失败就用借口来掩饰,那么他在做事的时候就不可能一心一意。而做事不专心的后果,就必定是失败。美国西点军校的传统是,新兵失败时,如果长官问其原因,他只能回答“没有借口”。只有这样,日后他才可能实在做事、踏实前进。所以,我们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过失。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其实都是相对而言的,而且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成功和长久的失败。

在那些理智认识自我、勇于完善自我的人眼中,眼前的失败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只要心存自信、努力奋斗,就会迎来下一次的成功;而对于那些不敢正视自己、不致力于完善自己的人来说,一次失败就意味着永远失败,就连过去曾经有过的成功也会黯然失色。

◆◆哈佛小测试

你在失败后的抗挫折能力如何?

1.在过年的一年中,你遭受挫折的次数为?

A.0~27次

B.3~4次

C.5次以上

2.你每次遇到挫折的时候,你都会?

A.大部分都能自己解决。

B.有一部分能解决。

C.大部分解决不了。

3.你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自信程度如何?

A.十分自信。

B.比较自信。

C.不太自信。

4.你对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A.知难而进。

B.找人帮助。

C.放弃目标。

5.有非常令人担心的事时,你会?

A.无法学习。

B.学习照样不误。

C.介于A、B之间。

6.碰到讨厌的同学时,你会?

A.无法应付。

B.应付自如。

C.介于A、B之间。

7.面临失败时,你会?

A.破罐子破摔。

B.使失败转化为成功。

C.介于A、B之间。

8.学习进展不快时,你会?

A.焦躁万分。

B.冷静地想办法。

C.介于A、B之间

9.碰到难题时,你会?

A.失去自信。

B.为解决问题而动脑筋。

C.介于A、B之间。

10.学习中感到疲劳时,你会?

A.总是想着疲劳,脑子不好使了。

B.休息一段时间,就忘了疲劳。

C.介于A、B之间。

11.学习条件恶劣时,你会?

A.无法学习。

B.能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C.介于A、B之间。

12.产生自卑感时,你会?

A.不想再学习。

B.立即振奋精神去学习。

C.介于A、B之间。

13.老师给了你很难完成的任务时,你会?

A.顶回去了事。

B.千方百计地做好。

C.介于A、B之间。

14.困难落到自己头上时,你会?

A.厌恶之极。

B.认为是个锻炼。

C.介于A、B之间。

计分方式:

1~4题,选择A、B、C分别得2、1、0分;5~14题,选择A、B、C分别得0、2、1分。

结果分析

19分以上:说明你的抗挫折能力很强。

9~18分:说明你虽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对某些挫折的抵抗力薄弱。

8分以下:说明你的抗挫折能力很弱。

一次失败不代表一生失败

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

—威廉·丹尼尔·菲利普斯

《羊皮卷》里有这样一句话:“只要我一息尚存,就要坚持到底,因为我已深知成功的秘诀:坚持不懈,终会成功。”这也是哈佛学子身上所具备的特质。在哈佛,即使是博士生,每三天也要读完一本书,每本书至少有几百页,此外还必须上交阅读报告。这样的学习强度如果没有坚忍的毅力,是绝对坚持不下来的。

在哈佛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养蚌的人想培育一颗世界上最大的珍珠。他就去沙滩上挑选沙粒,问它们是否愿意变成珍珠,它们都摇摇头,正当养蚌人快要绝望的时候,有一颗沙子答应了,旁边的沙粒都嘲笑它,说它太傻,去蚌壳里住,远离亲人朋友,见不到阳光、雨露、明月、清风,甚至还缺少空气,只能与黑暗、潮湿、寒冷、孤独为伍多不值得啊!那颗沙粒还是无怨无悔地随养蚌人去了!几年后,那颗沙粒成了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而那些曾经嘲笑它的伙伴,有的依然是海滩上平凡的沙粒,有的已化为尘埃!

正如哈佛上座率最高的教授之一,塔尔·本·沙哈尔提醒学生,每个人必须经历蹒跚学步才能走出优美的步伐,每一粒沙都要经历千辛万苦才能成为珍珠。同样,每个人也要经历无数次失败,经历在失败之后的坚持不懈,才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勇敢去做了,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成功了,你将收获鲜花与荣誉;失败了,你将收获经验与训练。如果你连去做的勇气都没有,那么自然会一无所获。要知道,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没有失败就不足以成功!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西奥多·罗斯福说过:“普通人的成功并非天赋,而是靠把平常的天资发展到不同寻常的高度。”所以,在面对同样的困难、挫折与失败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有的人,在失败后选择了轻易放弃,让失败成为定局;有的人在失败后,却选择再试一次,这样的坚持让他们最终走向的成功。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青少年因为一次失败就选择了放弃,也有一些青少年因为成功而不断进取。世界上没有人能不努力就直接成功,因为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当然也没有人能从人生的第一步走到最后一步都是成功的。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做每一件事,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所以青少年朋友们,即使你现在失败了,或者经历过无次数失败,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而要坚持到底,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将失败当成一种养料,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失败,只有暂时还没有成功!如此坚持下去,成功之花终会绽放。

◆◆哈佛小测试

你在一个小公园里漫步,但总觉得这个公园里缺少了什么,会是以下哪一样呢?

A.秋千

B.跷跷板

C.可以溜冰的空地

D.带狗散步的人

E.喷水池

结果分析

选择A:你很容易牵挂父母家人,跌倒后第一个想法就是不能让家人担心,然后默默努力自己站起来。

选择B:你失败时会立刻静下来反省,并参考很多宝贵意见再重新出发。

选择C:你永不服输,只想做到最好,所以会在最短的时间里站起来。

选择D:你受挫后要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才有勇气站起来。

选择E:你在遇挫后会对人性有不信任的感觉或有疏离感,因此会让自己先浪漫一段时间再找新机会。

批评不会带来失败,赞美无法带来成功一个人的心灵隐藏在他的作品中,批评却把它拉到亮处。

—伊本·加比洛尔

我想每位青少年都曾经受到过批评,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朋友、长辈,他们总是会对一些不当行为提出意见和建议。遭受批评并不算是一种愉快的经历,批评可能会让你感到委屈、急躁,甚至愤怒。但一个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绪产生,其实是由于不能正确对待批评所造成的。如果每个人对批评都能有正确的态度,能换一个角度去看待批评,也许批评就会成为每个人人生道路上的“醒世恒言”。

当受到批评时,人的潜意识里都会立刻产生一种反抗情绪。有的人会立刻跳脚说“绝对不是那样”,有的人又会委屈地掉眼泪说“我受了冤枉”,有的人还会愤怒地反驳“你才那样”。总之,一听到批评,大部分人的心会马上被搅起波澜,进而情绪也就变得激动起来。但是谁又能不做错事?谁又能没有缺点?有人帮忙指出错误与缺点,但受批评者甚至连话都不让人家说完,就用恶劣的态度去对待他人,更有甚者,凭借自己的位高权重,对批评者施加压力。这样一来,的确,周围再也没有批评声了,可这样真的好吗?来看看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做法吧!

爱德华·史丹顿是林肯在任期间的军务部长。有一次,他生气地骂林肯是“一个笨蛋”,因为林肯干涉了他的“业务”。原来,林肯当时为了取悦一个很自私的政客,便签发了一项命令,调动了军队。但史丹顿却拒绝执行林肯的命令,并大骂林肯,说他签发这样的命令简直就是笨蛋行为。林肯从他人口中辗转听到史丹顿说的话之后,却并没有发火,而是非常平静地说:“假如史丹顿说我是个笨蛋,那我一定就是了。因为他几乎很少出错,所以我想我得亲自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林肯去见了史丹顿,了解具体情况之后,他才知道是自己签发了错误的命令。

于是,林肯当即收回了命令,并诚恳地向史丹顿表示了歉意。

林肯是“一国之君”,但面对批评,他没有暴跳如雷,没有下令解除史丹顿的职务,而是平静地思考,认真地聆听。林肯能诚恳地对待他人的批评,因此也避免了很多错误。

哈佛大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不能耐心地听取批评,你就无法接受新事物。”

在很多人眼中,批评就是刺猬,看着难看,碰上了也扎手。但刺猬性格温驯,举止憨厚可爱,有些人还将其当成宠物。其实,批评也是如此,虽然乍一听上去很难听,可换个角度来看的话,批评却会对每个人有无穷的帮助。所以,向批评鞠个躬、道声谢吧,因为批评是老师,它会让人少走许多弯路。

人们之所以会害怕批评,多半是因为批评中往往涉及一些人们不愿意面对,或者不敢面对的事实。但如果没有批评,人就会活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梦幻的套子里,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上,这套子却漏洞百出,在外人看来和小丑无异。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那么,是愿意做敢于接受批评、不断完善自己的人呢?还是甘愿做“小丑”,供人取笑呢?肯定所有人都愿意做前者。翻开历史,其实很多名人都“历尽”了批评。比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有人批评他说:“只有一点像哲学家,正如猴子有一点像人类。”

所以,你应该感谢批评你的人,无论对方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无论批评使你恼羞成怒还是幡然醒悟,无论批评让你无地自容还是良心发现。感谢批评你的人,恶意的批评更令你刻骨铭心,如果你懂得调整心态,你会发现批评无所谓恶意还是善意,因为竞争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不能内省激发向上的力量,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哈佛小测试

你如何面对失败?

现在你已经顺利地答完第三题,如果就此打住,你可以得到1000元,可你选择了继续挑战,结果失败了,你只得到一支圆珠笔。此时你做何感想?

A.后悔,答完第三问时停止就好了。

B.不管怎样已经答到第四问了,挺高兴的。

C.这个节目游戏规则定得不合理。

D.凭自己的能力应该更好些,下次有机会再试试。

结果分析

选择A:拘泥于过去的成绩,对眼下的失败不是考虑通过今后的努力来改变,而是转向对自己决策的责怪,态度消极,属保守型的人。

选择B:不会无谓地逞强,是个能按自己主意办事的务实派,竞争意识不强烈,但知足常乐。

选择C:不服输,竞争意识强烈,但在竞争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一旦遇到挫折常常把责任推向客观因素,少有自省。

选择D:坦然面对失败,将失败的苦涩转至期待下一次的成功上,竞争意识强烈,斗志旺盛,富于实干精神,认准一个目标能百折不挠地干下去。

失败之后的反省、总结、规划三部曲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哈佛告诉学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通过积极反省来扭转乾坤。”这句话的关键词就是“扭转”。真正的反省是通过行动来表达的,是要靠行动来实现的。别被过去的错误束缚住,也不要将过去的错误丢在一边,时时用其提醒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原本以为自己一切做得都很好,但忽然有个人在一旁大加指责,说着尖刻的话语,点出一个人可能最不愿意听的事实。这种来自他人的批评指责,可能是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的。在他人的指责之下,能够立刻认真反省并思考的人,才是真正想要进步并最终取得进步的人。他人的指责是一种推动力,会促使每个人不断完善自我。别将这种指责看成是“别人与我过不去”,只有反省的态度才会使自己受到他人的尊敬与喜爱。

指责之下,立刻诚心反省,这其实也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技巧。这样指责者不会觉得自己的指责无效,而被指责者也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如此一来,两人的语气都能缓和下来,不会引发不必要的争吵。不过,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反省就是要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能赌气。有时,有些人受到他人指责之后,赌气说:“我错了,行了吧!”这绝对不是反省,这只可能激怒自己,并激怒对方,如此下去一场争吵不可避免。

哈佛有句名言:“人生不怕犯错误,怕的就是错得没价值。”什么叫“没价值的错误”?就是指那些自己已经知道,却不积极改正的错误。历史上成功的人,都会将自己的错误看成是有价值的错误,他们正是通过不断地改正这些错误,才最终有所成就。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就对自己有一个规定:每当文章写好后,那些没有经过认真检查、纠错的内容,是绝对不会轻易读给公众听的。所以,狄更斯会将已经写好的内容自己读上一遍,发现问题后就立刻改正。而且每天都要重复一次这种行为,就这样直到6个月之后,他才会将自认为已经再也没有问题的内容读给公众听。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与狄更斯的做法类似,他每次写完小说后,都会花很长一段时间进行修改,直到最后定稿。而这个时间,有时候需要花费几个月,有时候则需要花费几年。可以说,正是这种不断自我反省、修正的态度,才让这两位作家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

有人可能不理解狄更斯与巴尔扎克的做法,认为他们对自己过于严苛,但巴尔扎克的回应却是,只有懂得在成功时反思自己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事实正是如此,失败能让一个人看到自己更多的薄弱面。不过,失败虽然是资产,却绝对不能像投资那样去“放长线钓大鱼”。越早发现漏洞,越容易弥补;越早看到错误,错误才会越容易纠正。

那么,如何让失败变为成功的垫脚石呢?

◎◎相信没有永远的失败

哈佛人认为:“世上没有永远的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任何困难都是有办法解决的,只是暂时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而已。在不相信失败的人眼里,一切阻碍成功的困难都只是“纸老虎”,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把“纸老虎”赶走,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

◎◎注重研究过程

有的人过于看重结果,一旦失败之后往往纠结于失败这个结果,而忽视了研究导致失败的过程。每一个结果都是由过程决定,研究过程也就是总结原因,只有仔细分析过程,才可能找到失败的根源,并且总结避免再次失败的方法。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如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意志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

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到:要接受失败,接受悲伤,然后化悲伤为力量,将失败踩在脚底下,一步步迈向成功。在失败面前,积极努力地研究并寻找失败的原因,并总结出下一次进攻的方案,那么你就是在进步。这样的话,你就没有失败可言,一切的失败都只是成功的垫脚石。

◆◆哈佛小测试

你是一个懂得自我反省的人吗?

当你在全民面前,做了一件失败的事时,你有什么感觉?请选出与你的想法相近者。

A.恨不得一死。

B.依大家反映的情况道歉。

C.马上离开现场。

D.觉得无所谓。

结果分析

选择A:自尊心很强,是个任性的人,过失被发现时,就想否定自己的一切。

这种人具有强烈的反省力,但这种能力会影响自己的性格,使自己变得内向而神经质。

选择B: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不足以改变人生的方向,是个大胆而性格专一的人。

选择C:这种人感情脆弱,想到对方不知会怎样批评自己的错误,就觉得似乎世界末日降临,只想逃避,是个消极、懦弱的人。

选择D:个性倔强,对朋友很重感情。会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的人,在责任感和热情的驱使下,常会做出一些轻举妄动的事。

就算高考失利,人生也照样可以很美好生命是美好的,一切物质是美好的,智慧是美好的,爱是美好的!

—罗歇·马丁·杜伽尔

高考,在我国已走过30年风雨,这个人才选拔的机制,有利有弊。有人说高考是“鲤鱼跃龙门”,也有人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随着社会发展,随着经济、教育、文化的领域变迁,高考已经不再是往日的“龙门”,也不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独木桥”。

当然,一些传统观念的思想还是存在的。高考落幕之后,往往几家欢喜几家愁。高考顺利,自然万事大吉,高考结束后的长假便每天都充满阳光,学子们可以在阳光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而对于有的考生来说,可能一分之差便与渴望的大学失之交臂。“高考失利,出路在哪里?”“考不上心仪的大学,该何去何从?”“错过了这次机会,未来又在哪里?”……这些消极的情绪,这些烦恼与迷茫充斥着高考结束之后的整个暑假。甚至于,有的高考落榜生,往往以分数“否定自我”,否定自己未来的前途,以及自己以后的人生。

担任哈佛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经说过,哈佛学子的成功,正是哈佛素质教育的结晶,而不是应试教育。只要你愿意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那么一样可以打造卓越人生。

其实,如果一次高考失利,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个失败者。考试成绩不好,只能证明你能力的一部分不足而已,而人的成功需要的是综合能力。比如以前的章节提到的沟通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等,好好培养这些无人替代的才能,你同样可以通往成功。并且,成才的机会不仅仅是高考。不放弃,不灰心,那么一定可以活出与众不同的人生。

对于家长和考生们来说,何必这样纠结于一次改变的机会呢?与其苦苦挣扎在高考失利的痛苦中,还不如放远眼光,寻求高考之后的另外出路,为自己的未来争取更多的机会。

没有如愿取得高考成绩的学子们,可以参考下面的建议,为自己开辟另外的成才之路。

◎◎复读

如果考生还是想通过高考来走上大学之路,这样的想法也未尝不可。复读是一个普遍的选择。通过复读来提高成绩,第二年高考重新来过,也不失为一个提高自己的方法。第一年高考失利,但是第二年顺利考上心仪的学校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不过,复读是条有风险的路,不仅仅要付出一年的时间,有时候也会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压力。所以,要慎重选择。

◎◎就业

高考失利之后直接就业,可以较早地接触社会,体验人生百态。等到同龄人大学毕业的时候,你已经拥有了三四年的工作经验。虽然学历上比不上高校毕业生,但是工作经验往往比学历更加有说服力。

◎◎其他途径读大学

上大学的途径不仅仅是高考,就算高考成绩不理想,学子们也可以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民办大学、职业教育等途径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这些学校对于学生的分数要求不是特别高,门槛较低。但是这些学校的专业性比较强,毕业的学生大多都有一技之长。而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急需大量专业型人才。企业需要的是有实用技术、实践经验的员工,而这些技能都可以通过以上学校进行培养。

◎◎出国留学

高考成绩不高,但是你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而黯淡,国内的大学上不了,不等于国外大学的大门不向你敞开。前面的章节也提到过,国外的大学更多地注重综合能力,出国留学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选择之一。

◆◆哈佛小测试

第一步:请拿出一张白纸,在纸上画一条线段,起点代表你的生命的开始,终点则是生命的结束。按照平均寿命,生命的终点为70~75岁。

第二步:在线段上找出自己现在的点。可以是线段的1/2,2/3,1/3,1/5……第三步:给你一分钟时间,想想在你出生到现在,生活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并把它们写出来。

第四步:在线段的终点点上一点,这就是你的终点—人生的结束时刻。

第五步:再用一分钟的时间,想想在今后的“余生”中还有什么梦想,并写出实现梦想的具体时间。

结果分析

参加这个测试的人,在白纸上从自己的出生开始到求学、工作、结婚、生子进行了一生的规划。他们会想到自己曾经设想过的美好未来,以及没有来得及实现的梦想。比如:30岁之前想要一个孩子,两年内想买辆车,40岁想有自己的小楼房,45岁时想陪孩子上大学、60岁退休前想看到儿女结婚生子有一个幸福的家,60岁退休后想要和老伴周游世界好好享受生活……测试结束之后,测试人会突然发觉时间不够用,发觉其实自己很热爱生活,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梦想等着去努力实现,生活其实很美好。

优秀来自百分百的努力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高尔基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都会给美国私立大学进行排名。2006年夺得首位的是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紧跟其后,排在第二。但是和第一名比起来,哈佛只有一分微小的差距。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哈佛在全世界的一流名校之称,也不会影响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莘莘学子对哈佛的向往。

在哈佛的校园里经常听到,同学之间说要互相帮忙、一起努力,很难听到为了成为第一名而努力。这里的学生都很优秀,没有必要就谁最优秀的问题一争高下,只要自己做好即可。哈佛的一位学生曾经说道:“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尽力做’。

进入哈佛学习本身就是在追求最高目标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尽全力,不争当一个‘第一’的虚名更加重要。”

曾经,连续五年来,某高中高考成绩名列全国前茅,有媒体对该校所有考上名校和重点大学的学生进行过一次采访,当被问及“是否想过当第一”这个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高考牛人都回答了“没有”。这有些让记者意外,当追问原因时,他们的回答也惊人的相似:只争取自己做到最好,不强求第一。

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但是不争“第一”,不代表不求上进,而是尽自己所能,努力之后,结果不做强求。

那么,如何更好地理解不争“第一”的背后意义,如何做到不争“第一”背后的竭尽全力?以下几个心理暗示,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养成积极进取的习惯,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

◎◎你永远都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比你更努力你一天上九节课加两节晚自习,可你不知道夜深人静时还有多少人挑灯夜战;你可以一天写完两支笔芯,至少三套卷子,可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做完卷子之后,自己又做课外题;你可以早起十分钟、晚睡十分钟记几个单词和成语,可你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早起晚睡了半小时。总有人比你努力,而你永远不知道这些比你努力的人有多少。

◎◎坦然面对失败,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其实我们只要多想一步,就会有更多的发现;其实我们多考虑一点,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其实我们多努力一下,可能就会扭转整个局面;其实,我们可以做得更好。面对失败,重新站起,它和我们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方式相同。当我们身体不适或生病时,我们实际上会免疫得过的病,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感应到抗体,通过失败获得免疫力。在心理层面也相同,成长的途径只有这一条,健康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快乐的生活看起来基本上都像一个,起伏的螺旋,而不是一条直线。

一时失足而导致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不能害怕犯错,失败了还可以再试一次阶段的成功只是新的开始,不管是成功的道路,还是成长的路程,都还很长、很远。不要躺在成绩簿上睡大觉,抬起头继续走,永不放弃不是一句空话。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一些规律:登山的难度不在于脚下开头的几千米,而在于即将登顶的几十米甚至几米;走出死亡沙漠的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坚信自己能够活着走出去,并朝着一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的那个人。所以,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困难在所难免,但关键是当你多次努力后没有成功时,还能否继续坚持,再试一次?其实,再试一次,成功就会和你握手,享受生活的美丽。再试一次,既是对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所给予的肯定,也是对将做的下一次的积极鼓励。再试一次的念头会让你对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会有一种继续努力的强大动力。

◆◆哈佛小测试

你是否够努力?

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看出你是否够努力。请问,你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时通常会采取怎样的方式?

A.认真地看着黑板,将老师讲的全部记下来。

B.只将老师讲的重点记下来,下课后再回想一下。

C.有选择性地做笔记,标出疑难的地方,下课后再系统地复习。

D.以“考前猜题”的心态听课,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

结果分析

选择A:你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不过在学习方法上还需要改进。

选择B:你的理解能力超强,因为时常抓住重点,所以成绩一直不错。

选择C:你是一个很注重系统学习的人,在学习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方式和习惯。

选择D:你的学习动机不太恰当,总想着投机取巧,而不踏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