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训言:“不要将今日之事拖延到明日。”
这便是哈佛学子所遵行的“今日事,今日毕”原则——他们绝不会将今天应该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因为他们知道:昨天属于过去,明天属于未来,只有今天才属于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无法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因为懒惰而产生拖延的事情,发生在很多年轻人的身上——早上不想起床,只想睡懒觉;起床后什么也不想做,只想把事情推给别人、推给明天。“明天再早起吧!”这是很多人睡懒觉时给自己的“承诺”。
然而,到了明天,仍旧不想早起,仍旧能够找出理由继续睡觉,如此恶性循环。
对懒惰的人来说,“明天”确实是一个拥有丰富内涵的词,它的外表如此华丽,随时可以挂在嘴边,随时可以出现在各种场合。其实,我们每天都有每天的事情要做,而将一切今天可以做的事情延后到明天的行为,都可以称为“拖延”。
只有“懒人”才知道等待明天,而无法将今天紧握在手中。
但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着惰性,明明今天应该完成的事,因为惰性推迟到明天。可是到了明天,又会下意识地推到后天,依次往后推,最终离目标越来越远。假如当时自己严格执行学习计划,一切是不是会变得不一样?追其原因,无非是人的惰性无法让自己的目标达成。
很多人害怕“今日事,今日毕”,因为“立即行动”就意味着失去当下的“自由”。这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正在做的事是一种“强制性”的任务,所以他们更喜欢“今日事,明日毕”,并且为自己找来千万种理由:我真的太累了!工作任务太繁重!我不能因为工作而失去生活!反正任务不着急……这种喜欢给自己寻找理由的人随处可见,他们习惯了这样的逃避,并且依赖这种阿Q式的精神支柱。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愚蠢行为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那些总是在抱怨时间不够用,或者付出的努力都变成瞎忙的人,都不懂得时间是成功的基础,想要充分地利用好时间,就要学会立刻行动,绝不拖延。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还有这样一句训言:“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对每个人来说,“立刻、现在、马上”都是最好的开始,永远不要觉得为时已晚,否则有些路你永远也走不完!
你还记得经典名著《月亮与六便士》里的男主人公查理斯吗?他在中年时有了自己的梦想,于是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温馨的家庭,独自去远方追求自己的绘画梦想。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人到中年,安于现状总比颠沛流离活得轻松。
还有摩西奶奶,她在76岁那年患上了关节炎,不能再做干了一辈子的刺绣活,于是她开始学习画画。从零基础到举办个人画展,她只用了4年时间,直到她101岁去世,一共留下了1600幅画作。这样的艺术产量是难以想象的,更让人惊讶的是,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习画画,几乎没有人相信她可以学好,她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
任何时刻都不会“为时已晚”,立刻、现在、马上出发,你也可以创造奇迹。
相反,如果你总是拖延,什么事情都想“明天再做”,那么终将一事无成。因为你给自己开绿灯,生活就会给你开红灯。因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正如瑞士著名的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所说:“如果今天的事情没有做完,明天做得再好也是一种耽搁了。”
所以,年轻人应该像哈佛学子那样,“今日事,今日毕”,说了早起就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