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被废,李旦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他承载着李唐王室的希望还有裴炎集团的梦想登上了帝王宝座。可是好景不长,武则天将李旦幽禁起来,没有重大场合不让李旦与大臣见面。
武则天将李旦幽禁之后,迅速进行改制。首先提拔了武氏家族的成员,武承嗣进入宰相集团,牵制了裴炎的权力。武三思又任兵部尚书,控制了军队权力。裴炎集团势力大受限制,裴炎无法再左右武则天。武则天紧接着改元为光宅,并且将东都洛阳改为了神都洛阳。据《旧唐书·睿宗传》记载:“嗣圣元年,则天临朝,废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为皇帝,仍临朝称制。”
武则天的临朝称制让裴炎集团大失所望,裴炎意识到自己才是武则天手中的旗子,可是大局已定,裴炎懊悔不已。裴炎与武则天的关系再次变得微妙,而临朝称制将武则天和裴炎的关系送到了绝境。对于武则天来说,现在权力的争锋已经存在于自己和裴炎之间,为了限制裴炎,武承嗣上书武则天,对武氏祖宗进行追封,建立武氏七庙。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为祖宗建设七庙,这种做法引起了朝廷和裴炎的不满。而武则天却一意孤行,不但建了七庙,还将武氏家族男人封王,女人封王妃。这种大肆分封权力地位的做法,也是在聚拢武氏家族的力量。朝廷大臣虽有不满,可也只敢私下议论。唯独裴炎上书武则天,阻碍武则天追王称立七庙的事情。“时太后侄武承嗣请立武氏七庙及追王父祖,太后将许之。炎进谏曰:‘皇太后天下之母,圣德临朝,当存至公,不宜追王祖祢,以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之败乎?臣恐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太后曰:‘吕氏之王,权在生人;今者追尊,事归前代。存殁殊迹,岂可同日而言?’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殷鉴未远,当绝其源。’太后不悦而止。”——《旧唐书·裴炎传》。裴炎用吕后的祸败之事告诫武则天不可临朝称制,不可立七庙越规矩。武则天非常不痛快,但依然照做。裴炎与武则天的矛盾彻底被激化,两人的合作也彻底终止。从合作共谋的关系,变成了敌对关系。
武则天此时加紧了对人才的控制和选拔,她越来越需要人手为自己卖命。早在太宗时期,唐朝的科举制就一直兴盛,这种先进的选官制度为唐朝带来新鲜的血液。在高宗时期,武则天与高宗就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尤其是武则天,她明白,唯有不断地用人,不断地治人,不断地更换交替人才能使权力牢牢掌握。此时的武则天在临朝称制的情况下,将科举制的选官制度进行了改革。科举制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制举,一种是常举。武则天将“常举”制度化,坚持每年开科取士。她又将“制举”扩大,缩短了制举的间隔时间,从数年一次变成一年一次。人数上面,从之前录取一到两人,到后来录取多人。科举科目也由原来的两科变成了八科,并且将科考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将重点放在了进士科,降低了明经科的地位,并且停止了《道德经》的考核,将《臣轨》的内容加入了考试。
武则天开创了殿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由询问的方式与考生交流。由于科举制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教条化、模式化的东西,难免会限制个人的水平发挥。殿试为科举的弊端找到了很好的出路,殿试更加灵活和人性化。“宏材伟论非常人亦时出于其间,不为无得也。”——《新唐书·卷四十四》。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并牢牢掌控殿试的权力,她选拔的人才多数是对她政治策划有利的,无论从学识到智谋到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每个领域都可以选拔出佼佼者。据《资治通鉴》记载:“二月,辛酉,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
武则天除了亲自出题招揽人才之外,还要求大臣主动推荐人才,并且不限门第,不论贫贱,几乎做到了无所限制,只要有才华、有能力,便有机会得到举荐。武则天的这一措施引起了朝廷的极大议论,打破了旧有的门阀贵族的权势,使得新贵族得到良好机遇,他们对武则天更加感激。武则天不但收买了人心,还拥有了助力。武则天选拔的人才越来越多,各个阶层门第背景不同,朝廷中不免有不满的声音。武则天听到后,对选拔的人才进行了大量的筛选,采用就职观察,待位观察的方法,将他们进行划分。一部分不符合职位的,或者能力有欠缺的就被停职。人员的调动让权力不断交替,确保了武则天不会大权旁落。
武则天还将大唐的旗帜由红色改为了银白色,上面配着紫花。这个改旗易帜的举措让朝廷和天下大为震惊。改旗易帜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各个地方,一批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对武则天的行为深恶痛绝,他们决定起兵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