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涉政(1 / 1)

武则天传 宋可书 895 字 26天前

武则天与武氏家族关系一直很微妙,从小受尽家族白眼,励志长大要为自己和母亲报仇。可是血缘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是不能以个人行为和意志去抉择的。武则天与武氏家族的血缘注定了她要面对武氏家族,而在她的理想和政治抱负面前,个人情感永远是放到最后的。武则天明白,此时启用外戚才能壮大自己的力量。政治斗争中,亲信远没有血缘来得真实可靠。可是武则天有些犹豫,谁可以帮助自己,不计前嫌地为自己卖命呢?

早在武则天抑制外戚之时,武氏家族就被流放岭南,在那个荒芜的死亡之地,武氏家族早已知道了武则天的厉害,与武则天同辈的武氏族人都已被流放而死。武元庆与武元爽的儿子武三思和武承嗣从小见识了父母家人的颠沛流离,对于家族命运敏感的他们从骨子里生出对武则天的畏惧。武氏家族的仇恨在武元爽和武元庆这一代终结了,他们的孩子没有经历过与武则天的抗衡,没有对武则天的不满,而是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强烈的恐惧,这种恐惧让他们失去了对武则天不满的勇气。

武则天将武氏家族的人重新召回了皇宫,她开始给他们一些官爵,为了低调、不生是非,武则天的动作是缓慢的,提拔的官位也不是很高。武氏家族却非常感激武则天对他们的恩惠,这让武则天非常高兴,她的担忧消失了,能用金钱和权力收买的人可以成为盟友,至少武则天有能力控制他们。

武承嗣和武三思是武则天器重的两个武氏家族的成员,他们并没有什么建树,却对武则天俯首称臣,忠心耿耿地为武则天办事。据《史记》记载:“承嗣,元爽子也。敏之死后,自岭南召还,拜尚衣奉御,袭祖爵周国公。”武则天曾追封父亲武士彟为周国公,现在这个光荣的称号又给了武承嗣,可见武则天对武承嗣的态度是拉拢和信任的。

武承嗣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政治能力,他依附于武则天只是希望得到荣华富贵和权力。武承嗣得势之后,仗着武则天对自己的纵容,做事飞扬跋扈。武承嗣好美色,一日,他见周补阙乔知之家中有一个美丽少女,少女名叫窈娘,能歌善舞,又会舞文弄墨。武承嗣见了窈娘,心里非常喜欢。武承嗣想将窈娘占为己有,就跟乔知之说借窈娘观舞,这一借却再不归还。乔知之无可奈何,悲愤中写了一首诗,名叫《绿珠篇》。乔知之引经据典,引用了石崇的故事。石崇宠爱一个名妓绿珠,却被孙秀横刀夺爱,绿珠反抗跳楼自尽,千古流芳。这首诗被秘密送到了窈娘手里,窈娘看后,伤心欲绝,绝食而死。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乔知之的一篇《绿珠篇》分明就是暗指武承嗣横刀夺爱,武承嗣也因此怀恨在心,最后诬陷乔知之,乔知之被杀死。据《旧唐书·乔知之传》记载:“知之时有侍婢曰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与婢,婢感愤自杀。承嗣大怒,因讽酷吏罗织诛之。”

武三思与武承嗣共同被武则天提拔起来,武三思也没有政治能力。但是二人都非常会阿谀献媚,武则天很器重两人。据《旧唐书·武三思列传》记载:“三思,元庆子也。少以后族累转右卫将军。”刚开始,武三思也只是个右卫将军,对于武则天来说,这个位置给的并不高。武三思和武承嗣两人结交党羽的能力却是非常强大的,他们用武则天给予的权力和金钱拉拢朝廷大臣,渐渐形成了以两人为中心的党羽团体。武则天对两人的做法非常认同,她就是需要两人形成武氏的政权,这样对武则天是更加有利的。

武则天还启用了武懿宗、武攸暨、武攸绪等人。武懿宗的祖父是武士彟的兄弟,武懿宗性情残暴,专横霸道,没有政治才能,与武承嗣武三思等人一样。

不同的是,武懿宗好杀生,所以武则天封他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常年在战场厮杀。相比这些武氏家族的人,武攸暨是最为明礼儒雅的,政治能力也比较强。“攸暨初为右卫中郎将,尚太平公主,授驸马都尉。累迁右卫将军,进封定王,又加实封三百户。俄又改安定郡王,历迁司礼卿、左散骑常侍,加特进。神龙中,拜司徒,复封定王,实封满一千户,固辞不拜。寻而随例降封乐寿郡王,拜右散骑常侍,加开府仪同三司。”——《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三外戚》。从武则天频繁为武攸暨升官,并且将最心爱的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就可以看出,武则天对武攸暨是非常赏识的。武则天非常明白,尽管启用了武氏家族的人,他们也对自己毕恭毕敬,无上尊崇,可是他们自身的实力是不够的,没有优越的家庭教育,能力更是跟李唐宗室无法相比。但是这是武则天唯一能靠得上的外戚,此时的武则天,已然不能全面顾及,她要立稳脚跟,再慢慢发展自己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