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驾崩(1 / 1)

武则天传 宋可书 1030 字 26天前

唐高宗的身体越来越差,眼睛时常看不清东西,此时的朝政大多由武则天把持着。武则天知道,高宗不久就要归天,而高宗的后事与自己息息相关,如果不能处理好,自己的权力可能就会受到威胁。武则天从心底开始谋划,如何能稳固自己的权力,在权力交接的过程中,稳操胜券。

武则天想到,如果可以将高宗移到洛阳,那对自己非常有利。长安是李唐王室的聚集地,又有旧势力盘根交错。尽管武则天与他们斗争了多年,但是大唐毕竟是李家的天下,武则天的崛起是艰难的,就如她要蚕食一棵巨大的树一样,必须小心谨慎又要让巨树死得毫无知觉。武则天考虑到长安不利于发展自己的势力,她早为自己的权力转移做好了计划。大明宫修筑完成,武则天借各种理由、利用各种机会让高宗来到东都洛阳。上天只青睐有准备的人,武则天的远虑为自己今后的打算奠定了基础。

但是武则天同样面对了一个问题,这次以什么样的理由说服有落叶归根之心的唐高宗呢?高宗越老,身体越差,他越希望固守在自己的故乡,他的传统思想告诉自己,落叶归根是最美好的宿命和结局。怀着这样的心情,武则天很难去开口劝说高宗跟自己一起去洛阳,武则天的开口必将会被拒绝,如果她一意孤行,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猜忌和高宗的不满。

武则天陷入一种焦虑和不安之中,她的计划都很完美,可是现在缺少一个条件。成事者必须天时地利人和,而武则天恰恰等到了天时。武则天不由得感谢上天的眷顾。这个天时,是一场大旱灾。对于百姓来说,这是何等的倒霉,由于旱灾直接影响了粮食的收成,导致很多百姓都处于饥荒之中。不少百姓饿死街头,不断有奏章上报,情况比较危急。可是这个事情对武则天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这个事件可以促使武则天向高宗提出转移洛阳的计划。洛阳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粮食充足。按照旧有惯例,一旦遇到水灾旱灾,洛阳都会成为避灾的首选。这个惯例又给了武则天一个很好的理由。

武则天有了充分的理由后,她开始煽动高宗,希望高宗跟自己带着文武百官去洛阳避难。武则天说了两个理由,一个是旱灾的影响,一个是去洛阳之后封嵩山。此次封禅有两个地方吸引着高宗,一个是歌功颂德,最重要的是可以得到神灵的庇护,病能早日康复。高宗听了武则天的说法,颇为心动,他最希望的还是得到神灵的庇护,自己的身体能好转起来。此时的高宗,早已没有权力欲望,他只关注自己的寿命,年老和疾病折磨着他,让他日日夜夜不得安宁,这种痛苦驱使他比常人更渴望身体健康。

高宗就带着这样的期望,跟武则天上路了。来到洛阳之后,武则天很高兴,但是高宗经过路途上的颠簸,竟然失明了。高宗惊恐万分,躺在病**拉着武则天的手不放,武则天看此情况也很心急。她叫来了御医,一屋子的御医开方子、献药,可是高宗一点反应没有,眼前还是一片漆黑。高宗的惶恐带动了武则天的惶恐,武则天与高宗感情有三十年之长,从政治上来说,武则天是依靠高宗才能走到今天。面对高宗即将失明,可能随时驾崩,武则天还是难以接受的。高宗于她的是好处和权力,并没有成为绊脚石,也是因为高宗的存在,才不至于让李弘、李贤那么快登基,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对付这两个优秀的太子。武则天也知道,高宗大势已去,驾崩是迟早的,并不有碍自己的权力,于是她的心中,更多的是难过。

高宗的眼睛依旧看不见东西,时间一天天过去,武则天心里很着急。她听说大秦有个医生非常有名,名叫秦鸣鹤,他是古代东罗马帝国的人,所以行医方法与大唐不同。武则天听说后,便把他找来,希望他能治好高宗的眼睛。秦鸣鹤来到大唐,见了高宗,他说高宗是风毒上侵头部引起了失明,需要用针刺头部,将血流出,便可复明。“风毒上攻,若刺头出少血,愈矣。”——《谭宾录》。武则天听后,大怒,她觉得这样做太危险,天子的头是随便能让刺的吗?于是武则天大发雷霆。据《谭宾录》记载:“此可斩也。天子头上,岂是出血处耶?”秦鸣鹤听到武则天大发雷霆,吓得腿都软了,连忙跪地求饶。这时候,高宗发话了。“医人议病,理不加罪。且吾头重闷,殆不能忍,出血未必不佳。朕意决矣。”——《谭宾录》。高宗也只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秦鸣鹤刺血了,他想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归天而已。高宗表态后,武则天也就同意了,她叮嘱秦鸣鹤仔细认真地扎针。秦鸣鹤心里忐忑不已,手也颤颤巍巍,终于将针扎了进去。随着血流出来,高宗大呼可以看见东西了。武则天也吃了一惊,她非常高兴,她也连喊几声“天赐我也”!然后武则天让秦鸣鹤候着,她亲自奔赴储备丝绸的地方,亲自扛来丝绸赠给秦鸣鹤,以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上曰:‘吾眼明矣。’言未毕,后自帘中顶礼以谢之曰:‘此天赐我师也。’躬负缯宝以遗之。”——《谭宾录》

高宗的双目虽见到光明,可是身体依然虚弱,他希望通过大赦天下来祈福。于是,高宗决定改年号,为弘道并大赦天下。虚弱的高宗无法站起来宣读自己大赦天下的圣旨了,他只好让人代替他宣读。高宗听着城外老百姓的欢呼声,自己心里也宽慰了许多。可是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他在驾崩前感慨地说,如果能死在长安多好。也许这是他唯一的夙愿。高宗就带着这样的遗憾,在当晚驾崩了。